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科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科7份)

资源简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 )
A.牛奶变酸??? ??B.气球爆炸???? ??C.汽油挥发? ?? ???D.西瓜榨汁
2.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
3.加油站应贴的标志是 ( )
4.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
①15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 ③20 ml量筒??? ④ 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④?? ? C、②④?? D、①②④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抗腐蚀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
7.已知:反应A+2B=2C+D,已知25克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和30克D,求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
A.10g B.20g C.30g D.40g
8.下列用途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又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制干冰 B.制尿素 C . 制碳酸钠 D.灭火
9.下列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保持铁制品洁净、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其他金属 D.提高铁制品中的含铁量
10.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 )
A、XY2??????? ?B、X2Y????????? ?C、X2Y2??? ????????D、X3Y2
11.下列物质不可能是通过相应的金属跟稀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 )
A.硫酸铁B.硫酸锌C.氯化镁D.氯化亚铁
12.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2SO4 == XSO4 + H2↑;
Y + Z(NO3)2 == Y(NO3)2 + Z;Z + X(NO3)2 == Z(NO3)2 + 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H>Y>Z B.X>H>Z>Y   C.Z>Y>X>H D.Y>Z>X>H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6分)
1.我能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1)干冰????????;?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最轻的气体??????;(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我能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② 8个二氧化氮分子??? ???
3.我能写出下列数字“2”表示的意义:
①Mg2+???????? ??????????????????????; ?
②2Ca?????? ????????????????????? ???.
4.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引起中毒,二氯甲烷(CH 2 C l 2 )就是其中的一种物质,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如: ; ; 等。
5.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6.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我认为此气体可能是
????? ???????
?
?
?
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
?②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③我想制取该气体, 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 以下同), 收集装置选取??? .

(2) 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 产生它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收集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7.请根据常见金属性质回答问题:
(1)将以下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2)黄金首饰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3)Mg、Zn、Cu、Fe中选出适当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从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4)用CuSO4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以下 (填序号)中进行。
A.塑料桶 B.铁桶 C.木桶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5分)
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式碳酸钙,某同学为测鸡蛋壳中CaCO3 的含量
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蛋壳中除CaCO3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试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化学试题答案
三、8题:
(1)生成CO2的质量=95g-90.6g=4.4g
(2) 解:设参加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 2HCl = CaCl2 + CO2↑+ H2O
44
X 4.4g

X=10g
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答:(1)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2)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6.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俄国二月革命后,国内存在两个政权,它们是
①沙皇专制统治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工兵代表苏维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国是
①美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涉及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条约》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调整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D对工业的调整
5、慕尼黑会议牺牲了哪国的利益
A奥地利 B波兰 C埃塞俄比亚 D捷克斯洛伐克
6、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美两国的联盟 B苏联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8、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一项是
A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实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
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面失败
10、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民主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11、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将原来的印度分为
①印度②孟加拉③巴基斯坦④尼泊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下列知识搭配无直接关系的是
A叶利钦——俄罗斯 B以色列——科索沃战争
C斯大林模式——匈牙利改革 D杜鲁门——冷战“政策”
13、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推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14、日本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体现了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元化 C经济全球化 D资源一体化
15、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因其高度的艺术水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它的作者是
A罗曼·罗兰 B肖洛霍夫 C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D高尔基
二、综合题(共24分)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英美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1)二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标志性事件(即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
(2)“英美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4分)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议?(2分)
(4)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17、20世纪的两次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5年前在欧洲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2分)
(2)一战后,哪一体系的形成,建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17个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是在哪一年?(4分)
(3)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一战后以处治德国为中心的是什么会议?二战后期召开的有惩治德国的会议是什么?(4分)
(4)二战后西欧、东欧分别加入了什么军事政治集团?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什么?(4分)
三、材料题(共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即将面世。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还要大三分之一,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把A380的大型部件从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送到法国进行总装,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可持续发展;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4分)
(2)材料二列出了人类要面临的共同问题,请针对一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1世纪将是 。
①知识迅猛增长的时代 ②终生学习的时代 ③注重人的潜力和价值的时代
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
(A)勤奋朴实 (B)吃苦耐劳 (C)创业精神 (D)竞争意识
3.在我国各种国家机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是 。
(A)青藏铁路的修建 (B)“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C)“社会服务承诺制” (D)“百城万店无假货”
5.实施“联结南北,启动东西”的战略格局,目的是为了实现 。
(A)同步富裕 (B)共同富裕 (C)依法治国 (D)对外开放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①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是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部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④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7.一次,学生小王突然看到一名陌生男子,鬼鬼祟祟在我某军事基地又拍照又打听有关部门基地的情况。小王及时将此事报告给了有关部门,小王履行了 。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国家的荣 (D)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实践的经验证明,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顺利到达目标最可靠的保证,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经济体制改革????????
(C)改革开放? (D)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自强不息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
11.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政治保证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2.对于即将毕业的初中学生而言,面对人生发展的重大选择,把握自己的成才目标必须 _____ 。
(A)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从实际出发(B)首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C)符合个人志趣和职业理想 (D)符合家长的要求和自己的愿望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责”是指社会责任,我们要尽到社会责任就要:------
①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②维护国家的尊严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
④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4、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的方针???(D)、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
15、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一国两制” ????????(B)、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理解说明:
16.材料一:科技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30%,韩国的1/4。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1.8亿,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4%。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由政府和企业"包"社会福利制度。但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体制进入改革阶段,广大农村居民得不到社会保障,消费需求明显不足。此外,我国信用制度不完善导致许多重复贷款现象发生,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法律援助制度不健全,导致弱势群体得不到法律帮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
?
(2)根据上述材料,你说说我们现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2分)
(3)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你觉得我们国家根本上应该怎么做?(2分)
?
?

