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及反思-4《小夜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及反思-4《小夜曲》

资源简介

人音版四年级第七册第4课
《小夜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主线,强调音乐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始终把“音乐聆听”、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认真聆听作为重要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节音乐欣赏课主要以“听”为主,巧妙设计音乐图形谱,主要运用图谱可视法、对比听辨法、演唱记忆法、节奏感知法,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积极参与实践、重视感受、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音乐聆听、欣赏活动,教学方法形象化、情境化、直观化,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聆听乐曲、理解乐曲、表现乐曲,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弦乐四重奏《小夜曲》本曲为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乐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由第一小提琴带上弱音器奏出呈下行的柔美、活泼的主题旋律,其他三个声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弦奏法奏出吉他伴奏的效果,第二个主题由于运用大跳和变化音,使人感到更为活跃。第一部分反复一遍以后,进入乐曲的第二部分。这里的主题是第一个主题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大跳和装饰音的运用,使这段音乐显得热情而富于生气。接着出现了平稳柔和的另一段旋律,乐曲在渐弱和渐慢中结束,留给听者是一派宁静、安祥的气氛。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节奏轻快,旋律优美,具有典雅质朴的情调,深受人们喜爱。此曲也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小提琴曲、钢琴曲和吉他曲。
学情分析:弦乐四重奏《小夜曲》是一首色彩明朗,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乐曲,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乐曲分AB两部分。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根据四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运用了“境”导体验、“问”引体验、“参”悟体验,“述”评体验的方法,结合画图谱、创情境、音乐对比、演唱旋律、节奏感知等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知识技能在“听”中、“悟”中、“情境”“体验”中被掌握。
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在音乐中体验月夜带给人们梦幻般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能获得积极、愉悦的体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演、奏等形式主动体验音乐,记忆《小夜曲》的主题旋律,感受弦乐四重奏的音乐表现力及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技能:借助图形谱,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旋律进行的特征,了解乐曲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了解小夜曲、弦乐四重奏、海顿等音乐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借助图形谱,分两部分聆听欣赏乐曲,感受音乐旋律进行的特征
难点:听辨、演唱主题旋律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煤体设备、课件、钢琴、黑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铺垫二欣赏A部分音乐 二欣赏A部分音乐 二欣赏A段音乐二欣赏A部分音乐三欣赏B段音乐三欣赏B段音乐四表现乐 曲 1、组织教学,乐器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知道你们班娄静远同学学了一门乐器,上课前我请他为我们演奏一段音乐,你们听听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师:一起学一学小提琴演奏动作。 师生问好学生演奏小提琴学生模仿小提琴 由一位具有特长的学生用小提琴现场演奏A主题旋律,不仅让学生从视觉上看见小提琴的实物,更从听觉上分辨小提琴的音色,并模仿小提琴的演奏动作。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2、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和情绪 师:下面请你们欣赏一首由小提琴演奏的乐曲,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完整聆听乐曲 通过完整聆听乐曲,让学生完整感受乐曲的风格和情绪,了解到乐曲色彩明朗、节奏轻快、旋律柔美,具有典雅质朴的情调。
