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讲练】第2讲 平行线的综合应用(学生版+教师版,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讲练】第2讲 平行线的综合应用(学生版+教师版,PDF版)

资源简介

第二讲 平行线的综合应用
一、平行线的构造
知识总结
模型 结论
“猪蹄”模型
若 ,则
“铅笔”模型
若 ,
模型 结论
若 ,则
若 ,则
经典例题
例题1
1 将两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摆放,使其中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张长方形纸片
的一条边上,求 = .
答案 .
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 作 ,
∵ , ,
∴ , ,
∴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的性质
2 如图,已知直线 , , ,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由外角得: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的性质
3 如图,两直线 、 平行,则 (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如图,过 、 、 、 分别作 , , , ,








即 ,
故选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角 >角度的运算 >题型:角的和差的计算与证明-有图
4 如图, , 、 、 、 、 、 、 之间的关系是 .
答案
解析 如图,过 点作 ,过 点作 ;
由猪蹄模型得: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判定
例题2
5 探究:
(1) 如图所示:若 ,点 为两平行线内部一点,则 .
(2) 若将点 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此时 、 、 之间的关系为 .
(3) 若将点 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此时 、 、 之间的关系为 .
答案 (1)
(2)
(3)
解析 (1) 过 作




∴ ,
即 .
(2) 过 作




∴ ,
即 .
(3) ,
过点 作





即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的性质
例题3
6 已知 , 与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
(1) 如图 ,若 ,求 的度数.
(2) 如图 中, , ,写出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你的结论.
(3) 若 , ,设 ,直接用含有 , 的代数式表示
出 .
答案 (1) .
(2) .
(3)
解析
(1) 作 , ,
∵ ,
∴ ,
∴ , ,
, ,
∴ .
∵ ,
∴ ,
∵ 和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 ,
∵ ,
∴ .
故答案为: .
(2) ∵ , ,
∴ , ,
∵ 与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
∴ , ,
∴ ,
∵ ,
∴ .
(3) 由( )结论可得,
, ,
解得: .
故答案为: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角 >角度的运算 >题型:角的和差的计算与证明-有图
例题4
7 已知:如图:直线 ,点 是 , 之间(不在直线 , 上)的一个动点.

(1) 应用:若小明把一块三角板( , )如图 放置,点 , , 是三角板的
边与平行线的交点,若 ,求 的度数.

(2) 探究:将图 中的三角板 进行适当转动,如图 ,直角顶点 始终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点
在线段 上,连结 ,且有 平分 ,现给出①、②两个式子:① ;②
,请探究以上两个式子的值是否变化,如果不变,求出其结果;如果变
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2) ①不变 ②变.
解析 (1) ∵ .
∴ .
由( )可得, .
∴ , .
∴ .
(2) ① 的值不变.
设 ,则 .
由( )得 .
∴ .
∴ .
∴ .
即 的值不变,值为 .
② 的值变化,理由如下.
同( )得 , .
∴ .

即 的值会变化.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构造 >题型:拐点模型
二、等积变形
知识总结
模型一:共边模型
条件:在△ABD和△ADC中,AD为公共边,
并且B、D、C在同一条直线上.
结论1: ;
结论2: ;
结论3: .
模型二:等积变换
条件:AB∥CD或四边形ABDC为梯形.
结论1: ;
结论2: ;
结论3: .
注:条件和结论互换也成立.
例题5
8 如下图,已知点 在线段 上, ,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不确定
答案 A
解析 如图,连接 ,
∵ , ,
∴ ,
又∵ , ,
∴ .
故选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总结
1.过三角形边上的一点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如图 ,过线段 上的点 作直线,使平分 的面积.
作法:
①取线段 的中点 ,
②连接 ,
③过点 作 ,
④过点 和 画直线 ,
则直线 平分 的面积.
2.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平分四边形的面积
如图四边形 ,过点 作直线,使平分四边形 的面积.
作法:
①连接 ,
②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③取线段 的中点 ,
④过点 和 画直线 ,
则直线 平分四边形 的面积.
例题6
9 如图 ,五边形 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的示意图,经过多年开垦荒地,现已变为
图 ,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图中的折线 )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点 修一条直
路,直路修好后,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和承包时的一样多,请你用有关几何知识,按张大
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
图 图
答案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如图3,

