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人:李新成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90分)
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2、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工具应该是(  )
A.铁犁 B.曲辕犁 C.翻车 D.筒车
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脆弱性 D. 连续性
5、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 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 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 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6、中央电视台对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沉入海底400多年的明代晚期商船——“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发掘进行了连续大型直播,撩开了明代古沉船神秘面纱的一角。有关该船载有的物品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青花瓷及一些铜锣、算珠和漆器残片 B. 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C. 该船当时可能装载有丝帛和棉织品 D. 在沉船上发现破损的瓷制西餐用具
7、有人从《辉煌繁荣的宋代商业》一书中,找出三个错误,其中不包括(  )
A. 汉阳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
B. 市坊界限被打破,开封城内出现“草市”和夜市
C. 南宋时期通过朝贡贸易扩大了国库财政来源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重农抑商思想仍占主流
8、下图是CCTV2“鉴宝”节目的一位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它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一样。假如你是“鉴宝”节目的现场观众,请正确说出该瓷器出自(  )
A. 唐 B. 宋 C. 元 D. 清
9、近年来,有关商帮的电视电影层出不穷,轮流登台。从《大染坊》到《大宅门》,从《乔家大院》到《徽商传奇》等一系列电视剧在国内掀起了“商帮文化热”。商帮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
①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②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 ④政府不再推行专卖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18世纪,欧洲流行一句格言:只有他们中国人拥有双眼,欧洲人是独眼,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居民均是瞎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中国人素来有远见,长期领先世界 B. 世界各地彼此隔绝,了解困难
C. 中国闭关锁国,中国人盲目自大 D. 中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11、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 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造成自大心态
D. 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12、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代表团来华 ( wx.jtyjy.com ),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嘎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下列史实支持马嘎尔尼论点的是(  )
①强化皇权,反对变革 ②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③经世致用,舍本逐末 ④经商逐利,风气大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13、明清时代,大量以记叙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下列情况在清代作品中可能有所反映的有(  )
①官员家里挂着一幅《清明上河图》摹本 ②苏州织造局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 ③有些富商走出国门,到日本、俄罗斯做生意 ④康熙时有位宰相竟然谋反,结果被朝廷满门抄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14、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由于鸦片的输入导致白银很快又外流
C. 自然经济的顽固存在和封建制度的强化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6、《沈氏农书》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17、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在欧美各国家间同时进行 D.发明创造来源于技师
19、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设想一下在这届博览会展出的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种类中,我们不能参观到的是(  )
A.电气产品如电灯、电话等
B.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
C.化工产品如塑料、化肥等
D.航天工具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20、1889年,一个高大而粗陋的钢铁架子耸立在了巴黎市中心,它就是埃菲尔铁塔,虽然一度引起时人非议,但它很快成为了巴黎的象征和时代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之所以成为“时代的象征”,与世界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法国大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巴黎世博会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1、“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是指(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22、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23、如下图《新兴西方的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宰了世界贸易。当时欧洲能够主宰世界贸易的原因不包括(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重商主义
24、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最早推行自由贸易,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美国
25、1776年,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出版著作《国富论》,积极倡导“自由放任”和排除政府干预经济事务。他这种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B.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商主义导致英国经济地位的下滑
2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7、下面是欧亚到美洲的生态交流和微生物交流的部分情况:“大麦、洋葱、李子、柠檬、水稻、绵羊、百日咳、水痘”等,对这种交流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事件有(  )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罪恶的奴隶贸易 ③殖民扩张 ④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
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
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30、假如你生活在近代,你可能体验到的是(  )
①可以乘轮船到外地 ②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可以观看电影 ④可以在《申报》上登广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答题卡
1、 选择题(30× 3分= 9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2010年8月18日,新余绣娘加班加点赶绣出的国内首套《牛郎织女》“夏绣邮票”面世,与真品邮票相媲美,被中国邮政博物馆收藏。《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三哪个更能真实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32、 根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从示意图可以看出B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高峰,分析其发展原因?
(2)从A点至B点的时间段,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发动领导了哪两次变法或革命
(3)你认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9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C D D D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A D C B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C B B C A D D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31、[答案] 
(1)牛耕技术。(3分)
(2)材料三。(2分)
其主要观点:①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②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③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⑤生产生活条件艰苦。(5分)
(3)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②水利的兴修;③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④优越的自然环境;⑤稳定的社会环境。(5分)
32、[答案] 
(1)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中华民国奖励发展实业;③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8分)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分)
(3)①帝国主义侵略;②封建势力的压迫(或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③自身资金(3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命题人:韩国锋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
A.地球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地球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2.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只有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才能用F= 计算
C.由F= 知,两物体间距离r减小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增大
D.万有引力常量的大小首先是由牛顿测出来的,且等于6.67×10-11 N·m2/kg2
3.地球质量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登月飞船在从地球向月球飞行途中,当地球对它引力和月球对它引力的大小相等时,登月飞船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 )
A.1∶9 B.9∶1 C.1∶27 D.27∶1
4.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大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
(C)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D)地球上的物体无论具有多大的速度都不可能脱离太阳的束缚
5.关于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
(B)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值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6.我们设想,如果地球是个理想的球体,沿地球的南北方向修一条平直的闭合高速公路,一辆性能很好的汽车在这条公路上可以一直加速下去,并且忽略空气阻力,那么这辆汽车的最终速度( )
A无法预测 B.与飞机速度相当
C.小于“神舟”五号飞船的速度 D.可以达到7.9Km/s
7.有关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发生了位移,就一定有力对它做功
B 凡是受力的物体,一定有力对它做功
C 只要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则力一定对它做了功
D 物体既受了力又发生了位移,一定有力对它做功
8.在距地面高为h处水平抛出一小石子,抛出时小石子的动能Ek恰等于它的重力势能Ep(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子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9.一物体质量为M,第一次用水平拉力将其沿粗糙的水平地面拉动距离S,第二次用平行于光滑斜面的同样大小的力F将物体沿斜面拉动了同样的距离S,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拉力做功多,因为平面是粗糙的
B 第二次拉力做功多,因为斜面有倾角
C 两次拉力做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两次做功多少,因为动磨擦因数和斜面倾角未知
10.一个质量M =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则第2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 )
A 400W B 300W C 200W D 100W
11.A、B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通过相同的位移,若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则在这一过程中:( )
A A获得的动能大 B B获得的动能大,
C A、B获得的动能一样大 D 无法比较谁获得的动能大
12.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于O点,如图4所示,小球在水 平力F作用下由最低点P缓慢地移到Q点,在此过程中F做的功为( )
A.FLsinθ B.mgLcosθ
C.mgL(1-cosθ) D.FLtanθ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答题卡
1、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3.(12分)一辆汽车质量为,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面前进了米后,就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设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倍。求:
(1)汽车的牵引力功率。
(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
14.(10分)木块质量为,以初速度沿倾角为的粗糙的斜面底端向上滑行,上滑的最大距离为,求木块再滑到原出发点的速度大小。
15.(12分)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拉力F与时间 t 的关系以及物体的速度 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拉力在第3 s末的功率。(2)在 0~8 s 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16.(14分)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绕月球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轨道半径为r,r=4R,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G.求:
(1)月球的质量;
(2)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
(3)飞船在轨道Ⅲ上绕月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解析】选B.由G可求得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但不能求得地球质量m,故A、C错误,B正确;式中r为地球的轨道半径而非太阳半径,故太阳的密度无法求解,D错误.
