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二大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l—35.5  Na—23 Mg—24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 D. 物质的量
2. 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白炽灯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
D. 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4.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相同     B.中和HCl的多   
C.中和CH3COOH的多   D.无法比较
5.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O
6.下列事实,可以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0.1mol/L的NH4Cl溶液的pH约为5
7.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升温 B. 降温 C. 加入NaOH溶液 D. 加入稀HCl
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Fe2+、Cl-、NO3-
9. pH均为5的NH4Cl溶液和稀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比较
A. 一样大 B. 前者大 C. 后者大 D. 无法判断
10.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S2H+ + S2- B. HClO = H+ +ClO-
C. CH3COONH4NH4+ +CH3COO- D. H2CO3H+ + HCO3-
12. 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B.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 加入适量蒸馏水 D.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13. 将纯水加热至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不变 B. 水的pH变小,呈酸性
C. 水的pH变大,呈中性 D. 水中的c(H+)=c(OH-)>1×10-7 mol/L
1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4(g)+ 3/2O2 (g)= 2H2O(l)+ CO(g) △H1
B. S(s)+ 3/2O2 (g)= SO3(s) △H2
C. C6H12O6(s)+ 6O2(g)= 6CO2(g)+ 6H2O(l) △H3
D. 2CO(g)+ O2 (g) = 2CO2(g) △H4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B. 同一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
C. 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都伴有能量转化
D. 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16. 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A.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 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 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D. 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1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A.KHS B.HNO3 C.NaF D.H3PO4
18.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N2O4 (g),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降温后NO2的浓度增大 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19.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②NaHCO3③NaHSO4④KOH⑤H2SO4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⑤③①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⑤
20. 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21. 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Y>Z>W>X B. Z>Y>W>X
C. W>Z>Y>X D. X>Y>Z>W
22.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 Ni
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23.在一种一元碱ROH的溶液中,加入一种一元酸HA溶液,当反应后溶液呈现中性,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一元酸HA过量 B.生成的盐RA不能发生水解
C.加入的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C(A-)=C(R+)
24.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的溶液 B.加入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C(OH-)<C(H+)的溶液 D.pH小于7的溶液
25.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26. 下图实线曲线表示放热反应:X(g)+ Y(g)Z(g)+ M(g)+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虚线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的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增大体积
27.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3)、υ(O2)、υ(NO)、υ(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υ(NH3)=υ(O2) B. υ(O2)=υ(H2O)
C. υ(NH3)=υ(H2O) D. υ(O2)=υ(NO)
28. 在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OH-)=c(H2CO3)+c(HCO3-)
B. 2c(Na+)=c(H2CO3)+c(HCO3-)+c(CO32-)
C. c(Na+)>c(CO32-)>c(OH-)>c(HCO3-)
D. c(Na+)+c(H+)= c(HCO3-)+ c(CO32-) +(OH-)
29.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C(g) +D(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种物质均为amol。欲使C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
A.降低温度 B.恒容时,再通入2amolC和2amolD
C.恒压时,再通入2amolC和2amolD D.恒容时,再通入amolA和amolB
30. pH=3的盐酸用水稀释,体积变为原体积的2倍后,这时溶液的pH接近于
(已知lg2=0.3、lg3=0.5、lg5=0.7)
A. 1.5 B. 3.3 C. 3.5 D. 2.7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7分)pH的大小,可用来表示溶液的______的强弱。溶液的______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______性越强,pH越小。溶液中H+或OH-离子浓度______1mol/L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直接用 表示。测定溶液pH通常可
用 试纸,若精确测定溶液pH,则应用______。
32. (10分)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1mol N 和3mol H 生成1mol NH3(g)
是 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若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a和b的数值
将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将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N2(g)+H2(g) NH3(g ) △H= ;
(3)N2(g)和H2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3.(9分)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水溶液,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AgNO3:阴极: 阳极: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
(2)用Cu电极电解下列水溶液,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Na2SO4:阴极: 阳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3)用Cu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电解CuSO4水溶液,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阴极: 阳极: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
34.(8分) 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 △H<0 ,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______________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
条件发生了变化?
t1 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3时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4时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是:
t0 — t1 t2 — t3 (填 “>”“<”“=”)
(4)t6时刻,若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图中。
35.(6分) 反应2AB+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变小,则正反应是_____热反应。
(2)若B是固体,降低压强时,平衡向左移动,则A是_____态。
(3)若A是气态,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态,C为____态。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D
B
C
D
D
A
B
B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D
B
D
C
A
C
B
A
A
D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
D
D
C
A
C
D
C
B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7分)酸碱性;碱;酸;大于;C(H+)或C(OH-)的大小;pH;pH计。
32. (每空2分,共10分)
(1)释放;减小;不变
(2)-( b - a) kJ·mol-1
(3)N2(g)+3H2(g)=2NH3(1) △H=-2(b+c -a)kJ·mol-1
33. (每空1分,共9分)
34. (第(1)小题每个答案1分,共3分,
其余每空1分,共8分)
(1)t0-t1、t2-t4、t5-t6;(3分)
(2)增加生成物C;加催化剂;降低压强;
(3)<;
(4)图中答案省略。
35.(每小题2分,共6分)
(1) 放;
(2) 气;
(3) 气; 气。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发生在1912年,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建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2.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有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②欧洲工人运动兴起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5.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法国、德国、俄罗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中国主张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阿拉伯世界也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这表明
A.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两极格局形成         D.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形成
6.“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乘火车外出旅行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
9.西汉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
B.荀子提出“性恶论”
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科举制的需要
10.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其中以“三吏”、“三别”等代表性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苏轼
1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十四世纪由意大利发端的思想解放运动之所以称之为文艺复兴,因为
A.首先兴起于古代希腊罗马
B.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是资产阶级文化衰落后的复兴
D.打着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旗号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13.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在发电机的理论奠基、发电机制造、电器发明等三个关键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依次是
A.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B.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
C.瓦特→莱特兄弟→史蒂芬孙   D.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4.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印象派文学 D.社会主义文学
1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6.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17.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18.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②新技术容易推广 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20.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自由经商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2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发展主要表现为轻工业方面 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中国始终没有形统一的国内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24.下列符合唐代商业发展情况的有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②“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③“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④“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5.19世纪70年代前后,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B.外资企业雄厚技术力量的援助
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清政府优化了投资环境
26.在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的是
A.长袍 B,牛仔服 C.西装 D.对襟服
27.当看到普通公民用移动电话进行联络的情景时,我们能够判断这一情景可能出现在
A.1955年 B.1958年 C.1976年 D.2003年
28.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B.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制度被消灭
29.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已形成整体世界 B.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
C.一战后美国成为殖民强国 D.美国撤回投资削弱了世界工业生产
30.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强制性劳动 D.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
31.《苏联史》中写道:“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 3倍,年平均增长为19.2%,……
但非常遗憾的是,在集体化和机械化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牲畜
头数下降了,……农业改组达到最高潮的年份,即1931年和1932年,是谷物减产最厉害
的年份”。上述材料说明苏联
①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 ②一五期间工业发展迅速.
