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海瑞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①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②,令老仆艺③蔬自给。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⑤。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金都御史⑤巡视抚应天十府。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⑥,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由是怨颇兴。帝犹优诏奖瑞。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大保,谥忠介。(节选自《明史·海璃传》,有删改)【注释】①署:代理。②脱粟:糙米饭。③艺,种植。④斋醮(jiào):斋,斋成;醮,一种祭祀之礼。⑤佥(qiān)都御史:古代官职名,执掌纠察百官纪律。⑥飚发凌厉:气势猛然。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迁淳安知县(迁移) B.顾左右曰(回头看)C.无使得遁(逃跑) D.素疾大户兼并(痛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2)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海瑞生活俭朴。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B.海瑞时时关心国事。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C.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D.海瑞推行政令气势很猛烈,有些好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公明宣求学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已。”[注释]①公明宣:春秋时鲁国人,跟随曾子学习。②而:你。③参:曾子,名参。④说:同“悦”,悦服,从心里佩服。⑤其学而已:我的学习也不过如此。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只画一处)宣 见 夫 子 居 朝 廷 严 临 下 而 不 毁 伤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7.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公明宜受到曾子赞赏的原因。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②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③而啮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也有狗。有道之人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④,大臣为猛狗,迎而啮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选自《韩非子》,有删改)【注释】①升概:用升量取并刮平。②孺子:小孩子。③迓:迎。④万乘之主:大国的君主。8.用“/”给下面文字断句。(画两处)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啮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10.选文借写①_____________(用四字概括)的寓言故事,运用②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揭露封建社会常见的丑恶现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淡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更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棰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赈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钟起刀笔,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赈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 卷一六一》)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其才 奇:对……感到惊奇B.擢知苏州 擢:被提拔C.钟初视事 视事:处理政事D.凡忱所行善政 善:善于1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A.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B.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C.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D.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的才能被尚书吕震欣赏,吕震推荐他担任仪制司主事。B.况钟刚到苏州任知府时,不会处理事务,被属吏蒙蔽欺骗。C.况钟奏请朝廷为苏州、松江减免大量赋税,用积累的存粮赈济灾民、代交杂赋。D.况钟不受匿名书信的影响,坚持向朝廷推荐邹亮,邹亮后来官至御史。14.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钟起刀笔,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赈赡。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①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②而杀之,蔑③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注:①谢玄,东晋名将。阳平公融,前秦宗室名臣待融,被封为阳平公。后文的。“坚”,指苻坚,前秦国君。谢琰、桓伊、朱序都是东晋名将。②蹙:紧压。③蔑:无,没有。15.翻译下面加点的字。(1)移陈少却 (2)皆以为晋兵且至16.翻译下面的句子。(1)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2)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17.从文中看,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18.文中画线句有何作用?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普,字则平,幽州蓟(jì)人。世宗①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②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③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④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⑤,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⑥,虽多忌克⑦,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⑧,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注】①世宗即周世宗柴荣,太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即宋太宗赵光义。②排闼:推门,撞开门。③裀:古同“茵”,垫子;褥子。④弹丸黑子,比喻极小。⑤侧微:卑贱。⑥岸谷,高傲。⑦忌克:为人妒忌刻薄。⑧循默:谓循常随俗而不表示意见。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太祖尝与语,奇之(2)不如姑俟削平诸国(3)阖户启箧取书(4)及次日临政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佐命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帝以嫂呼之 行道之人弗受C.则人皆物色之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泉香而酒洌。2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22.结合文段概括赵普能得到宋太祖重用的原因。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①,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意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③。”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做。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少加隐括( ) (2)奔命不暇( )(3)杖之数下( ) (4)大笑释去( )2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有 负 者 辄 折 券 与 之 秋 毫 不 以 丐 人25.翻译句子。(1)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2)贵人子惶骇,谢:“有之。”26.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桃花记明·陈继儒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①。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余以花朝②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③,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④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昔陶征君⑤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选自《媚幽阁文娱》,有删改)①秾华:繁盛、娇艳。②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也有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日之说。③榼(kē):古时盛酒的器具。④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也作“藏驱”。钩,为博具。