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包括立体异构)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HSO3-+H2OH3O++SO32-
B.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C.钠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水分子比例模型为: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屑中加入足量氯化铁溶液:Fe3+ +Cu=Fe2+ + Cu2+
B.大理石中加入足量浓盐酸:CaCO3 +2H+ = Ca2+ +CO2 ↑ +H2O
C.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Ba2+ + CO2 + H2O=BaCO3 ↓ + 2H+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a2O2晶体中共含有4NA个离子
B.1mol O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D.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LO2混合后分子总数为0.5NA
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I所示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B.图II所示装置用于制备少量氢气
C.图III所示装置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图IV所示装置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 > C > Si
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的溶液中:NH、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NO
C.在pH=13的溶液中:NH、Na+、SO、Cl-
D.在c(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NO
7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0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
B.1.0mol/LNH4Cl溶液:c(NH4+)=c (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第II卷(共3题 58分)
8.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N2(g) +O2(g) =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 的原因之一。T℃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 N2和9molO2,5min后达平衡时NO 物质的量为6mol,该反应的速率v(NO)为_______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
(2)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①已知:N2(g) + O2(g) =2NO(g) △H = +180.5kJ/mol
2H2(g) + O2 (g)=2H2O(l) △H = - 571.6kJ/mol
则H2(g)与NO( g)反应生成N2 (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②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右图是反应:
2NO(g)+2CO(g)=2CO2(g) +N2 (g)中NO的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反应的△H _______ 0 (填“ >”、“<”或“无法确定”)。若催化剂的表面积增大至S2,则反应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O的浓度 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即通过阳极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中间产物来氧化代谢产物,原理如图:
①电源的负极为_______ (填“ A”或“ 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 _______;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_______ g(忽略气体的溶解)。
(4)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的转化率,则a/b 的值______(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 、H2均为1mol,则此时
V正 V逆(填“<” ,“>” ,“=”)。
9.W、X、Y、Z、M、Q均为除稀有气体外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的4倍,Z与M的最低负化合价相同,X、M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
X
M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Q的元素名称为 ;
(2)Z与W形成的4核离子的电子式为 ;
(3)由W、Y、Z、M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W2与Z2反应化合物甲,W2与Q2反应生成化合物乙。已知反应:
乙(g)+Z2(g)→甲(g)+Q2(g),每生成1 mol Q2放热57.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X、Y可分别与Z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丙和丁。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丙与丁发生可逆反应,生成单质Y2和另一种化合物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将1 mol丙气体和1 mol丁气体充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恒压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平衡后:
①若气体体积较原来减少23%,则丁的转化率为 ;
②已知该反应(H<0,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仅将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平衡后,混合气体中丁的体积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芳香族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9H9OCl。C分子中有一个甲基且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一定条件下C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1)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B→A的反应类型是 。
(2)H的结构简式是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D与银氨溶液反应 。
(4)有的同学认为B中可能没有氯原子,你是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是 。
(5)D的一种同系物W(分子式为C8H8O2)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以下条件W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遇FeCl3溶液不变紫色 
③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但不属于水解反应
9.(16分)(1)第二周期、IVA族 (全对2分) 氯 (1分)
(2)(1分)
(3)SO32-+2H+=SO2↑+H2O 或 HSO3-+H+=SO2↑+H2O (2分)
(4)2HCl(g)+O2(g)=H2O(g)+Cl2(g) ΔH=-57.8 kJ/mol (3分)
或写为:4HCl(g)+O2(g)=2H2O(g) 2Cl2(g) ΔH=-115.6 kJ/mol
(5)2CO+2NON2+2CO2 (2分) K = (1分)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你认为专制主义和民主理论两个体系最初的理论分歧是什么?(??? )
A.君主制和民主制
B.国家是上帝的产物,还是人们契约的产物
C.保障人的生命和安全
D.是继续封建割据,还是实现统一
2.英王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协调君权和神权的关系
B.缓和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C.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
3.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 )
A.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克???? D.卢梭
4.近代欧洲资产阶段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
5.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B.当人民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推翻当权者
C.国家建立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
D.契约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人们建立了国家与法
6.下列政体曾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有(??? )
①君主专制? ②共和政体? ③护国政体? ④君主立宪制? ⑤总统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B.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封建王权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8.首开英国内阁制先声的国王和第一任首相分别是(??? )
A.乔治七世和撒切尔夫人 B.乔治一世和沃波尔
C.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D.伊丽莎白二世和布朗
9.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有(??? )
①君主立宪派 ②吉伦特派 ③雅各宾派 ④热月党人 ⑤拿破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 )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②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 ③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完全丧失 ④拿破仑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方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拿破仑和拿破仑三世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称帝加冕建立法兰西帝国
B.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C.都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其帝制都被共和制所取代
12.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D.维护清王朝统治
13.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 )
A.理论联系实践??????????????? B.提倡君主立宪
?C.理论体系完备??????????????? D.西学同儒学结合
1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因此他提出民生主义,其实质目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动员工农群众革命
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 D.反对封建专制
15.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的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
16.推动英国议会改革的经济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经济全球化
C.工业革命????????????????? D.经济大危机
17.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国际工人协会
C.共产国际?????????????????? D.联合国
18.下列法律中能吸收英国宪章运动和法国巴黎公社某些政治要求的是(??? )
A.美国宪法?????????????? B.法国1791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法国1875年宪法
19.毛泽东说“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主要因为什么?(??? )
A.实行了“三三制”原则?????????????????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实行了“整风运动”??????????????????? D.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此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材料三:“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①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有何历史意义?(4分)
②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它有什么局限性?(4分)
③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有何目的?(4分)
?22.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劝学篇》
材料二:“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
──《公车上书》
材料三:“……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①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些派别,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各是什么态度?(6分)
? ②材料二中对皇帝的态度和材料三有何不同,你认为这种不同有哪些原因?(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7分)
材料二
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整理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洛克、卢梭的主要思想。(12分)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分)
参考答案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目的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4分)
22.①材料一是洋务派,不主张学西方政治;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三是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6分)
②材料二主张保留皇帝,材料三坚决主张推翻皇帝。(1分)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55°N,乙图剖面线为23°26'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 )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2.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尼日利亚、墨西哥
C.埃及、印度尼西亚 D.科威特、德国
3.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 ,回答4~6题。