2.【解析】选C.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称为万有引力,A错;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间的万有引力也能用F=来计算,B错;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故r减小,它们间的引力增大,C正确;引力常量G是由卡文迪许精确测出的,D错.
3.【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所,所以以B正确.
4答案:AC
5ABC
6.D【提示】汽.车一直加速至7.9Km/s,将脱离地球表面,成为环绕地球旋转的近地卫星.而“神舟”五号飞船在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线速度小于7.9Km/s
7.C
8C
9C
10B
11C
12.【答案】 C
【解析】 水平力做功使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水平力对小球做多少功,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多少.所以,水平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W=mgL(1-cosθ).C选项正确.
13.解析:⑴根据,而匀速运动时有,得。
⑵根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的功用来增加了汽车的动能和克服阻力做了功,即,解之得时间mg 。
14.解法1: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上滑过程中,木块的受力情况
如图12所示,重力和滑动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
,对于全过程,由于只有滑动摩
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两式联立得所求速度为。
15.3,-18。
16.【解析】(1)设月球的质量为M,对月球表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有得M=
(2)设飞船的质量为m,对于圆形轨道Ⅰ的飞船运动
有G
解得飞船在轨道Ⅰ运动的速率为v1=
(3)设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T
有mg0=m()2R
解得T=2π
答案:(1) (2) (3) 2π
图4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图1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命题人:陈玉坤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N----14 O----16 Cu----64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2、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3、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
是 ( )
A.硫酸 B.硝酸 C.Na2CO3溶液 D.KNO3溶液
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铵盐与碱反应可得到氨气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6、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HCl MgCl2 NH4Cl B. H2O Na2O CO2
C.CaCl2 NaOH H2O D. NH3 H2O CO2
7、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 )
A.制新农药 B.制半导体材料 C.制新医用药物 D.制高温合金
8、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9、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B.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的熔点.沸点升高
C.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它们的密度逐渐减小
D.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10、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11、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2、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
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13、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
化学式为( )
A.HX B.H2X C.XH3 D.XH4
14、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
15、伊朗核问题、朝核危机一直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浓缩是焦点问题。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互为同位素 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D.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16、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X,其阳离子Xn+核外有a个电子,则X的质量数为( )
A.2a B.2(a-n) C. n+2a D. 2(a+n)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答题卡
1、 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72分)
17、下列气体可用浓H2SO4干燥的是 (填序号)。
①H2S ②SO2 ③H2 ④HCl ⑤Cl2 ⑥NH3 ⑦HBr ⑧HI ⑨PH3
18、根据右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按如下要求填写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时,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A→C:
B→C:
C→D:
19、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乙物质的化学式是 _ __,电子式: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_______ ___。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 。
(4)简述比较C与D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
20、下面是用电子式表示某些物质的形成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左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右图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左) (右)
23、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 13.5mol/L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降至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 mL,试计算: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1---5 CCACB 6---10 DBCAC 11----16 DBBCAD
17、(每个1分,共4分)② ③ ④ ⑤
18、(每个1分,共5分)N2;NH3;NO;NO2;HNO3;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8分)
19、(1)(每空2分)第二周期第ⅡA族 Na2O2 电子式 ;略
(2)(每空2分)Na>Mg>Al>N>O
(3)(每空2分)2Al + 2OH- +2H2O ===2AlO2- +3H2↑
(4)(每空4分)任选一个或其他合理答案
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
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镁是中强碱;
20、C(每空2分)
21、(1)(每空2分) K,F (2)(每空2分) Ar,
(3)(每空2分) HClO4,KOH,Al(OH)3
(4)(每空2分) Na,Cl
(5)Cl2(2分),2NaBr+Cl2=2NaCl+Br2 (3分)
22、(1)(2分)2NH4Cl+2NH3↑+ CaCl2 + 2H2O
(2)(每空2分)向下排空气;碱石灰。
(3)(每空2分)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每空2分)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23、(1)(每空2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或NO2气体,因此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即是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 =0.3mol
(2)(每空2分)硝酸过量,参加反应的硝酸为(13.5mol/L-1mol/L)×0.08 L=1mol。设合金中Ag的质量为x,根据电荷守恒:
×2=(1mol-0.3mol)×1
x=10.8g Ag的质量分数为=0.36=36%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
8
8
+1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文科)
命题人:王瑞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下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棱台   B.②是圆台 C.③是棱锥 D.④不是棱柱
2.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A B C D
3.已知,A(–3, 1)、B(2, –4),则直线AB上方向向量的坐标是( )
A.(–5, 5) B.(–1, –3) C.(5, –5) D.(–3, –1)
4.如图,若图中直线1, 2, 3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则
A.k15.已知两条直线y=x-2和y=(+2)x+1互相垂直,
则等于 (  )
A.2 B.1 C.0 D.-1
6.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7.若直线上有两个点在平面外,则( )
A.直线上至少有一个点在平面内 B.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在平面内
C.直线上所有点都在平面外 D.直线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内
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A.长方体 B.圆柱 C.四棱锥 D.四棱台
9.正方体的体积是64,则其表面积是(  )
A.64 B.16 C.96 D.无法确定
10.直线的倾斜角是( )
A.300 B. 600 C.1200 D.135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平面和平面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12.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3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7个立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平面图形是(  )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文科)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等于________.
14.已知直线1:x+y+6=0和2:(-2)x+3y+2=0,则1∥2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1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表面积为
.
16.给定三点A(0,1),B(,0),C(3,2),直线经过B、C两点,且垂直AB,则的值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17. (本题10分)一条直线经过点M(2,-3),倾斜角α=450,求这条直线方程.
18.(本题12分)已知中,面,,
求证:面.