17.材料一: 回归之前的澳门,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回归后的头一年,经济就出现了4%的正增长。据统计,澳门200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这是澳门经济自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材料二: 2002年,中国香港再次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以8.8分压倒新加坡和美国。回归祖国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内地成为香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依托。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繁荣与发展说明了什么?(2分)
(2)它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有何启示?(2分)
三.探究与实践
18.材料一: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主席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表示祝贺。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要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材料二: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发展战略?(2分)
?
(2)为什么要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请写出原因。(3分)
(3)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请写出原因。(3分)
(4)划线句子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办?(2)
19、材料一.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下午15时,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网友热情很高,提问源源不断,网上好评如潮。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我们虽然没有和总理坐在一起,但能真切地感受到总理是在和我们谈心、交心。总理的坦诚让我们感动,总理的回答让我们激动,总理的话语给了我们一种力量。这是一次心连心的交流,这更是一次零距离的互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表明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在这种制度下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3分)
(2)网民向总理提出自己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在行使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
(3)结合材料二,说说网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分)
2012—2013学年度(上)九年级思品 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掷两枚硬币,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是不可能事件
B.随意地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为奇数是随机事件
C.经过某市一装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
D.某一抽奖活动中奖的概率为,买100张奖券一定会中奖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两点在⊙O上,若∠C=40°,
则∠ABD的度数为
A.40°  B.50° C.80°  D.90°
5.上海世博会的某纪念品原价150元,连续两次涨价a%后售价为216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150(1+2a%)=216 B.150(1+a%)2=216
C.150(1+a%)×2=216 D.150(1+a%)+150(1+a%)2=216
6. 如图,已知△ABC中,AB= AC,∠ABC=70°,点I是△ABC的内心,
则∠BIC的度数为
A. 40° B. 70° C. 110° D. 140°
7.一副三角板按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将△DEF绕点A(F)逆时针旋转60°后(图2),测得CG=10cm,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75cm2 B.25cm2 C.(25+)cm2 D.(25+)cm2
8、若二次函数配方后为,则的值分别为( )
A、0,6 B、0,2 C、4,6 D、4,2
9、一个小球被抛出后,距离地面的高度(米)和飞行时间(秒)满足下面函数关系式:,则小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 ).
A、1米   B、5米   C、 6米   D、 -5米
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c>0             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2a+b=1           D.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是x=3
二、填空(每题3分,共18分)
11、如果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2.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ABC 内一点,且AD=3,将△ABD绕点A旋转到△ACE的位置,连接DE,则DE的长为 .
13、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7cm,圆心距是8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14.函数图象y=ax2+(a-3)x+1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值为
1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AC=60°,若⊙O的半径OC为2,则弦BC的长为 .
16.在纸上剪下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纸片,使之恰好能够围成一个圆锥模型,若圆的半径为r,扇形的半径为R,扇形的圆心角等于120°(如图),则r与R之间的关系是
三、解答题(每题7分共21 分)
17、 ; 18、
19.解方程:.
四、解答题
20. 如图,在中,,且点的坐标为(4,2).
(1)画出绕点逆时针旋转后的;
(2)求点旋转到点所经过的路线长.(9分)
21.小明所在班组织全部同学参加上海世博园,由于时间原因,每个学生只能在所给的场馆单(如图)上随机选择,选择方式规定为在3个发展中国家馆和4个发达国家馆中分别选一个馆参观。场馆单上的3个发展中国家馆包括:A中国馆、B印度馆、C巴西馆;4个发达国家馆包括:D美国馆、E日本馆、F德国馆、G法国馆,其中中国馆、印度馆、日本馆属于亚洲馆。(12分)
(1)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分析并写出小明所有可能的参观方式。(馆名用字母表示即可)
(2)求小明所选择参观的两个馆恰好都是亚洲馆的概率。
22、已知AB是⊙O的直径,AP是⊙O的切线,A是切点,BP与⊙O交于点C.
(1)如图①,若AB=2,∠P=30°,求AP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2)如图②,若D为AP的中点,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10分)
23.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2)x+k+1=0有两个实数根,求正整数k的值.(10分)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0,1)、B(3,)两点,BC⊥x轴,垂足为C.点P是线段AB上的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t.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连结AM、BM,设△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连结PC,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MBC是菱形.(10分)