3、揭示课题,了解海顿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由小提琴主奏的弦乐四重奏《小夜曲》,它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创作,这首小夜曲也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小提琴曲、钢琴曲和吉他曲。 学生知道课题,了解作曲家海顿 让学生知道课题,了解作曲家海顿以及创作背景,为欣赏乐曲做充分的铺垫和准备。
聆听A主题旋律
1、观看弦乐四重奏《小夜曲》视频师:我们一起欣赏弦乐四重奏视频,思考几个问题:你在乐曲中能听出几种乐器的声音?你知道伴奏的乐器是用怎样的方法演奏的吗 学生观看《小夜曲》弦乐四重奏的视频,并谈感受 让学生聆听,A主题旋律音乐,从视觉上更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的习惯,对乐曲形成初步的感受。
2、了解弦乐四重奏、小夜曲师:乐器的主奏乐器?(第一小提琴)伴奏乐器?(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伴奏的乐器是用什么方法演奏的?(拨弦奏法)师: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这四种弦乐器一起合奏的演奏形式叫做弦乐四重奏。师: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后来也用于器乐音乐创作。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听老师讲解 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从直观视觉上去了解弦乐四重奏的演奏形式,并对弦乐四重奏、小夜曲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为欣赏乐曲做铺垫。
3、聆听、模仿小提琴演奏A主题旋律师:请你们听一听乐曲中具有歌唱性的旋律,我们称为A主题旋律。请你们边听边合着音乐节奏模仿小提琴演奏A主题旋律。 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小提琴演奏 采用律动法跟着音乐做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音乐、聆听音乐。
看图谱视唱A主题旋律师:这是A主题旋律的图谱,你们看它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旋律线是上行还是下行?你们能点着图谱视唱A主题旋律吗? 学生看图谱视唱 学生通过课件展示的流动旋律图谱,点着图谱视唱旋律,从而熟悉A主题旋律,了解旋律走向。
用啦”模唱A主题旋律师:请你们用柔美、婉转、悠扬的声音跟着钢琴用“la”模唱A主题旋律。师:请你们跟着音乐,用“la”模唱A主题旋律,用美妙的歌声表现小夜曲的美好意境吧。 学生跟钢琴模唱学生跟音乐模唱 采用模唱法,跟着钢琴伴奏和音乐伴奏,放慢速度模唱A段主题旋律,加深对A主题旋律的印象和记忆。
6、填词演唱A主题旋律师:这么优美动听的旋律我想用歌词来表现夜晚的美好(老师范唱两句)师:你们能试着把歌词唱出来吗?(跟音乐唱) 学生听老师范唱学生跟着音乐唱词 为A主题旋律填上歌词,表现美好夜晚的意境和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乐曲的能力。
聆听A部分A1、A2、A3段音乐
1、聆听A1、A2、A3段音乐师:欣赏了《小夜曲》A主题旋律后,接下来的音乐会有什么变化和发展呢?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用心感受音乐。 学生聆听音乐 在反复聆听中熟悉A主题旋律,并能分辨主题旋律的不同。
2、画A1、A2、A3段旋律线师:这是老师根据音乐画的旋律线,这三段音乐是A主题音乐的变化发展,可以用A1、A2、A3来表示,请你们跟着音乐画旋律线,感受、体验它们旋律进行的特点。 学生听音乐画旋律线 通过跟着音乐画旋律线,感受、体验旋律进行的不同特点以及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绪。
3、分析A1、A2、A3段旋律线特点师:你们看黑板上划的这三种旋律线有什么特点?(平稳、跳跃、下行)4、表现A1、A2、A3段旋律线 师:用拍手划旋律线表现A1,用手铃表现A2的跳跃、充满生气,用划三句下行旋律线来表现A3的流畅、轻快,合着音乐分小组来表现音乐。 学生体验感受不同学生用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音乐 通过对A1、A2、A3段旋律线分析、讲解、学习,了解旋律进行的不同特点,并在感受、体验、探索中,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
5、完整聆听表现A部分音乐师:A部分音乐是由A主题旋律和由它变化发展的A1、A2、A3四段音乐构成的,我们完整聆听并用动作表现感受A部分音乐的意境和美感。 学生用演唱A主题旋律,用动作、打击乐器、划旋律线的方式表现A部分音乐 在音乐的感受、体验活动中,能用动作表现A部分音乐的意境和美感。
聆听B主题旋律
1、聆听B主题旋律 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乐曲的B部分音乐,听一听B主题旋律和A主题旋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聆听B主题旋律 通过对比欣赏法,让学生分辨出主题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分辨能力。