③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④农民积极性下降导致农业倒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 淮海战役的胜利
C.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33.1998年5月3 H,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I H,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③相关各国经济交流将进一步加强 ④有利于欧盟各国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某电视剧中出现了某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情景,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丸1940年 B.1941年 C.1943年 D.1947年
35.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36.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37.下面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B、保证了雅典人较高程度的自由
C、 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D、是一种十分完美的政治制度
38.《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法律的公平公正 D.债务关系
39.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通用于世界各地 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
C.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 D.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40.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成为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最早起步于
A.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德国
41.下面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美国实行共和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B、使联邦政府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的稳定
C、否定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与《独立宣言》的原则一致
D、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统治
4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印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雪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变乱 D.安庆保卫战失利
44.某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市南面朱家发现了一条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这条标语应出自
A.太平天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45.“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46.读右图,这是1899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的漫画《雷击猪羊图》,以雷公象征正义力量,画两旁的对联是一声怒气发天庭,二月蛰惊,三春运转;群丑游魂收地狱,两时命尽,四海妖除。图中的猪羊喻指传教士。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运动和斗争策略与此有关的是
A.太平天国、扶清灭洋 B.五四运动、还我河山
C.辛亥革命、驱除鞑虏 D.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47、20世纪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店曾经贴过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此联应写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 B.义和团运动时 C.新文化运动时 D. 五四运动时
48.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首相主持了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东方会议”,把中国东北划为日本“在国防及国民生存上有重大利害关系”的特殊地区。为此日本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 ?D.卢沟桥事变
49.《战史风云》记载:9月23日,八路军总部接到阎锡山关于……的作战电报后,立即命令115师9月24日拂晓进入阵地。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0.中国新闻网2009年5月30日报道:九名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今日从云南瑞丽畹町口岸踏上回乡探亲之路。下列对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人
D.他们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题,第51题17分,第52题19分,第53题1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51.阅读下列表格(17分)
古代中国手工业基础知识
请回答;
(1)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冶炼业的主要成就。(3分)
(2)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明清时期手工业的主要成就。(6分)
(3)根据表格,概括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征。(8分)
5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9分)
?材料一
明朝内阁旧址
英国内阁会议厅
?请回答:
(1)从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
(2)从内阁与君主的权力关系来看,两者有何不同?(4分)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它们各自对其自身的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止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实验中显示出来”。?
请回答:
(4)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华盛顿的担忧是什么?(2分)为了解决华盛顿所担忧的问题,美国政府又是如何解决的?(3分)
(5)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4分)
5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
材料二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莸得成功,于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材料三 以下两幅图片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和主题口号。
材料四 观察右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巴黎传递时,遭到藏独分子凶残的抢夺,中国残疾人火炬手金晶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保证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长期没有参加奥运会的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奥运会徽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哪些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6分)

玉溪二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BDACB 6—10AABCB 11—15CDAB 16--20DBAAB 21—25ACDAC 26—30CDAAB 31——35ABDDA 36—40BDACA 41—45 CDCAB 46—50DDACD
二.非选择题?
52.(19分)(1)社会性质不同:英国是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封建社会;(2分)
(2)英: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国王负责;中: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4分)
53.( 14分)(1)国际奥委会中仍有人敌视新中国(或仍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抵制奥委会的不公正做法。(4分)
(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举办奥运的迫切愿望;北京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丰富的文化底蕴(或北京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4分,言之有理)
(3)印章或篆刻艺术;书法艺术(如答主体颜色为红色,代表喜庆亦可得分)。(3分)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团结,有和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任两点3分)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然而,对于我们的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亿万年来,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1~2题。
测量地的纬度
(单位:度)
经度1度的长度
(单位:km)
纬度1度的长度
(单位:km)
0
111.322
110.569
30
96. 490
110.850
45
78.850
111.132
80
19.394
111.666
1. 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
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
C. 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 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2.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  )
A. 111.415千米 B. 55.803千米 C. 28.904千米 D. 110.569千米
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读图回答3~4题。
3.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 2︰N 3︰N   B. 1∶2N 1︰3N   C. 2︰N 4︰N   D. 1︰2N 1︰4N
4.①②③图均缺少的地图三要素为(  )
①比例尺 ②方向 ③图例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①②③
右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5~6题。
5. 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 990米、301米 B. 950米、201米 C. 850米、499米 D. 799米、501米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75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份。完成7~8题。
7.7月,①、②两河下游(  )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8.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城市


平均气温(℃)
1月
5
11
7月
29
27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7月
150
5
下表是某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9~10题
9.城市①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大陆东岸 B.大陆西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10.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11~12题:
1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资源匮乏 C.气候湿热?? D.地处内陆
1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14.有关甲和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丙国气候和植被呈半环状分布
C.甲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D.丙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
右图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读图,完成15~16题。
15.城市a~e ( )
A.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
C.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全年湿润
D.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16.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我国各地的居民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17~18题。
17.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
A.达努节 ??? ??B.三月三歌节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18. 民居建筑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终年低温少雨 B. 乙所在地终年高温多雨
C. 甲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D. 乙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图5是沿图4(相邻经线或纬线的间隔均为5°)某剖面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图5依据的剖面线是图4中的(  )
A.L1 B.L2 C.L3 D.L4
20.图5所示剖面两侧大致上是我国的(  )
A.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B.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1.乙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我国其他地区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低
B.甲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C.日照时间较长
D.丙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读右图,完成22~23题。
22.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23.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24~25题。
24.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5.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题,50分)
二、综合题
26.读世界两著名岛屿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简述A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理由。(4分)
(2)评价B岛的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4分)
(3)2009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水温出现明显的异常升高现象,受此现象的影响,A岛与其同纬度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分别有哪些? (4分)
27.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C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28.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壁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右图是“美洲大陆略图”。图上表格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据图推测,每年7、8月间,受西风控制的城市是 、 等。(2分)
(2)简述图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对应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原因。(8分)
(3)说明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2分)
29.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某同学认为图示区域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4分)
30.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6分)
玉溪二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DCA 6~10 BCBAB
11~15 CDABB 16~20 ACDCB
21~25 DDCAC
二、综合题
26.(12分)
(1)地势:东北高,西南低。(2分)理由:河流多向西、南流。(2分)
(2)河流落差大、水流急(2分);气候湿润,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
(3)A岛:旱灾,森林火灾。
太平洋东岸地区:洪涝灾害(4分)
27. (6分)
(1) E、F A B(4分)
(2)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注: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所选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升,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A. 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 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4.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
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5.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我国政府重视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A.国家有管理经济的职能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我国经济不发达 D.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7.某地逐步形成了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这被村民称之为“村里的人代会”。 民主决策“五步法”之所以被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它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是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③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④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漫画《待“客”》说明,房地产领域的腐败,影响到
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因此各级政府应该
A.加快立法,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打造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D.进行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10.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从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环保部门率先开展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这一做法表明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B.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D.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12.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刑事诉讼
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增加了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修改
A. 体现了人民民主、司法独立的要求
B. 构建了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法律体系
C. 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
D. 体现了既惩治罪犯犯罪又保护了人权的法制精神
13.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是在行使
A.决定权 B.审议表决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14.每年三月,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云集一堂,商定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
①作为国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形式 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王明出外旅游到一座寺庙,寺庙的住持送给他一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卡片,卡片上有这样的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它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材料表明
①宗教可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宗教的一些教义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
③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④宗教在我国产生的影响在逐步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 ②③
17.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对接。自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①表明我国已经步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③体现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说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 2012年3月6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记者会时指出,当前朝核各方出现了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中国作为六方会谈的主席国将呼吁有关各方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互动,尽快回到对话协商轨道。中方为朝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是因为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③我国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④朝核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朝鲜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20.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气者,理之依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天地为万物之本” B.“心外无物”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2.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应当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倡议:生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仪抓起,与倡议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是
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②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③失败是成功之母 ④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网络体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一种网络特有的流行文体,主要创始人是80后、90后这一群人。同时,网络体也是对所有网络语言文体(比如蜜糖体、红楼体、纺纱体、梨花体、脑残体、走近科学体、甄嬛体等)的一个总称,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征。网络体的大量出现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推动时代的进步中起主体作用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5.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的名言,他在苹果公司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 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成为了时代的传奇。由此可见
A.人的价值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B.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D.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第Ⅱ卷(选择题,共50分)
二.问答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共50分)
26.杭州某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扎扎实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边排边整、边整边固”的工作思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手段,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外来人口管理、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权利保护等问题,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有人认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责任在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主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礼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科三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现了矛盾观点? ( 8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由。(12分)
(3)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10分)
( 4 )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6分)(要求: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5:BDACB 6—10:BAADA 11—15:DDCCB
16—20:ABBCB 21—25:BAABD
二.问答题(共50分)
(2分)
27.(36分)
( 1)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分)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砚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3分)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其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

(4)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④用杜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⑤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提出3条,即得6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计算的值等于( )
(A) (B) (C) (D)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4 (B)3 (C)2 (D)1
5、若函数f(x)=3x+3-x与g(x)=3x-3-x的定义域均为R,则( )
(A) f(x)与g(x)均为偶函数 (B) f(x)为偶函数,g(x)为奇函数
(C) f(x)与g(x)均为奇函数 (D) f(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
6、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 )
(A) (B) (C) (D)
7、已知向量a,b满足a·b=0,|a|=1,|b|=2,则|2a-b|=( )
(A) 0 (B) 2 (C) 4 (D) 8
8、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 )
(A)14 (B)21 (C)28 (D)35
9、在△ABC中,=15,b=10, ∠A=,则( )
(A) (B) (C) (D)
10、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
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
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
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
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 90 (B)75 (C) 60 (D) 45
11、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与圆相切,则的值为 ( )

12、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
1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
14、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 .
