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红桥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9科10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政治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II卷
5-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 ②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雕塑
③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 ④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天津的卫文化、码头文化、小洋楼文化共同派生于天津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草根性,这
种“草根文化”不仅影响着天津人的精神境界,更对天津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体现出“草根文化”
A.是天津特有的文化现象 B.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
C.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D.在实践中创造并影响人们的实践
3.“文明行为是每个人的一小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文明,那就能让我们的社会迈出…
大步。”这说明文明行为
A.对社会发展有决定作用 B.是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
C.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D.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欧洲文化的崛起伴随着19世纪的殖民主义,美国文化的崛起伴随着20世纪的霸权主义, 随着我国和平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将成为2l世纪世界主流文化格局中的 一极。这表明文化
A.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C.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与经济政治可以相互转化
5.2010年5月1日出版的德国华文媒体《欧洲新报》在头版发表文章,盛赞中国举办上海世博会。文章认为,博览会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产业,它不仅仅能够带来直接收益,同时会拉动多个行业发展。这告诉我们
A.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B.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C.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中心任务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6.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职业道德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科学素养
7.在现代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弱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了价值观在道德观念、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软力量”,的渗透,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这启示我们要
A.进行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
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
C.学习西方价值观,促进文化的发展
D.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9.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展厅举行的“古希腊戏剧对歌剧的影响及京剧之美”的展览中,古希腊戏剧和中国京剧进行了近距离“对话”。这种对话的意义在于
A.消除文化差异繁荣世界文化 B.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C.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实现对他国的文化渗透
10.《论语》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有广泛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中国。这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B.文化传播的巨大作用
C.儒家文化的与时俱进 D.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11.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试点,将“国粹”京剧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成为音乐课程中的新增教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B.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C.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D.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各项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表明
①科技进步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
②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文化发展对思想运动有重要的影响
④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口与旧24孝相比,2012年新版24孝贴近现实,有着鲜活的时代元素,让传统和经典在今天展现其文化底蕴与当代价值。这表明传承传统文化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全部继承,古为今用
C.发扬特色,广泛传播 D.合作交流,借鉴发展
14.清明节这一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提醒后人在追思中学习感恩,倡导传承感恩的美德。 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更好地
A.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C.在交流中促进文化传播 D.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5.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他的作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 的深厚土壤,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莫言的获奖得益于他
A.批判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B.把握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C.学习借鉴了外来优秀文化 D.坚持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6.首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焕发文化魅力,创造财富价值”为宗旨,以“创意、科技、文化”为主题。其宗旨和主题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推动民族文化繁荣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⑨
17.“水立方”和“鸟巢”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决定作用
C.创新来源于灵感 D.现代的设计理念源于传统文化
18.现在有些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之所以要学习汉字,是因为它
A.内涵丰富,书写规范
B.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载体
C.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D.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9.“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项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 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中华民族精神铸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山寨”已经成为盗版、克隆、仿制的代名词,并衍生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对山寨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弘扬文化多元性的表现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C.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21.网上风行一种“火星文”,它杂糅了繁体字、错别字、中文偏旁、符号等,如“囧”字, 可以代表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很好很强大等意思。对“火星文”正确的态度是
A.大力推广,鼓励新事物成长
B.不理不睬,让其自生自灭
C.予以取缔,因为它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
D.正确引导,因为它有生长的空间与合理性
22.不用塑料袋不是一件大事,但展现的却是现代文明的新理念。治理污染没有局外人,保护环境没有旁观者。这告诉我们
A.要开辟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B要创造多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C.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创建精神文明 D.要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23.“吾日三省吾身”,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加强自身修养
①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③要确立宏伟志向,不拘小节 ④要坚定理想信念、持之以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12分)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始,每年举办一次。过去十年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向全国观众推出了钱学森、袁隆平,徐本禹、丛飞、濮存昕、姚明等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既有将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英雄模范、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有用平凡行动树立道德楷模的平民百姓。他们的善行义举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赞扬,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为什么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12分)
25.(14分)
截至2010年底,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达到1亿,全球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提出建立孔子学院的申请。根据海外汉语学习市场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国家汉办加大了向各国孔子学院(课堂)选派汉语考试志愿者的支持力度。
(1)运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有关知识,分析开办孔予学院的意义。(8分)
2010年3月18日,旨在选拔志愿者教师到国家孔子学院(课堂)工作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选拔考试(天津考区)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
(2)如果你应聘成功,你将如何推广、传播中华文化?(6分)
26.(1 2分)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灾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简要分析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从未间断的原因(4分)
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8分)
27.(16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必须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0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6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1.复数2等于( )
A.      B.
C.       D.
2.若复数(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 )
A.-2 B.4
C.-6 D.6
3.下列求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函数, 己知)在x=-3时取得极值,则( )
A. 5 B. 4
C. 3 D. 2
5.函数的导数值为0时,x等于( )
A.a B.