4.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

6.3月21日(春分日),当①地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仍处于3月20日 B.太阳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C.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D.④地的区时为22∶00
读图4(某国对外贸易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国家对外贸易状况与该国最相似的是

A.中国 B.巴西 C.日本 D.印度

8.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这类国家一般多输出

①木材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上图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9题。
9.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
A.a受暖洋流的影响,b受寒流的影响
B.a地位盆地地形,b地为高原地形
C.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D.a受赤道低压的影响,b 终年受信风的控制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①.太阳能资源 ②水力资源 ③劳动力资源 ④铁矿资源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12.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⑴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8分)

B________,C ,D_______,F

⑵影响A农业带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2分)

影响A农业带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4分)

⑶美国农业地理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主要好处是___ (4分)
13.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17分)

资料1:见下表。
地区
总人口占世界(%)
占世界(%)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年开采量()
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
水资源利用结构(%)
生活
工业
农业
北美洲
7.9
27.3
6443.7
608.44
1451
9
42
49
南美洲
5.6
9.3
9526.0
106.21
332
18
23
59
资料2:见图1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 的影响。(2分)

(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3分)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 ;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 。
(4分)

(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8分 )
14.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分析,甲处成为该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3分)
(2)分析乙处沼泽广布的原因。(6分)

(3)A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和 ;A河的航运价值较小的原因。(6分)

(4)为什么B处附近会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 (6分)
高二地理试卷答案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产生于人们的惊奇、困惑
D.其内容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2.《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哲学在其本质上并非“概念哲学”或“意识哲学”,而应成为“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纯粹思辨的哲学体系就像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是难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哲学应成为“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表明(  )
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生活的基础
3.“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4.这些说法中符合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的有( )
①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②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③事在人为?境由心生???? ?? ④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A.①  ?????? ?B.①②  ? ?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卫家园。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互相扯皮、内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还是有意识的。认为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 ) 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
6.“十一五”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
A.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理论创新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8.温室效应足以威胁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居住下去,其后果十分严重,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新能源。这反映了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B.认识是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生的
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
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9.孙悟空神通广大,帮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深受中国人的喜爱。特别是他在“大闹天宫”时,英勇机智,不畏强敌,敢于同至高无上的玉帝分庭抗礼,很受中国学生的喜欢。但在西方学生眼中,孙悟空却是一个“恐怖分子”,他大闹天宫,扰乱了社会秩序。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3、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4、胡锦涛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论述,是中国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的延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胡主席的讲话强调了世界各国在独立自主、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理念,突出了包容并蓄的思想。“包容并蓄”体现了(?? )
A、矛盾具有统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具有多样性?? D、矛盾具有普遍性
15.近年来,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过程中,民生问题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重大问题都得到了高度关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
A.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7. (12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造福于子孙后代。
请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意义。
18.(13分)最近,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鼓励政策。行业专家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和消费者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给予更多耐心,不能因新能源汽车尚不完善而予以否定;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改进完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逐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满足大规模量产要求。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行业专家的看法。
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
政治试卷
17.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是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4分)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向量方程2x-3(x-2a)=0,则向量x等于(  )
A.a B.-6a C.6a D.-a
2. 设集合,,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
A. B. C. D.
4.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及左视图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直径为2的圆,则此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5. 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则( )
A. B. C.8 D. 6
8.顶点在同一球面上的正四棱柱体ABCD-A1B1C1D1中,,,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 )
A. B. C . D.
9. 函数f (x)=x2+2x-1 的值域为( )
A. B. C. D.
10.已知满足,记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则
( )
A. 2 B.1 C. -1 D. -2
1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直线过圆心 D.相离
12. 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老师给出函数,三位同学甲、乙、丙在研究此函数时给出命题:
甲:函数的值域为;
乙:若,则一定有;
丙:若规定,则 对任意恒成立。
你认为上述三个命题中错误的个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第Ⅱ卷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cos300°= ____________.
14. 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 .
15. 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以A为圆心,为半径画一弧,分别交AB,AC于D,E.若在△ABC这一平面区域内任丢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扇形ADE内的概率是________.
16.函数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是平面上的两个向量,若向量与相互垂直,
(Ⅰ)求实数的值;
(Ⅱ)若,且,求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大学高等数学老师这学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验甲、乙两个大一新班(人数均为60人,入学数学平均分数和优秀率都相同;勤奋程度和自觉性都一样)。现随机抽取甲、乙两班各20名的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得到茎叶图:

(Ⅰ)依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分高?
(Ⅱ)现从甲班高等数学成绩不得低于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求成绩为86分的同学至少有一个被抽中的概率;
(Ⅲ)学校规定:成绩不低于85分的为优秀,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
乙班
合计
优秀
不优秀
合计
下面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其中)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数列中,, 且.
(1)求,的值;
(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前项和.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定义在R上的函数,,当时,,且对任意实数,
有,
求证:;
(2)证明:是R上的增函数;
(3)若,求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在Rt△ABC中,, BE平分∠ABC交AC于点E, 点D在AB上,.
(Ⅰ)求证:AC是△BDE的外接圆的切线;
(Ⅱ)若,求EC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已知椭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点为其左,右焦点,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Ⅰ)求直线和曲线C的普通方程;
(Ⅱ)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


,则,
-----------12分
18解:
(Ⅰ)甲班高等数学成绩集中于60-90分之间,而乙班数学成绩集中于80-100分之间,所以乙班的平均分高----------------------------------------3分
(Ⅱ)记成绩为86分的同学为,其他不低于80分的同学为
“从甲班高等数学成绩不得低于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的一切可能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
一共15个,
“抽到至少有一个86分的同学”所组成的基本事件有:共9个,---------------5分
故------------------------------------------------------------------------7分
甲班
乙班
合计
优秀
3
10
13
不优秀
17
10
27
合计
20
20
40
(Ⅲ)
--------------------------9分
,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可以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12分
--------12分
20. 解:(1)解:∵, 且,
∴,
.…………2分
(2)证明:
∵,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即,
∴的通项公式为.…………8分
(3)∵的通项公式为,

.…………12分
21.解:(1)令a=b=0,则f(0)=[f(0)]2∵ f(0)≠0 ∴ f(0)=1………………………….4
(2)任取x2>x1,则f(x2)>0,f(x1)>0,x2-x1>0
∴ ∴ f(x2)>f(x1) ∴ f(x)在R上是增函数
…………………………………………………………………. 8
(3)f(x)·f(2x-x2)=f[x+(2x-x2)]=f(-x2+3x) 又1=f(0),f(x)在R上递增
∴ 由f(3x-x2)>f(0)得:x-x2>0 ∴ 022. 解:(Ⅰ)取BD的中点O,连接OE.
∵BE平分∠ABC,∴∠CBE=∠OBE.又∵OB=OE,∴∠OBE=∠BEO,
∴∠CBE=∠BEO,∴BC∥OE.………………3分
∵∠C=90°,∴OE⊥AC,∴AC是△BDE的外接圆的切线. --------------------5分
(Ⅱ)设⊙O的半径为r,则在△AOE中,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集合M=,集合,则集合等于( )
A. B.
C. D.
2.= ( )
A.2 B.4 C.1 D.8
3.已知等差数列的值是 ( )
A.15 B.30 C.31 D.64
4.函数的定义域为 ( )
A.[1,3] B.
C.(1,3) D.
5.已知点A(1,0)和圆上一点P,动点Q满足,则点Q的轨迹方程为 ( )
A. B.
C. D.
6.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7.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8.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3,6]
9. 已知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1 2 3 4
10.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B.
C. D.
11.已知之间满足关系:
,其中取得最小值时,的大小为(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与直线平行的抛物线的切线方程是
14.在长为12㎝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M,以线段AM为边作正方形,则这正方形的面积介于36㎝2与81㎝2之间的概率为 。
15.等差数列,该数列前n项和取最小值时,n= 。
16.若函数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小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某食品加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小食品,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取一袋食品,称其重量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甲:102 100 98 97 103 101 99
乙: 102 101 99 98 103 98 99
(1)食品厂采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不必说明理由)?
(2)根据数据估计这两个车间所包装产品每袋的平均质量;
(3)分析哪个车间的技术水平更好些?
附: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若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的最大值为4,求a的值;
(3)在(2)的条件下,求满足集合。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B1和DD1的中点.
(1)求证:平面B1FC//平面ADE;
(2)试在棱DC上取一点M,使平面ADE;
(3)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求四面体A1—FEA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
直线与圆交于、两点,记△的面积为(其中为坐标原点).
(1)当,时,求的最大值;
(2)当,时,求实数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判断在R上的单调性;
(2)当时,求在上的最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等比数列都在函数的图象上。
(1)求r的值;
(2)当;
(3)若对一切的正整数n,总有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14届)数学试题答案
18.解:(1)