19.(本题12分)已知为空间四边形的边上的点,且,求证:.
20. (本题12分)若经过点P(1-,1+)和Q(3,2)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题12分)圆柱的高是8cm,表面积是130πcm2,求它的底面圆半径和体积.
22.(本题12分)求倾斜角是直线y=-x+1的倾斜角的,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1);
(2)在y轴上的截距是-5.
高一文参考答案
1-5CACBD 6-10ADACC 11-12CB
13. 14. 15. 24π2+8π或24π2+18π 16. 1或2
17. X-y-5=0
18.已知中,面,,求证:面。
证明:
又面



19. 已知为空间四边形的边上的点,且,求证:
证明:
20.
21.设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rcm,
∴S圆柱表=2π·r·8+2πr2=130π.
∴r=5(cm),即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5cm.
则圆柱的体积V=πr2h=π×52×8=200π(cm3).
22.解:∵直线的方程为y=-x+1,
∴k=-,倾斜角α=120°,
由题知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30°,即斜率为.
(1)∵直线经过点(,-1),
∴所求直线方程为y+1=(x-),
即x-3y-6=0.
(2)∵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5,
∴由斜截式知所求直线方程为y=x-5,
即x-3y-15=0.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
命题人:安仕波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115 分)
第一部分:听力(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 45 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21.He wrote the poem________his wife who offered her life in defense of the country.
A.thanks to B.in place of C.in memory of D.because of
  22.It's wrong for us to play tricks________our parents.
A.with B.on C.to D.at
23.The letter reminds me________the good time we had spent together.
A.in B.of C.about D.on
24.________was quite obvious________they had no desire for peace.
A.It; that B.What; it C.That; what D.They; it
25.He can________his breath under the water for five minutes.
A.keep B.hold C.take D.make
26.—The room is so dirty.________we clean it
—Of course.
A.Will B.Shall C.Would D.Do
27.You must apologize ________your mother ________your rudeness.
A.to; to B.for; to C.to; for D.for; for
28. — Why didn't you tell me about the meeting
—I________ tell you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You just forget it.
A.do B.did C.had to D.must
29.They turned out more than 1,000 washing machines, most of which________quality.
A. is good B. are good C. is of high D. are of high
30. She had her watch on the bus.
A. steal B. stole C. stealing D.stolen
31. —David hasn’t come yet.
—I think he will soon, for he means what he says.
A. turn on B. turn off C. turn down D. turn up
32. The chance I looked forward to _____ at last.
A. coming B. came C. come D. comes
33. It remains a question _____ we can get much money in such a short time.
A. when B. what C. how D . that
34. —Do you know Donna very well
—Yes. We became good friends____________ we met at a party.
A. the first time B. for the first time
C.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me
35. — How well did John do in the match
— Wonderful. I think we can’t have a player in our football team.
A good B well C better D bes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 20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 30 分)
36. A. begun B. given C. attended D. passed
37. A. loved B. admired C. congratulated D. thanked
38. A. smiled B. aimed C. laughed D. shouted
39. A. doubt B. understand C. forget D. accept
40. A. designs B. demands C. actions D. dreams
41. A. into B. by C. without D. with
42. A. try B. like C. work D. live
43. A. pain B. inspiration C. surprise D. advice
44. A. seeking B. reciting C. reading D. preparing
45. A. shock B. turn C. challenge D. success
46. A. test B. risk C. part D. reward
47. A. Ever since B. Now that C. As though D. Even though
48. A. way B. suggestion C. question D. purpose
49. A. hated B. kept C. meant D. remembered
50. A. worried B. surprised C. disappointed D. ashamed
51. A. wrote B. explained C. returned D. pointed
52. A. proudly B. hopelessly C. excitedly D. angrily
53. A. name B. writing C. report D. diary
54. A. picked out B. picked up C. made out D. made up
55. A. incorrect B. impossible C. interesting D. special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 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Many teenagers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especially their parent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as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advi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many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s can discus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say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friends for their children.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The question of “choice” is an interesting on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s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s don’t like
56. When teenagers stay alone, the usu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s to _________.
A. go to their friends B. talk with their parents
C. have a discussion with their family D. talk with their friends on the phone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
A. Teenagers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B. Parents should like everything their chil dren enjoy.
C. In all families, children can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D. Par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58.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_.
A. Teenagers need good friends
B. Friends can give good advice
C. Parents often choose friends for their children
D. Good friends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
After The Super Girl was shown on TV, it was lov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people. It becomes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 Here are some of their opinions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women now show their abilities as freely as men do. The modern world is a stage for them to show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want.
—Nancy , 14
The Super Girls
One of the girls looks like Jolin Tsai (蔡依林) . In Singapore, a show of this kind is called Superstar. I think the competition like this is a good chance for the young girls with the dreams of stage. As for The Super Girl, I hope I can see one international super star coming out from this year's competition .
—Linda , 16
I am worried about these super girls. They are educated in different ways. At their ages, they should be spending more time at school , not on the stage. What are they learning And for what
—John , 15
59. What do people think about The Super Girl
A.It was loved by all the people
B.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C.All the young people enjoyed it very much
D.It is not popular among people
60. is one of the famous super girls.
A.Li Yuchun B.Jolin Tsai C.Song Zuying D.Zhang Huimei
61. Nancy thinks that .
A.men could do better than women
B.women can show their abilities as freely as men do
C.women can do much better than men now
D.the modern world is a stage for women to show where they go
62.Linda hopes to see from The Super Girl.
A.a show called Superstar in Singapore
B.a girl with the name of Jolin Tsai
C.an international superstar coming out
D.some young girls with dreams of the stage
63.John worries about the super girls because these girls .
A.don't spend enough time studying at school
B.spend too much time studying at school
C.show their abilities in their free time
D.are educated in the same way
C
A young man once went into town and bought himself a pair of trousers. When he got home, he went upstairs to his living room and put them on. He found that they were about two inches too long.
He went downstairs, where his mother and his two sisters were washing up the tea things in the kitchen, “These new trousers are too long,” he said, “They need to be cut short by about two inches. Would one of you mind doing this for me, please ” His mother and sisters were busy and none of them said anything.
But as soon as his mother finished washing up, she went upstairs to her son’s room and cut the trousers short by two inches. She came downstairs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to her daughters.
Later, after supper, the elder sister remembered her brother’s trousers. She was a kind-hearted girl, so she went quietly upstairs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to anyone, and shorted the trousers by two inches.
The younger sister went to the cinema, but when she came back, she, too, remembered what her brother had said. So she ran upstairs with her scissors, needle, and thread(剪子,针和线),and took two inches off the legs of the new trousers.