( )连接 ,
( )过点 做 与 交于点 .
( )连接 , 为可求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几何图形
三、数学万花筒
欧式几何
欧氏几何源于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把人们公认的一些几何知识作为定义和公理(公设),
在此基础上研究图形的性质,推导出一系列定理,组成演绎体系,写出《几何原本》,形成了欧氏几
何.按所讨论的图形在平面上或空间中,又分别称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给出了5条公理和5条公设.
五条公理是: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等量减等量,其差仍相等.
4、彼此能够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是: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长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和,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
必定相交.
第五条公理称为平行公理(平行公设),可以导出下述命题: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
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
平行公理并不像其他公理那么显然.许多几何学家尝试用其他公理来证明这条公理,但都没有成功.19
世纪,有人通过构造非欧几里得几何,说明平行公理是不可证的.
四、巩固加油站
巩固1
10 探究:
(1) 如图 ,若 ,则 、 、 的关系为: .

(2) 在( )条件下,将点 移至图 所示位置,则 、 、 的关系为 .

(3) 若将点 移至如图 所示位置,则 、 、 的关系为 .

(4) 若将点 移至如图 所示位置,则 、 、 的关系为 .

答案 (1)
(2)
(3)
(4)
解析 (1) 略.
(2) 略.
(3) 如图,过点 作 ,
∴ ,
∵ ,
∴ ,
∴ ,
∵ ,
∴ = ,即 .
故答案为: .
(4) 如图,过点 作 ,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构造 >题型:其他拐点问题
巩固2
11 已知:如图所示, , , ,则 .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 作 的平行线 ,
则 ,
∵ , ,
∴ ,
∴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的性质
巩固3
12 如图所示,若 ,求 , , 的关系?
答案 .
解析 过点 作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已知)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构造 >题型:拐点模型
巩固4
13 如图, , , , 平分 , ,求 的度数
度.
答案
解析 ∵ ,
∴ ,
又∵ ,
∴ ,
∴ , ,
∴ ,
∵ 平分 ,
∴ ,
∴ .
故答案为: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角 >角度的运算 >题型:角的和差的计算与证明-有图
巩固5
14 如下图,已知 , , ,求证: .
A B
E F
C D
答案 证明见解析.
解析 如右图所示,分别过点 , 做 和 的平行线,
易得: A B
F
, E
C D

即有: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构造 >题型:拐点模型
巩固6
15 如图,直线 ,连接 ,直线 、 及线段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
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 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 , ,构成 ,
, 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 角)
(1) 当动点 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 .
(2) 当动点 落在第②部分时, 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
立)
(3) 当动点 落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 , ,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 的
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说明.
答案 (1) 证明见解析.
(2) 不成立.
(3) ①当动点 在射线 的右侧时,结论是 ,
②当动点 在射线 上时,结论是: (或
或 ),
③当动点 在射线 的左侧时,结论是: .
解析 (1) 如图 所示,
过点 作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已知),
∴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2) 过 作 ,
∵ ,
∴ ,
∴ , ,
∴ ,
∴ ,
∴ ,
∵ ,
∴ 不成立.
(3) ①当动点 在射线 的右侧时,如图,结论是 ,
理由是:∵ ,
∴ ,
∵ ,
∴ .
②当动点 在射线 上时,如图 ,结论是: (或
或 ),
理由是:∵ ,
∴ ,
∵ ,
∴ 或 .
③当动点 在射线 的左侧时,如图,结论是: ,
理由是:∵ ,
∴ ,
∵ ,
∴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平行线的性质
巩固7
16 已知 ,点 在点 的右侧, , 平分 , 平分 , , 所
在的直线交于点 ,点 在 与 两条平行线之间.
1 如图 ,点 在点 的左侧,若 ,则 的度数为 .
2 如图 ,点 在点 的右侧,且 , .若 ,则 的度数为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2
解析 1 ∵ 、 分别为 和 角平分线,
∵ ,
∴ , ,
∴ .
2 过点 作直线 ,
∵ ,∴ ,
又∵ 、 分别为 和 角平分线,