C. D.
6.如图,已知AD∥BE//CF,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且AC、BD交于点E,则此图形中一定相似的三角形
有( )对
A. 0 B. 3
C. 2 D. 1
8.证明不等式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A.综合法 B.分析法
C.间接证法 D.合情推理法
9.“所有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某奇数是9的倍数,故某奇数是3的倍数。”上述推理
是( )
A.小前提错 B.结论错
C.正确的 D.大前提错
10.函数y=f (x)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一条直线,y=f(x)的图象的顶点在( )
A.第1象限 B.第I I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IV象限
11.由直线,曲线及 x轴所围图形的面
积为( )
A. B.
C. D.
12.设则
=( )
A.sinx B.-sinx
C.cosx D.- cosx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
14.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15.函数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当时,X=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点,且AB=4,,则圆
O的面积等于________.
19.如图,AB=BC=CD,,则___________。
20.己知结论 “,且,则:若,且,则”,请猜想若,且,则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过程.
21.(本小题1 0分)
设在在时都取得极值.
(1)求a与b的值;
(2)f(x)在x=1处取得的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并说明理由.
22.(本小题10分)
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当x=l时取得极小值-2.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
(2)证明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
23.(本小题1 0分)
三次函数在[1,2]内恒为正值,求b的取值范围.
24.(本小题10分)
观察下列算式:
对任意正整数n,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00分。
第Ⅱ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满分45分。第1~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第11~15题为多选题,所给的选项中有几个符合题意。将所有符合题意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答题卡中。全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磁场,大环和小环是垂直于磁场放置的两个圆环,分别用,和表示穿过大小两环的磁通量,则有
A、
B、
C、
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B、只要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线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若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闭合电路中就。—定没有感应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3.如图所示,大圆导线环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另在导线环所在的平面画一个圆B,它的一半面积在A环内,另一半面积在A环外,则B圆内的磁通量
A、为零
B、是进去的
C、是出来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别
4.如图所示,一 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框abcd,在细长磁铁的N
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的
位置I经过位置Ⅱ到位置III,位置I、III都很靠近II,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
A、沿abcd流动
B、沿dcba流动
C、由I到II是沿abcd流动,由II到III是沿dcba流动
D、由I到II是沿dcba流动,由II到III是沿abcd流动
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这样表述: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A、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成正比
B、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C、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D、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6.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电动势为,若将发电机的转速提高一倍;同时将电枢所围面积减少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电动势为
A、 B.
C、 D、
7.一电热器接在10v的电源上,产生的热功率为P,把它改接到另一正弦交变电路中,要使产生的热功率为原来的一半,如果忽略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则该交变电流的电压的最大值为等于
A、5V B、14v C、7.lv D、lOv
8.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K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加在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则
A、保持及P的位置不变,K由a合到b时,将增大
B、保持及P的位置不变,K由b合到a时,R消耗功率增大
C、保持不变,K合在a处,使P上滑,将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K合在a处,若增大,将减小
9.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
B、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
C、在最大位移处,重力势能最大,摆线弹力最大
D、在平衡位置时,摆线弹力最小,回复力最大
10.右图表示一个弹簧振子作受迫振动时的振幅与驱动力频率
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
A、振子振动频率为时,它处于共振状态
B、驱动力的频率为时,振子振动的频率为
C、假如撤去驱动力让振子作自由振动,它的频率是
D、振子作自由振动时,频率可以是、、
11.灯泡的规格完全相同,线圈L的电阻不计,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接通电路时,和始终一样亮
B、当接通电路时,先达到最大亮度,后达到最大亮度,最后两灯一样亮
C、当断开电路时,立即熄灭、过一会儿才熄灭
D、当断开电路时,两灯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12.如图所示,在水平通电直导线的正下方,有一半圆形光滑弧形轨道,一导体圆环自轨道右侧的P点无初速度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圆环中将有感应电流产
B、圆环能滑到轨道左侧与P点等高处
C、圆环最终停到轨道最低点
D、圆环将会在轨道上永远滑动下去
13.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发电厂到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通过导线的电
流为I,学校得到的电压为,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表示为( )
A、 B、 C、 D、
14.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质量为m,最大速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某时刻起,在半个周期时间内,弹力做功一定为零
B、从某时刻起,在半个周期时间内,弹力做的功可能是0到之间的某一个值
C、从某时刻起,在半个周期时间内,小球路程一定是二倍振幅大小
D、从某时刻起,在半个周期时问内,小球路程不一定是二倍振幅大小
15.如图甲中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线圈所围面积的磁通量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B、时刻导线ad的速度方向
跟磁感线垂直;
C.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D、 、时刻线圈中感应
电流方向相同
16.(4分)自感电动势的方向: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流过导体电流的变化,当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电流的方向___ __:当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电流的方向_________。
17.(4分)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
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满分12分;)
18.(4分)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冲击式电流计”来测定通过某闭合电路的电荷量.探测器线圈和冲击电流计串联后,又能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线圈与冲击电流计组成的回路电阻为R.把线圈放在匀强磁场时,开始时线圈与磁场方向垂直,现将线圈翻转,冲击式电流计测出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q,由此可知,被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______.
19.(8分)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
了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他设计的实验
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a=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t/30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带入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g。
(l)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
答:
(2)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
实值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_。
(3)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
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劲度为
k的轻弹簧上,使小球上下振动而又始终未脱离弹簧。
(1)最大振幅A是多大?(2)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
最大弹力是多大?
