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9科9份)

资源简介

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虾蟆(má)陵 猿猱(náo) 洋皱裙 纨袴
B.朱拓(tà) 模(mó)样 精彩 绽开
C.渣滓(zǐ) 正(zhēng)月 沧海 崔嵬
D.症(zhèng)结 血泊(pō) 逡巡 孝悌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惘 炮烙 飞湍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萧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
的________。
②学习演讲辞,要注意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______
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③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
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________。
④就医、报名、邮寄,什么都要实名登记,网络时代,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
已________。
A.保证 揣测 寂寞 不翼而飞 B.保障 揣测 寂寞 不胫而走
C.保证 揣摩 落寞 不翼而飞 D.保障 揣摩 落寞 不胫而走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大道,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
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B.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
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C.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
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
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肃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B.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具有空灵之美,正如苏轼对他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食指、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D.现在很多中学生都难以抉择是在国内考一所一流大学还是去国外考一个二三流的大学?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内一家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已经与美国职业篮球联盟正式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NBA专题报道。
B.艺术家应怀着对艺术的真诚来创作富有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不要一味去追求华而不实的所谓大制作。
C.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D.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7. 对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对立的两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
B.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有十分严格的字数、句数的限制。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D.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二、文言文阅读(4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8-12题
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B.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
恐年岁之不吾与 为仲卿母所遣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秋以为期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3分)
(2)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5分)
12.用“/”给下面语段断句。(4分)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6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师者, 。
⑵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⑶ ,分明怨恨曲中论。
⑷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⑸ ,猿猱欲度愁攀援。
⑹丛菊两开他日泪, 。
⑺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⑻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①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②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③“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④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 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⑤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⑥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⑦“这是怎么啦 ”妹妹慌慌地说。
⑧“月亮出来了嘛。”我说。
⑨“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
⑩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
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 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有删改)
15.请说说第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我们”的情感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的变化?请分别简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的“我们”有什么特点?请选三点结合原文事例分点简析。(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④段画线句“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与前后文构成对比,试作分析,指出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以星星的身份对月亮说出你的心里话(不少于3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头倒霉的毛驴不小心掉进村边一口深深的枯井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并且每天还不断有人往井里倒垃圾。开始,毛驴抱怨自己倒霉,死也不能死得舒服点。可是有一头,它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它开始每天把垃圾踩到自己脚下,并从垃圾中找东西吃来维持生命。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命运和这头毛驴相似,虽然有太多的不如意,但同样能把“垃圾”踩到脚下。人生没有失败,不过从头再来。
请以“态度与命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2)所写内容必须在范围之内。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皱—绉 B模mó—mú D症zhèng—zhēng)
2.D
3.D
4.A
5.B(A项中“严肃地说”后面应用逗号,句尾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中的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存在。D项中问号前的句子并非问句,问号应改为逗号。)
6.B(A项,搭配不当,“打造报道”搭配不当;C项,“解决”与“风险”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严厉进行处罚”应该是“进行严厉处罚”。)
7.C
8.A(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9.D(A之:的,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不译。B为:担任,动词/被,介词。C以:凭……的身份,介词/把,介词。D与:跟、和,均为介词)
10.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1. (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以礼相待(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
12.断句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错、漏两处扣一分)
13.(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3分)营造了一种
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14.略
15.夜空属于月亮,月亮地位高有威严;在妹妹眼里,月亮管着星星,星星害怕月亮,像“我们”害怕大人一样。(4分)
16.(1)看见星星前,面对昏亮的天空,郁闷伤心;(2)数星星,快活得意;(3)月亮出来后,看到星星稀少了,郁闷惊疑;(4)在溪流中发现星星,喜出望外。(答对1点给1分)
17.(1)渴望大人理解和尊重(在大人盲目威压下感到压抑苦闷)。“我们”捉迷藏,大人却来干扰呵斥,毫不讲理,“我们”无可奈何,害怕顺从。(2)富有好奇心。星星出现引起“我们”惊呼,“我们”很想知道有多少星星、星星有多少光角儿、它们有怎样的来历。(3)充满快乐。捉迷藏、数星星,都是寻找快乐、表达快乐的方式。(4)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稀少的星星,帮星星藏在水里,表现了“我们”的同情心。(5)想象力强。觉得星星是一群孩子,觉得星星稀少是因为受了月亮的惊吓,认为雪片是星星的尸骸,认为晚霞是焚烧星星的大火,认为溪流里的星星是在躲避月亮,这些都是奇特有趣的想象。(有观点有分析答对1点得2分,有观点无分析答对1点得1分。)
