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1.记住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到外:地核、地幔与地壳),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2.说明地震波(纵波和横波)通过物质、传播速度方面的差异点。3.区别地壳、地幔、岩石圈于软流层之间的关系。【学习重难点】1.利用地震波探矿,如找石油、天然气。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考查板块的边界类型及特点。3.结合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等外部圈层知识来组织知识要点。【学习过程】一、课标解读: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和自然环境的组成。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1.地球的内部圈层: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3.地球的外部圈层三、典题解析1.岩石圈位于( )A.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C.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解析:做本题关键在于掌握软流层的位置,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2.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小。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是弹性波而不是无线电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横波传到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有显著减少。纵波和横波传到莫霍面都明显增加而不是减小。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先从震源传播到地面。【达标检测】一、课堂练习1.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 )A.地幔、地壳、地核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2.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3.岩石圈是指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4—6题。4.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900千米处5.该地可能位于( )A.116 E,40 N B.90 E,30 NC.南极点 D.经度180 ,纬度0 6.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波A.横波 B.纵波 C.无法判别 D.都有可能7.地震发生时,在鄱阳湖一艘渔船上的人们感觉到(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8.读图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______ 波,(P)表示 _______ 波。(2)图中各层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3)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Km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 面。(4)在2900km深处,S波 ,P波波速 ,从而发现了E 不连续面。(5)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 。二、能力提高1.1996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读图回答:(1)震中位于______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2)日本的四大岛中,受本次地震影响较小的两个是______岛和______岛。(3)图中著名的港口城市A的名称是______,它位于震中的______方向。(4)若其他条件相同,B、C两地的烈度应该是 (填写下选项的代号)①相同 ②B>C ③C>B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