21.(8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导轨
宽为L,上端串有电阻R(其余导体部分的电
阻都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金属棒ab的质量为m,
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摩擦。从静止释放后ab
保持水平而下滑。试求ab下滑的最大速度
22.(9分)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44KW,每条输电线电阻为0.2,求(1)用户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各是多少?(2)如果发电站先用变压比为1:l0的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经同样输电线路后,再经过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后供给用户,则用户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又各是多少?
23.(10分).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线圈内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达虚线位置过程中,求:(1)通过R的电荷量q为多少?(2)R上产生电热为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I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I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2.下列有机物在H-NMR(核磁共振氢谱)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A.B.C.D.
3.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4.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5.烷烃是由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不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则这种单烯烃的结构可能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几种结构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7.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
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 B.升华 C.蒸馏 D.分液
8.某烃结构简式为: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所有碳原予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9.据报道,1995年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的含多个碳碳叁键()
的链状烃,其分子中含碳碳叁键最多可以是
A.49个 B.50个 C.51个 D.100个
10.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下列关于含苯环的化合物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B.苯酚能和NaOH溶液反应
C.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下列醇类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的物质是
13.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显弱酸性,俗称石炭酸
B.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C.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会放出二氧化碳
14.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l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溴乙烷加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加热水解后,再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B.实验室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
C.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除去苯中的少最苯酚,可以先加浓溴水,充分沉淀后过滤即可
16.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r104溶液褪色的是
①乙烯 ②乙烷 ③乙苯 ④乙炔 ⑤二氧化硫 ⑥二甲苯
A.②③⑥ B.③⑥ C.②③⑤⑥ D.②
17.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l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有四氯乙烷)
A.取代,4mol Cl2 B.加成,2mol Cl2
C.加成、取代,2mol Cl2 D.加成、取代,3mol Cl2
18.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ClCH2CH2CH2OH)
含量不得超过lppm.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有结构)共有
A. 2种 B.3种 C.4种 D. 5种
19.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1-溴丁烷 B.2-甲基-3-氯戊烷
C.2,2-二甲基-1-氯丁烷 D.1,3-二氯苯
20.某种“光敏性高分子”材料在荧光屏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应用广泛。其结构可表示如下:
对该“光敏性高分子”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11H11O2)n
B.它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它可以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该分子最多能和4 n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1)CH3CH(CH3)C(CH3)2(CH2)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基-2-戊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l.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Ⅱ.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由甲苯制取T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苯酚中滴加浓溴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3.如图表示从烷烃A开始的一系列反应(部分条件、试剂被省略),且化合物B中仅有3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2种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框图中序号,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消去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铜存在的条件下C被催化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4.如图装置可以用来制取某些气体。
(1)该装置可以制备乙炔气体,圆底烧瓶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填电子式)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制备乙炔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此方法制取的乙炔气体通常混有H2S气体,如何除去?_____________(填化学试剂)
(4)还能用该装置制备和收集的气体有(答出任意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来制备乙烯气体,需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将分液漏斗改成温度计,温度计的水
银球放置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时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有机物A只含C、H、O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为测定A的化学式,取3.8克的A置于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试剂瓶增重3.6克,继续通过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试剂瓶增重6,6克。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A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红外光谱图如下:
据此推断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三个吸收峰,
请写出A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A与氧气(加热,铜做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1.复数2等于( )
A.      B.
C.       D.
2.a=0是复数为纯虚数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下列求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函数, 己知)在x=-3时取得极值,则( )
A. 5 B. 4
C. 3 D. 2
5.函数的导数值为0时,x等于( )
A.a B.
C. D.
6.下列属于相关现象的是( )
A.利息与利率 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电视机产量与苹果产量 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7.已知回归直线方程y=bx+a,其中a=3且样本点中心为(1,2),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
A.y=x+3 B.y= -2x+3 C.y= -x+3 .D.y= x-3
8.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数据(略),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y=7.19x+73.93,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 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A.身高一定是145. 83cm B.身高在145. 83cm以上
C.身高在145. 83cm左右 D.身高在145. 83cm以下
9.某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 )
A. 4 B. 5 C. 6 D. 7
10.如下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10 B.i>10
C.i>20 D.i<20
11.函数y=f (x)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一条直线,y=f(x)的图象的顶点在( )
A.第1象限 B.第I I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IV象限
12.设则
=( )
A.sinx B.-sinx
C.cosx D.- cosx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
14.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15.函数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当时,X=__________________。
17.程序框图(即算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其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过程.
19.(本小题13分)
设在在时都取得极值.
(1)求a与b的值;
(2)f(x)在x=1处取得的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13分)
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当x=l时取得极小值-2.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
(2)证明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
21.(本小题14分)
三次函数在[1,2]内恒为正值,求b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规定位置。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和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草芥(j iè) 勖(xù)勉 奴婢(bǐ) 怙恶不悛(quān)
B.日晷(guǐ) 罹(1í)难 衔(xián)接 瓮牖(yǒu)绳枢
C.蛮(mán)荒 碣(jié)石 粮饷(xiǎng) 戎(yōng)马生涯
D.管窥(kuī) 诗笺(qiān) 屋檐(yán) 呕(ǒu)心沥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功亏一篑 名副其实 仗义疏材 各行其是
B.风靡一时 首当其充 责无旁贷 变幻莫测’
C.循规蹈矩 浑身是胆 蓬荜生辉 力能扛鼎
D.涸泽而鱼 前仆后继 提纲挈领 豆蔻年华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把幼儿园办成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乐园,她把全部心血都______在天真烂漫
的孩子身上了。
②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_____多了。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显得太单薄了!