18.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用了人格化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我们”眼中星星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了“我们”对星星的欣赏、喜爱之情(2分)。与前文“我们”“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构成对比,表现“我们”数星星时兴奋活跃的情状(2分)。为后文月亮出来之后星星稀少无光彩的情形张本并构成对比,揭示威权对于鲜活个性生命的压抑,引起读者的思考(2分)。
19.月亮妈妈,我多么希望你放下威严的架子,多给我们温暖的笑容,让我们自由快乐。(5分)
PAGE
第6页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政治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答题卷的表格中,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
A.公民当家作主
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2.2013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会代表近3000人,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各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到一定比例。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
A.民主权利主体的广泛性 B.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C.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D.公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
3.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许多大学生纷纷响应去农村当“村官”。有人认为:村官是官,是国家机关最基层的干部。下列对此观点判断正确的是(   )
A.观点正确,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
B.观点正确,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民族自治机关
C.观点错误,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党机关
D.观点错误,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某中学生看到老人们在寒风中下棋,想使老人们能有一个安定娱乐的场所,于是给居委会主任写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经过多方努力,该社区的老年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年之家”。这表明这个中学生积极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5.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加政治生活的有( )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②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③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④ 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
①参与过程中是否认真行使了政治自由权利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参与行为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
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 )
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
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D.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
8.2011年,中国20多个省区市陆续启动了新一轮县乡基层人大换届选举。某选区投票站悬挂着这样的横幅:“珍惜民主权利,投出理性一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自己选举的代表反映意见,可避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
B.通过赞成或反对审慎表达意见,有利于维护我们的切身利益
C.选举是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扬民主只能通过选举来实现
D.选民不可放弃自己的投票权,必须参加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9.继承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公民甲、乙为同胞兄弟,其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遗产被甲独占,乙状告到法院。法院判决甲、乙各得一半。这表明我国公民( )
A.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B.权利和义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C.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10、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已经三审的物权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 ).
1 有利于让所有公民意志得到充分体现
2 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立法权,培养和强化公众的法律意识
③ 有利于增强立法工作透明度,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
④体现了立法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有一则笑话说明了网络的力量。一个人威胁另一个人说:“我可是有背景的人!”而被威胁的人说:“我可是有微博的人。”这个笑话从一个侧面说明,网络是( )
①人们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渠道 ②任意发表言论的大讲台
③人们伸张正义的法律利器 ④行使监督权的有力武器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包括“打四黑除四害”、“清网行动”、“亮剑”行动、“打黑除恶”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回答15题。
12. 公安部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整治行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升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B. 公安部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等弱点和缺陷,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3.2012年,海南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海南省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有( )
①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②构建四级农产品监管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③减免农业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④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全覆盖,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14.我们日常使用的人民币是由国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气象服务、广播、电视等大多是政府提供的。这说明( )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受政府的限制 ②我们要支持政府所做的一切工作
③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④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了解情况靠“听汇报,看报告,翻数据,查简报”;调研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作决策是“盲人摸象”、“闭着眼睛捉麻雀”。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 )
①健全相关干部考核制度和制约机制 ②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
③强化政治统治职能,加强专政手段 ④完善选举制度,实行直接选举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6.央视曝光上海某食品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和防腐剂制成“染色馒头”销售到上海华联、联华等多家知名超市后,上海市质监局连夜对该公司进行查封,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并召回涉案产品,企业负责人也被公安部门采取控制措施。上海市政府表示,将彻查此案、依法严惩,彻查过程将向社会公开。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
①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 ②是强化政府职能、扩大管理权限的需要
③表明政府坚持公正司法 ④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17.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损害,因此公民必须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是( )
①开设热线电话 ②推行电子政务
③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④建立信访部门
A. ②③ B. ②④ C. ③ D. ①②
