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贵州省选拔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一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授课人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公开课
本课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
发展” ,“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
课标解读
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维护国
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本节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本节课内容主要在
于帮助学生认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树
教材分析
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下一课维护国家安
全做好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他们思想还不成熟,
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形
学情分析
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素养(知识素养):
1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识记国家的核心利益内容。
3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能力素养(业务素养):
素养目标
1.增强对国家利益内容的认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分清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思想政治素养(核心素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要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结合起来。懂得青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清晰知道国家利益至上和人
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辩证统一关系;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发扬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国家利益。(内涵、领域、核心利益)
教学难点 了解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群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思辨法。
遵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对教材把握充足的情况下,将知识模块链接起来,
形成系统性,体现逻辑性,基于此将本课创新性的设置为三个部分:“国家与历史”
“国家与人民”“国家与个人”通过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思辨探究等方式,在发
设计思路及创新 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加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独学群学
中掌握知识要点,以名人案例作为精神指引,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利益至理念和心怀
家国的爱国精神。强调政治认同和法治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
爱国三问
师:在开课之前老师想先做个课前小调查:
《 爱国 三
1.你是中国人吗?
问》——现场
2.你爱中国吗?
采访导入,引
3.你愿意中国好吗?
起学生共鸣,
新课导入 (学生回答)
营 造 学 习 气
教师总结:这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老先生的《爱国三问》,
氛、激发学习
问题很简单,且饱含深情,我想这三问对于今天的中国人,答案应
兴趣,引出课
该是一致的。“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
题。
家”有国才有家,当然国家好,我们大家才会好,所以今天就跟着
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篇目一:从历史中看国家利益
视 频播 放
一、认识国家利益
模块一——国家 — — 党 史 学
播放视频——《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与历史 习,在历史事
1.连一连:这些口号分别体现了对国家利益哪方面的诉求?
件中明白国家
利益至上
连 一连 —
—强调课堂参
与,在例子中
反衬知识目标
教师归纳总结:国家利益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知识目标一)
2.案例分析:下列措施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设立三沙市
政府、保护文化遗产、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保卫祖国领空
(小组讨论,展示)
教师总结归纳:国家利益涉及的方面和国家的核心利益。(知
识目标二)
篇目二:从人民中看国家利益
二、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议一议:一议——国家 人民
国家利益至上 vs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播放视频——《国破人安否》
(学生思考,回答)
议一议——思
教师归纳总结:如下
模块二——国家 辨课堂打造,
与人民 发掘学生思辨
能力
篇目三:从个人中看国家利益
三、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和个人)
议一议:二议——国家 个人 人物视频介绍
国家利益 vs 个人利益 ——从榜样身
人物介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视频播放) 上看国家利益
设问 1:为什么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 30 年?(穿 至上;
插法治教育——《秘密法》、《国防法》) 背景设问——
模块三——国家 (学生回答) 让学生在故事
与个人 设问 2:如何理解“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线索者完成知
(学生回答) 识目标,循序
教师归纳总结:如何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意识?(知识目标三) 渐进;
意识上:心怀爱国之情,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穿插法治教育
行动上: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 ——培养学生
放到第一位,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 法治精神。
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课堂知识系统归纳:见板书设计 名 言展 示
情感升华: ——传统文化
1.名言展示:略(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播放视
模块四——结尾
1.播放视频——《那些闪亮的名字》 频——树立榜
与升华
2.法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样精神;法治
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教育——培育
4.教师寄语:略 法治精神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