A.贯注 淡薄 未免 B.贯注 淡泊 不免
C.灌注 淡泊 不免 D.灌注 淡薄 未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
到破坏的危险。
B.我们将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最终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
平”的东亚运会。
C.《橄榄树》这首歌十几年前便风靡大陆,它的正式出处是一部著名的台湾电影《欢
颜》的主题歌。
D.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天津在一定时期内,在经济和文化领域都会面临
一系列的挑战。
二、(9分)
阅读《六国论》的部分文字,完成5~8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来,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财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成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一概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
D.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封:封赏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二败而三胜/隆冬,贫者席地而卧
C.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其势弱于秦/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7.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所起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照应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佐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
C.印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总括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刿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予。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夫九合①之而合,一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
【注释】①九合:指齐桓公多次盟会诸侯。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 赏:鉴别
B.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贞:纯正
C.信而又信,重袭于身 袭:侵袭
D.钧其死也,戮于君前 钧:通“均”,同,同样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入主必信”的好处的一组是
①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②六合之内皆为己府
③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 ④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⑤国必广大,身必安乐 ⑥夫九合之而合,一匡之而听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写君主讲求诚信的意义,只要有诚信的态度便可拥有、使用天地万物。
B.第二段写了各种行业都要讲求诚信,以此来突出为人君者更须讲求诚信的道理。
C.第三段以齐鲁的故事为例,说明只有讲求诚信才能赢得天下,获得最终的胜利。
D.本文采用正反论证等方法,讲道理,摆事实,反复强调君主须讲求诚信的道理。
四、(18分)
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李贺的诗,回答问题。(5分)
梦 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1)请谈谈该诗的主题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该诗的意境特征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3)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
(4)别君去兮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有删节)
欧·亨利(美)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顺势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口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语带轻佻地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有时候,我的香槟酒杯里的冰块的叮当声几乎要使我发疯。”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的生活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在酒杯里的。” “哦一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是当真的吗?”“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 “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一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年轻人看着她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14.小说中多次提到一辆汽车, “汽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5.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穿灰色衣服的女子”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描写分点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
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也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
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
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
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
尾的艺术魅力。
六、(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议论文。(40分)
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勤奋努力,取得辉煌成就。然而,他在后半生,丧失理智地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将其视为对手,在小报与对方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阿扎洛夫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阿扎洛夫自己,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竟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常常会在竞争中遇到对手。没有对手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但不会选择对手的人生却是不幸的人生。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结合自己的感悟,自主确定立意,选择适当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A.德国 法国 B.奥匈帝国 俄国
C.意大利 英国 D.德国 英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益最大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美国
C.美国和日本 D.法国和意大利
5.从下图中可以解读出
①“一战”期间大批成年男子应征入伍,造成人力短期
②“一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③她们从事的工作很危险 ④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6.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7.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重新瓜分世界 B.对付苏俄
C.建立国联 D.处置战败的德国
8.《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反映英国愿望的是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B.以“合法”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C.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D.德国需赔付给战胜国大量军费
9.一战后,法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A.同英国结盟 B.奉行大陆均衡政策
C.维护凡尔赛和约和削弱德国 D.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10.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1.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英美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1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13.一战后,打破西方国家孤立苏联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的是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热那亚会议的召开
C.《拉巴洛条约》的签订 D.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14.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洛迦诺公约》 B.《非战公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
15.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韵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的矛盾
16.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A.德军偷袭英国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军进攻苏联 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17.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力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的历史启迪是
①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是人类的大敌,应防止其势力抬头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开展合作
③小国无足轻重,应注意团结大国
④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应重演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0.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美苏按照实力划分势力范围
C.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格局 D.重建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1.“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继续 B.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22.历时三十年的美苏争霸,最终以苏联的失败而告结束。从美苏争霸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它根源于
A.经济实力的较量 B.军事实力的较量
C.政治势力的较量 D.对外政策的较量
23.“一战”后“二战”前,哪一国家在中东地区实行委任统治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24.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①地理位置重要②石油资源丰富③民族宗教矛盾交织
④大国插手干涉 ⑤经济文化繁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5.在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的人物有
①纳赛尔 ②萨达特 ③拉宾 ④阿拉法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印巴冲突的核心问题是
A.民族矛盾 B.宗教信仰
C.东巴问题 D.克什米尔问题
27.“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8.联合国的第一次维和行动是在
A.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 B.朝鲜战争期间
C.两伊战争期间 D.海湾战争期间
29.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选出的主席是
A.斯大林 B.丘吉尔
C.约里奥·居里 D.爱因斯坦.
