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兴化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兴化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按要求选择,填写序号。
1.下面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间jiān断 日晷guǐ 急遽 截然不同
B.僻pì静 尖锐ruì 倾复 万不得以
C.暂zàn时 追悼dào 书籍 美其名曰
D.唾tù沫 铁锨xiān 严峻 翻箱倒柜
【答案】C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A:间jiān(改jiàn)断;不正确;
B: 万不得以—— 万不得已;不正确;
C:正确;
D:唾tù(改tuò )沫;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识记能力。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下列加点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变更) B.重见天日(重新)
C.焉知非福(不是) D.死得其所(意义)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正确;
B:“重见天”日:重:重新。天日:天空和太阳,比喻光明。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正确;
C:“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正确;
D:“死得其所”:所:地方,处所。得其所:得到恰当的地方。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有意义、有价值。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部落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
B.烈日下,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待毙。
C.我们的班长口才一流,讲起话来络绎不绝。
D.听到这个消息,他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项“与世隔绝”是指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奄奄待毙”意思是已临近死亡。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项“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D项“软弱无力”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4.下列古诗词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打听牧童哪里有酒家他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写的清明节。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思: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传统节日无关。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的是中秋节。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5.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端午吃粽子(万事如意) B.建筑上雕刻蝙蝠(福气盈门)
C.过年时吃鱼(年年有余) D.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
【答案】A
【知识点】谚语;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端午吃粽子:①是纪念屈原;③求子,人们互赠粽子寓意是求子; ③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音近,古时寓意考中功名; ④光宗耀祖,中“粽”和“中”音近。因为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所以每家每户都吃粽子。故(万事如意)错误;
B:建筑上雕刻蝙蝠:在建筑上雕刻“蝙蝠”,有幸福、福气满满、延绵长久以及福从天降等寓意,而且“蝙蝠”的谐音是“遍福”,也寓意着遍地都是幸福。之所以有以上这样的寓意,是因为蝙蝠中的“蝠”与“福”是谐音。(福气盈门)正确;
C:过年时吃鱼:鱼,取自谐音“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年底还有所富余,因为如果在年底还有富余的话,那么意味着来年你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不分南北,传统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正确;
D:中秋吃月饼:秋节人们要吃月饼以示“团圆”。(幸福团圆) 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常用习俗的寓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下面对句子中表现心理的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神态表现心理)
B.《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
C.《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 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
D.《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A:《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环境表现心理。故(通过神态表现心理)错误。
B:《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正确。
C:《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 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正确。
D:《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
B.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
C.《北京的春节》一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B: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学习他强韧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和克服困难顽强地生存的精神。“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二、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
8.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
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我们与《鲁滨逊漂流记》不期而遇。因为遭遇海浪的qīn xí   ,鲁滨逊乘坐的船qīng fù    了,只能dǎo méi   地流落到了荒岛。在如此qī liáng    的境遇下,他没有束手dài bì   ,用理智kòng zhì    住自己kǒng jù   的情绪,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孤独和jiì mò    ,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成就了一段传奇。
【答案】侵袭;倾覆;倒霉;凄凉;待毙;控制;恐惧;寂寞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倾覆”的“倾”不要写成同音字“顷”,“倒霉”的“倒霉”不要写成形近字“到”,“寂寞”的“寞”不要写成同音字“莫”,“恐惧”的“惧”不要写成形近字“俱”。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侵袭、倾覆、倒霉、凄凉、待毙、控制、恐惧、寂寞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三、按要求填写。
9.按要求填写。
(1)经典回顾:“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或   ,或轻于鸿毛。’为   而死,就比   还重;替   卖力,替   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段话选自《   》。
(2)迁移运用:仿照例句中加点的部分,从“饿”“哭”“焦急”“激动”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3)我爱阅读: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活动中,我最爱读的名著是《   》,作者是   ,主人公是   ,我喜欢的原因是   。
【答案】(1)司马迁;固有一死;重于泰山;人民利益;泰山;法西斯;剥削;为人民服务
(2)饿:我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