18.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例如,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  )
A.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 各民族都有平等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C. 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 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19.历史为我们提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 )
①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
2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10万余处,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神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A.我国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B.国家保护、支持各种宗教活动
C.宗教团体可以有组织地到学校开展传教活动
D.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1.随着央视“贯彻十八大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的推出,幸福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各级政府应
A.求真务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一切问题 B.问计于民,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加强立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D.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切实改善民生
22.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公民通过网络可以 ( )
①自由地行使民主权利  ②依法行使监督权 
③了解民意、汇聚民智、科学决策 ④传递民意,建言献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我国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D.我国最高审判机关
24. 如果你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召开会议期间你将享有( )
①提案权 ②审判权 ③表决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5.“幸福指数”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国政府应该( )
A.认真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B.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C.逐步淡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D.依法行政,扩大政府的职权范围
26.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此政府工作要重民生、促和谐。下面给政府关注民生拟定的主题词全部正确的是( )
A.正确履行职能 遵循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行政 接受权力监督
B.强化行政干预 遵循基本原则 确保科学执政 权力高度集中
C.民主科学决策 加强行政干预 深化机构改革 巩固执政地位
D.加强管理服务 坚持公正司法 接受权力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27.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
A.业主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C.居民委员会 D.乡人民政府
28.面对市场地沟油的泛滥,政府监管真的成了摆设。这告诉我们(  )
①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②必须扩大政府权力范围
 ③必须提高政府的责任意识 ④政府必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A. 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29.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索马里海盗的猖獗活动已引起国际关注。保护中国的海运免受海盗侵扰,保护中国海外公民人身安全,是我国政府的应尽之责。这强调了我国作为主权国家要切实行使( )。
A.平等权 B.独立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8分)材料一 目前,一个新的词汇——“中国的发展”,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她都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所有的人都必须面对她,包括我们自己。发展的中国如何自处?又怎样与世界相处?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极富哲理、可能导致国际秩序发生变化的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2分)
32.(12分)某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强调,各部门要适时发布与人们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重要事项等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积极建立社情反映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公示、听证、论证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1)材料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有哪些?(4分)
(2)让公民参与政府的决策,有何意义?(8分)
33. (20分)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公布了“2012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参访者比例为60.2%。最具幸福感的人是社会公务员。
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
就“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作用最大的五个因素”这个问题,参访者给出的答案,则依次是“提高工资水平”、“降低房价”、“提高医保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依然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中之重。
请根据材料回答: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党中央高度关注百姓幸福感的理由。(9分)
(2)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如何增强社会公众的幸福感?(11分)
1-5 DADCB 6-10 DDBAB 11-15 DDCDC 16-20 CCBCD 21-25 DCABB 26-30 ACCBD
31.答案: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只有发展、崛起,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分)②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2分)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崛起不会对他人构成威胁。(2分)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32.(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每个方式1分,共4分)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3.(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高度关注百姓的幸福感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3分)②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也要求党要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3分)③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要求党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2)、①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要通过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分)②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公平。(3分)③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要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④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健康的身心实现幸福的生活。(3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20:12(中时区)在伦敦开幕,8月12日闭幕。读图1完成1-2题。
1. 下列城市观众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 北京——7月27日12:12 B. 纽约(西5区)——7月28日15:12
C. 开罗(东2区)——7月27日22:12 D. 悉尼(东10区)——7月28日20:12
2. 伦敦奥运会期间
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地球离远日点越来越近
C. 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并且范围缩小 D.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读“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四要素随纬度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代号与各要素配对正确的是.
