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贵州省选拔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设计
2021 年 6 月 25 日
教学设计
2021 年 5 月 5 日
课题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授课人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公开课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对应的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
课标解读 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
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本节课包括“民主的足音”“新型的民主”两目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由
其国体决定,其实现方式依据具体国情有其自身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
教材分析 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基本特点,从而能够
保证人民的最大利益,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帮助学
生认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
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延展和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学习范围扩展到国家和社会,
从生活经验来看,大部分初三学生有参与班干部选举、给班级或学校提建议的经验。
学情分析 但缺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直接经验。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从宪法的角度学习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内容有所了解。但是如何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民主需要不断学习,建立认同。
文化素养(知识素养):
1.知道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知道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特点,知道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素养目标 能力素养(业务素养):
1.能够区分中国古代民主和现代民主的差异;
2.能够通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典型实践,概括新型民主的本质;
3.能够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升华的能力。
思想政治素养(核心素养):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制度的探索,认同民
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
认同民主是具体的,能够根据本国国旗看待民主实现的方式。 通过学习增强政治认
同感,和法治精神,在过程学习中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民主价值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群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遵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本课设置为三个部分:“寻民主”、“探民主”、
“新民主”三个部分,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
加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独学群学中掌握知识要点,并在党史学习中
了解中国民主的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理解,以大量的直观图例让学生在图片
设计思路及创新
中找寻知识信息,在合作探究中领悟民主含义,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
自觉认可,坚定政治认同,培养法治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学党史、听党话、跟党
走”的崇高思想和心怀家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
选举学习小组长
师: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更有效率,请每个小组先选一个学
习小组长。(1 分钟) 选 举学 习
要求: 小组长——出
1.不能指定; 其不意奠定民
新课导入
2.被选出的组长需要向老师说明你通过哪种方式选出来的。 主基调;初步
教师总结:在刚才组长的选举说明中,我们发现组长要么是公 感受民主形式
推,要么是投票选出来的,归纳起来就一个方式——民主选出来的, 和民主氛围
所有,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民主课堂,共同探究关于“民主”
的那些事,进入我们今天的课程——《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模块一——寻民 篇目一:民主的足音
主 习声回响: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 习声回响——
的讲话 开篇点题,引
名言展示:民主的渊源 出民主;小调
教师说明:民本思想乃是中国民主价值最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查——摸底学
一、何为民主?——民主的含义、价值及选择 生对民主的了
小调查:你心目中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解,及时根据
教师归纳展示: 学情调整教学
1.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种社会形态,其对应形态为专制与独裁; 方法。
2.民主的价值: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3.民主的选择: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本国的具体国情。
篇目二:中国民主进程 《中国民主进
播放视频——《中国民主进程》 程》视频播放
分段展示,图片+文字说明:中国民主进程的两个阶段 ——直观展示
1. 中国近代民主探索:失败 我 国 民 主 进
程,穿插党史
学习,培养学
生政治认同
模块二——探民

2. 社会主义民主探索:成功
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法治在线——
培养学生法治
精神。
法治在线:用法治体现和保障民主
教师归纳总结:民主如同国之筋络,疏通国家的肌体,没有民
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
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篇目三:新型民主 独 学思 考
展示:《对话》图片 ——培养学生
独学:请你说一说我国新型民主的“新”是如何体现的?(学 独 立 思 考 能
生抢答) 力;新型民主
三、新行民主“新”在哪儿?(脉络展示,链接小点) “新”在哪儿
——培养学生
思辨能力。
模块三——新民

知识小点解析:(小组群学探究) 群 学探 究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培养学生
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如何体现 合 作 探 究 能
3.“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力;
4.“四项制度保障”
群学探究——知识大展报(难点突破)
教师难点解释:“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和独特优势。
活动设置:图说制度
四、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现实?(群学探究)
活动设置:制度猜猜猜——你来比划我来猜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 度猜 猜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猜——让学生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翻转课堂,寓
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于乐。
教师展示归纳: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用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
主”……
拓:我国民主的现状——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
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的参与民主管理。
课堂知识系统归纳:见板书设计 模 拟政 协
模块四——结尾
课后实践:模拟政协——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的民生教育问 ——培养学生
与升华
题,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 公共参与能力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