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儿歌变画》一.教学目标:1.学习把儿歌变成画的制作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儿歌,抓住儿歌的主要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2.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儿歌的内容能否抓住关键,表现是否形象、生动、直观。2.能否表现出儿歌的意境。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学生:水彩笔、画纸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儿歌?与同学们分享。例如:小白兔。。。。 公鸡公鸡。。。。一只哈巴狗。。。(指名说)师:有一首儿歌,大家看一看读一读(出示儿歌拔萝卜)齐读。师:赏析,看儿歌中出现六谁?谁在做什么?想象一下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让举手学生上台演示)出示重点词语:小朋友 小老鼠 小花猫 大萝卜 用力(脸红了 瞪眼 蹲地下)师:有个画家把刚刚这首儿歌中的内容画成了一幅画,出示图画《拔萝卜》对比一下,是不是儿歌中的内容从图画中都能找出来?也就是说,大画家把儿歌变成六一幅漂亮的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儿歌变画》。(二)游戏互动,探究方法。1.“我画你猜”游戏。 大屏幕出示提前画好的图片,同学们猜是哪首儿歌?并且说出儿歌的内容。图片1:燕子图片2:兔子 图片3:树木总结:儿歌变画所画的内容必须和儿歌内容相符合(板书: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发现把主体物画大、放在主要位置便可以突出主体,学会简单的构图突破重点。2.“你画我猜”游戏。同学们选择一首儿歌在纸上用彩笔快速画出来,老师猜画的是哪首儿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三)欣赏作品,探究问题1.欣赏作品同学们是如何用画面表现儿歌的?分析学生作品《哈巴狗》、《小红帽》、《咏鹅》、《小老鼠上灯台》2.教师示范听儿歌,分析儿歌《数鸭子》主要内容。(1)请学生说说画面上主要形象是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鸭子。(2)请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些形象更生动更形象? 请学生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背景内容使画面内容更丰富。(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添画出适当的背景。(4)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儿歌《数鸭子》的配画作品。(5)总结儿歌配画要点。3.创作引导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儿歌,打算用什么方法怎样表现?(四)联想创作,教师巡视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五)展示评价,拓展提升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作品。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喜欢的儿歌。3.给同学作品提些建议。(六)课后拓展,总结提升师:今天通过游戏,总结出了为儿歌配画必须做到的几个要点,只要大家掌握好这几点,相信你们就能把儿歌配画画好,同时老师建议课间或在家和你的爸爸妈妈玩一下我们的游戏,看谁知道的儿歌最多?看谁画的儿歌变画最好!(七)板书设计儿歌变画 大画主角 主体突出完整 中心添背景 内容 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