24、(1)
(2)

(3)四边形PMBC为菱形。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其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满分2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是( )
A、质子 B 、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
2、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 B、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炉渣 D、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氧化镁粉末在手上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方向都相同的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下面图中所示的杠杆,哪一个是费力杠杆( )




7、如图表示气流通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的情况,比较机翼上下a、b两点的流速和压强( )
A、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8、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A、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B、房基做得宽些
C、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D、刀的刃磨得锋利些
9、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
10、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的新突破.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地球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总机械能不变。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C: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D: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11、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F3使同一物体分别沿着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1、F2、F3所做的功分别是W1、W2、W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12、在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13、 甲、乙两个学生质量之比是3:2,登上同一座上的时间之比是2:3,那么甲、乙二人登山时的功率之比为( )
A、1:1 B、2:3 C、3:2 D、9:4
14、 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 ,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是FA、F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
A、ρA<ρB , FA=FB B、ρA<ρB, FA>FB
C、ρA=ρB, FA>FB D、ρA>ρB , FA=F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15、用20N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若再向瓶内加油,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16、图3中,甲图的运动员正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盖房子所用的重垂线如丁图所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9所示,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球的密度ρ甲 ρ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一个游泳池水深2m,池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是 Pa;当向游泳池中继续注水时,随着水面的升高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取g=10N/kg)
三、作图与实验题(19 、20 、21题各2分,22题3分,23题4分,24题3分,满分16分)
19、 1 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0、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题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1、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2、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7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如图8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cm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23、(1)读出图 各测量结果并填在横线上: 
木块A的长度是 cm,弹簧秤的示数是 N,
(2)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 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右”或“左”);杠杆平衡后,若在a点挂2个50g钩码,那么在b点应该挂 50g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2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19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机械
效率η
1
3
10
1.6
30
62.5%
2
3
10
2
30
50%
3
3
10
2.5
30
(1)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四、 计算题(25题5分,26题5分,27题 6分,满分16分)
25、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的水,如图所示。求(1)木块所受到的浮力;(2分)(2)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分)(计算时取g=10N/kg)
26、一个质量为0.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g取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3)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松手,通过计算判断该物块的浮沉情况
27、 用如图18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重600N的物体从地面竖直提高4m,所用拉力是250N。在这个过程中,求:
(1)有用功是多少? (2)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2)
(3)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2)
2012—2013学年上学期九年物理期末检测(2012-12 )
参 考 答 案