15、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的焦点相同,那么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16、若,则函数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
17、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
18、在中,,.
(1)求的值;
(2)设,求的面积.
19、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0。
求证:PC⊥BC;
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21、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7.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玉溪二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DADBB ABCCA CA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
当时,,
于是.
18、解:(1)由,得,
由,得.
所以.
(2)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的面积.
19、解:(1)
(2)
=
=,
因为,
所以,当时,取最大值6;当时,取最小值
20、(1)证明: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
由∠BCD=900,得CD⊥BC,
又PDDC=D,PD、DC平面PCD,
所以BC⊥平面PCD。
因为PC平面PCD,故PC⊥BC。
(2)(方法一)分别取AB、PC的中点E、F,连DE、DF,则:
易证DE∥CB,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
又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
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
因为P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
易知DF=,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
(方法二)体积法:连结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
因为AB∥DC,∠BCD=900,所以∠ABC=900。
从而AB=2,BC=1,得的面积。
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锥P-ABC的体积。
因为PD⊥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D⊥DC。
又PD=DC=1,所以。
由PC⊥BC,BC=1,得的面积。
由,,得,
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
21、解:(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于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 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2)
甲班的样本方差为
=57
(3)设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事件为A;
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有:(181,173) (181,176)
(181,178) (181,179) (179,173) (179,176) (179,178) (178,173)
(178, 176) (176,173)共10个基本事件,而事件A含有4个基本事件;

22、解:(1)依题意,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且可知左焦点为
F(-2,0),从而有,解得,
又,所以,故椭圆C的方程为。
(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其方程为,
由得,
因为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所以有,
解得,
另一方面,由直线OA与的距离4可得:,从而,
由于,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不存在。

一.选择题(每题4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共48分。)
1.在一长直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时,套在长直导线上的闭合线环(环面与导线垂直,长直导线通过环的中心),当发生以下变化时,肯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保持电流不变,使导线环上下移动
B.保持导线环不变,使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增大或减小
C.保持电流不变,使导线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D.保持电流不变,环在与导线垂直的水平面内左右水平移动
2.如图所示,闭合线圈abcd在磁场中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ab边受到的磁场力竖直向上,此线圈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向右进入磁场 B.向左移出磁场
C.以ab为轴转动 D.以cd为轴转动
3.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平行直导轨ab、cd,b、d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为放在ab和cd上的一导体杆,与ab垂直,其电阻也为R.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对杆MN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令U表示MN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A.U=Blv,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b到d
B.U=Blv,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到b
C.U=Blv,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b到d
D.U=Blv,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到b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不能忽略.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开关S原来是断开的.从闭合开关S到电路中电流达到稳定为止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1和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是:
A.I1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 B.I1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
C.I2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 D.I2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
5.一矩形线圈位于一随时间t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如图1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以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以图1中线圈上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则以下的I-t图中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 u=311 sin100 t(V)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 :n2=10:1 ;若图中电流表读数为 2 A ,则:
A.电压表读数为 220 V B.电压表读数为 22 V
C.变压器输出功率为 44 W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440 W
7.如图所示是某种型号的电热毯的电路图,
电热毯接在交变电源上,通过装置P使加在
电热丝上的电压的波形如右图所示。此时接
在电热丝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
A.110V B.156V
C.220V D.311V
8.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
e = 10sin4tV ,则:
A.该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2Hz B.零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C.t=0.25s时,e达到最大值 D.在1s时间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9.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位置。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波源本身的性质决定。
C.当人向一个固定的声源跑去,人听到的音调变低了。
D.当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声波的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1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A.A=1m f=5Hz
B.A=0.5m f=5Hz
C.A=1m f=2.5 Hz
D.A=0.5m f=2.5 Hz
11.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2. 振源A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 = 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则P点的振动图象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 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T2与L的关系式T2= ,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 ,再由k可求出g= 。
14.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为电流表;S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2分)。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 按图接线。
② 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 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 ;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 。
④ 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 。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只有结果不得分,共32分)
15.(8分)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1)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多少?
(2)从该时刻起,再经过Δt=0.4 s,P质点通过的路程和波传播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16.(8分)如图所示,实线为简谐波在t时刻的图线,虚线为波在(t+0.01)s时刻的图线
(1)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2)若波速为500 m/s,指出简谐波的传播方向
17.(8分)如图所示,长L1宽L2的矩形线圈电阻为R,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边缘,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求:将线圈以向右的速度v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求:
(1)拉力的大小F;
(2)线圈中产生的电热Q ;
18.(8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导轨宽为L,上端串有电阻R(其余导体部分的电阻都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金属棒ab的质量为m,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摩擦。从静止释放后ab保持水平而下滑。试求
(1)ab匀速下滑时的速度vm
(2)若ab从释放至其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下落的高度为h,此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玉溪二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有的小题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BCD
A
AC
A
BC
B
AB
D
D
B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 4s2/m (2 )或9.86m/s2
14.