30.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的宣言是
A.《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0分,共40分。
31.(15分)两次世界大战对英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7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1)美国为“管理这个世界”,一战后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3分)
材料二 1943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授意他人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2)从20世纪初美国就要“管理这个世界”,为什么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才能如愿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这一秩序被称为什么?何时开始动摇的?(7分)
材料三 丘吉尔在1943年参加德黑兰会议期间自嘲英国的国际地位时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5分)
32.(1 5分)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际联盟为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哪些原则?《非战公约》的签订有何积极意义?一
(4分)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一战”后的什么现象?怎样看待他们的做法?(6分)
(3)材料二反映出哪些信息?它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分)
33.(10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他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避免的。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什么因素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能够避免,它是如何由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的?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人们为争取世界和平做了哪些努力? (3分)
(3)综上,谈谈二战结束至今的60多年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英语
说明:本试分第一 和第二 两部分,满分100分, 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三部分,共7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ich part of the film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The acting of the hero.
B.The story of it.
C.The scenes of it.
2.Which kind of newspaper will the man read
A.Washington Post.
B.The Times.
C.The New York Times.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a hotel.
B.At a bookshop.
C.At a hospital.
4.How did the man come back home
A.By bus.
B.By.Mr.Green's car..
C.By taxi.
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Green tea with some ice.
B.Black tea with some ice.
C. Green tea and some ice cream.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下面3段材料。每段材料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至8小题。
6.Where did the woman find the advertisement of the man's company
A.On the Internet.
B.On the newspaper
C.On a magazine.
7. What kind of job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et
A. Secretary. B. Editor. C. Airhostess.
8. When can the woman have an interview in the company
A. From next Monday.
B. From next Tuesday.
C. From next Wednesda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9至l1小题。
9.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Parents and children.
C. Teacher and student.
10. What will they buy forAnne
A. A cap. B. A doll. C. A book.
11. What will they most probably buy for David
A A book. B A toy train C. A football.
听下面一段料,回答第 12至 15小题.
12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A. He didn't do his homework
B. He forgot to take his books.
C. He was 10 minutes late for class.
13; Why does the man say be can't help getting into trouble
A. The class is so boring.
B. He has known what to be taught.
C. He doesn't like Ms. Li.
14 What should the man do to p. ass the subject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Go to class early. B. Talk to Ms. Li. C. Be more serious.
15.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Principal and teacher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Boss and secretary.
笫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i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6. -I've decided to buy a new watch..
-______you've had a good one.
A.How come B.Up to you.
C.Why not D.What about
17. My idea is_____we should go to help him out at once.
A. what B.it C.which D.that
18.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is very busy street_______. you may get run over by a car.
A. If possible B.If not C.If necessary D. If so
19. It was not until mid-night_______he went back home after the experiment.
A. when B./ C.that D.before
20. No sooner had I come to the office________the boss told me that I was fired.
A. when B. after C. than D. before
21. The police came in_______the thief attempted to rush out of the store.
A. at the moment B. the moment C. for the moment D. at any moment
22. 一 Come on,pIease give me some ideas about the project.
一 Sorry. With so much work_____my mind, I almost_______.
A. filled, give out B. filling, breakdown
C. to fill, break up D. being filled, give away
23. I don't know why she suggested that we__________the work before dark.
A. finishing B finish C. would finish D. to finish
24. Only when one loses freedom__________its value.
A. does one know B. one does know
C. does know one D. know one does
25 My sister studied hard at school when she was young, which contributes______ her success in her career.
A. with B for C. from D. to
笫二节:完形填空(共l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 5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6~40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ittle girl stood near a small church from which she had been turned away because it was full.
"I can't go to Sunday school," Hattie May cried to the 26 . Dr Russell H. Conwell, the church's pastor helped find a place for her in the school class. Some two years later, Hattie May died. Her mother gave a 27 to Dr. Conwell, who had befriended her daughten The purse 28 57 cents and a note. The note read, "This is to help build the little church 29 so more children can go to Sunday school."
For two years she had saved pennies. Dr. Conwell took the purse into the church and 30 0ne little girl's dream to build a larger church.
A newspaper learned of the story and 31 it. Conwell told it and rctold it. Eventually, inspired by Hattie May, an area resident 32 him Iand at a reduced price. And$250,000 was 33 for a new church building. Hattie May's dream was coming true.
Temple Baptist Church in Philadelp hia eventually grew to a large church with a seating capacity(容量) of 3,300. Dr. Conwell also 34 Temple University in 1884. He and the church then built the Samaritan Hospital- to 35 medical care for poor people.
Someone once Says,"Idea without action is 36 a dream. Action without idea just passes the time. Idea with action can 37 the World."
Hattie May had an idea and she 38 She worked hard to save 57 cents. A 39 had an idea and acted. Through hard work, they made almost 40 dreams come true.
Remember: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 Indeed, it is the only thing that ever has.
26. A. teacher B. pastor C. headmaster D. reporter
27. A. note B newspaper C. purse D.letter
28. A. produced B gave C. showed D. containcd
29. A. bigger B. prettier C. brighter D. taller
30. A, asked about B. told of C. knew about D. learned of
3J. A.wrote B.worked C. advertised D. published
32.A. bought B. offered C. shared D. served
33. A. borrowed B. introduced C. brought D. raised
34. A. visited B. planned C. founded D. led
35. A. improve B. provide C. practice D. support
36. A. really B. nearly C. clearly D. simply
37. A. enjoy B. change C. repair D. break
38. A. acted B. followed C. realized D. died
39. A. school B. hospital C.church D. neighborhood
40. A. great B. strange C. harmful D. impossibl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lower East Side is neither rich nor beautiful, but it can be a good place to shop.
