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氧气【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比较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并能对一些典型反应进行分类。【学习重难点】掌握氧气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掌握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及区别【学习过程】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 比空气略重;3. 不易溶于水;4. 氧气(无色)液态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例1:下列叙述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密度比空气略大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D.不易溶于水解析: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本题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也就是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答案:A例2: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解于水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解析:要熟记氧气的物理性质并与上述四个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来判断正误。答案:D例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解析:A中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进气,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会把水压到病人的鼻子里)。B中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同A,氧气应从a到b,病人吸氧)。C中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根据长导管a在水中有无气泡来判断)。D错误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根据长导管A中气泡冒出的速度来判断)答案:C知识点2:氧气的化学性质现象: 现象:1.剧烈燃烧,放出热量 1.剧烈燃烧,放出热量2.发出耀眼强光 2.发出黄色火焰3.生成白色固体 3.生成大量白烟镁+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Mg + O2 点燃 MgO 符号表达式:P + O2 点燃 P2O5木炭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C + O2 点燃 CO2硫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S + O2 点燃 SO2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Fe + O2 点燃 Fe3O4蜡烛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瓶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 水+二氧化碳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总结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浓),燃烧越剧烈。2.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氧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2.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燃性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C.点燃红磷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水在科学实验中有多种用途,有些实验需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可以防止炸裂瓶底或除去有害物质。下列实验中无需在集气瓶中加水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硫在氧气中燃烧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氧气不易溶于水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工业制得的氧气一般贮存在蓝色钢瓶中6.运动会百米赛跑赛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 C.二氧化硫 D.四氧化三铁二、填空题7.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小金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上述实验中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2)小金在用如图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集气瓶容积的,导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 ②实验前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 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 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3)改进后,小金发现在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即使在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吸入的水也往往小于集气瓶容积的查阅资料可知,拉瓦锡实验测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造成上述实验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8.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来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反应。乙中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1)上述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填序号)。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D.都需要点燃 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2)将装置乙改装为如图丁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如果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参考答案:1.D2.C3.C4.A5.A6.B7. 不溶于水 ②⑤ 氧气不能完全反应8. 防止生成物掉落下来,炸裂瓶底 铝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未除去或氧气不纯等等9. 化合 五氧化二磷 产生蓝紫色火焰 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10. ABD 20% 偏小 N2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