三.本题共 4小题,共3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
解:(1)由乙图可知T=0.8s (1分)
又  f = 1/T (1分)
由干涉条件有:所遇波的频率为f =1.25Hz (1分)
(2)易知 Δt=0.5T
则点P通过的路程为 L=2A=4cm (1分)
由图甲有:=20m (1分)
波传播的距离为Δx=vΔt (1分)
v= (1分)
得:Δx=10m (1分)
16.(8分)
解:(1)若波向右传播,则  T/4+nT=0.01s (2分)
当n=0时,有最大周期 T=0.04s       (2分)
(2)若波向右传播,则  v=x/t=(λ/4+nλ)/t (2分)
又由图可知λ=4 m             (1分)
当n=1时,有最v=500m/s
故波向右传播               (1分)
17.(8分)
解:
(1) 有平衡:F=BIL2         (1分)
I=E/R     (1分)
E=BL2v    (1分)
有:F=   (2分)
(2) t=L1/v        (1分)
 所以:Q=I2Rt       (1分)
   Q=    (1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12页,2大题)
第I卷
选择题(1~50 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涂在机读卡的对应位置。每题1分,共50分)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增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下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
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4.主要元素
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
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
3、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
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4、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定,对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脂肪,DNA        B.DNA,蛋白质
C.脂肪,葡萄糖 D.葡萄糖,蛋白质
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DNA这种生物大分子是一切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
C.RNA这种生物大分子都是以DNA分子为模板转录而来的
D.叶绿体很小,不可能是合成酶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的场所
6、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7、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8、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同时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种细胞中
B.都能产生ATP和[H],都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某些蛋白质
C.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有叶绿体
D.所含的有机物种类基本一致,且都有双层膜
9、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下列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转录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
10、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C.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1、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12、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14、下列是有关A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TP是高能化合物,在细胞中可以大量存在
B.人体细胞中,ATP主要在线粒体中通过氧化[H]产生
C.ATP在动物细胞中易分解,也易合成
D.ATP属于小分子有机物
15、对圆形滤纸中央点上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16、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CO2过程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17、将某水生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有机物积累量的影响,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15
20
25
光照下吸收CO2(mg/h)
2.50
3.25
3.75
4.25
黑暗中释放CO2(mg/h)
1.00
1.50
2.25
3.00
根据该表数据分析,如果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那么在哪种恒温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A.10 ℃   B.15 ℃ C.20 ℃ D.25 ℃
18、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例为1∶2
B.①③④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
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②③④
19、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薄细胞构成的细胞板
20、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的mRNA不存在明显区别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的控制
21、衰老的细胞不具备的特点是(  )
A.含水量减少      B.细胞膜表面缺少糖蛋白
C.细胞形态异常 D.细胞酶活性加强
2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23、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黑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24、下列有关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这两对相对性性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1
D.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25、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间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
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6、下列4个家系图,黑色为患病者,白色为正常(含携带者),不能排除白化病的家系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及其存在部位是(  )
A.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检测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 D.可在DNA中检测到15N、32P和35S
28、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下列选项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纵坐标为DNA分子个数)(  )
29、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③不同mRNA分子中,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④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C.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32、注射肉瘤杆菌毒素除皱是一种新型技术。该毒素是从肉瘤杆菌提取的毒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的目的。这种毒素可能影响兴奋传递中(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33、下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Z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 靶细胞识别激素Z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脂蛋白
C.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激素Z主要促进靶细胞加速合成肝糖原
3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35、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C.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36、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赤霉素促进茎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
C.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是促进,而对②过程是抑制
D.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表现为协同作用,因此它们的化学成分应该是相同的
37、分析下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至c点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宜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
C.该种群数量在c点达到K值
D.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8、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④过程中是
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B、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反复循环利用
D、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为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3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调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高于它的间接使用价值
D.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40、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41、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
A.未见阳光 B.培养时间不到 C.培养基营养过多 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
42、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B.对利福平敏感
C.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 D.都没有细胞壁
43、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的问题,下列关于物质提纯、纯化的原理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不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则它们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度不同
B.红细胞洗涤的目的是去除小分子杂质,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
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淀的速度不同
44、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出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45、在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所用原料的有机物总(质)量及有机物种类的变化( )
A.减少、增多 B.减少、减少 C.增多、增多  D.增多、减少
46、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抗生素    ②不加抗生素  ③加氮素   ④不加氮素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37℃恒温箱中培养  ⑧28 ℃~30 ℃下培养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①④⑥⑦
47、用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图所示过程形成试管苗,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应有固氮菌;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是由碳源物质组成的;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最终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应有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全部物质;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是由氮源物质组成的;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48、某工厂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包装上有如下说明:
成分:碱性蛋白酶0.2%,清洁剂15%。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中15分钟,使用温水效果最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
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①②  B.①⑤  C.②④  D.③⑤
49、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     B.稀盐酸 C.脂肪酶     D.果胶酶
50、.如图表示对某蛋白质溶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相似于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上某些基团解离后可使蛋白质带电,电场中带电的蛋白质分子(或多肽)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B.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所带净电荷多少
C.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基本取决于其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D.电泳结果表明溶液中蛋白质可能有两种,但也可能只有一种
第II卷(共50分)
注意事项:答卷Ⅱ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卷Ⅱ时,请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相应的空格上。
51、(每空1分,共6分)下图一表示生物膜结构(ABC表示组成成分)及物质进出膜方式(用abc表示)。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图中____(填图中字母)表示钾离子的吸收过程。
(2)癌细胞的细胞膜上,含量较少的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在生物实验中,鉴定A成分通常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合成代谢旺盛的细胞内,内质网膜除与细胞膜和核膜直接相连外,还总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膜密切相连。
(4)透析型人工肾中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性。
(5)脑部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所携带的O2进入脑细胞内并被利用,至少需经__________层生物膜。
52、(每空1分,共11分)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O2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__。请写出在甲结构中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4)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首先通过(填序号)________过程合成糖原。
(5)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________;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⑥过程形成物质B(填名称)________。
(6)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黑暗处理1 h,罩内CO2含量增加了25 mg;再给予1 h的充足光照,罩内CO2减少了36 mg,共合成葡萄糖45 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则光下呼吸作用强度为________CO2/mg·h-1。上述连续2 h的实验,植物净积累葡萄糖________mg。
53、(每空1分,共6分)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血糖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 _ _,其中甲表示___________ ____。
(2)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 ______。
(3)激素B的靶细胞“受体”是_______________,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甲的分泌,该化学物质为_______________。
54、(每空1分,共5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的完整性来看,该生态系统还缺少 。
(2)图中的①代表 ,②③代表 。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 ,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
55、(每空2分,共22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 的地方,目的是 。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是

玉溪二中2011—2012年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51(1)a (2)[C]糖蛋白 双缩脲试剂 (3)线粒体
(4择透过 (5)6
52(1)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的释放,部分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部分转化成热能'
(2)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3)上升'C5+CO2→2C3'
(4)①③' (5)⑦'乳酸' (6) 30 '7.5
53(1)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B细胞
(2)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3)糖被(糖蛋白) 神经递质
55(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蒸馏时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温度 一定时间内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蒸馏量不再增加
(3)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蒸发而流失
(4)较低 减少挥发(或防止挥发)
(5)a
(6) 薄荷油与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相似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1-75小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
第一卷(共三部分,满分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did the woman make her speech?
A. This morning. B. Yesterday. C.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2.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iPhone?
A. It’s too expensive. B. It’s so fashionable. C. It may be a present.
3. Why does the man make the call?
A. To ask for information about a house.
B. To put on an advertisement in Sunday’s newspaper.
C. To ask for the woman’s name and number.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Who likes to use the electric bike.
B. How to deal with the electric bike.
C. Whether the electric bike should have been thrown away.
5. What happened to the speakers?
A. They broke the window. B. They had a car accident. C. Their house was broken into.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long is the track?
A. A quarter of a mile. B. Half a mile. C. A mile.
7. When will the woman have her first volleyball game?
A. Two weeks later. B. Tomorrow afternoon. C. Next wee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is Mr. Johnson doing?
A. Answering the phone. B. Having a meeting. C. Working in the office.
9. Where will Mr. Johnson go at four?
A. To the airport. B. To the accounting office. C. To his customer’s offic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does the man make posters for the office walls?
A. To make the office walls look very beautiful.
B. To remind people to take a break every hour.
C. To tell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amwork.
11.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man’s idea?
A. Great. B. Doubtful. C. Meaningless.
12.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doing?
A. Getting up early every day.
B. Not staring at the computer too long.
C. Practicing their spoken English together.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did the man speaker promise to do last year?
A. Stop smoking. B. Save some money. C. Work harder than before.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oman speaker’s resolution this year?
A. Getting more exercise. B. Saving some money. C. Having a nice vacation.
15. Whose watch is always fast by ten minutes?
A. Henry’s. B. The man speaker’s. C. The woman speaker’s.
16.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 To a bookstore. B. To a watch store. C. To a fast food stor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kind of use of plan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alk?