On Sundays, its streets are crowded with ,visitors and shoppers like these. They aretrying to find a coat or a pair of shoes at a good price.
Most people prefer to shop in the big department stores like Macy's, Gimbel's, orBloomingdale's, because there they can find clothing, furniture, toys, and food in one store.
Some people like the smaller stores of Greenwich Village or other areas when they arelooking for an unusual present.
Some streets have only one kind of stores. Bracelets(手镯) and rings shine in the windows of Canal Street, and wedding dresses fill the stores of Grant Street. There are streets for furs(皮大衣), and, in one area, there are 600 shops for antiques(古玩)! Fifth Avenue is the most famous place to shop, and it is usually the most expensive. There you can find the latest styles from Paris, Italy, or New York You can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Fifth Avenue, or you can just window shop and admire the sigbts for free.
41. How many kinds of shops or stores on the lower East Side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Four. B. Five. C. Six. D. Seven
42.If you want to buy something fashionable to wear, you'd better go to _______.
A. Grant Street B. the big department stores
C. Fifth Avenue D. the smaller stores of Greenwich Village
43. Why does the writer say that the 1ower East Side can be a good place to shop
A. Because its streets are crowded with visitors.
B. Because there are latest style from Paris, Italy, or New York
C. Because there are different goods in different stores they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visitors and shoppers.
D. Because women want very much to go there and buy bracelets and rings.
44. The underlined words Window shop in the scntence means "____________".
A. put all one's goods in the shop-window
B. look at goods displayed in shop-windows
C. not only look at goods displayed in shop-window but also want to buy something
D. take much interest in the goods and haVe the idea of buying something
45. The last five words "admire the sights for free" of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
A. get pleasure from the sight at no cost
B. buy and sell goods freely
C. look at the sights as much as you like
D. look at the sight with pleasure and buy something as you like
B
Michael Jeffrey Jordan was born on February l7, 1963, in New York, but Iater his family decided to move to North Carolina. His parents worked hard to provide the family with a comfortable life and meantime, they continually raised their expectations for their five children, letting them know that more was expected from them.
As a child, Jordan played baseball and basketball. But after he began spending more time on the basketball court, his interest changed. Because his older brother, Larry, continuously beat him when they played one-on-one. He became determined to become a better playen Sometimes, he also played football in his free time.
Sadly, in 1978, when Jordan attended Laney High School, he was cut from the school team although he was a good player and quick. He became even more determined. Between the lOth and llth grade, Jordan grew-from 5'11" t0 6'3", and he made the team the following year.
By the time Jordan was finishing his senior year at Laney, he had got a basketball scholarship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In the summer of 1984, Jordan played on the US Men's Olympic Basketball Team, scoring an average of 17.1 points per game.Two months after the Olympics, Jordan played his first regular-season game with the Chicago Bulls.
Soon his acrobatic(特技的) move moves and hangtime won him the nickname "Air Jordan".Michael led the Bulls to the World Championship in 1991 and two more before he announced his first retirement. The world applauded when he returned to the NBA in March 1995. Although his first season was shaky, even his critics had to admit Michael's talent shone through. In 1996, Jordan led the Bulls to their best regular-season record and
the fourth Championship title in six years
46.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________.
A. Jordan played baseball and basketball best in his childhood
B. Larry played basketball better than Jordan
C. why Jordan decided to become a better basketball player
D. why Jordan played football in his spare time
47. Jordan was not admitted to the school team probably because______.
A. he didn't play basketball well enough then
B. he was still too short for playing basketball
C. his talent for basketball was not recognized
D. his competitive spirit was not strong enough
48. How did the Bulls perform in the earl y 1990s
A. They played just so-so.
B. They played as well as before.
C. They played well and won the first World Championship.
D. They played very well and won three World Championships.
49. The underlined word "applaud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___"
A. shouted B. cheered C. was shocked D.was disappointed
50.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______.
A Jordan's parents had high hopes for their children
B. Jordan didn't get along well with his brother Larry
C. Jordan only retired once in his basketball career
D. Jordan won the nickname "Air Jordan" because of his quick speed
C
When several different people look at the same person, it's not unusual for each of them to see different things; when you alone observe one behavior or one person at two different times, you may see different things. The following are but some of the factors that Iead to these changing perceptions(感知认可).
(1) Each person's perceptions of others are formed by his or her own cultural conditioning educ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2) Sometimes perceptions differ because of what we choose to observe and how we deal with what we've observed. It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that person's perception i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a particular person. Your observations may be totally controIJed by what others have told you about'this person; or you may focus(聚集) primarily on the situation or role relationship.Most people do not use the same yardstick(标准) to measure their parents, their friends, and strangers.
(3) Sometimes we see only what we want to see or don't see what may be obvious to others because of our own needs, desires, or temporary emotional states. This is a process known as selective perception. Selective perception is obviously more difficult when contradictory(矛盾的) information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but it can be done. We can ignore(忽视) the stimulus He s basically a good boy, so what I saw was not shoplifting.
We can redri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 All kids(孩子) get into mischief(顽皮). Taking a book from the bookstore isn't such a big deal. "We can change the meaning of the contradictory in formation." It wasn't shoplifting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pay for it later.