∴ .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构造 >题型:拐点模型
巩固8
17 如图,欲将一块四边形 耕地中间的一条折线段小路 改为过点 的直路 ,但不能改
变原来折线小路两边的耕地面积的大小,应如何作图?(简述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作图见解析.
解析 连接 ,过 作 交 于 , 于 ,连接 , 即为所求.
理由如下:∵ ,
∴ ,
∴四边形 的面积 四边形 的面积.
标注 几何图形初步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 >题型:等积变换与“平行线”有关第二讲 平行线的综合应用
一、平行线的构造
知识总结
模型 结论
“猪蹄”模型
若 ,则
“铅笔”模型
若 ,
模型 结论
若 ,则
若 ,则
经典例题
例题1
1 将两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摆放,使其中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张长方形纸片
的一条边上,求 = .
2 如图,已知直线 , , ,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3 如图,两直线 、 平行,则 ( ).
A. B. C. D.
4 如图, , 、 、 、 、 、 、 之间的关系是 .
例题2
5 探究:
(1) 如图所示:若 ,点 为两平行线内部一点,则 .
(2) 若将点 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此时 、 、 之间的关系为 .
(3) 若将点 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此时 、 、 之间的关系为 .
例题3
6 已知 , 与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
(1) 如图 ,若 ,求 的度数.
(2) 如图 中, , ,写出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你的结论.
(3) 若 , ,设 ,直接用含有 , 的代数式表示
出 .
例题4
7 已知:如图:直线 ,点 是 , 之间(不在直线 , 上)的一个动点.

(1) 应用:若小明把一块三角板( , )如图 放置,点 , , 是三角板的
边与平行线的交点,若 ,求 的度数.

(2) 探究:将图 中的三角板 进行适当转动,如图 ,直角顶点 始终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点
在线段 上,连结 ,且有 平分 ,现给出①、②两个式子:① ;②
,请探究以上两个式子的值是否变化,如果不变,求出其结果;如果变
化,请说明理由.

二、等积变形
知识总结
模型一:共边模型
条件:在△ABD和△ADC中,AD为公共边,
并且B、D、C在同一条直线上.
结论1: ;
结论2: ;
结论3: .
模型二:等积变换
条件:AB∥CD或四边形ABDC为梯形.
结论1: ;
结论2: ;
结论3: .
注:条件和结论互换也成立.
例题5
8 如下图,已知点 在线段 上, ,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不确定
知识总结
1.过三角形边上的一点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如图 ,过线段 上的点 作直线,使平分 的面积.
作法:
①取线段 的中点 ,
②连接 ,
③过点 作 ,
④过点 和 画直线 ,
则直线 平分 的面积.
2.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平分四边形的面积
如图四边形 ,过点 作直线,使平分四边形 的面积.
作法:
①连接 ,
②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③取线段 的中点 ,
④过点 和 画直线 ,
则直线 平分四边形 的面积.
例题6
9 如图 ,五边形 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的示意图,经过多年开垦荒地,现已变为
图 ,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图中的折线 )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点 修一条直
路,直路修好后,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和承包时的一样多,请你用有关几何知识,按张大
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
图 图
三、数学万花筒
欧式几何
欧氏几何源于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把人们公认的一些几何知识作为定义和公理(公设),
在此基础上研究图形的性质,推导出一系列定理,组成演绎体系,写出《几何原本》,形成了欧氏几
何.按所讨论的图形在平面上或空间中,又分别称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给出了5条公理和5条公设.
五条公理是: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等量减等量,其差仍相等.
4、彼此能够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是: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长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和,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
必定相交.
第五条公理称为平行公理(平行公设),可以导出下述命题: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
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
平行公理并不像其他公理那么显然.许多几何学家尝试用其他公理来证明这条公理,但都没有成功.19
世纪,有人通过构造非欧几里得几何,说明平行公理是不可证的.
四、巩固加油站
巩固1
10 探究:
(1) 如图 ,若 ,则 、 、 的关系为: .

(2) 在( )条件下,将点 移至图 所示位置,则 、 、 的关系为 .

(3) 若将点 移至如图 所示位置,则 、 、 的关系为 .

(4) 若将点 移至如图 所示位置,则 、 、 的关系为 .

巩固2
11 已知:如图所示, , , ,则 .
巩固3
12 如图所示,若 ,求 , , 的关系?
巩固4
13 如图, , , , 平分 , ,求 的度数
度.
巩固5
14 如下图,已知 , , ,求证: .
A B
E F
C D
巩固6
15 如图,直线 ,连接 ,直线 、 及线段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
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 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 , ,构成 ,
, 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 角)
(1) 当动点 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 .
(2) 当动点 落在第②部分时, 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
立)
(3) 当动点 落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 , ,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 的
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说明.
巩固7
16
已知 ,点 在点 的右侧, , 平分 , 平分 , , 所
在的直线交于点 ,点 在 与 两条平行线之间.
1 如图 ,点 在点 的左侧,若 ,则 的度数为 .
2 如图 ,点 在点 的右侧,且 , .若 ,则 的度数为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巩固8
17 如图,欲将一块四边形 耕地中间的一条折线段小路 改为过点 的直路 ,但不能改
变原来折线小路两边的耕地面积的大小,应如何作图?(简述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