A. Building houses. B. Making paper. C. Making dyes.
18. What do people mostly depend on flowering plants for?
A. Food. B. Fuel. C. Decorations.
19. Where can people find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On snow mountains. B. Under rocks. C. In deserts.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mainly want to tell us?
A. Plants exist on the earth long.
B. Plants used to be widely used.
C. Plants are the source of many thing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小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Enough of it! Nobody here thinks what you are saying should make any .
A. excuse B. sense C. use D. value
22. If you can _______ this speed, we will arrive at the station before the train leaves.
A. take up B. turn up C. keep up D. make up
23. ---Could you turn the TV down a little bit? ---________. Is it disturbing you? A. Take it easy.??? B. I’m sorry.??? C. Not a bit????? D. It depends 24. Wouldn’t it be wonderful world if all nations lived in peace with one another?
A. a; 不填 B. the; 不填 C. a; the D. the; the 25. I will ________ Jane today, as she can’t come to the meeting herself. A. take place B. take place of C. take the place D. take the place of 26. Come and see me whenever ________. A. you are convenient????? B. you will be convenient C.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D. it will be convenient to you 27. Only then ________the importance of my health. A. did I realize B. had I realized C. I realized D. I had realized
28 With everything ________, she went home.
A. do B. to do C. doing D. done
29. It _________ to him that he could turn to his friend for help when he got there.
A. meant B. supposed C. happened D. occurred
30. Sean’s strong love for his country is ______ in his recently published poems.
A. relieved B. reflected C. responded D. recovered
31. --- When did he leave the classroom?? --- He left ________ you turned back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A. for the moment??? B. immediately C. at once D. now that
32. I shall never forget those years ________ I lived in the country with the farmers, ________ has a great effect on my life.
A. when, which B. that, which C. which, that D. when, who
33. ________ by too many of their problems, I did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ose children.
A. Puzzle B. Puzzling C. To be puzzled D. Puzzled
34. --- Come on, Peter. I want to show you something.
--- Oh, how nice of you! I you to bring me a gift.
A. never thought; were going B. never think; are going
C. don’t think; were going D. hadn’t thought; were going
35. Helen had to shout ________ above the sound of the music.?
A. making herself hear      B. to make herself hear?
C. to make herself heard      D. making herself hear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moment happened 30 yours ago but it was still fresh in my memory. I was a college freshman and had 36 ?up most of the night before laughing and talking with friends. Now just before my first 37 of the day my eyelids were feeling heavier and heavier and my head was drifting down to my desk to make my textbook a 38 . A few minutes’ nap(小睡)time before class couldn’t? 39 , I thought.
BOOM! I lifted my head suddenly and my eyes opened wider than saucers (茶碟). I looked around with my? 40 beating wildly trying to find the cause of the 41 . My young professor was looking at me with a boyish(孩子气的)smile on his face. He had 42 dropped the textbooks he was carrying onto his desk. “Good morning!” he said still? 43 . “I am glad to see everyone is? 44 . Now let’s get started. ”
For the next hour I wasn’t sleepy at all. It wasn’t from the? 45 of my professor’s textbook alarm clock either. It was instead from the? 46 discussion he led. With knowledge and good?? 47 , he made the material come 48 . His insight was full of both wisdom and loving-kindness. And the enthusiasm and joy that he? 49 with were contagious(有感染力的). I 50 the classroom not only wide awake, but a little 51 and a little better as well.
I learned something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not? 52 in class that day too. I learned that if you are going to do something in this life,do it well, do it with 53 ?. What a wonderful place this would be ? 54 all of us did our work joyously and well. Don’t sleepwalk(梦游)your way through life then. Wake up! Let your love fill your work. Life is too 55 not to live it well.
36. A. took B. divided C. stayed D. put
37. A. class B. test C. task D. lecture
38. A. platform B. pillow C. carpet D. wall
39. A. benefit B. help C. last D. hurt
40. A. heart B. mind C. thought D. head
41. A. trouble B. noise C. failure D. incident
42. A. angrily B. carelessly C. deliberately D. accidentally
43. A. smiling B. talking C. complaining D. shouting
44. A. active B. curious C. present D. awake
45. A. sound B. shock C. interruption D. blow
46. A. fascinating B. convincing C. puzzling D. encouraging
47. A. gesture B. sense C. humor D. design
48. A. strange B. natural C. handy D. alive
49. A. taught B. spread C. combined D. started
50. A. decorated B. filled C. left D. entered
51. A. clearer B. smarter C. quieter D. stronger
52. A. discussing B. speaking C. cheating D. sleeping
53. A. joy B. speed C. aim D. determination
54. A. when B. if C. that D. after
55. A. hard B. complex C. short D. simpl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请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A
She is a cute, quiet girl. As a daughter, she has no secrets from her mother, who is very pleased with her. But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somewhat mysterious, not so open as before: what if she falls in love, which is too early for a girl of her age. After all, she is reaching the “dangerous stage”. These thoughts have caused trouble in the mother’s mind. One weekend the girl came to tell her mother that she was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her schoolmates and would return late.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her mother had agreed, and she couldn’t help worrying because her daughter had never been away at night before. The mother waited till nine and her uneasiness(不安) got the upper hand over her. She decided to go out to meet her daughter. Just at that moment the noise of a car pulling up drew her to the window and ---there was her daughter, waving goodbye to a boy. Her heart missed a beat. When the girl came in, the mother was watching TV, pretending nothing had happened. “Mum, I’m back.” “Yeah.” “Sorry to be late. Still sitting up?” “Yes, Oh, that… Who’s that boy?” The daughter was stunned (发愣) for a moment. “Ah. It’s my monitor. He gave me a lift on his way home. Mum, I’m going to bed” “All right. Go to sleep early.” Next morning, when the mother went to the daughter’s room to do some tidying, she found her diary left at her pillow. After a few minutes’ hesitation she finally opened it to the entry of the night before. It read: Mum, it was love that made you ask, but it would show your understanding of me if you hadn’t. Holding the diary, the mother fell in thought.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story? A. The girl knew her mother would ask h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boy. B. What the girl did recently worried her mother. C. The mother was eager to read her daughter’ diary the next day.
D. The girl’ diary was always unlocked.
57. From the diary, we can see the girl _____________. A. thanked her mother for asking her
B. thought her mother cared about her very much C. thought it was her mother’s duty to asked her.
D. thought understanding is better than simple love. 58.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that parents should_______. A. care about what their children really think and how they feel B. not give much freedom to their children. C. Talk with their children about their early love. D. Keep silent about their children’s privacy 59. Which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story? A. Mother’s True Love B. Early Love Between Students C. To Ask or Not to Ask D. Dangerous Age
B
If there is one thing I'm sure about, it is that in a hundred years from now we will still be reading newspapers. It is not that newspapers are a necessity. Even now some people get most of their news from television or radio. Many buy a paper only on Saturday or Sunday. But for most people reading a newspaper has become a habit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nature of what is news may change. What basically makes news is what affects our lives --- the big political stories, the coverage of the wars, earthquakes and other disasters, will continue much the same. 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covera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ough. It’s already happening in areas that may directly affect our lives, like genetic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coverage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of why we feel as we do --- as we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brain operates and what our feelings really are.
It’s quite possible that in the next century newspapers will be transmitted(传送)electronically from Fleet Street and printed out in our own home. In fact, I’m pretty sure that how i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You will probably be able to choose from a menu;making up your own newspaper by picking out the things you want to read --- sports and international news, etc.
I think people have got it wrong when they talk about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dia. They actually feed off each other. Some people once foresaw that television would kill off newspapers, but that hasn’t happened. What is read on the printed page lasts longer than pictures:on a screen or sound lost in the air. And as for the Internet, it’s never really pleasant to read something just on a screen.