51. The first factor given by the author that affects our perception is__________.
A. the abilities of one's auditory (听觉的) and visual(视觉的) sensors
B.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 eriences
C. experiences one learns from others
D. critical measures taken by other people
52. While observing a pa.rticular person, ________.
A. one is likely to take all aspects (方面)to consideration
B. on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his/her advantages
C. children often differ from grown-ups in perception
D. one tends to choose certain cues(提示) to look for
53. Observation of the same person by tw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may differ
Because________.
A. their measuring yardsticks are not the same
B. either of them may be slow to catch information
C. the time for observation is not long enough
D. each of them uses different language to express his/her impressions
54. The word "sOmulus" in paragraph 4 refers to______。
A. something attractive B. selective perception
C.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D. shopliftin
55. The worst thing in selective perception is that ______.
A. perceived information runs against your desire
B. facts can be totally ignored or distorted(扭曲)
C. importance of the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can be overrated (估计过高)
D. the same information may not be dealt with in the same way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从下面所给词或短语中选出一个恰当的词,并用其恰当的形式填入句中,使句子的意思正确、通顺,每词限用一次)(满分5分)
56. His serious illness prevented him from_______the meeting.
57.I bought the second-hand car from a man who________a notice on the university bulletin board a week ago.
58.I______to pay a visit to professor Li, but it rained.
59.I got the impression that he_______his job, for he was always Iate.
in one of Lu Xun's novels.
60. Ah Q is the principal______in one of Lu Xun's novels.
Sixteen years ago I learned this lesson in the back of a New York taxi. Here's what happened. I got into a taxi, and we took off for Grand Central Station. We were driving in the right lane when, all of a sudden, a black car jump out of a parking space right in front of us. My taxi driver had to brake(刹车) immediately, and missed the other car's back end by just inches!
Th.e driver of the black car. who almost caused a big accident, started yelling bad words at us. My taxi driver just smiled and waved at the guy. And I mean, he was friendjy. So, I said, "Why did you just do that This guy almost destroyed your car and sent us to the hospital!" And this is when my taxi driver told me What I now call, "The Law of the Garbage Truclk"
Many people are like garbage trucks. They run around full of garbage, full of frustration(沮丧), full of anger, and full of disappointment. As their garbage piles up, they need a place to dump it. And if you let them, they'll dump it on you. When someone wants to dump on you,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You just smile, wave, wish them well, and move on. You'II be happy you did.
Started thinking, how often do I let Garbage Trucks run right over me And how often do I take their garbage and spread it to other people at work, at home, on the streets It was that day I said,"1'm not going to do that anymore"
Good leaders know they have to be ready for their next meeting. Good parcnts know they have to welcome their children home from school with hugs and kisses. Leaders and parents know that they have to be fully present, and at their best for the people they care abou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successful people do not let Garbage Trucks take over their day.
61. What happened one day when the author took a taxi (No more than l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Please explain the underlined word "6yelling" in English.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How did the taxi driver react to the driver of the black car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What should we do about the people who are like garbage trucks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What does Paragraph 3 mainly talk about (No more than 2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1 5分)
66.假定你是李华,你所在的学校在下个月举办美国电影节(American Film Festival)。
请你根据以下要点给你的美国朋友Peter写一封电子邮件,邀请他给学生做一次讲
座.邮件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讲座目的:使学生对美国电影有所了解。
2. 讲座内容:简要介绍美国电影(制作)业的历史;
3. 讲座时间:1小时30分钟左右。
注意:
1.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使结构完整;
2. 词数100左右。
Dear Peter,
此处不能答题
Yours,
Li Hiu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分)
一、选一选,看哪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哟!(每题2分.共40分)
杭州是历史名城,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读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
示意图,回答1-4题。
1.下列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A.灵隐寺 B.双峰插云 C.六和塔 D.花港观鱼
2.三潭印月要在晚上欣赏、雷峰夕照是晴天傍晚的美景、苏堤春晓则适合春季赏景。观赏以上三个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A.适当距离仰视 B.把握观赏时机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3.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区域经济效益不包括
A.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B.改善环境质量 C.提供就业机会 D.优化产业结构
4.据图可知,西湖发展旅游资源优势不包括
A.数量多、种类多 B.组合好 C.价值高、知名度高 D.当地居民收入较高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最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 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根据图文资料,回答5-7题。
5.黄山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据图可知,黄山位于我国
A.浙江省 B.江苏省 C.安徽省 D.江西省
6.黄山处于_______气候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不包括
A.高速公路、铁路等陆路交通可达性好 B.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
C.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D.距周边主要客源地较远
图中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根据图文资料,回答8-9题。
8.该区域位于我国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地处内陆 B.气候干旱 C.空气干燥 D.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部分图,回答第10题。
10.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自然景观特色是
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 C.椰风海韵 D.大漠孤烟
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旅游区生态环境脆弱,所采取的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不包括
A.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B.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C.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 D.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12.图中景区旅游活动与其环境容量的关系是
A.旅游活动规模不受其环境容量的限制
B.环境容量受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功能和自然要素的影响
C.资源资源价值高的旅游区其环境容量一定大
D.旅游活动规模决定其环境容量
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说。读衡山中心景区图,回答13-14题。
13.从图中可知,此地区_______景观多样,风光壮丽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14.该旅游区多古迹,寺庙。南台寺位于广济寺的_______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正南
图为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
回答15-16题。
15.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褶皱弯曲 B.风力侵蚀 C.断裂上升 D.冰川堆积
16.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B.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7-20题。
17.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约为
A.100~120米左右 B.500~1000米左右
C.1000~1200米左右 D.1500~2000米左右
18.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A.寒潮 B.暴雨山洪
C.滑坡 D.泥石流
19.关于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及其对该地区聚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
C.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20.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______________一段行走感觉最轻松
A.王村至小桥 B.小桥至古庙
C.古庙至李村 D.小桥至大青山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60分)
二、 动脑(共3题,共60分)
21.(20分)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读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4分)
(2)为了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请你提供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3)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效益。(6分)
(4)如果游览华山,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4分)