第一部分:?听力(30分)
Ⅰ.听句子,选择与句意相符的图片。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Ⅱ.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 )6. A. Yes, I do. B. No, I don’t have. C. Not yet.
( )7. A. That’s too bad. B. Sounds great. C. You’re lucky.
( )8. A. It’s hard to say. B. Thanks. I will. C. Enjoy yourself!
( )9. A. You’re kidding. B. I hop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C. I think so.
( )10. A. What fun! B. Maybe you’re right. C. I’m afraid not.
Ⅲ.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一遍。(5分)
( )11. How long has Linda been in China? A. For two years. B. For three years. C. For four years.
( )12. What should the woman do when she doesn’t use the computer? A. Keep it on. B. Turn it off. C. Throw it away.
( )13. Which language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Cuba? A. Spanish. B. English. C. French.
( )14.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A. The bus station. B. The airport. C. The train station.
( )15. How many planets go around the sun? A. Nine. B. Eight. C. Seven.
Ⅳ.听长对话,判断正(T)误(F)。对话读两遍。(5分)
( )16. Bill saw a film about space this morning.
( )17.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water on Mars.
( )18.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life on Mars as well.
( )19. There is water and life on the moon.
( )20. So far there is life on earth only.
Ⅴ.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5分)
( )21. How many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the world now? A. Over 200. B. Over 300. C. Over 3,000.
( )22. Which language is spoken by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world? A. Chinese. B. English. C. Russian.
( )23. How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A. More than 40,000,000. B. More than 400,000,000. C. More than 4,000,000,000.
( )24. In which country isn’t English the first language? A. Australia. B. Canada. C. Germany.
( )25. Why are English words written on the watches made in China?
A. Because English words can make watches more beautiful.
B. Because English is widely used for busines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C. Because English people like Chinese watches very much. Ⅵ.听短文,完成表格。短文读两遍。(5分)
How to take care of computers?
What can computers do for people?
Computers can do 26 of work for people.
Where should computers be put?
They should be put in a 27 cool room.
What’s bad for a computer?
Too much 28 in the room.
Smoking, 29 , or eating near the computer.
Why shouldn’t we keep the screen of a computer too bright?
Because it is bad for our 30 .
26. 27. 28. 29. 30.
第二部分:笔试(90分)
Ⅰ.单项选择。(15分)
( )31.Spanish ________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Cuba.
A. is spoken B. speaks C. is speak D. is spoke
( )32. I this book for two weeks. I have to return it now.
A. borrowed B. have borrowed C. kept D. have kept
( )33. —What did Mr. Black ask you just now?
—He asked me ________ I liked English.
A. that B. whether C. which D.?what
( )34. —Our government is doing _______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at’s great.
A. something useful B. anything useful C. useful something D. useful nothing
( )35. —Do you have the same hobby with your brother?
—No.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_______ he likes reading.
A. for B. so C. while D. or
( )36. —Do you plant trees in spring, Mike?
—Yes. Many trees ________ in our city every year.
A. plant B. are planting C. have planted D. are planted
( )37. —Does Miss Yang speak English well? —Yes. She has no trouble the people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understand B. understanding C. to understand D. understood
( )38. —I’m leaving for Qingdao tomorrow.