(3)三国演义;罗贯中;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选自猫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日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泰山”的“泰”不要写成形近字“秦”。
(2)例句“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是个夸张句。用给出的词语仿写的句子也必须满足这个特点。
(3)首先说出自己喜欢的书名、作者,主人公,再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推荐理由。如: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里,从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中,体会到他的礼贤下士。
故答案为:(1)司马迁、固有一死、重于泰山、人民利益、泰山、法西斯、剥削、为人民服务;(2)饿:我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3)三国演义;罗贯中;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夸张句,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名著,知道里面的人物及其主要情节。从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的形象。
四、诗文填写。
10.诗文填写。
(1)   ,不辞赢病卧残阳。
(2)明月不归沉碧海,   。
(3)   ,只缘身在最高层。
(4)壮志饥餐胡虏肉,   。
(5)   ,任群芳妒。
(6)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
【答案】(1)不辞赢病卧残阳
(2)白云愁色满苍梧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笑谈渴饮匈奴血
(5)无意苦争春
(6)与子偕行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从下句“ 不辞赢病卧残阳 ”可知上句答案。书写时要注意“赢”不要写成形近字“羸”。
(2)从上句“ 明月不归沉碧海 ”可知下句答案。“梧”不要写成形近字“语”。
(3)从下句“ 只缘身在最高层”可知上句答案。“望”不要写成形近字“忘”。
(4)从上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可知下句答案。“渴”不要写成形近字“喝”
(5)从下句“ 任群芳妒 ”可知上句答案。
(6)从上句“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可知下句答案。“偕”不要写成形近字“楷”。
故答案为:(1)不辞赢病卧残阳 (2)白云愁色满苍梧(3)不畏浮云遮望眼(4)笑谈渴饮匈奴血(5)无意苦争春(6)与子偕行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五、回忆《新语文读本》与《全阅读课本》内容,正确选择。
11.《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是(  ),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
A.游戏机 B.照相机 C.篮球 D.猎枪
【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在跟爸爸打猎的过程中。杰米的心情一直在发生变化,当爸爸让他拿枪瞄准野鸭时,他非常紧张;当野鸭飞走后,他很难过,因为他想让爸爸高兴的努力失败了,当最后爸爸让他给野鸭拍照时,他又很兴奋。故事中杰米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猎枪,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
故答案为:D
【点评】必读名著《你来教我照相好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2.《没娘的小鸟》: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  )
A.衔来干净的草铺在鸟窝里
B.照顾小柳驾
C.替妈妈孵小柳莺
D.给妈妈寻找食物
【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没娘的小鸟》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几个男孩捅遍了山鸟的窝,把山鸟下的蛋打碎了:总共有六个蛋,被打碎了五个,只有一个没破。我要救这个小生命。我把这个蛋放进柳莺的窝里。我每天都去看看它。有一天我看见小山鸟趴在柳莺蛋上,我猜想它是为了感激自己的新妈妈,替它孵小柳莺。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替妈妈孵小柳莺。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3.《生命的药方》: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
A.艾迪用花草熬成的汤 B.艾迪写信找来的特效药
C.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 D.艾迪的球鞋
【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生命的药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岁的男孩德诺染上了艾滋病,朋友们多躲着他只有艾迪配他玩。后来艾迪带着德诺去寻找新奥尔良的费医生。然后因路费不够,只好回家。可德诺确在回家不久后,在快乐中去世了。 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  )里度过。
A.博物馆 B.剧院或电影院
C.家 D.帝国大厦
【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海伦勒的女孩在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考入美国高端学府-哈弗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六、阅读与理解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端午》,完成练习。
端午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如赛龙舟已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5.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   。
16.“材料二”是从历史、   、   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
17.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②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③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
【答案】15.2号教学楼
16.由来;庆祝活动
17.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识图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材料一,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材料二,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15.由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可知,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2号教学楼。
故答案为:2号教学楼
16.由材料二第1自然段“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可知这是介绍端午节的历史。由材料二第2自然段“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可知这是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由材料二第3自然段“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可知这是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故答案为:由来、庆祝活动
17.①由材料二第1自然段“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可知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不正确。
②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正确
③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阅读课文《匆匆》选段,完成习。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
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8.读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借助   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   变得具体可感。
19.选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20.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至少写2个情景)
21.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勉励自己:   
【答案】18.太阳;时间