You can imagine the look on the young man’s face when he put the trousers on the next morning.
64.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_______.
16、the young man bought himself a pair of trousers
17、the young man’ new trousers were cut too short
18、the young man’s mother and sisters hated to speak to each other
19、the young man was loved by his mother and sisters very much
65. Why didn’t the young man’s mother and sisters give him a reply after he asked one of them to cut his trousers short
A. Because they did not know how to answer him.
B. Because they were too busy to answer him.
C. Because they were used to keeping silence when they were busy.
D. Because they all thought someone else wanted to do it.
66. How many inches were the new trousers cut short by his sisters
A. 2 inches B. 6 inches C. 4 inches D. 8 inches
D
Chinese writer Mo Yan has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nounced the Swedish Academy in Stockholm on Thursday.The win makes Mo Yan the first Chinese citizen to win the Nobel in its Ⅲ-year history.Informed of his win today, the author, who was having dinner at home, was“overjoyed and scared".
Born in 1955 to parents who were farmers, Mo Yan-a pen name for Guan Moye,grew up in Gaomi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At the age of 12, he left school to work, first in agriculture, later in a factory, In 1976 he joined the army and during this time began to study literature and writing.
He published his first book in 1981, but found literary success in 1987 with Hong Gaoliang Jiazu, which was successfully filmed in the same year, directed by famous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In his writing, Mo Yan draws on his youthful experiences and on settings in the province of his birth and his works show the life of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 country's unique culture and folk customs.Mo Yan is known as a prolific(多产的 )writer.In addition to his novels, he has published many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on various topics. Despite his social criticism, he is seen in his homeland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authors. Dozens of his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rench, Japanese and many other languages.
The awarding ceremony will be held on December 10.The winner will wm a medal, a personal diploma and a cash award of about $l million.
67. How did Mo Yan feel when he was told about the news
A. Excited and proud. B. Worried and cautious.
C. Happy and surprised. D. Uncertain and shocked.
68. Mo Yan developed his ability for writing when he was .
A. on a farm B. in a factory
C. in a school D. in the army
69. One of Mo Yan's characteristics of writing is that he
A. writes about topics he is familiar with
B. focuses on social problems in the country
C. describes his characters in a unique way
D. explains difficult matters in simple words
70.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How Mo Yan Gets Nobel Prize B. An Introduction to Nobel Prize
C. Mo Yan Win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D. A World Famous Writer, Mo Yan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e spend so much time waiting to be loved, hoping love will find us, and looking for that special love. 71 To be loved, you should love and respect yourself as much as you do others. In order to love someone, you should love yourself.
●Stop comparing yourself to others. Everyone on the earth is unique. We all have different gifts.When you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for what they have, whether it is a car, a house, or a job, it makes you feel bad about yourself. Really be grateful about everything you have. 72
●Practice receiving love. To truly love is to be able to receive it. When someone loves you, does some kind deeds to you, or says kind words, accept it. Allow yourself to feel the love that has come your way. Know that you are worthy of love. 73 You give yourself a chance to learn more about yourself that you are lovable. You give someone a joy of giving by loving you.
● 74 Write about your experiences, good and bad. When you write down good experiences, allow yourself to feel those feelings. When you remember bad experiences, allow yourself to feel self-compassion. Compassion is not self-pity, but rather willingness to accept one's own pain and regret.
●Stop trying to be perfect. 75 Always do your best, but not reaching perfection is NOT failure. Just follow all the steps above and don't let anyone's expectations of you put any pressure on you.
A. Keep a diary.
B. Praise yourself.
C. Do not feel guilty about it.
D. Gratitude(感激) keeps your heart open to love.
E. Unfortunately, that's not usually how life works.
F. Stop blaming yourself for being less than perfect.
G. It is important to accept a gift of love by others.
第II卷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5 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第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m very sorry to have missed the first two lesson this morning. I got up early as usually in the morning, but when I was ready to leave I find my bicycle’s front tyre flat. I wanted to take bus or taxi to school, and I didn’t have any money with me. I had to look for a place along the street to get my bicycle repairing. Unluckily, there were not any bicycle repair shops was open in the early morning. So I had to walk to school, carrying my bicycle all the way. That’s how I was late for school. Please don’t worry with my lessons, Mr. Li. I will make up for it and turn to teachers for help if necessary.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一名高一学生,名叫李华,最近你很不开心,因为你和父母之间有一些
争执。你想告诉你远在英国的笔友Jack。请根据以下内容写一封信,告诉Jack你的烦
恼。
学习方面 擅长英语和语文,但觉得数学和物理比较难。父母觉得我聪明,每门功课都应该是班级上最好的。
生活方面 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但却不尊重我,经常看我的日记。放学回来晚了他们就会很生气。
兴趣方面 喜欢流行音乐,周末也想看看电视或上网。可父母除了学习,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允许我去做。
现在我对学习都不感兴趣了,请告诉我该怎么办?
要求:1.注意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
2.书信应该包括所提供的所有内容,也可以适当发挥。
3.字数:120词左右。
Dear Jack,
These days I feel upset,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parents.
Yours,
Li Hua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答题卡
第Ⅰ卷答题卡(选择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E][F][G] [E][F][G] [E][F][G] [E][F][G] [E][F][G]
第Ⅱ卷
短文改错(共10小题;第小题1分,满分10分)
I’m very sorry to have missed the first two lesson this morning. I got up early as usually in the morning, but when I was ready to leave I find my bicycle’s front tyre flat. I wanted to take bus or taxi to school, and I didn’t have any money with me. I had to look for a place along the street to get my bicycle repairing. Unluckily, there were not any bicycle repair shops was open in the early morning. So I had to walk to school, carrying my bicycle all the way. That’s how I was late for school. Please don’t worry with my lessons, Mr. Li. I will make up for it and turn to teachers for help if necessary.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Dear Jack,
These days I feel upset,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parents.
Yours,
Li Hua
高一英语答案
单选 21-25 CBBAB 26-30 BCBDD 31-35 DBCAC
完形
DBACD
CABDC
ADABC
DCABB
A篇
DDA
B篇
BABCA
C篇
BBC
D篇
CDAC
七选五
EDGAF
短文改错
1.Lessons 2.usual 3.found4. take a 5.and→ but 6.repaired 7.was去掉
8.how→ why 9.with→ about 10.it →them
Dear Jack,
These days I feel upset,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parents.
In my studies, 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Chinese, but I find maths and physics a bit difficult to learn. But my parents think I am clever, and should always do best in every subject.