6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_____.
A. The Best Way to Get News B. The Changes of Media
C. Make Your Own Newspaper D. The Future of Newspapers
61. In the writer’s opinion, in the future,_____.
A. more big political affairs, wars and disasters will make news
B. newspapers will not be printed in publishing houses any longer
C. newspapers will cover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watch TV
62.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_____.
A. newspapers will win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media
B. newspapers will stay with us together with other media
C. television will take the place of newspaper
D. the writer believe some media will die out
63. The phrase “feed off”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______.
A. depend on B. compete with C. fight with D. kill off
C
◇ Share Flats Happy Valley big flat, 1 room ready for use immediately. Quiet and convenient, fully furnished, park view. $6,800 including bills with maid. Female nonsmoker. No pet.
Sara 25720836 or 10077809.
◇ Moving Sale 2 armchairs, red/brown at $400 each; coffee table, black, wood, $800; oil painting, big, $900; Tianjin carpet, green 3×7, $600; double bed, $500; mirror, big, square, $500; fridge, big, double-door, $1000; old pictures, $150, up, each; plants, big and small.
Tel: Weekend, 2521-6011/Weekday, 2524-5867.
◇ Part-time Laboratory Assistant Wanted Required by busy electronics(电子) company to help with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hould have an electronics degree and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an electronics laboratory. Hours 9:30 a.m.-1:00 p.m. Mon.-Fri. Fourteen days paid leave. Salary ¥6598-10230 dependent on experience.
Letter of application to: Mrs. G Chan, NOVA ELECTRONICS, 45 Gordon Rd, Hung Hom Kowloon.
64. The one who put on the first ad probably wants to _______.
A. rent(租) a beautiful flat of her own in Happy Valley
B. find another lady to share the cost to rent a flat
C. share her room in a flat with whoever has no pet
D. take on a maid to look after herself and the flat
65. According to the ads, you may _______.
A. buy an old picture for $150 B. call at 25720836 and see a beautiful park
C. buy two armchairs for $ 400 D. hire a maid by paying $6,800
66. If you want to buy some old furniture, you should_______.
A. get in touch with NOVA ELECTRONICS
B. call at 2524-5867 any day except Monday
C. do it before you move to another place
D. call at either 2524-5867 on Monday or 2521-6011 on Saturday
67. Once you can get a part-time job in NOVA ELECTRONICS, _______.
A. you have to work at least 4 hours a day
B. you should write a letter to Mrs. G Chan
C. you will be given 14 days off each year besides weekends
D. you will get no more than $6 598 each month
D
The bus driver and his passengers were being hailed as heroes last night after rescuing a woman from her burning car following a crash on the Bluff Highway. The 60-year-old woman was taken by ambulance to Southland Hospital after firefighters battled for 30 minutes to cut her from her car.
Acting Senior Sergeant Brock Davis of Invercargill, said emergency services were called to the scene of the crash at the crossroads of Motorimu Rd and State Highway I shortly before 5:00 p.m. yesterday.
Mr. Davis said a Mitsubishi car driven by a 30-year-old man traveling north on the highway and the woman’s southbound(南行的)Suzuki Alto collided(碰撞). The man suffered slight injuries in the crash, he said.
Invercargill Passenger Transport Ltd driver Bill McDermott and his passengers—New Zealand Aluminum Smelters Ltd workers were first on the scene and alerted emergency services. The scene at the spot was disordered, Mr. McDermott said.
“There was a car on its side and a guy wandering around who was quite excited,” he said. “We stopped, got out and found a lady trapped in her car… then we noticed flames in the engine bay and the smell of petrol.” Mr. McDermott took a 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from the bus, doused(泼洒)the flames,and several other workers controlled traffic.
However, he said his actions were “no big deal”. He was not willing to take any credit for helping the woman.
“The praise goes to all the guys that jumped off that bus.” Invercargill Senior Station officer Alan Goldsworthy, who was an officer in charge at the scene, said there was a possibility the car could have burst into flames if Mr. McDermott and the smelter workers had not helped. “They should acquire a good pat on the back.” he said.
68. It can be know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car accident happened _____.
A. at noon B. in the morning C. in the afternoon D. at night
69. Who should get the biggest praise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r? _____.
A. Brock Davis B. Bill McDermott C. Allan Goldsworthy D. The firefighters
70.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They should acquire a good pat on the back”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ally means _____.
A.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each of the heroes a gold medal of honor
B. the saved woman should offer as much money to the heroes as she can
C. everybody there should pat the heroes on the back gently and thankfully
D. the good deeds of the heroes are well worthy of great appreciation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eight loss is a hard topic. Lots of people aren’t satisfied with their present weight, but most people aren’t sure how to change it. You may want to look like the models or actors in magazines or on TV, but those goals might not be healthy or realistic for you. 71
So what should you do about your weight control?
72 The best way to find out if you are at a healthy weight or if you need to lose or gain weight is to talk to a doctor or dietitian (营养学家). 73 If it turns out that you can benefit from weight loss then you can follow a few of the simple suggestions listed below to get started.
74 People who lose weight quickly by crash dieting or other extreme measures usually gain back all of the pounds they lost, because they haven’t permanently (永久地) changed their habits. Therefore, the best weight management ways are those that you can maintain for a life-time.
Small changes are a lot easier to stick with (坚持做) than large ones. Try reducing the size of what you eat. 75 Once you have that down, start gradually introducing healthier foods and exercise into your life.
It’s a good idea to maintain a healthy weight because it’s just that: healthy.
Try giving up regular soda for a week.
Try to pay attention as you eat and stop when you’re full.
Weight management is about long-term success.
Besides, no magical diet will make you look like someone else.
Being healthy is really about being at a weight that is right for you.
Changing from whole to nonfat or low-fat milk is also a good idea.
They will compare your weight with healthy standards and help you set goals.
第二卷(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假设以下短文为你同桌所写,请你对其进行修改。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词下面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不计分。
A pretty, well-dress young lady stopped a taxi in a big square, and said to a driver, “Do you see that young man at the another side of the square?” “Yes,” said the taxi driver. The young man was standing outside a restaurant and looking impatient at his watch every a few seconds. “Take me over there,” said the young lady. There was a lot of cars and buses in the square, so the taxi driver asked, “Are you afraid to across the street?” “Oh, no!” said the young lady. “But I promised because I would meet her for lunch at one o’ clock, but it is now a quarter to two. If I arrive in a taxi, it will at least seem that I have tried to be late.”
