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小学六年级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得 分得 分 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共26分)1.看拼音,写词语。(4分)zhǎ yǎn xī shuài时光荏苒,六年的时间( )就过去了。校园里,( )那美qīnɡ cuì liú liàn妙的叫声,同学们( )的读书声……一切都是那么让人( )。shū jí jì mò我忘不了图书馆的( )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忘不了同学们帮我远离( );xī shēnɡ更忘不了老师( )休息时间帮我辅导......同学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wèi jù们不能( )困难,要锲而不舍,勇敢前行。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搀扶(chān) 伶俐(línɡ) 追随(zhuī) 音韵(yùn)B.参差(cī) 霎时(chà) 小巷(xiànɡ) 斗篷(penɡ)C.僻静(pì) 供品(ɡònɡ) 勉强(qiǎnɡ) 谚语(yàn)D.呻吟(shēn) 埋怨(mán) 考察(chá) 跺脚(duò)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经厉 预告 凌乱 恍然大悟B.凌乱 退缩 措综 络绎不绝C.项圈 稀奇 撒播 川流不息D.熟识 何尝 慈详 囫囵吞枣4.下列词语中都表示“夺得第一”的一项是( )。(2分)A.手不释卷 座无虚席 雷厉风行 B.手忙脚乱 喜获金牌 落荒而逃C.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独占鳌头 D.五湖四海 翻箱倒柜 一马当先5.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不以为然 曰:非然也。 B.自愧弗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D.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6.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④小荷才露尖尖角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 ⑥千山鸟飞绝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①④⑤②⑥C.③①④②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B.不仅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连一些老年人也加入了“淘宝一族”的行列。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让“书香满域”成为我市的名片,D.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呵时浮境在我的眼前。8.下列句子中省略表示声音断断续续的一项是( )(2分)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B.老班长有气无力地说:"我……我不行了……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C.听着妈妈动情地讲述,小磊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D.课堂上,娇娇抑场顿挫地读着:”昔我往矣……莫知我哀!9.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分)……A.《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故乡》。B.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法国的马克·吐温。10.下面关于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2分)A.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深入的理解人物形象。B.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C.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D.我们遇到小说中阅读有困难的句段或章节,可以略去不读。11.判断下面对课文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4分)(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 )(3)田老师的“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句中的“插柳之恩”指的是毕业了,田老师以折柳枝的形式送别“我们”。 ( )(4)《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文中表现了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切缅怀。 ( )(5)《竹节人》中,关于老师玩竹节人入迷的部分,有损老师的形象,应当删除。 ( )(6)《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 )(7)《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 )(8)一份完整的倡议书应包含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几部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积累运用。(共8分)1.识人物。(4分)在本学年我们认识了 的鲁滨逊 的张思德, 的鲁迅, 的老支书,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 ,还知道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 ;原名 ;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认识了革命信仰坚定的 。2.记诗词。(2分)从诗歌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竹之气节,让人敬佩,如郑燮的“ ,。”;以酒饯别,依依不舍,如王维的“ ,。”3.重积累。(2分)当我们遇到困难,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时,就会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 ,走的人多了, 。”临近毕业,李老师看到江华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劝他说:“ , 。”《长歌行》得 分 评卷人 三、语文与生活。(共6分)请你参与本班开展的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思母校的实践活动,结合自己的体验完善下面《成长纪念册》的内容。1.给成长纪念册取一个贴切的名字 。(1分)2.按栏目式的例子,再列举《成长纪念册》的两个主要栏目。(1分)A.我的自画像 B.多彩生活 C. D.3.针对栏目“多彩生活”,你准备选择哪些资料编排呢?(1分)代表性材料:A. B.4.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写一句临别赠言:(2分)5.小华在制作班级纪念册时,想在“难忘师恩”板块写两句诗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下列诗句中哪项最为贴切?( ))(1分)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得 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世界。(30分)1.文言文赏析。(6分)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孔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注释】①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况然:形容钟声。④遽(jù):立刻。⑤恶:害怕。⑥悖(bèi):荒谬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1)欲负而走( )A.经过 B.逃跑 C.移动 D.走路(2)则钟大不可负( )A.驮,背 B.担任,担负 C.失败,与“胜”相对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将下列译文补充完整。(1.5分)“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基耳”的意思:他 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 ,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分)A.