In daily life, they always give me whatever I want, but they don’t respect me at all. They often read my diary, and will get very angry whenever I come back late.
You know I like popular music very much, and when weekends come, I am dying to watch TV or get online for a while. However, I am forbidden to do anything except studying.
Now I have lost interest in my studies.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高一英语答案
单选 21-25 CBBAB 26-30 BCBDD 31-35 DBCAC
完形
DBACD
CABDC
ADABC
DCABB
A篇
DDA
B篇
BABCA
C篇
BBC
D篇
CDAC
七选五
EDGAF
短文改错
1.Lessons 2.usual 3.found4. take a 5.and→ but 6.repaired 7.was去掉
8.how→ why 9.with→ about 10.it →them
Dear Jack,
These days I feel upset,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parents.
In my studies, 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Chinese, but I find maths and physics a bit difficult to learn. But my parents think I am clever, and should always do best in every subject.
In daily life, they always give me whatever I want, but they don’t respect me at all. They often read my diary, and will get very angry whenever I come back late.
You know I like popular music very much, and when weekends come, I am dying to watch TV or get online for a while. However, I am forbidden to do anything except studying.
Now I have lost interest in my studies.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理科)
命题人:王瑞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下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棱台   B.②是圆台 C.③是棱锥 D.④不是棱柱
2.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A B C D
3.已知,A(–3, 1)、B(2, –4),则直线AB上方向向量的坐标是( )
A.(–5, 5) B.(–1, –3) C.(5, –5) D.(–3, –1)
4.如图,若图中直线1, 2, 3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则
A.k15.已知两条直线y=x-2和y=(+2)x+1互相垂直,则等于 (  )
A.2 B.1 C.0 D.-1
6.过点M(–2, ), N(, 4)的直线的斜率为–,则等于(  )
A.–8 B.10 C.2 D.4
7.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3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7个立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平面图形是(  )
8.若直线和b没有公共点,则与b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9.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B,A1D1所成的角等于(  )
A.30°  B.45°  C.60° D.90°
10.空间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 不确定
11.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2.若一个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A.倍    B.2倍 C.倍 D.倍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理科)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给定三点A(0,1),B(,0),C(3,2),直线经过B、C两点,且垂直AB,则的值为________.
14.经过点P(-3,—4),且在x轴、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是 .
15.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等于________.
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7. (本题10分)一条直线经过点M(2,-3),倾斜角α=1350,求这条直线方程.
18.(本题12分)已知中,面,,
求证:面.
19.(本题12分)已知为空间四边形的边上的点,且,求证:.
20.(本题12分)在正方体
(1)证明:;
(2)求所成的角;
(3)证明:.
21.(本题12分)如下图,在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
22.(本题12分)设直线的方程为(+1)x+y+2-=0(∈R).
(1)若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的方程;
(2)若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一理参考答案
1-5CACBD 6-10BBDDD 11-12AC
13. 1或2 14. 或 15. 16.36
17. x+y+1=0
18.已知中,面,,求证:面。
证明:
又面



19. 已知为空间四边形的边上的点,且,求证:
证明:
20.在正方体
(1)证明:;
(2)求所成的角;
(3)证明:.
(1)
(2)
(3)
21 设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rcm,
∴S圆柱表=2π·r·8+2πr2=130π.
∴r=5(cm),即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5cm.
则圆柱的体积V=πr2h=π×52×8=200π(cm3).
21[解析] 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
圆锥的高h==2,
又∵h′=,
∴h′=h.∴=,∴r=1.
∴S表面积=2S底+S侧=2πr2+2πrh′
=2π+2π×=2(1+)π.
22.设直线l的方程为(a+1)x+y+2-a=0(a∈R).
(1)若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l的方程;
(2)若l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当直线过原点时,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都为零,截距相等,
∴a=2,方程即3x+y=0.
若a≠2,由于截距存在,∴=a-2,
即a+1=1,∴a=0,
方程即x+y+2=0.
(2)将l的方程化为
y=-(a+1)x+a-2,
∴欲使l不经过第二象限,当且仅当
∴a≤-1.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a≤-1.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命题人:于明茹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
A.政治原因  B.经济原因  C.军事原因 D.城市化和开发国土原因
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3.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人口迁移
4.从右图中各国人口发展状况看,其中数字与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印度 B.②——中国
C.③——德国 D.④——美国
5.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金融等都比较发达,
是城市在区域中哪种作用的体现 ( )
A.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B.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C.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D.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完成6~8题
大洲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 4.0 1.4 2.6
B 1.0 1.2 -0.2
C 2.5 0.7 1. 8
D 1.5 0.9 0.6
7.表中B可能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8.表中A洲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 对资源、环境、经济和教育等压力加大 B 劳动力不足
C 人口老龄化 D 社会负担加重
9.表中C洲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潮州市 B.从化市 C.广州市 D.佛山市
11.从环境效益考虑,下列四幅图中城镇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属于
A.多核心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扇形模式 D.方格棋盘模式
13.若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
批发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则M为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
14.欲在图中建一化工厂,宜布局在
A.L B.K C.P D.N
下表为“2009年广东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完成15~16题。
农产品品种 粮食 蔬菜 花卉
农产品产值(%) 15 50 35
15.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市场 D.劳动力
16.该县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花卉园艺业 D.观光农业
17.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最重要手段是
A.化肥、农药大量投入 B.农具的更新
C.增加劳力 D.加大科技投入
18.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政府干预 D.降水多少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20.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不足
下图为美国施特罗公司的生产空间格局。该公司有位于全国不同地区的7个啤酒厂,所生产啤酒占有全国10%的啤酒市场。读图判断21~22题。
21.该公司在全国建立多个啤酒厂的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啤酒原料产地
B.接近优质酿酒水源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铁路枢纽和航空港
22.与该工业部门的分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人口分布 B.民族分布
C.高技术产业分布 D.农业分布
23.深圳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优越的经纬度位置,获得了充足的光、热、水条件
B.优越的沿海位置,便于发展来料加工工业
C.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利于吸收境外资金和技术
D.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旅游业和会展业的迅速发展
下面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两图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②C.丙——③ D.丁——①
25.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 选乙 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 选丁
C.鲜花:荷兰→美国 选② 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 选③
下图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和其他因素的三角坐标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序号①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