第二节:书面表达(共25分)
假定你是李华,看到班上有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不自己独立完成而是抄袭他人的作业,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以My opinion on copying others’ homework为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主要原因
作业量大,偏难。对功课不感兴趣,懒惰。完成任务,取悦老师。
个人看法
抄袭不对,违反校规。要诚实,勤奋学习。有困难可请教同学和老师。
注意:1. 短文必须包括所有内容要点,可适当发挥;2. 短文标题与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3.词数:100-----120。
My opinion on copying others’ homework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some students copy others’ homewor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溪二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1-5 ACABC 6-10 ACBAB 11-15 ACABC 16-20BBACC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21-25 BCBAD 26-30 CADDB 31-35 BADAC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满分 30 分)
36-40 CABDA 41-45 BCADB 46-50 ACDAC 51-55 BDABC
36. C 下一句提到作者的眼皮越来越沉,由此可知作者在晚上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熬夜”与朋友嬉笑、交谈。stay up表“熬夜”。
37. A 作者由于昨晚熬夜,在第二天的第一节“课”前就打瞌睡。
38. B 作者难以睁开双眼,头不由自主地垂到了课桌上,把教材当成限“枕头”。
39. D 作者认为上课前小睡几分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40. A 作者正在小睡,突然被一种声音惊醒,“心跳”加速,所以环顾四周,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41. B 根据本段开关提到的响声可知作者想找到“噪音”的起因。
42. C 上一句中提到这位年轻的教授正用孩子般的微笑看着作者,由此可知他是“有意”把携带的教科书重重地放在讲桌上的。deliberately“故意地”。
43. A 他仍然 “微笑” 着问候学生。此处与上文的“…with a boyish smile…”相呼应。
44. D 上文提到作者在昏睡中被教授故意制造的噪音惊醒,由此可知此处表示教授看到每个人都“清醒”后感到非常高兴,然后开始上课。
45. B 在随后的一小时中,作者不再困倦,但这并不是教授的教科书把作者“惊”醒的。此处shock是名词,表示“震惊”。上文提到的是作者从“噪音”中惊醒,所以A项不恰当。
46. A 下文提到他知识渊博,富有感染力,由此可知他引入的讨论非常“吸引人”。fascinating “极有吸引力的”。
47. C 根据第44空前面的joy一词可知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很有“幽默”感。
48. D 他用渊博的知识和幽默让材料“生动”起来,come alive“变得兴味盎然,生动起来”。A项表示“奇怪的”,B项表示“自然的”,C项表示“方便的”,均不符合语境。
49. A 他用热情和快乐“授课”的方式富有感染力。that he taught with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enthusiasm and joy。
50. C 在这一个小时中,作者完全沉浸在教授的讲课中,所以“离开”教室时无比清醒。
51. B 受到博学多才的教授的感染,作者离开教室时不但非常清醒,而且“聪明”了一些,并且感觉好多了。A项与本句前半部分中的内容重复,故可排除。
52. D 上文提到作者在上课前睡着了,后来被教授以独特的方式惊醒,而且深受感染,由此可知作者学到的东西远比在课堂上不要“睡觉”重要得多。
53. A 教授用热情和快乐感染了学生,所以作者感悟到的是“快乐地”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好。下一句中的joyously也是线索提示。
54. B 虚拟语气,作者的愿望。
55. C 此处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其余选项都不符合语境。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56-59 BDAC 60-63 DCBA 64-67BADC 68-70 CBD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71-75 DEGCA
第四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One possible version:
My opinion on copying others’ homework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some students copy others’ homework. As students, we have to do plenty of homework both at home and at school, but sometimes we have some homework which is too difficult for u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tudents are lazy, and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ir lessons. They don’t work hard. In order to finish the assignments and please their teachers, some students copy others’ homework.
In my opinion, it is wrong to copy others’ homework because it breaks the school rules. Students should be honest and try to finish our homework by ourselves instead of by copying. Even though we have trouble doing our homework we can ask ou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for help.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80和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其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五档:(21—25分)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
●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16—20分)
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比较准确、清楚地表达了短文的内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少许错误主要是因尝试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11—15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
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档;(6—10分)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
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1—5分)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遗漏了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0分
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所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关或无法看清。
三、说明:
1. 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2. 应紧扣主题,可适当发挥。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従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确
D 若少假行年,涵洞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3分)
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6分)
译文:
(2)非大醉吊丧,率如此。(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满江红 怀子由作
苏轼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 情乱处, 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 一尊酒, 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注】① 元祐七年(1092)为颍州 (州治今安徽阜阳) 知州时作。子由:作者弟苏辙的字,时在汴京。②林下:山林家园之中,指退隐之处。③占黄色:古代有种说法, 眉间有黄色是喜庆的征兆。
8.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全词来看,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5分)

答:

9.“对床夜雨听萧瑟”一句,有人认为是词人怀想过去,有人认为是感伤“现在”,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2)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归去来兮辞》)
(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也许……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当真的吗?”
“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
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哦……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在这条凳子上再坐10分钟。”她说着就走开了。
年轻人看着那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取材于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的宁静的角落里发生,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更有利于主旨的体现。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也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及心理细节的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讽刺了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凸显出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2)小说中多次提到一辆汽车,“汽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


(3)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做分析。(6分)
答:


(4)根据文本,概括女孩的形象。并且谈谈你读过这个故事后的思考。(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
曹玲娟
执拗地穿着绣花衣、麻布裤和布鞋,身形特别瘦小,说话时语调低沉轻缓。
近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杨丽萍带着倾心打磨的歌舞乐《藏谜》,再度艳惊了上海滩。谈起舞蹈,她冷静又痴迷,“舞蹈是什么?是语言、是信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沉寂一段时间后,杨丽萍再度亮相舞台,这次她带来的是歌舞乐《藏谜》,她一出场表演的是藏族唐卡中的荷花度母。一朵红荷中,荷花度母被老阿妈的虔诚唤醒,翩然轻舞,恍若踏水而行……稍后,又一次出场,她身着黑衣长靴,和藏民们跳起狂放的夏拉舞,舞姿自在快活,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杨丽萍从不认为自己要借这种方式来延长艺术生命,她甚至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她说,“我是山里人,我的家人对着山林田野都在起舞,汲水能歌、取火能跳。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对吧?”
这些年,她拒绝了不少制作演出的邀请,直到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找到她,希望能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藏族人打造一部原生态歌舞。在她看来,舞蹈不再只是创作,而是学习、采集、呈现。“我走的地方越多,越是心焦。民间好多好东西都在逐渐消失,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
《藏谜》几乎涵盖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五省区藏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比如音色悠扬的六弦琴、祭祀超度的大法号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部作品是我们对藏族文化虔诚之心的体现”,为此,她走遍了藏区。
《藏谜》的主角,是一年前还在放牧的藏民们。他们并不知道舞台是什么,他们只是在舞台上自由奔放地舞蹈,纯粹展示着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正是这种扑面而来的最原始的生命力,使得观众在台下感动得落泪。每次谢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她说,“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是从身体到灵魂的一种体验。”
这是个地道的民间艺术团,杨丽萍是这支团队里惟一的非藏族人。排练整整一年,艺术团没有任何收入,制作人容中尔甲背上大笔贷款,总编导杨丽萍一分编舞费都不肯收。“她是一个很单纯的艺术家,对艺术严谨到有些苛刻,对人却特别宽容。”容中尔甲说,从剧本的策划、编舞、主创班子搭建、服装道具设计到找衣服布料,事无巨细,杨丽萍都全力而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韦芝曾在西藏生活工作多年,她评价说:“这部作品是近年来最有想象力的西藏歌舞集大成者。”