(2)
当 …………8分
(3)


又由(1)知平面B1FC1//平面ADE.
所以平面ADE. 8分
(3)方法一:由正方体性质有点F到棱AA1的距离及点E到侧面A1ADD1的距离都是棱长1 9分

12分
(2)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
因为圆的半径为,
所以. 9分
于是,
即,解得. 12分
故实数的值为,,,.

当时,

当时,

(3)

所以一切的 …………12分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需时间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数据不属于交流电有效值的是( )
A.交流电表的的读数 B.家庭电路中灯泡的额定电压
C.电容器的耐压值 D.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2.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t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D.每当e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都为最大
3.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B)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 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4.穿过一个电阻为2Ω的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每秒均匀减小0.4Wb,则线圈中 ( )
A.感应电动势为0.4V       
B.感应电动势每秒减小0.4V
C.感应电流恒为0.2A       
D.感应电流每秒减小0.2A
5.如下图示,闭合小金属环从高h处的光滑曲面右上端无初速滚下, 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则 ( )
A.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h
B.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h
C.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h
D.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h
6.如图所示,两根和水平方向成α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达到最大值vm,则 ( )
A.如果B增大,vm将变大
B.如果α增大,vm将变大
C.如果R增大,vm将变大
D.如果m减小,vm将变大
7.如图所示,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图中五只电灯完全相同,若L2、L3、L4、L5都能正常发光,则L1将 ( )
A.一定正常发光
B.比正常发光暗一些
C.比正常发光时亮,可能烧毁
D.是否正常发光,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电阻为R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过宽均为a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位置开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x之间的函数图象,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3个小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9、如图所示,两个线圈绕在同一铁芯上,A中接有电源,B中导
线接有一电阻R。在把磁铁迅速插入A线圈的过程中,A线圈
中的电流将_____________(填“减少”、“增大”或“不变”),
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若线圈B能
自由移动,则它将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10.如图所示为某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_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金属线框的电阻为R,经以速度v匀速
穿过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
B,若L<d,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______________;若
L>d,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0分)将交流电压U=伏,接到标有“220V 100W”的灯泡两端,如果灯泡的灯丝电阻保持不变,求:
(1)通过灯泡电流的最大值是多少? (2)灯泡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少?
(4)写出电流i的瞬时值表达式,并画出i-t图象。
14.(12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框架cdef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此时abed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杆的电阻为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⑴若从t=0时刻起,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每秒钟增量为k,施加一水平拉力保持金属杆静止不动,求金属杆中的感应电流.
⑵在情况⑴中金属杆始终保持不动,当t= t1秒末时,求水平拉力的大小.
⑶若从t=0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当金属杆在框架上以恒定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可使回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写出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参考答案: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1、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选题 (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结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成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有些脂质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C.一条肽链不可以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
D.多数生物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
2.下列是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图解,水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3.下面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只有第三个阶段能产生ATP
B.ATP的分子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
C.ADP转化成ATP只能利用化学能
D.细胞的能量“通货”是ATP
4.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
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
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是
A.下移、右移、上移
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
D.上移、右移、上移
5. 给兔注射C6H1218O6,在兔体内最先发现含有18O的物质是下列的哪一种
A. H2O B.丙酮酸 C.CO2 D.乳酸
6、常温下进行下列处理,没有显色反应的是
A.用吡罗红处理RNA B.用碘液处理淀粉溶液
C.在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
7.已知山羊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A.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溶酶体
B.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高尔基体
C.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D.线粒体 液泡  内质网  核糖体
8、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C.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减少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9.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的表达原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在人体内①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②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是不变的
10、一个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一个含31P的大肠杆菌后,释放出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则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最多占总数的比例为:( )
A.2% B.1% C.0.5% D.50%
11、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
B.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率为零
C.按乙曲线增长的不同种群,在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D.为达到最佳的灭鼠效果,在人工灭鼠时最好将田鼠数量控制在b点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和生物
B.蝙蝠取食与飞行是通过自身发出的信息素对目标进行定位的。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及种群的繁衍都与信息的传递作用有关
13、下图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BC段和CD段的距离相等。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C处用电刺激,兴奋在BC段上的传导与在CD段上的传递所用的时间相同
B.若刺激点改在D处,则在A、B、C三处都可以检测到膜内外电位的变化
C.一般情况下,肌肉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
D.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14.某种花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花瓣数多(B)对花瓣数少(b)为显性,其中花瓣数多(B)会纯合致死。现用杂合的红色、花瓣数多的该种花(AaBb)自交,后代各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A.9:3:3:1 B.1:1:1:1 C.6:3:2:1 D.3:3:1:1
15、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1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蛋白、抗体 ②血红蛋白、葡萄糖