A.电子装配 B.石油加工
C.钢铁冶炼 D.蔗糖生产
27.以②类工业部门为主形成的工业地域可能是(  )
A.鞍山钢铁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德国鲁尔工业区 D.美国“硅谷”
2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
读“某城市功能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29 -30题。
29.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住宅、工业 B.商业、工业、住宅
C.住宅、工业、商业 D.工业、商业、住宅
30.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
A.商业区范围变小 B.工业区范围变大
C.住宅区范围变大 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A.时装设计工业 B.炼铝工业
C.电视机装配工业 D.水果罐头加工业
3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下图为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33.下列工业区位因素中,在图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的是(  )
A.动力 B.交通
C.市场 D.技术
34.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
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
读下图,回答35题
35.最佳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1、 选择题(35×2分=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题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1.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5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2)图乙和图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图中A和B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___________ 经营,都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A的农作物是_________,B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 C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乙图中A和B农业地域类型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3分)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是沿河而设,这主要得益于河流的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2)计划在图中①②③三个地点分别建设火电厂、服装厂和自来水厂,请你选址并说明理由。
3.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A、B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4分)
4.根据给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图(图A)和该区域内丙地气候资料图(图B)。
材料二 甲、乙之间的铁路联系了两大洋,促进了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
(1)根据图A中信息分析甲、乙之间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因素。(3分)
(2)结合图B,描述丙地的气候特点并解释其成因。(3分)
(3)甲所在国家畜牧业发达,请你谈谈其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3分)
高一地理答案
BBCBC ACABC DCABC ADBCD CACAB ADDBC DCCAA
1、(1)季风水田农业 中国 (2)商品谷物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3)家庭农场 玉米 小麦 市场 (4) 小麦 羊毛
(5)气候温和;土壤深厚肥沃;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
2. (1)。)供水 运输
(2) ①自来水厂,位于河流上游,水质优;②火电厂,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铁路;③服装厂,无污染且需要大量劳动力,适宜布局在居民区。(6分)
3. 答案:(1)煤炭 铁矿 (2) 都是两国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较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4)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
4.答案:(1)横跨安第斯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
(2)终年温和干燥。 成因:地处低纬,受秘鲁寒流影响,终年温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干燥。
(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租相对便宜;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冷藏技术可以保证畜产品远销海外。
高一地理答案
BBCBC ACABC DCABC ADBCD CACAB ADDBC DCCAA
1、(1)季风水田农业 中国 (2)商品谷物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3)家庭农场 玉米 小麦 市场 (4) 小麦 羊毛
(5)气候温和;土壤深厚肥沃;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
2. (1)。)供水 运输
(2) ①自来水厂,位于河流上游,水质优;②火电厂,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铁路;③服装厂,无污染且需要大量劳动力,适宜布局在居民区。(6分)
3. 答案:(1)煤炭 铁矿 (2) 都是两国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较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4)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
4.答案:(1)横跨安第斯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
(2)终年温和干燥。 成因:地处低纬,受秘鲁寒流影响,终年温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干燥。
(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租相对便宜;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冷藏技术可以保证畜产品远销海外。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韩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1、 基础知识部分:(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陨落(yǔn) 帷裳(chánɡ)
B.攘诟(ɡòu) 溘死(hé) 侘傺(chì) 公姥(mǔ)
C.伶俜(pīnɡ) 遗施(wèi) 否泰(pǐ) 鲑珍(xié)
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羁鸟(jī) 樊笼(f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尔卜尔噬 夙兴夜寐 信誓旦旦 雨雪霏霏
B.鸷鸟不群 芳泽杂揉 屈心抑志 欲盖弥彰
C.踯躅不前 情投意和 窈窕无双 藕断丝联
D.同心离后 越陌度阡 譬如朝露 守拙田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光芒万丈的美国篮球巨星,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也不过是棋子,而摆布棋子的大手,就是能翻云覆雨的NBA资方。
C.撑起一把油纸伞,很容易走进温暖的旧时光;在现代时空中欣赏那精湛的制作技艺,便可以重温那耐人寻味的意蕴。
D.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w W w . x K b 1.c o 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 野田佳彦担任日本首相之后,把日本民族恃强凌弱的本性发挥到极致,积极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对东亚邻国中、韩、朝强硬挑衅,这使得日本成为影响世界乃至亚洲安全的一个国家。
B.徐峥虽然曾表示《春光灿烂猪八戒》的时代已经过去,他希望以情动人,让观众哭出来,但《泰囧》仍然显示了他高超的搞笑能力。
C.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面对蜂拥而至的各路记者表示,希望“莫言热”尽快冷却,期待“文学热”就此兴起。
D.“元芳”、“正能量”、“hold住”、“切糕”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二、文史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日卒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5.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6.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程原迩稿序
张鼐
南京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刳竹引泉,其声潺潺,出于涧底。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
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事,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
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其于朋友之助,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挟册妇咿唔、仰面看屋梁索解句者,恶足以语此?原迩之文,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倘非湖山之助,安能笔笔生动?今而往原迩益勉之矣。
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京峰下,松梢乱云    乱:扰乱
B.非韵士不能耦而居 耦:结伴
C.交不奇不王也 王:盛大
D.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 沫:水珠
9.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是作者赞美程原迩文章优美的一项是(3分)(  )
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xkb1.com
②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
③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
④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
③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
⑥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先写程原迩读书环境的清幽,引出程原迩这位高人,为下文写其文章的清秀作铺垫。
B.文章第二段写“我”与程原迩的一次交往,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使“我”神魂飞腾,感慨不已。
C.第三段写程原迩的文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的原因:借灵于湖山,借助于朋友。
D.结尾仍以山水为引,说明读朋友的文章也需 “借灵于湖山”,才能写出“展山水之清音”的序文。
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注:①床敷:安置坐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2.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所运用的艺术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的喜爱之情。
(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⑵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⑶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