19.“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20.洗脚的时候,日子从脚趾间流走,背书的时候日子从书声里滑过;游戏时,日子从笑声里飞走。
2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语句的赏析首先要确定一个角度,角度有哪些,如修辞、用词、句式、内容、情感等。此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句式,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续写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8.结合“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作者借助太阳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故答案为:太阳、时间
19.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日子悄悄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故答案为:“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20.“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一个排比句式,联系实际接着仿写下去即可。
故答案为:洗脚的时候,日子从脚趾间流走,背书的时候日子从书声里滑过;游戏时,日子从笑声里飞走。
21.查了对古诗词的积累结合平时的积累完成即可。
故答案为:如:“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阅读短文《桑桑趣事》,完成练习。
桑桑趣事
①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
②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③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也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④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却并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⑤中午,母亲见到竹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
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你打的?”“我打的。”“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走。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迟到了墙角里。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地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过不多一会,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已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但母亲并没有追打。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坟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22.选文中的桑桑做了哪两件异想天开的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事不超过20字)
23.如果给选文加上一句“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
A.第①段前 B.第②段前 C.第③段前 D.第④段前
24.读了选文,你觉得桑桑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借助文中的语句或情节来说明。(至少写两点)。
25.选文的最后,桑桑没有挨母亲的打,而是被摘掉了蚊帐.你认为,此后桑桑还会那么爱“闯祸”吗?表达你的看法,写清理由。
【答案】22.①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②桑桑把蚊帐改造成渔网。
23.D
24.①“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说明桑桑善良,喜爱小动物。富有同情心;②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把蚊帐改造成渔网,说明他聪明机灵,有创造思维。
25.桑桑还会闯祸,但会有所收敛。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2)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在整体感知短文内容的基础上解答。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桑桑伙同小伙伴将碗柜改为鸽子窝。桑桑想要一张和渔夫一样的网,就将蚊帐改为网去捕鱼。
故答案为:①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②桑桑把蚊帐改造成渔网。
23.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总结第3自然段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挨揍一事,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第4自然段的把蚊帐改造成渔网一事,是过渡句,故第④段前。
故答案为:D
24.①“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体现了桑桑善良,喜爱小动物,富有同情心。②“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反映了桑桑好出风头,喜欢被别人关注。③桑桑把碗柜改造成了鸽子笼,把蚊帐改造成了渔网,反映了他聪明机灵,有创新思维(或调皮捣蛋,不安分守纪)。
故答案为:①“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说明桑桑善良,喜爱小动物。富有同情心;②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把蚊帐改造成渔网,说明他聪明机灵,有创造思维。
25.解答时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故答案为:桑桑还会闯祸,但会有所收敛。
七、表达与习作
26.课堂演讲。
怜悯鸽子,桑桑产生了为鸽子安家的心愿;想捕鱼,桑桑又有了拥有渔网的心愿。为了实现心愿,桑榮都付出了努力并取得成功。最近,你最想达成的心愿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达成这个心愿?请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演讲格式哟。
【答案】我的心愿 小时候的心愿,,我早已记不清了。或许是想要玩具,或许是当玩具厂的厂长,或许是想要零食,或许是当蛋糕店长,这我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让我再一次倾听我的心声 ,想想我的心愿是什么 想了又想,我的心愿是想要有零花钱。
因为在我三年级时,我发现一个大问题,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有零花钱,而我却没有。看着同学们手里拿着零花钱买到自己心爱的东西时,我心里直泛痒痒。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之情,真希望我也有零花钱。 我回到家,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母亲却干脆地拒绝了我。理由是我太了。等12岁时,才开始给我零花钱,我脸上落下了失望的表情。
待到我五年级12岁时,又提出同样的要求。又一次拒绝了我。我问,为什么 母亲却说,如果每天给你钱,你会对钱造成误解,会认为钱来的容易,你会浪费的。再说,我们的钱又不好挣,不是大风刮来的。等你再长大些再说。一时,我竟然无言以对,我心中便隐隐做痛,心里很是不开心。
心愿是每个人所必须拥有的,因为他会给你前进的动力。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审题及打开思路。“我的心愿”这个话题,属于“想法”一类的题目,审题的难度并不大。我们知道,对于“想法”类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打开思路:想法的内容,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以及想法对于人物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心愿”而言,我们可以写有什么样的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有了这样的心愿后对人物的影响。第二、确实主题。上面所说的这三个方面,可以写前两个方面,也可以写第一和第三个这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写。具体写哪写内容,得根据主题而定。选择好文体。立意明确了,主要内容也就确定了,就可以根据主要内容来拟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仅追求题目的新颖,而忘了题文一致。
【点评】内容真切,叙述清晰。小作者讲述了自己一次次心愿落空的经过及失望的心情。妈妈不让你的心愿实现是想让你明白,幸福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它是艰辛努力后对你的补偿。写得很棒。当大家都在写实现心愿,你却独辟蹊径,了一件没法实现的心愿,真实可爱!
