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与灭火作业学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燃烧与灭火作业学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燃烧与灭火作业案
一.基础知识
①燃烧的定义:燃烧是 与空气中的 发生的 的 、
的 反应。
①物质具有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 ②可燃物与 接触
  ③温度必须
①隔绝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
燃烧 方法有 等。
③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②降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方法有 等。
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方法有 等。
   ①增加氧气的浓度
④促进燃烧的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具体方法是 。
二.跟踪训练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B. 所有的燃烧都有发光、放热、冒烟的现象
C.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
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B. 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 扇灭隔绝氧气
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
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对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火焰不会很快熄灭
C.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属丝吸热使烛焰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属丝阻碍了气体对流,导致烛焰缺氧
6.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7.小双和小进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水
(1)小双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进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8.请结合已有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铜像由于长期露置在外,跟空气中的氧气及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化合反应,其表面生成了一层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生成66gCO2的同时会生成X的质量为_______。
灭火队员喷洒一种新型的阻燃剂(氢氧化镁)进行灭火,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
9.芜湖市镜湖区杨家巷一餐饮店发生一起因失火致液化气罐爆炸事故,导致人死亡,死者多数为学生,火灾无情,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
防火措施 灭火和自救措施
在家中不存放易 燃、易爆物品。 室内装修多用不 易燃烧的材料。 电线、插座等用正规产品,不用劣质 产品。 家里配置液态二 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 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 烟从门窗排出。 在灭火过程中,用 捂住 口鼻。 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阳台,等待救援。 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是 任写一条。
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 填序号。
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和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在灭火过程中,自救措施其中的道理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