当你在公共场合输入短信或敏感的电子邮件时,设想一下如下情形:某个人或许正从60米开外的地方阅读你输入的每一个字母。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否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进而毛骨悚然?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员简·迈克尔·弗拉姆说:“我们从一栋楼的二层就能看到一层手机上的文字。”
弗拉姆和也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费边·蒙罗斯建立了一个被称为“iSpy”的项目。它可以从屏幕的视频,甚至从其反射在窗户或太阳镜上的映像中识别在触摸屏上输入的文字。普通手机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可被用来监视3米外的人,而携带可拍摄高清视频的数字SLR摄像头的窥视者可以看清60米外的屏幕上的文字。
研究人员想知道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是否会威胁到手机的隐私。所以他们设计了一个远程窃取文本的项目,用的只是已知技术。
他们利用了一个旨在有助于小触摸屏输入文字的功能:放大的键盘。安卓或iPhone虚拟键盘上的字母在按下时会弹出较大泡泡。该项目通过对视频的分析,依据屏幕上泡泡的位置来识别字母。E和R之类相邻字母弹出的泡泡会有部分重叠,因此该项目算出了每个被检测字母的精确概率。弗拉姆说,该项目能正确识别90%以上的字母。
这个软件随后识别出单个文字或正在被发出信息中的文字。弗拉姆说,在一次测试中,该小组对在他们楼外某公交车站的一个同事进行了监视,他周边的其他人也在用手机输入文字。“此次攻击非常逼真”。为了找准密码,软件只收集字母,而不直接对文字进行辨认。
弗拉姆在谈到该软件时说:“我们对它的上乘表现感到吃惊。”弗拉姆所在的小组在芝加哥召开的计算机和通信安全大会上展示了该软件。
映像更难解码,因为屏幕图像更小。不过,该项目仍能在12米远的地方从数字SLR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中识别出文字。
弗拉姆打算继续用他的iPhone,不过,他会更注意他在非私密空间输入的东西。他说:“从这一点来看,手机带来的好处大于它受到的威胁。”
为阻挡鬼鬼祟祟的窥视者,弗拉姆小组建议取消字母扩大功能,或开发很像塑料屏蔽板的保密屏幕。
(选自《参考消息》,有删改)
15.下列有关“iSpy”项目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该项目研究是否可以利用已知技术来窃取手机信息。
B.该项目研究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能不能对手机隐私构成威胁。
C.该项目获取的信息是从对屏幕上的视频、窗户或太阳镜上的映像拍摄而来。
D.该项目获取的信息包括手机屏幕上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iSpy项目研究者开发了一款软件让已知技术有了新的应用。
B.利用手机触摸屏上的字母扩大功能可以远距离窃取手机信息。
C.通过手机屏幕上泡泡的位置识别输入的字母是iSpy项目的关键技术。
D.手机一旦处于开机状态,iSpy项目的研究者就能窃取其中的信息。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隐私信息失窃的原因。
B.将手机的输入方式设为手写模式可以使信息免遭窃取。
C.选择人少的地方使用手机是降低手机信息泄露风险的好方法。
D.为保证手机信息免遭泄露必须在手机的硬件设计方面加以改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 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 月3 日春节前夕 北京)
18.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4分)
19.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4分)
20.“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21.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 春天”与“ 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概括该提案提出的建议及目的,不超过15个字。(4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许皞在提案中表示:目前中国的退休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之间人口)的比例约为19∶100,而到了2030年这个比例会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100。届时100个劳动力要供养64个退休人口。这意味着20年后中国的青壮劳动力不仅要参与生产创造财富,还要分出相当比例的人员侍奉巨大数量的老人,届时青壮劳动力短缺将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按照现行的学制,国家人才培养的周期偏长,一个7岁入学的孩子,正常情况下,高中毕业19周岁,再读4年大学,等到毕业出来找工作时,年龄显得偏大。继续攻读的优秀人才,读完研究生、博士,差不多30岁了。如果到60岁退休,仅有30年的有效劳动时间。再加上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时间,有效工作时间会更短。因此建议将中小学阶段教育学制由12年缩短为9年,促进适龄劳动人口早日踏入社会。(摘自2012年3月9日《燕赵都市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修辞与示例相同。(6分)
现实和理想,一个在脚下,一个在心中;一个实在,一个浪漫;一个把握现时,一个展望未来,它们却都是人生腾飞的翅膀。
六、写作: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短诗,按要求作文。
扁担
全面理解这首小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抄袭、套作。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6 17
答案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
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5分)
译文:
(2)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2.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
1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所运用的艺术手法。(5分)
答: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喜爱之情。
(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是日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⑵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18.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4分)
19.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4分)
20.“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21.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 春天”与“ 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概括该提案提出的建议及目的,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
23.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修辞与示例相同。(6分)
现实和理想,一个在脚下,一个在心中;一个实在,一个浪漫;一个把握现时,一个展望未来,它们却都是人生腾飞的翅膀。
答:
六、写作:作文(60分)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5月5日)
1. 答案:C 解析:A.“愆”应读qiān;B.“溘”应读kè;D.“掇”应读duo。
2. 答案:D 解析:A.噬—筮;B.揉—糅;C.和—合,联—连。
3,答案:D 解析: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与句意不符。A.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B.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C.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4. C. A语序不当。应将“亚洲”与“世界”对调。B. 语序不当。应将“虽然”放在“徐铮”前面。D。杂糅。应将“所造成的”删去。
5.. 答案:C 解析:“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有误。
6. 答案:C 解析:盛唐之后声色和性情是顾此失彼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对应。
7. 答案:D解析:A.对“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B.原因是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C.《文心雕龙·明诗篇》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8. 答案:D解析:根据语境的意思,“沫”不能是名词,应为动词,解释为“在水中嬉戏”。
9. 答案:A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②是说世间“浓艳之物”,④是说文章与山水之间的关系,⑥是写九座山峰给作者的感受。
10. 答案:B解析:B项,“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不当,原文是“出文章数篇读之”,意思是“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
11. 答案:(1)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不可能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他写文章的灵气。
(2)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各有侧重点。第(1)句是否定判断句;第(2)句是比喻句,同时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翻译出这些语句的特点。
12. 答案: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作答此题时应着重抓能表现“春晚”的特点的词句。像“花去”“路静”“幽寻”等关键词语。
13.答案:①以动衬静。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段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静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从“唯有”“好音”的描写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前三联着重表现“半山”静谧的环境,在此静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留下一片“好音”。由此可以得出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从诗句本身出发,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14. 答案:(1)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15. 答案:B 解析:A.“是否可以利用已知技术来窃取手机信息”不是该项目的研究内容。C.“对屏幕上的视频”进行“拍摄”而获取信息,于文无据。D.“获取的信息”不包括“图像信息”。
16.答案:D 解析:由文意可知,手机开机,如果不处于输入文字状态,信息不会失窃。
17. 答案:A 解析:B.该项说法于文无据。C.“选择人少的地方”不能避免被拍摄的可能。D.“必须……”说法太绝对。
18.(1)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2)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9.作者感受到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但又是充满生机,充满色彩,给人带来希望的。
20.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21.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希望;③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盼望春天,渴望春天,呼唤真情的主旨。
22.答案:①缩短中小学学制  以应对劳动力短缺
②缩短中小学学制 应对未来挑战(或“应对人口老化”)
23答案:只要下面的22
24.答案:所给材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物小诗。表面写的是扁担,实际说的是人,是人生。我们的人生道路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为此,我们无论遭逢怎样的人生,都要勇敢面对,顽强担当,因为“生活的支点,永远在我们自己肩上”。