A.①-气温 B.②-降水量
C.③一植物生长量 D.④一蒸发量
4.影响③曲线在纬度20°附近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植被 D.水分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分时段人流量统计图,回答5-7题。
  
5.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行政区 D.商务区
6.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进出该功能区交通压力的是
A.鼓励私家车出行 B.增加该功能区内住房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分散该功能区职能
7.图中能准确表示该功能区的主干道形态的是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8题。
8.关于该城市规划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环境优美
B.②处建造纸厂——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中心医院——交通便利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自1988年成立以来,工业总产值一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已形成了拥有多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园区。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该开发区工业地域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形成
B.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C.便于减轻工业污染
D.便于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10.该开发区的成立说明
A.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B.具有协作关系的工厂只能集聚,不能分散
C.区内各工厂企业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密切联系
D.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能在沿海地区开辟
1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曲线(见图4),回答12-13题。
1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处在
A.Ⅰ期 B.Ⅰ和Ⅱ期
C.Ⅱ期 D.Ⅲ期
13. 下列可能属于Ⅱ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城市化速度简慢甚至停滞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D.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14.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C.垂直分异规律 D.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15-17题
15.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B.湖南、福建、海南C.广东、浙江、江苏D.上海、新疆、云南
16.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17.解放后,关于我国人口迁移或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口迁移全部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B.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迁移大部分是国家有组织的移民
C.改革开放前,人口总是自觉的从东部移向西部
D.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迁出地主要是上海、广东、四川等地
读图7,完成18-19题
18.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与交通线交汇点的距离
B.与市中心的距离
C.土地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19.图中甲、乙、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a、b、c表示三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则对应于住宅区和住宅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甲、c B.乙、b
C.丙、a D.(甲+乙)、a
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
A.a B.b C.c D.d
21.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迁移人口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总人口增长快 D.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22.北京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却看不到摩天大厦。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因素分析,这主要是
A.历史因素影响的结果 B.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
C.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 D.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下图是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24.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200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二、综合题 (50分)
26.(10分)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农业科技摆上突出位置,同时也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分析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甲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乙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图中C、D两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农业发展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7.(18分)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风带②的名称为 ,此时北半球为 (1或7)月。(4分)
(2)D点的气候成因与图中 有关(填数字),C点与D点纬度相当,但气候不同,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4分)
(3)此时,图中A地盛行 风,该地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4分)
(4)B地与D地的自然景观不同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
(5)专家指出,本次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请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4分)
2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研究,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密切相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越大。从植被类型上看,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面积比较是森林最大,草原次之,荒漠植被最小。
材料二 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右图)
(1)由材料一可知,不同植被的生长速度比较结果是森林 (大于或小于)草原
(大于或小于)荒漠植被。从生长速度与蒸发量的关系上来看,在水分充足的地区,往往是 成为优势植被。(3分)
(2)材料二反映出,一定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增长量等于 与
之差,由图可知,当环境温度约为 时,植物体的增长量最快。 (3分)
(3)试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粮食作物往往产量高的原因。(4分)
29.(12分)读我国南方地区A城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次活动的阶段成果图,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在野外看到的自然植被是 。(2分)
(2)图甲是该小组为研究A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制作的草绘图,请你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征。(2分)
(3)图乙是该小组虚拟的A城规划图,该城计划向a、b两个方向发展。与b相比,若向a方向发展会有哪些优势?(4分)
(4)N河是A城主要的生活水源,该地理兴趣小组在监测该河的水质中发现氨氮含量超标、含沙量明显增加。请你就该河流的开发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5 CCCDD 6-10 CCCBA 11-15 ADDDC 16-20 BBBBD 21-25 BABCA
26.(10分)
(1)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适宜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4分)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2分)
(3)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条件:①水热量条件优越②劳动力充足(每空1分、4分)
27.(18分)
(1)东南信风带(2分) 1(2分)
(2)③(2分) 地形(2分)
(3)西北(2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4)由赤道向两极(2分)
(5)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是随大气和海水运动扩散(2分),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该地区的日本暖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分),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