27.习作。
成长的过程中,榮桑有为鸽子做好事的自我感动,有被母亲揍的伤心,有打鱼成功的快乐。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着这样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选择一件,请以“那件事,我总忘不了”为题,把它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那件事,我总忘不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这些事就像环绕在月亮周围的星星一样多,可是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那件事发生在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那天,天气不太好,老天爷一直用花壶往人间洒水——小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考试正式开始了,试卷慌乱地从我的手中传到另一个同学手中。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笔就写了起来。
我专心致志地写着,写到了画垂直线段的时候,我的手在书桌里面摸索着尺子,摸索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摸到。咦,尺子跑哪儿了?难不成它长翅膀飞了、长腿跑了?我明明早上带了呀,怎么找不到了呢?我再三翻了好几遍书桌,还是没有找到。我又把书包里的书全部掏出来,依然没有找到,真是见鬼了!这一道题好几分,难道不要了?
随着监考老师紧急的催促声:“还有十分钟!”我更加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忽然,我后面的一个男同学小声说:“给,你用我的吧!”我瞄了一眼他的试卷,他也写到那一题了。我疑惑地小声说:“我用了,你怎么用啊?”他把尺子一下子掰成了两半,把稍长的一半递给我,顿时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我偷偷地瞄了他一眼,他尺子不够,画的时候就拼接着用。考完试以后,我满怀感激地对他说:“谢谢你把尺子借给了我!”他却说:“没什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嘛!”
现在,每当想起来这件事,我都觉得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内容真切,叙述清晰。小作者讲述了自己在考场上起身经历的一件事,恰当的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写得很棒。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兴化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按要求选择,填写序号。
1.下面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间jiān断 日晷guǐ 急遽 截然不同
B.僻pì静 尖锐ruì 倾复 万不得以
C.暂zàn时 追悼dào 书籍 美其名曰
D.唾tù沫 铁锨xiān 严峻 翻箱倒柜
2.下列加点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变更) B.重见天日(重新)
C.焉知非福(不是) D.死得其所(意义)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部落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
B.烈日下,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待毙。
C.我们的班长口才一流,讲起话来络绎不绝。
D.听到这个消息,他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
4.下列古诗词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端午吃粽子(万事如意) B.建筑上雕刻蝙蝠(福气盈门)
C.过年时吃鱼(年年有余) D.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
6.下面对句子中表现心理的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神态表现心理)
B.《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
C.《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 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
D.《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
B.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
C.《北京的春节》一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二、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
8.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
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我们与《鲁滨逊漂流记》不期而遇。因为遭遇海浪的qīn xí   ,鲁滨逊乘坐的船qīng fù    了,只能dǎo méi   地流落到了荒岛。在如此qī liáng    的境遇下,他没有束手dài bì   ,用理智kòng zhì    住自己kǒng jù   的情绪,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孤独和jiì mò    ,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成就了一段传奇。
三、按要求填写。
9.按要求填写。
(1)经典回顾:“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或   ,或轻于鸿毛。’为   而死,就比   还重;替   卖力,替   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段话选自《   》。
(2)迁移运用:仿照例句中加点的部分,从“饿”“哭”“焦急”“激动”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3)我爱阅读: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活动中,我最爱读的名著是《   》,作者是   ,主人公是   ,我喜欢的原因是   。
四、诗文填写。
10.诗文填写。
(1)   ,不辞赢病卧残阳。
(2)明月不归沉碧海,   。
(3)   ,只缘身在最高层。
(4)壮志饥餐胡虏肉,   。
(5)   ,任群芳妒。
(6)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
五、回忆《新语文读本》与《全阅读课本》内容,正确选择。
11.《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是(  ),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
A.游戏机 B.照相机 C.篮球 D.猎枪
12.《没娘的小鸟》: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  )
A.衔来干净的草铺在鸟窝里
B.照顾小柳驾
C.替妈妈孵小柳莺
D.给妈妈寻找食物
13.《生命的药方》: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
A.艾迪用花草熬成的汤 B.艾迪写信找来的特效药
C.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 D.艾迪的球鞋
1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  )里度过。
A.博物馆 B.剧院或电影院
C.家 D.帝国大厦
六、阅读与理解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端午》,完成练习。
端午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如赛龙舟已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5.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   。
16.“材料二”是从历史、   、   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
