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前面学生已经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得几个问题也比较熟悉,所以对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起来难度变小,也为以后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练习和巩固,也为以后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对于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方面提供了素材。所以上好此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巩固也对学生今后学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检验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但是对于少数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就稍微弱一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条件及药品,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掌握确定气体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3、会检验所得气体就是想要制得的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教学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塞、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铁架台、火柴、小木条。药品: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很早以前,在西德的一个州,有一片奇异的泽地:每当猎人牵着狗通过的时候,猎人安然无恙,狗却死了。当时那里人们都传说这泽地上有魔鬼,它最嗜好吃狗。大家知道这妖怪是什么吗?大家想不想抓住这妖怪呢?从而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问题讨论】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我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 思考:想想故事里的妖怪是谁?为什么会这样?说出你的想法。思考、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回忆、思考。归纳后汇报、倾听。药品,反应原理、装置和检验四方面。 通过故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使学生大脑神经很快进入亢奋的状态,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引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引起学生的期待和注意。复习旧知识。指导分析方法。为新课作铺垫。【过渡语】今天我们就从这四个个方面来探究一下二氧化碳的制取。要求:学生自主、自由地到前面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师再提供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探究。指导学生看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的依据、反应物易找且价廉、反应条件易控制、有利于环保。请同学们讨论其中哪一个化学反应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大家先提出假设,再实验验证,最后小结结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3页为了便于控制、易于收集。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通过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装置,请大家思考实验时在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问题讨论】请大家用提供的实验仪器,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设计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连接实验装置。如没有仪器选择,画出简图即可。补充、释解学生的回答。【自我展示,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让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实验状况,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反思自己设计装置的不足,选出最佳方案。 回忆、思考。归纳后汇报。倾听。学生主动展示、到黑板上板演化学方程式。分析、思考。讨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讨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归纳、小结结论。思考、讨论、回答。从 两个方面考虑: (1)反应的条件。 (2)药品的状态。培养比较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成功的学生体验创新发现的乐趣,让思维受限制的同学豁然开朗。 引入新课。确定探究的课题复习旧知识。指导分析方法。为解决新知做铺垫。让学生学会主动评价他人的观点。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的获得,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学会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小结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自选仪器进行设计,并在以上分析装置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设计多种方案。这样的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起思维共鸣,达到共同提高。【问题讨论】如果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如何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呢?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体验实践】请大家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收集、验证二氧化碳。【问题与讨论】小组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展示收获】通过以上的探究学习你有何收获呢?【作业】1、改进装置。2、填写实验报告3、在家里做一个会跳舞的鸡蛋。 在选择收集装置时应以什么为依据?主要应以三个方面考虑:1、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3、气体能否与水发生反应。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检验药品:澄清的石灰水。验满方法:燃烧的小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学生讨论后提出设计方案,连接装置,展示成果。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回忆旧知识,讨论方法。实验步骤:检:加:倒:集,验。小结、汇报自己的收获。使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提出探究课题。培养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动手画图能力。复习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反馈教学效果。【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放入研究1、 药品的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 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 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4、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5、 检验方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 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瓶口,木条熄灭)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