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资阳市 2022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地 理本次考试地理、生物同堂进行,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每科目满分各 100 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4 日 18 时 51 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7°30′N,112°36′E)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太空探日时代。图 1 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 D.北寒带“羲和号”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图 1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主要得益于A.人口众多 B.资源丰富 C.科技发展 D.交通便捷2018 年 2 月 7 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图 2 为我国南(图2)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6 题。南极大陆四周被海洋包围,这些海洋是①北冰洋 ②大西洋 ③太平洋 ④印度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的时间为 2 月份,主要因为南极地区此时A.气温较温和 B.降水较丰富C.大气较洁净 D.冰雪已融化6.中国南极科考员在科学考察期间,会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是淡水缺乏 B.酷寒烈风 C.闷热潮湿 D.高寒缺氧图 3 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7~8 题。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C.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A.日出 B.日落夜晚 D.白天资阳某校地理小组对当地 2022 年 4 月 5 日至 8 日的天气进行了观测和记录,结果绘制如图 4。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9~11 题。9.2022 年 4 月 5 日至 8 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5 日 B.6 日C.7 日 D.8 日10.2022 年 4 月 8 日,大部分人出行A.穿衬衣加薄外套 B.穿毛衣加羽绒服C.带太阳伞 D.带雨伞从天气的角度考虑,户外活动存在风险的是A.5 日 B.6 日C.7 日 D.8 日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并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图 5 为非洲大陆年降水量和某动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13 题。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降水量大致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B.整个大陆地区,降水量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C.赤道穿过的地区,降水量超过 1500 毫米D.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降水量低于 250 毫米根据图中某动物分布地可知,该动物主要适宜生活在 A.干热的沙漠地区 B.深受海洋影响的沿海地区C.湿热的雨林地区 D.干湿分明的稀树草原地区2021 年 6 月,巴西面临了 91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危及到当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关于巴西干旱的原因,环保组织表示,近 20 年以来,被喻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受大面积砍伐,这与干旱直接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15 题。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导致①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全球物种灭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是A.兴修公路 B.开辟牧场和农场 C.乱砍滥伐 D.建生态保护区“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其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6~17 题。16.最不可能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是A.信息技术 B.新能源 C.钢铁工业 D.生物制药17.推测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是A.兰州 B.西宁 C. 海口 D.上海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图 6 为东北地区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8~20 题。图中①②③三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A.①山脉 B.②山脉C.③山脉 D.以上都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 A 地区适宜发展A.畜牧业 B.渔业C.种植业 D.林业 图 6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位于 B 地的工业基地应该A.利用丰富的煤碳,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B.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利用丰富的铁矿,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D.利用丰富的石油,大力发展化学工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21.(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 年 5 月 9 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第 77 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在首都红场举行了宏大的阅兵仪式。材料二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总人口约 1.458亿。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图7)材料三 图 7 为俄罗斯区域略图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第 77 周年举行阅兵仪式的城市是 。(2 分)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位于其境内的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2 分)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俄罗斯亚洲境内三大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2 分)从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看,俄罗斯的人口密度 。(2 分)俄罗斯出口到我国的天然气,主要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2 分)22.(10 分)图 8 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中①②两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 ;图中干流的流向是 。(4 分)若测得图中水坝的图上距离为 0.4 厘米,水坝实际长度为 米;水坝建好后最高蓄水位为 100 米,甲、乙、丙三个聚落中需要搬迁的是 聚落。(4 分)图中疗养院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2 分)23.(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1 年 12 月 3 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材料二 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 80%。铁路全线桥隧占比达 71.1%,其中 5 公里以上隧道 10 座、500 米以上桥梁 32 座,两次跨过湄公河,铁路沿途经过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三 图 9 为东南亚地区局部地图图 9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可知,从海陆位置看,老挝属于 国。(2 分)某游客乘坐中老铁路列车从昆明市到万象市,列车行进方向是 。(2 分)中老铁路全线桥隧占比高,主要因为沿线地区 。(2 分)与湄公河水运相比,中老铁路运输突出优势是 。(2 分)通过中老铁路泰国出口到我国的主要粮食是 。(2 分)24.(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在传统民居、服饰等方 面有很大的差异。图 10 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图和传统民居景观图。(0850千米)①②图 10图中甲、乙两大地理单元的界线山脉是 。(2 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景观①多分布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理单元;景观②多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 分)新疆的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屋,反映出当地降水 特点;西藏的传统服饰为藏袍,主要适应当地昼夜温差 的特点。(4分)25.(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长江流域要依托“黄金水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图 11 为长三角地区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图 11“黄金水道”是指长江具有优越的 条件,有利于上中下游地区的联系。(2 分)成都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2 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2 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川渝地区应重点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是 。(2 分)为推动流域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为川渝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 和管理经验。(2 分)26.(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12)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图 12 为 2000~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和 2000~2007 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1)2000~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各类土地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4 分)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 。(2 分)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