17.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②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③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
阅读课文《匆匆》选段,完成习。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
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8.读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借助   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   变得具体可感。
19.选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20.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至少写2个情景)
21.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勉励自己:   
阅读短文《桑桑趣事》,完成练习。
桑桑趣事
①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
②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③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也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④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却并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⑤中午,母亲见到竹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
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你打的?”“我打的。”“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走。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迟到了墙角里。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地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过不多一会,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已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但母亲并没有追打。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坟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22.选文中的桑桑做了哪两件异想天开的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事不超过20字)
23.如果给选文加上一句“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
A.第①段前 B.第②段前 C.第③段前 D.第④段前
24.读了选文,你觉得桑桑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借助文中的语句或情节来说明。(至少写两点)。
25.选文的最后,桑桑没有挨母亲的打,而是被摘掉了蚊帐.你认为,此后桑桑还会那么爱“闯祸”吗?表达你的看法,写清理由。
七、表达与习作
26.课堂演讲。
怜悯鸽子,桑桑产生了为鸽子安家的心愿;想捕鱼,桑桑又有了拥有渔网的心愿。为了实现心愿,桑榮都付出了努力并取得成功。最近,你最想达成的心愿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达成这个心愿?请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演讲格式哟。
27.习作。
成长的过程中,榮桑有为鸽子做好事的自我感动,有被母亲揍的伤心,有打鱼成功的快乐。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着这样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选择一件,请以“那件事,我总忘不了”为题,把它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A:间jiān(改jiàn)断;不正确;
B: 万不得以—— 万不得已;不正确;
C:正确;
D:唾tù(改tuò )沫;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识记能力。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正确;
B:“重见天”日:重:重新。天日:天空和太阳,比喻光明。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正确;
C:“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正确;
D:“死得其所”:所:地方,处所。得其所:得到恰当的地方。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有意义、有价值。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3.【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项“与世隔绝”是指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奄奄待毙”意思是已临近死亡。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项“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D项“软弱无力”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4.【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打听牧童哪里有酒家他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写的清明节。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思: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传统节日无关。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的是中秋节。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5.【答案】A
【知识点】谚语;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端午吃粽子:①是纪念屈原;③求子,人们互赠粽子寓意是求子; ③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音近,古时寓意考中功名; ④光宗耀祖,中“粽”和“中”音近。因为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所以每家每户都吃粽子。故(万事如意)错误;
B:建筑上雕刻蝙蝠:在建筑上雕刻“蝙蝠”,有幸福、福气满满、延绵长久以及福从天降等寓意,而且“蝙蝠”的谐音是“遍福”,也寓意着遍地都是幸福。之所以有以上这样的寓意,是因为蝙蝠中的“蝠”与“福”是谐音。(福气盈门)正确;
C:过年时吃鱼:鱼,取自谐音“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年底还有所富余,因为如果在年底还有富余的话,那么意味着来年你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不分南北,传统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正确;
D:中秋吃月饼:秋节人们要吃月饼以示“团圆”。(幸福团圆) 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常用习俗的寓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A:《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环境表现心理。故(通过神态表现心理)错误。
B:《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正确。
C:《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 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正确。