③氨基酸、CO2 ④胰岛素、 突触小泡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将经过图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的一侧(见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生长和弯曲最明显的是
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
C.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9. 下列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也能演替为森林?????????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2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B.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高而引起的
C.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指的就是淋巴因子和溶菌酶
D.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每空2分, 共14分)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BC段与AB段相比说明 能影响 的活性。
(2)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
(3)DE段与EF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和ATP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 (变多、变少、基本不变)。
(4)G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22. (每空2分,共8分)下图是反射弧和及其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 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填序号)。
(2)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兴奋部位是 (填a或b或c)。在静息电位时 (填K+或Na+)外流
(3)兴奋通过图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
23.(每空2分,共12分)下面是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左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2)在右图所示的营养结构中,乙和庚种间关系为 。
(3)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5 000 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 (多、少),营养结构越 (简单、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24、(每空2分,共16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和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
(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
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
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科参考答案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略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We _______ last night, but we went to the concert instead.
A. must have studied B. might study C. should have studied D. would study
答案是C。
21. At the class meeting the students discussed three different _______ to the study of English.
A. means B. approaches C. methods D. ways
22. It’s better to express your anger ______ bottle it up.
A. more than B. other than C. rather than D. or rather
23. If law and order as well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______, neither the citizen nor his property is safe.
A. are not observed B. is not observed
C. were not observed D. was not observed
24. --- Did you return the book you borrowed from Tom?
--- Yes, I gave it to him ______ I saw him.
A. for the moment B. the moment C. for a moment D. at the moment
25. I was caught in the traffic jam this morning; ______, I would have come on time.
A. otherwise B. besides C. however D. therefore
26. ______ helping the situation, you’ve just make it worse.
A. Except for B. Along with C. Apart from D. Far from
27. Don’t lend them the car --- they are taking ______ of you.
A. advantage B. notice C. photo D. control
28. --- How about your new book?
--- It won’t be long before it ______.
A. publish B. come out C. give out D. take out
29. It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 this kind of music.
A. heard B. am hearing C. have heard D. had heard
30. ---How did you _____ the old valuable house?
---It used to be _____my uncle. He left it to me in his will.
A. take possession of ; in possession of
B. take the possession of ; in the possession of
C. take possession of ; in the possession of
D. take the possession of; in possession of
31. The newly-discovered star was named _____a Chinese astronomer _____ honor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astronomy.
A. for; in B. after; for C. as; in D. after; in
32.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r boyfriend?
---I can’t stand _____when he often ignores me and talks with other girls.
A. one B. that C. him D. it
33. Reciting does much good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it _____helps to learn science subjects better.
A. on the contrary B. in turn C. by chance D. in return
34. The new comers found it impossible to _____themselves to the climate to make permanent homes in the new countries.
A. suit B. adopt C. adapt D. match
35. ---Please sit down and have a break. You have been working for three hours.
---No, thank you. _____.
A. I am not a little tired B. I am not in the least tired
C. You go ahead please D. I’ll stop and rest together with you
第二节:完形填空(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Dahlia was running around the house screaming and crying. “I hate her! I hate her! I will __36__ play with her again!” Finally, her steps slowed, __37__ she told her father what had happened. He listened attentively. __38__ she stopped, he asked, “Is there __39__ else?” Dahlia added more details and began __40__ bitterly again. Father was listening. When Dahlia __41__ talking, he said, “It must __42__ you to be made fun of like this by your best friend Tina.” Dahlia __43__ her father’s embrace(拥抱)and support as she cried __44__ more in his arms. Then as __45__ as the storm of tears began, she was finished. She got up and __46__ announced, “Daddy, did you know that tomorrow Tina and I are going together to the beach? We are __47__ a log house there with Adam and Tom, I will tell Tina before we go that I __48__ ruin her work again, and I’m sure she will be __49__ to me. ”
  Why was this encounter (sudden meeting) so successful? How did Dahlia __50__ her sadness so completely and realize her responsibility in the matter __51__ her own?
  There were three main parts in her father’s reaction that __52__ : (A) Attention (B) Respect (C) Trust. He gave his daughter __53__ attention and took her seriously as she __54__ her feelings. He respected her by not coming with words of wisdom, advice or help. He validated(证实)the feelings she __55__ . And he trusted her to do and say what she needed in order to lead herself toward resolution of her emotions.
36.A.hardly B.seldom C.ever D.never
37.A.so B.but C.and D.then
38.A.Before B.When C.While D.Since
39.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40.A.crying B.running C.talking D.saying