28. (10分)
(1)大于 大于 森林(3分)
(2)光合作用量 呼吸作用量 30°C (3分)
(3)我国西北地区太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2分),这样农作物生长期间,植物体(粮食作物)的增长量(养分积累)较多(2分),所以粮食作物往往高产。
29.(12分)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分)
(2)主要沿公路和河流分布;平原(谷地)多于丘陵 (任答一点计2分)
(3)向河滩沙地发展,城市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少占用农田;与老城区紧密联系,市政建设等投资少。(任答两点计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充分利用家禽畜粪、农作物秸秆,发展沼气生产;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任答两点计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图7
●C
●D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面各小题中均有4个选项,其中至少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
A.因为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
B.因为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其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
C.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D.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
2.如果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且为定值,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分速度夹角为00时,合速度最大
B.当两个分速度夹角为900时,合速度最大
C.当两个分速度夹角为l200时,合速度大小与每个分速度大小相等
D.当两个分速度夹角为l200时,合速度大小一定小于分速度大小
3.人站在楼上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球离开手后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x.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忽略空气阻力,能正确表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矢量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 )
4.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 =3∶2,则可知( )
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5.若有一星球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则该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A.0.5倍 B.2倍 C.4倍 D.8倍
6.同步卫星距地心间距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地球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为v2,则下列比值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1 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 m/s,河中间的流速为3 m/s。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船能垂直河岸过河
C.船航行中航向一直不变船过河的轨迹为一直线 D.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一定的
8.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质量为5t的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a = 2起动,所受阻力为1.0×103,则汽车起动后第1秒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是 ( )
A.2 B.11 C.20 D.22
9.如右图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演示实验装置,实验时,先用弹簧片C将B球紧压在DE间并与A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小锤F击打弹簧片C,A球被水平抛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实验几次,无论打击力大或小,仪器距离地面高或低,我们听到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个实验( )
A.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是匀速运动
C.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的两个分运动具有同时性
D.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是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10.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彼此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是( )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拉力等于重力 D.拉力小于重力
1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s内甲车比乙车快,后10s 内乙车比甲车快
B.20s末两车相遇
C.前10s甲在乙前,后10s乙在甲前
D.在10s末两车相距最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②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③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
④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测出x、x1、x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
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 。
14.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4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m/s,重锤的动能EkB= J。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J。
③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
15.若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闪光频率是 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三、计算题(共32分)
16. (10分)一辆质量为2.0×103 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为6.0×104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加速度为,求(g取):(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额定功率行驶),加速度的大小为,则这一过程能保持多长时间
17.(10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0°,AB长度为,传送带以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递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则(1)从物体开始运动至物体刚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这一过程中,传送带的摩擦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2)物体从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的瞬间至滑到B端的过程中,传送带的摩擦力对物体又做了多少功
18. (12分)如图所示,轻杆长为3L,在杆的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对杆恰好无作用力.求:
(1)球B在最高点时,杆对A球的作用力大小以及方向.
(2)若球B转到最低点时B的速度,球A和球B对杆的作用力分别是多大?方向如何?
参考答案:
1. BD 2.AC 3.C 4.AC 5.D 6.AD 7.D 8.D 9.A 10.B 11.A 12.ABD
13.小车的质量M、砂及砂桶的质量m。 mgx=
14.①11.75, 0.6903;②0.6909 ;③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15.⑴10 ⑵1.5m/s ⑶2.5m/s
16.解:(1) 在速度为的时刻,由
联立得
当牵引力与摩擦力平衡时,速度达到最大,此时
代入数据得
(2)随速度增加,牵引力的功率逐渐变大,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机车达到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设此时机车的牵引力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时间
17.解:(1)物体放上传送带后,受到传送带的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设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为,物体下滑的位移为,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运动学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2)物体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后,因为,物体将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以匀速下滑,设再经时间物体滑至B端,
故由A到B 的时间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18.解:(1)球B在最高点时速度为v0,有
,得.