A. Have a good trip! B. I’m sorry to hear that. C. You’re welcome! D. Congratulations!
( )39.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 to have the picnic?
—Near the South Beach. A. what B. when C. where D. how
( )40. —Are you ready to leave, Helen?
—_________
—I was just asking if you’re ready to leave. A. Don’t be shy. B. I beg your pardon? C. I’m afraid not. D. I hope so.
( )41. —How can I learn English well? —You will learn it well ________ you practice speaking it often. A. unless B. as for C. as soon as D. as long as
( )42. Many countries have a lot of rockets into space. A. sent B. spent C. flown D. made
( )43. —What is the table made _______?
—Wood. A. by B. in C. of D. from
( )44. The old scientist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he moon.
A. in explore B. to explore C. explore D. to exploring
( )45. The light bulb ______ by Edison in the middle of the 1780s.
A. is invented B. was invented C. invented D. invent
Ⅱ.完形填空。(10分)
The earth is our home and 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it. That is to say we must 46 the land, air and water clean. But man 47 a lot of pollution on earth since he first made fire, washed his clothes in the river and threw rubbish on the ground. Many years ago, pollution was not so serious 48 there were not so many people.
There were enough 49 air, land and water. When the land or the river was dirty in one place, man moved to 50 place. Man is 51 the whole world now. So there is 52 enough clean air, nor clean land, nor clean water now. The more people there are in one place, 53 environment they maybe have.
Perhaps you are afraid 54 is endless(无休止的) for people to produce pollution.
55 , we are glad to tell you that people have come to know the danger of pollution. And you can fi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working hard to protect our earth.
( )46. A. have B. take C. watch D. keep
( )47. A. produced B. has produced C. is producing D. will produce
( )48. A. so B. if C. because D. but
( )49. A. clean B. old C. dirty D. new
( )50.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 )51 A. pollute B. polluting C. clearing D. clear
( )52. A. neither B. both C. either D. none
( )53. A. the worst B. the worse C. the bad D. worse
( )54. A. that B. this C. what D. it
( )55. A. Quickly B. Especially C. Luckily D. Anyway
Ⅲ.阅读理解。(40分)
(A)
Spaceship
Time
Astronaut
Event
Shenzhou V
2003.10.15
—10.16
Yang Liwei
China became the third country to succeed in sending up the manned spaceship into space.
Shenzhou VI
2005.10.12
—10.17
Fei Junlong Nie Haisheng
Shenzhou VII
2008.9.25
—9.28
Zhai Zhigang
Liu Boming
Jing Haipeng
Three Chinese astronauts were sent into the space together. Zhai Zhigang went out of the spaceship and walked in space for the first time.
Shenzhou VIII
2011.11.1
—11.17
No astronaut
Shenzhou VIII connected itself to Tiangong I successfully.
Shenzhou IX
2012.6.16
—6.29
Jing Haipeng
Liu Wang
Liu Yang
Astronauts connected Shenzhou IX to Tiangong I successfully by controlling them by hand. Liu Yang became the first woman astronaut who came into the space in China.
根据表格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 ) 56. ______ country (countries) had sent their astronauts into space before China.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 ) 57. ______ was sent into the space twice among these astronauts.
A. Yang Liwei B. Fei Junlong C. Nie Haisheng D. Jing Haipeng
( ) 58. ______ walked in the space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A. Yang Li Wei B. Zhai Zhigang C. Liu Boming D. Liu Yang
( ) 59. _______ has the same number of astronauts as Shenzhou IX.
A. Shenzhou V B. Shenzhou VI C. Shenzhou VII D. Shenzhou VIII
( ) 60. Liu Yang ________ in China.
A. became the first woman astronaut who came into the space
B. is the first astronaut who came into the space
C. walked in the space for the first time
D. connected Shenzhou VIII to Tiangong I successfully
(B)
Large population has caused many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traffic is very heavy in some big cities.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big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Harbin were full of cars and buses. Now the streets are completely crowded and it’s very difficult to drive a car along them. Drivers must stop at hundreds of traffic lights. What are our cities going to be like in the future? How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
There are some good ideas to reduce the use of private(私人的) cars. In 1971, the officer in Rome began an interesting experiment: Passengers on the city buses didn’t pay for their tickets.
In Stockholm there was another experiment: People paid very little for a season ticket to travel on any bus, trolley bus(电车) and train all over the city.
In many cities now some streets are closed to vehicles(机动车) and pedestrians are safe there.
In London there is another experiment: Part of the streets is for buses only. So the buses can travel fast. There are no cars or taxis in front of them.
根据短文内容, 选择最佳答案。
( )61. The passage is about . A. big cities B. streets C. cars D. traffic
( )62. The city of once experimented on a completely free bus service. A. London B. Paris C. Rome D. Stockholm
( )63. The city of experimented on a very cheap bus service. A. Paris B. Stockholm C. London D. None of the above
( )64. The underlined word “pedestrians” means_________ in Chinese.
A. 行人 B.司机 C. 旅客 D. 向导
( )65. In many cities, pedestrians are much safer because . A. no traffic is allowed in some streets B. traffic is computer-controlled
C. cars move very slowly D. only one-way streets are open to traffic
(C)
One day an American called Simon went to London to visit his friend, Rick. Rick told him that his flat was on the first floor. When he arrived, Simon went straight to the firs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t he was told that there was no Rick on that floor. Do you know why?
In fact, the British call the first floor of a building the ground floor. The floor above the ground floor is the first floor, while Americans would call it the second floor.
The story shows that there are a few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ain and America, though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s both speak English.
The British usually hide their feelings. They seldom start a conversation with strangers. For example, on the train the British often spend their time reading newspapers or books. But Americans are quite different. They’re more active and easier to talk with.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s may use different terms for many things. The British usually use “football”, “eraser” and “mail” while Americans prefer to use “soccer”, “rubber” and “post”.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 ) 66. Simon went to London to __________.
A. visit his friend B. spend his holiday C. study English D. have a meeting
( ) 67. Which picture shows us where Rick’s flat was?