2、表现B主题旋律 师:你们能跟着音乐模唱与A主题相同的旋律吗?不同的音乐你们可以怎么表现? 学生模唱B主题旋律并用动作表现 用演唱和律动来表现音乐,感受和体验音乐,记忆主题,加深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聆听B1、B2、B3段音乐
1、聆听B1、B2、B3段音乐。师:你们把B主题旋律唱得非常动听,把小夜曲的画面表现得非常美。接下来的音乐会有什么变化和发展呢?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用心感受音乐。 学生聆听音乐 培养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分辨音乐的能力。
2、画B1、B2、B3旋律线师:请你们跟着音乐画旋律线感受、体验它们旋律进行的特点。 学生画旋律线 通过画旋律线,感受、体验旋律进行的不同特点以及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绪。
3、分析、感受体验AB两段音乐的相同与不同师:从旋律线当中你们能发现B部分音乐与A部分音乐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找出两段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通过图形谱的对比,在音乐的聆听和感受中,分辨出A2、A3 与B2、B3段旋律进行特点相同,A1与B1段旋律进行特点不同。
4、为B1段填歌词,体验月夜的美好师:B1段旋律更丰富、更抒情,把夜月的美好意境刻画得更细腻、更富有情感。老师都被这么优美的旋律打动了,不由自主为旋律填上了歌词,想用歌声表达我的感受。 学生观看、聆听老师的范唱 通过填词演唱B1段旋律,老师的范唱把夜月的美好意境刻画得更细腻、更富有情感,从而感染和激发学生对夜月的情感。
完整聆听表现B部分音乐师:B部分音乐是由B主题旋律和由它变化发展的B1、B2、B3四段音乐构成的,我们完整聆听感受B部分音乐,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的意境和美感。怎么表现呢?请你们说说。 学生讨论并表现出B部分音乐的意境 在音乐的感受、体验活动中,能用动作表现B部分音乐的意境和美感。
6、完整聆听表现《小夜曲》师:《小夜曲》这首乐曲的结构是怎样的?《小夜曲》是由A部分音乐和B部分音乐组成的,你们能什么方式完整表现这首乐曲的典雅质朴的情调和月夜的恬美、浪漫意境呢?请你们说说,我们完整聆听感受一遍,可以边听音乐边做相应的动作。 学生聆听全曲,用不同方式表现乐曲 通过不同手段和方法的音乐欣赏、聆听,引导学生用律动、演唱、乐器、画旋律线等方式完整表现这首乐曲的典雅质朴的情调和月夜的恬美、浪漫意境。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的名称是?(《小夜曲》)作者(海顿)主奏乐器(小提琴)演奏形式(弦乐四重奏)乐曲结构?(A部分音乐和B部分音乐)乐曲的风格和情绪?(色彩明朗、节奏轻快、旋律柔美,具有典雅质朴的情调,深受人们喜爱) 师:古典音乐充满魅力,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喜欢古典音乐,懂得欣赏音乐!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学生谈学习收获 让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回顾和总结乐曲的风格和情绪,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之情,从而为整堂课的欣赏画上完满的句号。
教学反思
这节四年级第七册第4课《小夜曲》是以聆听、表现、体验为主的欣赏课,是一节设计比较新颖,创新利用图谱可视法进行的欣赏综合课,曾获得东莞市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三名,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巧妙设计音乐图形谱,主要运用图谱可视法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主要以“听”为主,巧妙设计音乐图形谱,主要运用图谱可视法、对比听辨法、演唱记忆法、节奏感知法,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积极参与实践、重视感受、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音乐聆听、欣赏活动,教学方法形象化、情境化、直观化,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聆听歌曲、理解乐曲、表现乐曲,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2、体现高效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主线,强调音乐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始终把“音乐聆听”、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认真聆听作为重要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根据四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运用了“境”导体验、“问”引体验、“参”悟体验,“述”评体验的方法,结合画图谱、创情境、音乐对比、演唱旋律、节奏感知等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知识技能在“听”中、“悟”中、“情境”“体验”中被掌握。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