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通过练习,使知识加以及时反馈。 (3)通过对比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2)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3)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4)培养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教学准备 仪器: 烧杯(250ml,4个)、烧杯(500ml,1个)、试管2支(带短导气管的橡皮塞,导气管系小气球)、大试管(1支)镊子,小刀、剪刀 药品及其它:红磷、白磷、碳酸钠、稀盐酸、火柴、蜡烛(5cm,4支)、小木条、 废液缸、抹布、多媒体辅助器材、课件及影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思路与设计
一、情景导入首先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火”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二、新知探究(一)、什么是燃烧提问:1、火是怎么产生的? 2、什么是燃烧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一、什么是燃烧(二)、燃烧的条件观看燃烧的条件的教材实验的视频。板书 二、燃烧的条件教师:老师也做一个类似的实验,但和视频有所区别,请同学们观察现象思考,同时想一想为什么老师不能在教室做视频上的实验,老师实验有什么优点?演示实验:用镊子和药匙分别把白磷和红磷放入2支试管,塞上带气球的橡皮塞后,同时放入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请一位同学思考如何用大试管让空气和热水中的白磷接触并上台来实践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思考视频以及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以及结论师生共同活动:思考讨论燃烧的条件总结:板书:1.需要可燃物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需要和氧气(空气)接触观看课件中有关失火或者火灾带来的危害思考:如何使燃烧停止或者灭火 思考P 129页的活动请同学分析回答各个灭火事例的原理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者引导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灭火的原理板书 三、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 1.清除或者隔离可燃物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隔离空气或者氧气下面让我们思考以下实验现象的原因教师演示: 3支燃烧的蜡烛,一支用烧杯盖住,两支放入烧杯中,其中一支中加入碳酸钠粉末,再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请同学分析思考回答学生活动;点燃几支蜡烛请同学们上来熄灭(提供水、剪刀、烧杯、湿抹布、书等材料)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在知识和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总结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理论思考和学习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理解燃烧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正确的看待燃烧并主动去思考如何去灭火认识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为下节课内容做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的同时学以致用。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本课作业 课后练习1-5题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第一课时)一、什么是燃烧二、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缺一不可)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灭火的原理 ( 破坏任一燃烧条件即可)1、隔离可燃物 2、隔离空气(或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