此时球A的速度为,设此时杆对球A的作用力为FA,则
,
t/s
10
v/m s-1
20
0
2
4
6


300
PAGE
第3页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说明中国出现了
A.原始商业 B.制定了历法 C.原始农业 D.城市兴起
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3.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4.“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6.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 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7.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9.史书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
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10.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A.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清雍正年间,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
C.“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D.《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1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 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 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 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1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14.在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记载着纽约市起源的情况。从碑记中我们可以知道最初建立这个城市的是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15.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6.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织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购买力增强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17.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
A.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加速了欧洲的一体化 D.促进了资本输出
1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
A.重商主义政策的提出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
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D.凯恩思主义的出现
1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美国 C.美国和德国 D.美国和法国20、20.下表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
A.行业竞争激烈          B.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1.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22.衣食住行作为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23.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2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25.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辩,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26.小说《文明小史》中,描写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时写道:“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材料反映了这位少奶奶的服饰特点是
A.完全西化 B.中西合璧 C.固守传统 D.女扮男装
2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名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应该是:
A. 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28.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
A.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 B.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
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
29.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 娱乐大众 B. 传播商业信息 C. 宣传政治主张 D.报道国内外大事
30.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 B.化工 C.航空 D.电报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19分)人类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而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折射出的是它们的发展差异性或时代优劣性。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清史专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材料四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 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6分)
(2)材料二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所说“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5分)
32.(21分)世界近现代史是世界各地区由彼此隔绝到连成一体的历史。从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到当今的全球化,世界的一体化由广度向深度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1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5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1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国家带来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的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当时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1分)
材料四 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高达300∶1。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4分)据此,请你为我国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5 CDDCB 6-10 CDABC 11-15 ABCCD 16-20DACCD 21-25 ACABD 26-30 BCDBD
31.(1)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分散经营(或小农个体经营),劳动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写出三点得6分)
(2)指商品经济(1分)。表现:突破坊市制度(或出现了街市、夜市和晓市),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三点得3分)
(3)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或海禁)政策强化了自然经济,扼杀了新经济的活力;天朝上国的文化心理,影响了对世界潮流的正确判断;文化专制的政策束缚,严重阻碍了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写出四点得4分)
(4)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2分)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写出三点得3分)
32.(1)指新航路的开辟。(1分)影响: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上升;殖民制度兴起等。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5分)
(2)工业革命的开展。(1分)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主义的掠夺加剧了亚非拉国家的贫困与落后,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破坏了亚非拉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的近代化进程。(4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分)汽车、飞机。(1分)
(4)影响:①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②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等。(4分)
建议:①面对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抓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本国经济;②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合作双赢; ③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生物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N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3.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B.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C.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4.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猫的白毛和黑毛
C.水稻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
D.人的身高和体重
5.下列关于果蝇性别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①性别决定关键在常染色体上 ②雌性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配子 ③雄性产生含X、Y两种性染色体的配子,且比例为A.① B.③ C.② D.①和③
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细胞之间逐渐产生了稳定的差异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将会发生变化
7.在下列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8.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经某些因素的诱导,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C.与受精卵具有相同的分化能力 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部遗传信息
9.下列关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在衰老的个体,体内没有幼嫩的细胞
B. 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
C. 总体上看,衰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普遍衰老
D.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
1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意义(  )
A.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B.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C.细胞凋亡是机体在外界因素刺激下的细胞死亡
D.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1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1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矫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  )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测交 D.让它进行自交,看是否性状分离
13. 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点总数的(  )
A.25% B. 50% C. 75%   D.100%
14. 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
A.46.23.23 B. 46.46.23 C. 0.46.0   D. 0.46.23
1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 B.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裂
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 D.染色体的解螺旋和染色体的分开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17.如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18.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1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联会时期         D.四分体时期
20.一对正常的夫妇。若这对夫妇生有一位性染色体成为XYY的后代,则导致这一变异的异常染色体来自于(  )
  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
21.具有DdTt基因型(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的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ddTT和ddTt将分别占整个基因型的比例是( )                  
A.1/8和1/16 B.1/16和1/8 C.1/16和1/4 D.1/8和1/8
22.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下列四组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一组的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23.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
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C.F2性状分离比是3: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4.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 (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5.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上述现象表明(  )
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不同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26.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7.下图能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2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9. 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  )
A.常染色体上 B.Y染色体上 C.X染色体上 D.线粒体中
30.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下图是某动物雄性个体部分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填字母),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字母)。
(2)图C所表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
(3)图D处于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往往发生_________,增加子细胞的多样性。
(4)如果上述所示的细胞分裂发生在同一器官中,则该器官可能是__________。
32.(11分).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DNA片段的_______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结构。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______和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
(3)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_____与_____配对;_______与_______配对。
(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_结构。
33.(19分)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正在进行的过程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是 的过程,又称为 .