A B C D
( ) 6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British usually spend their time _______ on the train.
A. playing cards B. talking C. doing some reading D. singing and dancing
( ) 6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erm” mean in Chinese in the passage?
A. 成果 B. 学期 C.会议 D. 用语
( ) 70.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Differenc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B. Simon’s funny story
C. Information abroad D. Hiding the feeling
(D)
Today almost everyone knows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If I ask you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Maybe you will say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The first computer was made in 1946. It was big but worked slowly. 71 What can computers do? A writer once said, “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computer today.”
The Internet is about twenty-five years later than computers. 72 We can use it to read books, send e-mails, do some shopping, play games and make friends.
Young men, especially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like the Internet very much. 73 In the Internet bars, they mak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 and maybe they have never seen these friends. They don’t know their real names, ages and even sex(性别). 74 Some of them play games in the Internet bars all day and night. Many of them can’t catch up with others in many subjects because of that.
Now the government has done many things. Some gangster bars(黑网吧) have been banned(取缔). 75 The teachers and parents are still worried about these children.
We can use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remember that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could not do all the things.
阅读短文内容,把下面方框中的句子还原到短文中适当的位置。
71. 72. 73. 74. 75.
Ⅳ.情景交际。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句子补全对话(其中有两项是多余的)。(5分)
A: Hi, Janet. Would you like to help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 I’d love to. 76
A: Well first, you can start by turning off the lights before you leave the room.
B: Yes. That’s easy. Sometimes I turn on the lights without thinking.
A: Second, you can ride a bicycle. 7 7
B: That will save money, too. 78
A: The third idea is turning off the shower when you’re not using it,
B: You mean, when I have shampoo(香波) in my hair?
A: Yes. 79 Every minute helps. And fourth, take a bag when you go shopping. Don’t use plastic bags.
B: OK. 80 I’ll tell them.
A. We have to save water.
B. What else?
C. We should use both sides of the paper.
D. But I don’t know what I can do.
E. My parents do most of the shopping.
F. I don’t think so.
G. Don’t take a bus or a taxi if you don’t have to.
76. 77. 78. 79. 80.
V.词汇部分。(5分)
根据句意,用括号里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81. —Every year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________(tour)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visit Beijing.
—Right. Beijing is really a beautiful city.
82. —Dad, I need a ________(record) to help me learn English. Could you buy one for me?
—Oh, let me see.
83. After ten years’ hard work, Mr. Wang now has no difficulty (communicate) with English speakers.
84.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my ________(pronounce)?
—Certainly not.
85. It’s important for us students to master some ________(base) computer skills.
VI.书面表达。(15分)
假如你们班明天下午召开一次关于英语学习方法交流的班会。请你以How do I learn English?为话题,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要求: 70词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提示:1. 加入英语俱乐部; 2. 常去英语角; 3. 每天早晨早起记单词; 4. 常做听力练习; 5. 收看英语节目。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an honor to talk with all of you 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That’s all. Thank you!