41.A.kept B.started C.stopped D.hated
42.A.hurt B.ache C.injure D.wound
43.A.got B.received C.accepted D.admitted
44.A.many B.some C.any D.no
45.A.soon B.quickly C.suddenly D.fast
46.A.surprisingly B.angrily C.sadly D.cheerfully
47.A.building B.buying C.making D.repairing
48.A.shouldn’t B.won’t C.daren’t D.can’t
49.A.polite B.cruel C.rude D.nice
50.A.get over B.get away C.get along D.get through
51.A.for B.on C.by D.in
52.A.did B.followed C.went D.worked
53.A.full B.incomplete C.half D.undivided
54.A.sent out B.threw out C.put out D.poured out
55.A.expressed B.showed C.said D.strengthene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Divorces in Japan have more than doubled, according to health ministry statistics. One in three Japanese marriages now ends in divorce.
Atsuko Okano was in one of those failed marriages. Three years ago, she found herself alone in her 30s, with children to raise and a future full of question marks and social shame. But she also saw an opening, and became an advisor helping people like herself.
“My husband was cheating on me,” she recalled. ‘I did everything to bring him back to me but it didn’t work, so I dumped him.” Such frankness i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Japan’s recently divorced.
Divorced people – particularly woman – have long been looked down upon in Japan, where self-sacrifice and family stability are regarded as ideals. In the past, bored housewives remained bored. The security of the family un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Now, young Japanese are increasingly choosing satisfaction in life over the demands of tradition, and more woman ar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As a result, Japanese divorce rates are flying. Experts attribute this to the erosion of a long-standing double standard that granted divorced men respectability, but branded(gave somebody a bad name) divorced women as damaged goods.
Over the past decade, growing numbers of highly educated and successful professional women have challenged that assumption(something taken for granted) by turning their backs on unhappy marriages and paying no attention to the taboo(禁忌)of divorce. The majority of divorce behavior now is started by women.
56.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fact that nowadays Japanese women _________.
A. are granted respectability after they get divorced
B. are becoming brave enough to challenge the taboo of divorce
C. still consider the security of the family unit to be very important
D. are becoming mor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57.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2 that Atsuko Okano __________.
A. had some children to raise
B. was very confident with her future
C. was not greatly respected by Japanese society
D. might have found a job to help divorced people
58. The underlined word “dumped”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
A. looked down upon
B. had a quarrel with
C. hated
D. divorced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the reason for rising rate of Japanese divorces?
A. Self-sacrifice and family stability are not much appreciated in Japan as before.
B. More women can support themselves financially.
C. Divorced men and women can quickly find their new partners
D. Young Japanese care more about satisfaction in life than their elders did.
B
She is widely seen as proof that good looks can last forever. But, at nearly 500 years of age, time is catching up with the Mona Lisa.
The health of the famous picture, painted by Leonardo da Vinci in 1505, is getting worse by the year, according to the Louvre museum(卢浮宫博物馆)where it is housed.
“The thin, wooden panel on which the Mona Lisa is painted in oil has changed shape since experts checked it two years ago,” the museum said. Visitors have noticed the changes but repairing the world’s most famous painting is not easy. Experts are not sure about the materials the Italian artist used and their current chemical state.
Nearly 6 million people go to see the Mona Lisa every year, many attracted by the mystery of her smile.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when you’re not looking at her, she seems to be smiling, and then you look at her and she stops,” said Professor Margaret Livingstone of Harvard University. “It’s because direct vision(视觉)is excellent at picking up detail, but less suited to looking at shadows. Da Vinci painted the smile in shadows.”
However, the actual history of the Mona Lisa is just as mysterious as the smile. Da Vinci himself loved it so much that he always carried it with him, until it was eventually sold to France’s King Francis I in 1519.
In 1911, the painting was stolen from the Louvre by a former employee, who took it out of the museum hidden under his coat. He said he planned to return it to Italy. The painting was sent back to France two years later.
During World War II, French hid the painting in small towns to keep it out of the hands of German forces.
Like many old ladies, the Mona Lisa has some interesting stories to tell.
C .they don’t have the materials Da Vinci used
D. they are afraid it will be done further damage.
C
There are two basic ways to see growth: one as a product, the other as a process. People have generally viewed personal growth as an external (外在的) result or a product that can easily be identified and measured.The worker who gets a rise, the student whose grades improve, the foreigner who learns a new language—all these examples of people who have measurable results to show for their efforts.
By contrast,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growth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since it is a journey and not the specific signposts or landmarks along the way.The process is not the road itself, but the attitudes, feelings people have , and their caution or courage, as they meet with new experiences and unexpected difficulties.In this process, the journey never really ends;there are always new ways to experience the world, new ideas to try, new challenges to accept.