D:《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7.【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B: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学习他强韧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和克服困难顽强地生存的精神。“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答案】侵袭;倾覆;倒霉;凄凉;待毙;控制;恐惧;寂寞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倾覆”的“倾”不要写成同音字“顷”,“倒霉”的“倒霉”不要写成形近字“到”,“寂寞”的“寞”不要写成同音字“莫”,“恐惧”的“惧”不要写成形近字“俱”。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侵袭、倾覆、倒霉、凄凉、待毙、控制、恐惧、寂寞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9.【答案】(1)司马迁;固有一死;重于泰山;人民利益;泰山;法西斯;剥削;为人民服务
(2)饿:我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
(3)三国演义;罗贯中;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选自猫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日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泰山”的“泰”不要写成形近字“秦”。
(2)例句“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是个夸张句。用给出的词语仿写的句子也必须满足这个特点。
(3)首先说出自己喜欢的书名、作者,主人公,再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推荐理由。如: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里,从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中,体会到他的礼贤下士。
故答案为:(1)司马迁、固有一死、重于泰山、人民利益、泰山、法西斯、剥削、为人民服务;(2)饿:我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3)三国演义;罗贯中;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夸张句,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名著,知道里面的人物及其主要情节。从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的形象。
10.【答案】(1)不辞赢病卧残阳
(2)白云愁色满苍梧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笑谈渴饮匈奴血
(5)无意苦争春
(6)与子偕行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从下句“ 不辞赢病卧残阳 ”可知上句答案。书写时要注意“赢”不要写成形近字“羸”。
(2)从上句“ 明月不归沉碧海 ”可知下句答案。“梧”不要写成形近字“语”。
(3)从下句“ 只缘身在最高层”可知上句答案。“望”不要写成形近字“忘”。
(4)从上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可知下句答案。“渴”不要写成形近字“喝”
(5)从下句“ 任群芳妒 ”可知上句答案。
(6)从上句“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可知下句答案。“偕”不要写成形近字“楷”。
故答案为:(1)不辞赢病卧残阳 (2)白云愁色满苍梧(3)不畏浮云遮望眼(4)笑谈渴饮匈奴血(5)无意苦争春(6)与子偕行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1.【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在跟爸爸打猎的过程中。杰米的心情一直在发生变化,当爸爸让他拿枪瞄准野鸭时,他非常紧张;当野鸭飞走后,他很难过,因为他想让爸爸高兴的努力失败了,当最后爸爸让他给野鸭拍照时,他又很兴奋。故事中杰米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猎枪,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
故答案为:D
【点评】必读名著《你来教我照相好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2.【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没娘的小鸟》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几个男孩捅遍了山鸟的窝,把山鸟下的蛋打碎了:总共有六个蛋,被打碎了五个,只有一个没破。我要救这个小生命。我把这个蛋放进柳莺的窝里。我每天都去看看它。有一天我看见小山鸟趴在柳莺蛋上,我猜想它是为了感激自己的新妈妈,替它孵小柳莺。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替妈妈孵小柳莺。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3.【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生命的药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岁的男孩德诺染上了艾滋病,朋友们多躲着他只有艾迪配他玩。后来艾迪带着德诺去寻找新奥尔良的费医生。然后因路费不够,只好回家。可德诺确在回家不久后,在快乐中去世了。 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4.【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海伦勒的女孩在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考入美国高端学府-哈弗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答案】15.2号教学楼
16.由来;庆祝活动
17.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识图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材料一,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材料二,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15.由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可知,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2号教学楼。
故答案为:2号教学楼
16.由材料二第1自然段“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可知这是介绍端午节的历史。由材料二第2自然段“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可知这是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由材料二第3自然段“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可知这是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故答案为:由来、庆祝活动
17.①由材料二第1自然段“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可知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不正确。
②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正确
③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答案】18.太阳;时间
19.“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20.洗脚的时候,日子从脚趾间流走,背书的时候日子从书声里滑过;游戏时,日子从笑声里飞走。