英语考试说明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1、命题范围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同时参考课标五级的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2.命题原则
1)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要以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真正落实“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评价指导思想,通过听、读、写等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试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及当地社会发展状况。试题素材的选择和题型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3)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情形命题
在选择语言素材时,尽量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尽可能使试题任务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形。
4)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不出繁、偏、旧、难的试题,。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
1.听力技能
听力技能指学生对口头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口头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判断、归纳和综合。
2.口语技能
能够回答有关个人信息的问题,并就较熟悉的话题与他人进行交流,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沟通信息、描述事物与情感、发表观点和意见的能力;口语技能的考查将分散在笔试试题之中。考查方式以情景交际,补全对话为主。
3.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适当选用一些实用性的语言材料作为试题的素材。
4.写的技能
写的技能指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以书面形式表达真实意义或传递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孤立地考查词汇或语法的掌握情况。
5.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语用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些知识点,更不是机械地考查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采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填写单词补全句子的考试题型。
三、长度与难度
1、英语学科考试采取书面笔答闭卷的方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2、试卷难度按易、中、难划分,比例为6:3:1。
四、试卷结构
题型:听力、单选、完型、阅读理解、情景交际、书面表达。


五、试题说明
听力:
听力试题每题中速读两遍,媒体播放形式。要求考生从所听内容中,获取具体信息,理解领会说话者的观点、态度及意图等。考生在应答第五部分时,只需答写关键信息词,无须考虑时态、人称等变化,无需进行完整回答。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听音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淡化对所获信息的精确语言加工能力的考查。
基础知识与语言综合运用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包括:语法、词汇、固定搭配、交际用语等,所考核内容均设计在语境中,非正确的选项也都具有干扰功能,以考查学生在特定情景中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在一个意思完整的短文中,留出一定的空白,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及每空所提供的选项,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语法正确。此题即涉及语法、词法、固定搭配,又涉及通过篇章语境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语用能力。
阅读与理解:
阅读后根据题目要求做根据表格内容,选择最佳答案。根据短文内容, 选择最佳答案。
阅读短文内容,把方框中的句子还原到短文中适当的位置。
回答问题五个题型,文章生词率不超过3%,所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将是考生所熟悉的。
书面表达:
写作:一、评分原则
本大题每小题15分,按四个档次给分。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及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的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本档次,最后给分。
对话少于规定词数,从总分中减去1分。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阅卷,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四档(很好):(13-15分)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内容,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没有语法和词汇错误。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好)(9-12分)完成了试题规定的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内容的要求,基本没有语法和词汇错误,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档(一般)(5-8分)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内容,漏掉内容要点,未描述清楚 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有语法和词汇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差)(1-4分)未完成规定的内容,明显遗漏主要的内容,写些无关内容,语法结构单调,词汇有限,有较多的语法和词汇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0分-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 内容无关,或所写的内容无法看清。
三、说明1、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2、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
3、漏掉每个要点扣1分。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听力
40. B I beg your pardon?意为“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用于没听懂别人的话,请求别人
再重复一遍。
41. D as long as 意为“只要”,用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42. A 句意为“很多国家把许多火箭送入太空”。send意为“送”, spend 意为“花费”,flow 意为“流动”,make意为“制造”。
43. C be made of/from 都意为“用……制造的”, be made of 表示从成品中仍可看出原材料,be made from 表示从成品中看不出原材料;be made in 意为“在……制造”,接表示地点或时间的名词;be made by 意为“由……(人)制造”,后接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
(B)
61. D 由第一段最后一句中...the traffic is very heavy in some big cities.可知本文是关于交
通的。
62. C 由第三段第二句In 1971, the officer in Rome began...可知罗马曾实行完全免费的公
交车服务。
63. B 由第四段的内容可知,在Stockholm曾实验实行很便宜的公交车服务。
64. A
65. A 由倒数第二段In many cities now some streets are closed to vehicles…可知城市的一
些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所以行人安全得多。
(C)
66. A 由本文第一句One day an American called Simon went to London to visit his friend,
Rick.可知Simon去伦敦拜访朋友。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襁褓( qiáng ) 旁骛( wù ) 恪尽职守( kè )
  B、亵渎( xiè ) 骈进( bián ) 强聒不舍( guō )
  C、扶掖( yè ) 枘凿( ruì ) 泰然处之 ( chǔ )
  D、佝偻( lóu ) 解剖( pōu) 气吞斗牛( dòu )
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加以改正(2分)
  A、无与轮比 ( ) B、持才放旷 ( )
C、九宵云外 ( ) D、相题并论 ( )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随着刘翔的夺冠,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同声呼喊着同一个名字:刘翔!
C、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灾区人民食品供应不足的困难,社会各界踊跃捐款。
6、下面对四部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
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
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7、仿写句子,请将仿写的内容写在横线上(2分)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_ _ ,
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
8、古诗词默写(10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心情与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中“________ _______ ,
_ __”的意境相一致。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卜算子 咏梅》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武陵春》中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愁的沉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请你再写出一句含“酒”字的
诗句 。
二、古诗词欣赏(6分)
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可以印证。(2分)
10、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____ ________ ,
_______ _____”和陆游的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分)
11、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当年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不过辛弃疾是写_____________中的畅想,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_________________ .从表达方式看,第一首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二首主要是____________ ,不过两首词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2 分)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7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1分)
15.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甲】读懂父爱(13分)
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
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会沾染自高自大的毛病。他自作主张,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
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16、 选文中说“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请说说“我”羡慕的是什么?忧伤的又是什么?(2 分)