只有全面把握了这首诗歌的主旨,拓展开去才不会断章取义,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当然,写作时完全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切入,如谈责任感,谈道义心,谈正视困难与挫折,谈拼搏与进取,等等。题目可以自拟,文体可以自选,只要能与文章主题或者中心观点吻合即可。
参考译文:
南京峰下,松树树梢扰乱了流云,翠竹的身影遮蔽了太阳。剖开竹子,接引泉水,泉水声从山涧的底部潺潺地传来。啼鸣的鸟儿上下翻飞,似与山中行人唱和。然而这环境太清幽了,不是雅士是不可能陪伴它居住的,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不可能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他写文章的灵气。
我的朋友程原迩来自新安,与王象斗在这里读书。我偶然间拜访他们的居所,他烹茶燃香,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文章意趣旷远卓越,山涧泉水风中奇松,在他的笔下都好像活灵活现。我曾经感叹,人生在世,大凡浓艳的东西,能让别人争抢的,我用淡泊的心态面对,它的价值在我这立即消失殆尽。只有天下著名的山水、雅士趣事以及奇逸的文章逼我而来,我才会领悟其中妙趣,感到神魂飞腾,手舞足蹈。这大概是因为游历不够奇逸,则胸怀不能旷达,交友不够奇逸,则灵气不能旺盛吧。
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文章要借助于朋友,就像鸟儿飞舞在逆风中,鱼儿游戏在激流间。那些拿古人书册咿唔吟哦,仰面看屋梁索解句意的家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呢?程原迩的文章,富有韵味并且情趣超迈,开始处堂堂正正,结束处奇逸不凡。假如没有得到湖山的帮助,怎么能笔笔生动呢?从今往后,在文章方面程原迩一定会更尽力的。
我回到山里,早晨起来看到远处烟云一抹,从玳瑁湖湖面上缓缓升起,九座山峰隐隐约约的,在西楼上可以数得出来,纵目远观,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有了南京峰一般的胸怀。程原迩那时寄给我的新作,让我满饮了几大杯酒,因为他的文章展现了山水的清妙。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命题人:白雪梅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1.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卷毛与白毛 B.豌豆的红花与桃树的白花
C.人的单眼皮与卷发 D.大麦的高秆与矮秆
2.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假设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3.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4.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10匹枣红马和4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雄性黑马是纯合子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5.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
A.1/4 B.1/2 C.0 D.1
7. 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8.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 1、2;3、4或 1、3;2、4
D.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9. 下列男性身体内的细胞中,有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是(  )
A.精原细胞 B.肝细胞
C.脑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10. 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 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 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
D. 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1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
12.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13.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4. 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原因是     
A. DNA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 B. 脱氧核糖结构不同
C. 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D.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数目很多
15.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嘌呤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6. 经测定,青蛙体细胞中一段DNA分子中含有A碱基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片段中C碱基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  )。
A.48% 600    B.48% 650 C.26% 600 D.26% 650
17. 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18.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②基因也能复制 
③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它们是一一对应关系   ④基因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
⑤它的化学结构很稳定,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⑤
19. 对于下列图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
DNA …—A—T—G—C—C—C—…
RNA …—U—A—C—G—G—G—…
A.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B.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RNA
C.该图中的产物须穿过0层生物膜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
D.H5N1禽流感病毒在培养基上也可以完成该过程
20. 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问基因在控制合成该多肽的过程中所需核苷酸有多少种(  )                  
A.4  B.8  C.30  D. 60
21.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
D.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内完成
22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23. 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24.观察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分析下列细胞中不能发生图示生理过程的是 ( )
A.根毛细胞 B.浆细胞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25.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26.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高等植物偶尔会出现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特点的是(  )
A.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B.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缺少该物种某些种类的基因
D.单倍体个体体细胞中一定含有奇数套染色体组
27.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28. .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间分别是(  )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中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分裂期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
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
29.马体细胞中有64个染色体,驴体细胞中有62个染色体。母马和公驴交配,生的是骡子。一般情况下,骡子不会生育,主要原因是(  )
A.骡无性别的区分
B.骡的性腺不发育
C.骡体细胞中有染色体63条,无法联会配对
D.骡是单倍体
30. 帕米尔高原上的高山植物中多倍体很多,下列关于多倍体形成的原因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自然条件变化剧烈是形成多倍体的外界因素
B.该地区的植物在外界条件剧变的影响下,细胞的有丝分裂受阻,导致多倍体形成
C.外界条件的剧变影响细胞分裂,使之染色体加倍,这种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直接发育成多倍体植物
D.外界条件的剧变形成多倍体细胞,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生殖细胞,它们结合后发育成多倍体植物
甘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答题卡
16、选择题(30×2 = 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60分)
31.(14分) 下面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遗传.
(2) 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
(3) Ⅲ10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 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子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生出病孩的概率为_____ 。
32. (16分)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分子是由_______ 条链组成的,________ 方式盘旋成 结构。
(2)DNA分子中的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_______ 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________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_______,且按________原则配对。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配对。
(4)DNA主要分布在 ,可被 染成绿色。
33.(30分)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__条链。
(2)②过程表示_______,主要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
(3)逆转录酶催化______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____________。
(5)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
高一生物答案1.D2.C3.B4.B5.C6.B7.D8.D9.D10.C11.A12.A13.B14.D15.A16.D17.C18.C19.D20.A21.C22.C23.B24.C25.D26.A27.C28.B29.C30.C
31. (1)常 隐 (2)Aa aa (3)AA或Aa 2/3 (4)1/3
32. ⑴ 2 反向平行 双螺旋 ⑵ 磷酸 脱氧核糖 外 内 ⑶ 氢键 碱基对 碱基互补 A T C G ⑷细胞核 甲基绿
33. (1)脱氧核苷酸 两 (2)转录 细胞核
(3)③ RNA ①② (4)⑤ 核糖体
(5)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
高一生物答案1.D2.C3.B4.B5.C6.B7.D8.D9.D10.C11.A12.A13.B14.D15.A16.D17.C18.C19.D20.A21.C22.C23.B24.C25.D26.A27.C28.B29.C30.C
31. (1)常 隐 (2)Aa aa (3)AA或Aa 2/3 (4)1/3
32. ⑴ 2 反向平行 双螺旋 ⑵ 磷酸 脱氧核糖 外 内 ⑶ 氢键 碱基对 碱基互补 A T C G ⑷细胞核 甲基绿
33. (1)脱氧核苷酸 两 (2)转录 细胞核
(3)③ RNA ①② (4)⑤ 核糖体
(5)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