⑤陶征君: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旧称曾经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者为征君。27.用现代汉语写出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有桃花蓊然_____________ (2)具鸡黍饷客_____________(3)乃从花篱外要路客_____________ (4)可谓功罪半之矣_____________28.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29.作者去南城看桃花时的心情怎么样?请紧扣文中内容说说理由。30.文末写道:“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请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A2.(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2)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3.D4.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后代理南平县教谕,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从杨最、杨爵因上疏劝谏而获罪后,没有谁再敢议论时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也都是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以金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海瑞历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所以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因此怨言越来越多。皇帝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万历十五年,死于任上。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5.宣见夫子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6.示例:我钦佩这三件事,努力学习却尚未学会,我怎么敢不学习而在夫子门下呢?7.示例:从“宣见夫子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之,学而未能”等处可以看出,公明宣通过观察曾子的日常行为和待人、处事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这是曾子自己也没有做到的。参考译文:公明宣跟从曾子学习,三年没有读书。曾子说:“宣呀,你在我这里三年了,却不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公明宣回答:“我哪敢不学习呢?我见您在家中,因为有父母在,对狗马也不大声呵斥,我由衷钦佩,尽力地学,只是没能学好;我见您接待宾客,恭敬,俭约,从不轻慢,我由衷佩服,尽力地学,只是没能学好;我见您身为朝廷重臣,对下属要求很严,却从不伤害他们,我由衷地佩服,尽力地学,只是也没能学好;我钦佩这三件事,努力学习却尚未学会,我怎么敢不学习而在夫子门下呢?”曾子听了,站起身,表示歉意地说:“我还不如您会学习呢,我的学习也不过如此。”8.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啮之9.示例:这就是国君受蒙蔽受胁迫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10. 示例:①狗猛(恶)酒酸/猛狗阻售; ②比喻/类比/设喻说理; ③奸臣当道,国君被奸臣蒙蔽,人才不被重用,政治黑暗(奸人当道,堵塞贤路,蒙蔽君主)。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很公平,对待顾客十分小心恭敬,酿制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酒都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邻居长者杨倩。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国家也有猛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11.D12.A13.B14.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人。参考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来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恰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的空缺。况钟由于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非常高兴,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几天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做。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将属僚中贪婪、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救济农民和存储的粮食每年有几十万石,除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赋和拖欠的租赋。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人。有个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后升任御史。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15.(1)后退(2)将要16.(1)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2)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17.东晋将领设计诱骗秦军主动后撤,为晋军渡河攻击秦军创造了条件;朱序在队伍中大喊秦败,扰乱了秦的军心,使其失去士气。18.与前文“秦兵遂退,不可复止”相照应,交待了秦军一退就不可收拾的原因。译文: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19.①感到惊奇;②等待,等候;③箱子;④等到,等到……时候20.A21.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22.①有拥立之功②谦恭不自傲③熟悉吏事,处决如流④刚毅果断参考译文:赵普,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机与赵普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当初,太祖地位卑贱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贱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人能与他相比。23. 稍微 空闲 用杖打 释放24.有 负 者/辄 折 券 与 之/秋 毫 不 以 丐 人25.(1)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2)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26.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或答原文“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也可答“豪强都怕他”参考译文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贺铸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润色修改,便成了新奇的曲子。他曾经说:“我在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起初,监太原工作。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是同事,这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察访,了解他偷盗公物,于是把仆役和公差们屏退后,把这个贵族子弟关在密室里,贺铸手里拿着刑杖数落说:“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作某用,又某时盗窃某物拿回自己家中,是这样吗?”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贺铸说:“如果让我处罚你,就不告发你了。”贵族子弟于是站起来,自己脱去衣服露出肌肤,他就用杖打了几下,贵族子弟叩首哀告祈求,贺铸便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贺铸家境贫困,经常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27. 繁密的样子,草木茂盛的样子; 准备,置办; 通“邀”,邀请; 说28.自从我来到此处游玩后,几日之内,桃花树下就踏出了一条路径(来的人很多)。29.欢喜,高兴。作者呼朋呼友,攀折桃枝,坐在花丛中玩游戏,探叶窥果,邀客喝酒,还将桃花插入发角,落得一身花瓣,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30.功:桃花近在城郊,却没有一个人为花做蝶,自从我来到此处游玩后,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地方,于是赏花的人多了,几日之内,桃花树下就踏出了一条路径。罪:赏花的人太多,有人用暴风雨的手段折桃花,破坏了桃花的美好。参考译文:南城独独向阳,城下多栽种桃花。桃花吸收了阳气和水色,非常繁盛娇艳。居民用细细的榆枝和柔软的柳枝编制篱笆,桃花间隔杂种在菜地里,盘绕纠结如同绣品。我在花朝节后的一天,叫上陈山人父子,暖了酒提上盛酒的小榼,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一起渡过河,来到城东,(此处)桃花十分繁盛。(我们)推门闯入一户农家,见到一位老翁,准备了鸡肉米饭招待客人。我们这群人冲到筵前索要酒肉,请求将酒肉筵席移到桃花树下。又攀上桃树枝,坐在花丛中,凭藏钩游戏的输赢确定名次,五六个人在落花丛中像轱辘一样翻滚。又像孤猿狂鸟,探视花叶窥探果实,只担心枝条太细脆。这时尚有余酒,就从花篱外邀请过路客人,不管生熟美丑,把一杯酒灌进口中,把一枝桃花插入鬓角:每个人都得到了大欢喜吉祥才离开。天色已晚,归鸟回巢,我也返回了,大家都在月色下相互搀扶着回家(因为喝醉了),回头看纱巾衣袖上面,都是星星点点的酒痕和桃花瓣。昔日陶渊明用《桃花源记》借躲避乱秦等话书写一段心事,借桃花园作寓言,并非真有桃花园。现在桃花近在城郊却没有一个人为花做媒,传播消息给好事者。自从我来到此处游玩后,几日之内,桃花树下就踏出了一条路径(来的人很多)。只是前来赏花护花的人,除去我们这群人外,还能有几人?又有几人用暴风骤雨的手段摧折桃花,致使地下一片红色的花瓣衰败零落?那么我对于桃花这一事情,可以说是功过参半了吧。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