22.(20分)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台湾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6分)
(2)请概括图中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2分)
(3) “女王头”景观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请说明欣该景观的方法。(4分)
自2008年7月以来,大陆31个省区市赴台团体旅游市场先后开放,2011年6月28日又正式启动试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
(4)谈谈大陆赴台旅游市场开放给两岸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8分)
23.(20分)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读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8分)
(2)据图文材料可知,该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岩石断块、______和_________发育,构成了其基本面貌;景区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区(气候类型),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景区奇峰怪石的景观。(6分)
(3)该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近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地区,客源____________,消费能力_______________;景区外围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______________;环山公路、索道直通旅游景区;有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保证。(6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桥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
一、单选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下图为该病病因的图解。根据此图可知
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不会改变
C.生物的性状不由基因决定 D.生物的性状与DNA碱基序列无关
3.右图表示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可发生在A时期
B.在B时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人工诱变育种可作用于A、B时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作用于B时期
4.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对人类遗传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①确定调查内容;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③设计调查方案:④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遗传病调查活动的基本流程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5.基因工程能够定向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目前已应用于医药卫生、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实例是
A.培育无子西瓜 B.培育高产乳的杂种奶牛
C.培育高产青霉毒的青霉菌 D.培育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6.下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5、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B.染色体l、3、6、8可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C.该果蝇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D.染色体4、5之间某一片断发生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7.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韵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8.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式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
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 B.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C.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凋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10.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微量、高效的信息分子 B.均由专门的腺体产生
C.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 D.均能起催化作用
11.下列激素在调节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为相互拮抗的是
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1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③处细胞的内环境有淋巴、血浆、组织液
B.a、b、c三种液体均可直接通过②、③结构交换物质
C.①、②、③处细胞中的含量高于内环境
D.a液中含有葡萄糖、钙离子、呼吸酶等化学成分
13.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n表示)。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种间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14.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5.下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
A.兴奋只向A方向传递 B.可使B产生兴奋
C.可使A发生反应 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
16.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神经递质通过与③上的载体蛋白结合而使b兴奋
B.②是突触间隙,③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该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方向一定是a→b的单向传递
17.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 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18.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指
A.第一道 B.第二道防 C.第三道防线 D.第四道防线
19.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往往具有双重性,下列不是具体表现
A.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C.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0.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有时需要做一个预实验 B.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 D.每组实验不能少于3个枝条
21.右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与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
关系。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尖端向
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据图推测其背光一侧的生长
素浓度范围是
A.小于m
B.大于m小于2m
C.等于2m
D.大于2m
22.下图中胚芽鞘Y发生的情况将是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 C.向下弯曲 D.不弯曲
23.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每平方公里内人口的数量 B.每立方公里的水域内鱼的数量
C.每公顷森林中生物的数量 D.每平方千米草地中各种害虫的数量
24.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在lOml培养液中培养酵母菌,其数量变化可用曲线Y表示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D.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5.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中a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的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26.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数量的变化受温度和湿度两个因素的影响
B.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
C.高温干燥环境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D.相对湿度为90%时,30℃的温度最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27.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某池塘中全部植物、鱼、虾共同组成一个群落
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
28.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
29.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30.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停留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500只/平方千米 B.600只/平方千米
C.5只/平方千米 D.6只/平方千米
二、非选题(共6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6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 Dd、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20%、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其中D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的基因频率________(是/否)发生了变化,该植物种群___________(是/否)进化。
32.(8分)下图是有关生物变异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该种变异的特点有普遍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③包括__________ , 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表示_____________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时期。
(4)可遗传变异在进化中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3.(8分)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不同器官)a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
(2)甲状腺激素过多,会____________x和y的分泌功能,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器官y称为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作用于y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成熟雄鼠的甲状腺进行手术切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
A和激素B在其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激素A和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分)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1时前仅进了早餐,据图回答问题:
(1)A点时_________激素增加,它是由胰岛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
(2)B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细胞内的_________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调节此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下图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细胞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a物质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下方法所获得的免疫能力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的是______________。
A.成人注射丙种球蛋白(抗体) B.注射乙肝疫苗
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某些抗体 D.注射淋巴因子
36.(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鸟屿。在1937年到1942年间,这个岛上环颈雉的实际增长情况如图l所示。
材料2:有一位生态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
(1)材料l中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____________”型曲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中的大草履虫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在这个实验环境条件下的K值是__________。该种群增长大致符合“__________”型曲线.请在图中画出种群增长曲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