从《云南映象》到《藏谜》,杨丽萍从未特意从商业角度考虑舞蹈。“不用担心这个,认真的态度,再加上自我审美的品位,人们都需要好的精神食粮嘛。”
这份坚持,让很多同行钦佩。“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就曾公开赞扬,“这些年,无论在艺术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杨丽萍都没有退缩。不跳舞,完全可以有很多选择,可她还是一直在舞台上跳,这让我很佩服。”
“有生命的舞蹈,离人很近,它会像树一样生长,像河流一样流淌。”杨丽萍说,“我们跳的是命。”
杨丽萍常说,如果不跳了,她会回归自然,找个地方安安静静住下来。“外面有山,有水,有农田和民居,岛上有人捕鱼,有人织布,还有人在大榕树下晒太阳……”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7、11、6)
(1)对文章的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 】(5分)
A.《雀之灵》《两棵树》《云南映象》《藏谜》等都是杨丽萍的代表作,她的这些作品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B.《藏谜》展示的是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表现出的是最原始的生命力。
C.杨丽萍亲身学习、采集、呈现了民间许多正在逐渐消失的好东西,抢救了宝贵的民间艺术。
D.韦芝赞誉《藏谜》为“是近年来最有想象力的西藏歌舞集大成者”,间接说明了杨丽萍在舞蹈方面的造诣。
E.杨丽萍在做《藏谜》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藏族文化,并对之生出了虔诚之心,也坚定了她对舞蹈的追求。
(2)“舞蹈是种信仰”,文章在哪些方面表现了杨丽萍的这一观念?请简要叙述。(6分)
答: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4)通过杨丽萍的努力,原生态”歌舞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引起广泛关注。“原生态”艺术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原生态”歌舞对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作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赶时髦”的表现。结合现实和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纵观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总会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B.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的政权颠覆斗争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引而不发。
C.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平均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叹为观止。
D.伊拉克“跳蚤市场”在美国撤军后异常“繁荣”,枪支子弹、美军勋章、小型发电机和家用电器等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内心里拥有善, ,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   。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16、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共有七处毛病。读完后进行修改,只修改五处。(5分)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找出文中的毛病,进行修改,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如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① ,修改为 。
② ,修改为 。
③ ,修改为 。
④ ,修改为 。
⑤ ,修改为 。
17、把下面一个复杂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句意要明确,可增删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联合国安理会正试图解决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后在核查报告中说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美国宣称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谁是谁非的问题。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条新修的铁路经过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个孩子非常喜欢看火车,由于车速不高,他可以看见车厢里的人,于是每次看到火车他都高兴地向火车里的人挥手,但让他失望的是没有一个人向他挥手。
  孩子很伤心,时间久了,竟得了抑郁症。孩子的父亲很着急,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孩子的病情却一直没有好转。
  一次父亲带着孩子外出求医,在旅馆里遇到了一位陌生人,闲聊时父亲说了孩子的事,说完长长叹了口气。那位陌生人想了想,却没说什么。   孩子还是每天去看火车,突然有一次他看到有人向他使劲挥手,车窗是开的,他看得很清楚。连续几天,孩子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非常高兴,病竟然奇迹般好了。
  孩子的父亲发现,挥手的是旅馆里的陌生人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玉溪二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1.C
解析:“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5、C(②句描绘李贺相貌,说其写字很快;④句描述李贺平时很勤奋,⑤句写李贺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贺傲慢,烧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贺诗文)
6、B(韩愈、黄埔湜不相信的不是李贺的年龄,而是不相信只有七岁的李贺能写出这样奇妙的诗文)
7、(1)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
(2)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
8.答:这首词主要抒发了对长久离别的弟弟的思念之情。(1分)全词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滚滚东逝的河水和振翅远去的飞鸿,引发了他对弟弟子由的思念,这是写实。(1分)词人想象千山万水把兄弟二人阻隔,以及对过去兄弟二人盟誓退隐的回忆和期待与弟弟早日相聚,以共游“池上”春色的美好愿望,都属于从虚处落笔。(2分)
9.答:观点一:认为怀想过去。由“孤负”(辜负)领起二句,意思是说白白的辜负了当年约定好的山野闲居,也深有怀念当年兄弟二人在一起的快乐之意,虽然窗外的夜雨有些萧瑟,但兄弟二人一起卧听的快乐却难以忘怀。观点二:认为是感伤现在。二句从语意关系上可以形成转折关系,意思是白白的辜负了当年约定好的山野闲居,现如今连躺在床上听到的雨声都是那么萧索。既写出了自己一人的孤寂,又衬托出词人对弟弟的深深思念。(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案:B C
【解析】B项对男青年形象概括错误;C项对主旨概括错误,并非表达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答对一项得2分,全对得到5分。)
(2)答:汽车的作用:是财富地位的象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了人物身份(或揭开故事谜底);照应小说题目。(意思对即可,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3)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做分析。(6分)
【答案示例】
女子身穿灰色朴素的衣服,不可能马上去参加宴会、音乐会、暗示并非富人。
不了解香槟酒是连瓶冰镇的,暗示不熟悉宴会上的细节。
对汽车轮子是否红色有些迟疑,说明不是汽车的主人。
当听说男青年是“在一家餐厅工作”时,便“缩了回去”,暗示其羡慕富人、不想和穷人交往的心理。(意思对即可;每个例子3分。举例1分,分析2分。)
(4)根据文本,概括女孩的形象。并且谈谈你读过这个故事后的思考。(8分)
女子形象主要特点:(4分)
①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但年轻漂亮。
②装腔作势,故作矜持,自欺欺人(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等)。
③虚荣,内心空虚,羡慕富人生活(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
(意思对即可;每答对1点给2分,形象特点1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分)
读后的思考和感受:(2分)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心,提高精神追求,而不是在物质上和别人攀比。这样才能做到平静的生活,而不失去自己的追求,不为外界所诱惑,(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1)A、E( A《雀之灵》《两棵树》不是原生态歌舞。E《藏谜》“坚定了她对舞蹈的追求”错)
(2)答:①用她的语言来说明她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她说:“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我们跳的是命。”②她对舞蹈追求的执着。这些年,无论在艺术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杨丽萍都没有退缩;从《雀之灵》《两棵树》,到《云南映象》,再到《藏谜》,不断进行开拓和创新。③对艺术极为严谨,在做《藏谜》的过程中,事无巨细,她都全力而为。④对名利极为淡泊。从未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舞蹈;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杨丽萍一分编舞费都不肯收。(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3)答:照应了文章开头她对舞蹈的“冷静与痴迷”,进一步说明杨丽萍将舞蹈视为一种信仰,一种生活的方式,除了舞蹈她不愿也不会有别的选择;(3分)从另一个方面更好地说明了杨丽萍生性淡泊,期望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能更好地表现出她追求本真的一面。(3分)
(4)答:“原生态”歌舞对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作用。“原生态”歌舞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2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民族文化艺术正在遭受破坏甚至濒临失传,这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原生态”歌舞是从民族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抢救和保护。(3分)杨丽萍倾心打造的“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和《藏谜》,因为扎根于绚烂的民族文化,才征服了观众,而且杨丽萍制作《云南映象》和《藏谜》过程,也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过程。(3分)因而,“原生态”歌舞对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作用。(能从现实和文本两方面来谈,合理即可)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房者”、“从严的政策”,关联词位置不对,“非但”调到“观望的购房者”之前;C项,“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有误。
15.B
解析: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②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③应接在②后,④与“循环”相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16.从命题的角度看,把本题和上题联系起来看,可以发现下列特点:其一,要修改一段文字的几处毛病;其二,这一段文字往往是应用文字,这是报道;其三材料来自现实生活,有时代气息。
这篇报道有7处错误,错误情况及修改意识如下:
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有赘余的毛病,保留“到会的”就应将“与会者”改为“共青团员”或“同学”;保留“与会者”就要去掉“到会的”。
②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中,“为……”这一介宾结构中缺中心语“作贡献”,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③“当说话做事前”的“当”字赘余。如要保留这样的结构,应是“在……前”。④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搭配不当,与“提高”搭配的,应是“认识”,与“意识”搭配的应为“加强、强化、树立”等。
⑤“不把这一点重视好”不合词语搭配的习惯,可改为“不重视这一点”或“对这一点不重视”,如要保留原有句子,则可改为“不把这一点重视起来”。
⑥“不尽人意”是“不尽如人意”的误用,“不尽如人意”是完全符合人的心意的意思,“不尽人意”语意不通。
⑦“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对……改进”一句中,分号误用,应改为逗号。
17、答:①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后在核查报告中说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②美国宣称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③联合国安理会正试图解决这个谁是谁非的问题。
六、写作(60分)
18、可选择的立意示例:1、心病还需心药治;2、人是有感情的动物;3、渴望交流;4、渴望温情;5、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人间有温情;7、乐于助人;8、爱的力量;9、对症下药;10、要揣摩对方心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结构犹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诗句都高迈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 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老子后所:“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酒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