In order to grow, to travel new roads, people need to have a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to face the unknown, and to accep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y may “fail” at first.How we see ourselves as we try a new way of being is necessary for our ability to grow.Do we see ourselves as quick and curious? If so, we tend to take more chances and be more open to unfamiliar experiences.Do we think we’re shy and indecisive? Then our sense of fear can cause us to hesitate, to move slowly, and we think we are slow to adapt change or that we’re not smart enough to deal with a new challenge.Then we are likely to take a more passive role or not try at all.
These feelings of insecurity (不安全) and self-doubt are both unavoidable and necessary if we are to change and grow.If we protect ourselves too much, then we stop growing.We become trapped inside a shell of our own making.
64.In the author’s eye, one who views personal growth as a process would ______.
A. succeed in climbing up the social ladder
B. grow up from his own achievements
C. face difficulties and take up challenges
D. aim high and reach his goal each time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viewed as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growing?
A.Our manager was always willing to accept new challenges.
B.Jane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speech competition.
C.Jerry picked up French during his stay in Paris.
D.Father’s salary rose from 5, 000 to 7,000.
66.For personal growth, the author is in favor of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
A.being curious about more changes
B.being quick in self-adaptation
C.having an open mind to new experiences
D.staying away from failures and challenges
6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It is not so easy to measure personal growth.
B.To try and fail on the new road facing the unknown is unavoidable.
C.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see a person’s growth.
D.If you are too shy to take any risks in life, you cannot grow up.
D
Forest guards in western India are using cell phones with ringtones of cows mooing, goats bleating and roosters crowing to attract leopards that have wandered into human settlements, officials said on Monday.
The wild cats in the state of Gujarat often get into villages near forests in search of food, say officials, adding that this results in attacks on people. But rather than use methods such as live bait(诱惑物) like goats tied to trees to lure the leopards, which then fall into large pits dug by guards, officials say they have found a safer method to trap the cats.
“The moos of a cow, bleating of a goat from the phone has proved effective to trap leopards,” said D. Vasani, a senior forest official in Gujarat. “This trick works.” Vasani said forest guards have downloaded the sounds of over a dozen animals as ringtones on their mobiles which they attach to speakers and fix behind a cage. They then play the ringtone continuously for up to two hours until the curious leopard appears and moves into the cage looking for its easy meal.
At least five leopards have so far been lured from villages since the new ringtone method was introduced three months ago. The cats have all been released back into forest areas.
Wildlife activists welcomed the new initiative saying that previous methods of trapping the cats using pits often resulted in the animals getting injured.
68.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Cell Phones to Hunt Animals
B. Practical Uses of Cell Phones
C. Wildlife and New Technology
D. Phone Ringtones to Catch Leopards
69. Forest guards in India try to catch leopards mainly because ______.
A. leopards attack villagers
B. they want leopard fur
C. leopards attack animals
D. they have new ringtones
70. What will be needed to trap the leopards using the new method?
① cell phones ②animals ③ sounds of animals ④ cages ⑤large pits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第二节:语篇结构(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ith your workload growing, you may be telling yourself a vacation is one luxury you can’t afford. 71 A vacation allows you the opportunity to recharge your physical and motional batteries, disconnect from everyday concerns, and return to work rested and refreshed. Some facts have proved employees are more productive after a vacation than before one. Here are some tips for you to plan your vacation to make sure that your time away from the office is worry free.
Time is right. A Robert Half survey shows that July and August are the most favorable months for employees to take a break because these months offer ideal beach weather and many businesses slow down during this time. 72 For instance, if a big task is planned for the summer, you may consider postponing your trip until the fall.
Ask others for assistance. 73 Your supervisor can help you determine who is the most qualified for a particular task.
Let your contacts know. Give colleagues and customers you frequently work with a few weeks’ notice before you start off. 74
Conduct a technical review. Before you leave, make sure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in your e-mail inbox so you don’t exceed (超越) your storage limit while you’re out of the office, which might prevent you from sending messages when you return. 75
In short, taking vacation is necessary and beneficial for your job. But you must plan your vacation properly in order to work free and worry free on holiday.
A. Ask trusted colleagues to handle your projects while you’re away.
B. A summertime beach vacation includes so much more than what you desire these days.
C. But the truth is that you can’t afford not to take one.
D. This will give them enough time to plan for your absence.
E. Also make sure passwords won’t expire(期满) while you are away.
F. What’s more, find your pet a temporary home when you are on vacation.
G. When planning your vacation, remember to take into account any activity that your department will be focused on during that time.
第二卷(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Recently I read an article in a magazine. It was of a mother who was worried about his son just
because of he always kept his hair long. The mother thought that was not right, but the son felt
there was nothing unusually about it. Different generation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same