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会自食苦果的。B.它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懂得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C.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顶去疹细萝末节,是不对的。4.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题目: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再写两个: 、 。(1.5分)2.课内阅读。(12分)狼牙山五壮士(节选)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 (1分)2.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眺望”和“望望”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2分)3.品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填空。(1)“这声音”指的是 “这声音”表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对党和人民的 。(3分)(2)这一自然段充分赞扬了(2分)4.我们可以用曹植的名言“ ”来讴歌狼牙山五壮士。(1分)5.用“ ”画出选文中对“面”的描写的句子,用“~~~~~”画出选文中对“点”的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3分)3.课外阅读。(12分)青春之歌(节选)卢嘉川不知自己是怎样蠕动到第二面墙壁旁边的。他又照样敲了黑沉沉的冷森森的墙壁,也照样没有得到回答。于是他转向第三面-也是最后的一面。如果这儿也得不到任何回答,那么今晚算白过了,周围没有住着同志。那么……他不能再想下去。“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伤口因为不断移动又涌流着鲜血,他躺在血泊中用手指把同样的声音又敲了一次。像狸猫一样,他耸着耳朵。“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在这面墙壁的另一边,传来使他欣喜若狂的敲击声。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来自同志的声音!就在他狂喜的一瞬间。他却又昏了过去。衰弱、疲乏。当他醒过来后,听听囚房内外部寂静无声,便和墙壁部边的同志用手指开始了无线电式的谈话。“你是谁?”“八号--李亮。”“一号--卢……”他闭着眼睛歇了一下。“紧急情况,赶快传给同志们--狱中斗争形势发生变化,敌人已知道我们的计划,某些同志和我可能被处死或弄走。可是我们的斗争必须坚持下去;我们的绝食斗争和敌人的这一杀人阴谋,必须赶快传播到外面去,狱中同志也必须警惕起来加紧团结……”要说的话说完了,血似乎已经流完了最后的一滴,但是卢嘉川的脸上却浮现出一种安详的、和谐的、从未有过的、幸福的微笑。直到这时,他好像一桩心事已了,肩上的千斤担子已经卸了下来,他的头渐渐耷拉下去,身体一动也不能再动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2.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卢嘉川在不久前经受了什么,你是怎样推想出来的?(1分)3.“蠕动”在文中的意思是 ,你从中感受到了卢嘉川的身体 。(2分)4.第9自然段写卢嘉川传递的信息,概括起来就是 变化,要下去, 出去, 起来。(2分)5.从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6.重温革命岁月,多少革命志士为国捐躯。凭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 ,红军长征途中为挽救战友让鱼汤的 ,舍身炸暗堡的 , 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诗篇,他们为人民利益而死,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正如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 , 。”我想对革命志士们说:“ 。”(3分)得 分 评卷人 五、习作。(30分)小学六年美好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回想这六年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能有一个人、一件事、一次活动、一个瞬间等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最难忘的,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要求:1.叙述时抓住细节使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富有真情实感;2.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1-2022学年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看拼音,写词语。眨眼 蟋蟀 清脆 留恋 书籍 寂寞 牺牲 畏惧2.B 3. C 4.C 5 A 6. C 7. B 8. B 9. D 10. D(1)√ (2)X (3)X (4)√ (5)X (6)√ (7)√ (8)√积累运用。识人物。坚强乐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爱国工程师 、 老舍、 舒庆春 、 李大钊记诗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重积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变成了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语文与生活。《金色的童年》(或《成长之路》《小荷才露尖尖角》才艺展示、习作展台3.校运会、诗歌朗诵、篮球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毕业联欢会、家庭联欢会、六一儿童节、劳动实践……)4.李老师,岁月匆匆,我们成为您的学生,从您那里,我们学知识,学做人;岁月匆匆,转眼间我们就将离开母校,离开您!5.D四、阅读世界。1.文言文赏析1.(1)B(2)A2. 害怕、抢走、捂住3.A4.《掩耳盗铃》 拔苗助长、坐井见天。2.课内阅读。1.英勇跳崖2.不能。因为“眺望”表示从高处远望,说明五壮士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望望”表示看看,说明五壮士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如果互换位置,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3.(1)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仇恨 热爱和忠诚(2)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5.“面”的描写的句子: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点”的描写的句子: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这样描写的好处:这样将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进行描写,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3.课外阅读。1.卢嘉川在狱中身受重伤后,忍着剧痛联系狱中的同志向他们传递重要消息。2.卢嘉川在狱中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从卢嘉川的伤和革命先辈面对敌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可以推想出来。3.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经受酷刑受伤极其严重。4.形势、坚持、传播 、团结;5.面对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在危难中和痛苦中仍然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6.邱少云、老班长、董存瑞、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感谢革命前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感谢你们!”五.习作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答案8.doc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8(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