2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语句的赏析首先要确定一个角度,角度有哪些,如修辞、用词、句式、内容、情感等。此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句式,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续写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8.结合“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作者借助太阳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故答案为:太阳、时间
19.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日子悄悄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故答案为:“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20.“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一个排比句式,联系实际接着仿写下去即可。
故答案为:洗脚的时候,日子从脚趾间流走,背书的时候日子从书声里滑过;游戏时,日子从笑声里飞走。
21.查了对古诗词的积累结合平时的积累完成即可。
故答案为:如:“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答案】22.①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②桑桑把蚊帐改造成渔网。
23.D
24.①“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说明桑桑善良,喜爱小动物。富有同情心;②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把蚊帐改造成渔网,说明他聪明机灵,有创造思维。
25.桑桑还会闯祸,但会有所收敛。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2)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在整体感知短文内容的基础上解答。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桑桑伙同小伙伴将碗柜改为鸽子窝。桑桑想要一张和渔夫一样的网,就将蚊帐改为网去捕鱼。
故答案为:①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②桑桑把蚊帐改造成渔网。
23.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总结第3自然段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挨揍一事,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第4自然段的把蚊帐改造成渔网一事,是过渡句,故第④段前。
故答案为:D
24.①“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体现了桑桑善良,喜爱小动物,富有同情心。②“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反映了桑桑好出风头,喜欢被别人关注。③桑桑把碗柜改造成了鸽子笼,把蚊帐改造成了渔网,反映了他聪明机灵,有创新思维(或调皮捣蛋,不安分守纪)。
故答案为:①“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说明桑桑善良,喜爱小动物。富有同情心;②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笼,把蚊帐改造成渔网,说明他聪明机灵,有创造思维。
25.解答时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故答案为:桑桑还会闯祸,但会有所收敛。
26.【答案】我的心愿 小时候的心愿,,我早已记不清了。或许是想要玩具,或许是当玩具厂的厂长,或许是想要零食,或许是当蛋糕店长,这我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让我再一次倾听我的心声 ,想想我的心愿是什么 想了又想,我的心愿是想要有零花钱。
因为在我三年级时,我发现一个大问题,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有零花钱,而我却没有。看着同学们手里拿着零花钱买到自己心爱的东西时,我心里直泛痒痒。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之情,真希望我也有零花钱。 我回到家,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母亲却干脆地拒绝了我。理由是我太了。等12岁时,才开始给我零花钱,我脸上落下了失望的表情。
待到我五年级12岁时,又提出同样的要求。又一次拒绝了我。我问,为什么 母亲却说,如果每天给你钱,你会对钱造成误解,会认为钱来的容易,你会浪费的。再说,我们的钱又不好挣,不是大风刮来的。等你再长大些再说。一时,我竟然无言以对,我心中便隐隐做痛,心里很是不开心。
心愿是每个人所必须拥有的,因为他会给你前进的动力。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审题及打开思路。“我的心愿”这个话题,属于“想法”一类的题目,审题的难度并不大。我们知道,对于“想法”类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打开思路:想法的内容,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以及想法对于人物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心愿”而言,我们可以写有什么样的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有了这样的心愿后对人物的影响。第二、确实主题。上面所说的这三个方面,可以写前两个方面,也可以写第一和第三个这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写。具体写哪写内容,得根据主题而定。选择好文体。立意明确了,主要内容也就确定了,就可以根据主要内容来拟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仅追求题目的新颖,而忘了题文一致。
【点评】内容真切,叙述清晰。小作者讲述了自己一次次心愿落空的经过及失望的心情。妈妈不让你的心愿实现是想让你明白,幸福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它是艰辛努力后对你的补偿。写得很棒。当大家都在写实现心愿,你却独辟蹊径,了一件没法实现的心愿,真实可爱!
27.【答案】那件事,我总忘不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这些事就像环绕在月亮周围的星星一样多,可是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那件事发生在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那天,天气不太好,老天爷一直用花壶往人间洒水——小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考试正式开始了,试卷慌乱地从我的手中传到另一个同学手中。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笔就写了起来。
我专心致志地写着,写到了画垂直线段的时候,我的手在书桌里面摸索着尺子,摸索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摸到。咦,尺子跑哪儿了?难不成它长翅膀飞了、长腿跑了?我明明早上带了呀,怎么找不到了呢?我再三翻了好几遍书桌,还是没有找到。我又把书包里的书全部掏出来,依然没有找到,真是见鬼了!这一道题好几分,难道不要了?
随着监考老师紧急的催促声:“还有十分钟!”我更加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忽然,我后面的一个男同学小声说:“给,你用我的吧!”我瞄了一眼他的试卷,他也写到那一题了。我疑惑地小声说:“我用了,你怎么用啊?”他把尺子一下子掰成了两半,把稍长的一半递给我,顿时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我偷偷地瞄了他一眼,他尺子不够,画的时候就拼接着用。考完试以后,我满怀感激地对他说:“谢谢你把尺子借给了我!”他却说:“没什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嘛!”
现在,每当想起来这件事,我都觉得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内容真切,叙述清晰。小作者讲述了自己在考场上起身经历的一件事,恰当的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写得很棒。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