thing. That is what is meaning by “ the generation gap”. We can see them in our daily lives. Most
of our parents like listening to old song while young people prefer pop songs. Every time my
father finds me listen to rock music, he always shouted, “Shut it off. It’s awful!” How can we deal
the generation gap?
短文改错:
书面表达:
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80和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
6.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其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的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就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于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选出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 )(3分)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频典二部 典:掌管。
B.信单骑及之于泸涧 及:至,达到。
C.守宰暗弱 暗:糊涂。
D.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举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B.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
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
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后来他被逼自尽。
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5分)
译文:
(2) 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11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8.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心!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
  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
  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
  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
  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
C.“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
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
(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杰克·伦敦的悲剧(有改动)
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马克·吐温①,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然而,同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人的结局却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跻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
【注】①马克·吐温(1835—1910),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幽默大师、著名演说家。他出身贫苦,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做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通过《马丁·伊登》我们看到,杰克?伦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才被毁灭是有着很强的预见性的,但自己也免不了这样的结局,说明他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B.二十几岁的杰克·伦敦是以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对穷苦人的满腔同情开始的文学创作,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位鄙视资产阶级世界,敢于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大胆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无情的社会主义者。
C.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使青年杰克·伦敦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性格逐渐消退,直至成为彻头彻尾的拜金主义者的重要的思想根源。
D.对于饱尝人世艰辛、思想混杂的杰克?伦敦的一生,作者是抱有批判和惋惜之情的。但作者也认为,杰克·伦敦及其所留下的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研究方面深具价值。
E.这篇传记语言简明流畅,结构清晰,并采用倒叙的写法,将传主从童年直到自杀身亡的短暂的一生清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B.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C.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掌握住了度的问题,演唱和表演不瘟不火,恰到好处。
D.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自2000年开始评选以来,当选者均为所在行业内翻云覆雨的名人,而2003年“经济年度人物”当选者之一竟然是四川的一位普通农妇。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当时文章中没有明确指出,旧式农民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但是,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农民战争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进这一陌生的领域。
C.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D.汉语学者难道不能做到,这世界无论多么让人沮丧,都既不悲观自弃,亦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之域吗?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________________。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16.根据材料,请用四个短语从不同角度概括四川乌木市场特点。(四个短语一共不得超过20字)(4分)
乌木有着“植物木乃伊”之称,分布于四川盆地,是由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经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近年来,大量游资涌进乌木收藏市场,把价格炒起来以达到赚钱的目的。这导致了乌木市场混乱,不仅乌木价格疯狂上涨,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乌木到底属于普通商品、艺术品还是文物?目前,无论是国家有关部门还是业内均未给出一个明确界定;并且目前乌木交易大都是私下进行的。现在很多人喜欢收藏这些东西,乌木已经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不少乌木产品是作为礼品被提前预订的,很多人将其视为馈赠佳品。
17.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 (6分)
例: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李白诗是 。
杜甫诗是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广场地板和英雄雕像均出自同一座大理石山岗,地板对雕像说:“瞧,人们在你面前顶礼膜拜,多么风光!而我却被人们踩在脚下,默默无闻。”雕像说:“谁叫你当初不经过工匠的雕刻呢?”……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挖掘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5分)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斜戴着帽子。他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诘旦:第二天早晨,明早”、“慕:仰慕,敬慕。”“侧帽:斜戴着帽子”、定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0
三、11.(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这叫“艺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③铁暗示本文的主题,象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3)①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②从他面对村人的误解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③从他最后突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
(4)同意。(2分)?
①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需要忍辱负重。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变得刚硬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能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分)
(3)①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简要说明了杰克?伦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的结局。(2分)②画线语句将他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杀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这一题眼。(2分)③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4)①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写作的第一源泉,极端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只能让自己的写作走向沉沦。(2分,理解作品观点,合理即可)②成功时期,结合作品,分析合理即可(3分)③极端个人主义时期,走向极端,分析合理即可。(3分)
就材料看,有两个重要的对象:广场地板和英雄雕像。他们虽出自同一座大山,材质相同,但结果却大不一样。在关系上,两者相互对举,互为呼应。大理石地板成为地板的原因在于它缺少了“雕刻”的重要一环,而英雄雕像成为“英雄”的原因在于它经受了“雕刻”之苦。这就直接启示我们:l、成功的获得必须经由 “雕刻”加工;2、应学会付出和“忍受”;3、不同过程(经历)导致不同结果;量变可达到质变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