17、选文详细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用概括性词语依次填写下面的方框。(2分)隔阂———( )———( )———难以言说的滋味
———谁也不搭理谁———( )———( )
18、选文中说:“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请概括出体现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的三件事。(3分)
19、结合上下文,说说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于表现父亲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20、“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有人说,父爱是一部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读懂。作者读懂父爱时已经30多岁了。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接触父亲(母亲或其他长辈),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哪件事或哪个方面,你“读懂”了父爱(母爱或其他长辈的爱)。(2分)



[乙] 说明文阅读(10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22、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 ????????????????????????????????????????????
23、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分)
???????????????????????????????????????????????????????????????????????? ????????????????????????????????????? ????
24、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2分)
25、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议论文阅读(10分)
感恩是一种觉悟
感恩是什么?有人说,感恩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快乐心境,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感恩更是一种内心的觉悟。从拆字的角度看,“觉悟”不正是“发现我心”吗?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感恩之人必是关注自我内心的人,关注自己良心,灵魂居所的人!
如今,人们的财富在增多,但满足感却在减少;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原因也许有许多,但起根本作用的当是“人心”出了问题。诚如于丹所言: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一个人的视力要具备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将眼光投向周围的乍富阶层,投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记得一位智者曾说过,一个人的快乐与否,不是取决于他得到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他计较了多少。没有感恩的心态,就会对社会、对周边的人,对自己的家庭计较多,苛责多,抱怨多。不计较,是感恩之心的启蒙。不计较,才会留意生活的恩赐,才会以感恩之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一切,也才会知足常乐。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钱德苍的人写了一本奇书《解人颐》,里面有一首打油诗把人的欲望的扩展描绘得淋漓尽致:“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便想登仙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首打油诗即便今天读来,仍然能起到喻人警世的作用。
曾记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每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给生命留一间暗室,常常走进去才能出好的作品。是啊,在繁忙生活的间隙,我们也要常常走进灵魂的暗室,关注一下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让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美好常在心中回响。如此,你将拥有一段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
27、 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什么观点?(2分)

28、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29、 作者引用《解人颐》中的一首打油诗意在证明什么?(2分)

30、 如何理解“不计较,是感恩之心的启蒙”这一句话的内涵?(2分)

31、 自选角度评点文中引用村上春树的话。(2分)

32、写作(50分)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经历许多的小事。这些往事在脑海中像镜头一样接连不断地上演,虽然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是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答案
12.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3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21、此题无唯一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买服装时,无论我怎样要求,父亲(或母亲)总不给我买名牌,过去我很不理解。现在我终于读懂了父爱;父亲并不是舍不得给我花钱,而是不让我养成攀比生活、爱慕虚荣的心理和习惯等。(没有具体写出读懂了什么是父爱,酌情扣分。)
22、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