(2)碱基①②③分别为 , , ,碱基④⑤⑥分别为 , , 。(写中文名称)
(3)图中②和⑤,③和⑥构成的核苷酸是否相同? 。
(4)图示过程进行的场所主要是细胞的 内,时间是 。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 ,它们能严格地“对号入座”是因为 原则,模板是 ,酶是 ,还需要 。
(5)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 和一条 ,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 复制.
参考答案:
1-5 CBCBA 6-10 DBDCC 11-15 BDBBB 16-20 ADCAB 21-25 BAABC 26-30 DCCCC
31.(1)ABD BC (2)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2条
(3)减数第一次 前 2 交叉互换 (4)睾丸
32. (1)平面 立体(或空间)
(2)脱氧核糖 磷酸
(3)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4)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旋
33.(1) DNA的复制
(2) 胸腺嘧啶 鸟嘌呤 胞嘧啶 胸腺嘧啶 鸟嘌呤 胞
(3) 相同(是)
PAGE
第5页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选出最佳选项,并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 At 11:45. C. At 12:40.
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 He is ill.
B. 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 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 What is Mike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 Personal computers.
B.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 In a soap factory. B. In her house. C. 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选出最佳选项,并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每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On a bus. C. In the bank.
7.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 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 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 He can't spare the time. 、
B. 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C. 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 From Monday to Friday.
B. 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 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 5:30 p. m., Wednesday.
B. 6:15 p. m., Wednesday.
C. 6:15 p. m., Thursday.
听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r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Friends.
12. 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13. What did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He examined the woman carefully.
B. He gave her some medicine and some advice as well.
C. He just told her not to worry too much.
听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At the woman s home.
C. At the man's home.
16.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Have some soup.
B. Have more rice.
C. Bring his wife next time.
听第十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did Nicholas do at eighteen months?
A. He began to learn French.
B. He read the newspaper.
C. He took telephone messages.
18. Why was Nicholas bored and unhappy at the two schools
A. He had too much homework.
B. He almost couldn't learn anything special.
C. His teachers often corrected his spelling.
19. Who offered to help Nicholas finally
A. His classmates. B. His parents. C. A college.
20. What is Nicholas' life like now
A. Busy without any social life.
B. Full but boring.
C. Busy at college and free at hom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n 1778, Banks was elected ________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________position he held for 42 years.
A. /, a B. / , the C. the, a D. the, the
22. 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last night, _________ he doesn’t know our plan for the picnic.
A. that’s why B. that’s because C. which is why D. which is because
23.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this factory pours lots of waste water into the Changjiang River every year.
---- _________ near my hometown.
A. So does it B. So it is C. So the one does D. So does the one
24. His teacher told him that since his parents were working abroad, either his grandparents or one of his uncles ______ allowed to come to the parents’ meeting .
A. was B. were C. are D. is
25. ________ the punishment was unjust , he would accept it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because he knew it was the rule of the company.
A. As though B. Even though C. In case D. Now that
26. ---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Where have you been, anywhere
--- I _______ to New York City. I just got back.
A. have been sent B. was sent C. had been sending D. would be sent
27. The reason why this kind of machine is popular with users is that it will work in ______ temperature.
A. official B. extreme C. common D. natural
28. Last Sunday I went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where I saw a pot _________ about 1,000 years before.
A. so it had been B. so had it been C. what it had been D. as it had been
29. It was at the very beginning _______ Mr. Fox made the decision _____ we should send more fire-fighters there.
A. when, which B. where, that C. that, that D. then, so
30. A new __________to teaching English, is being used here, and it has proven to be very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A. way B. system C. approach D. method
31.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iPods and headphones can do great harm to our hearing if _______ improperly.
A. being used B. used C. to be used D. having been used
32. The new road is __________ of the old one.
A.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length B. three times more than the length
C. more than the length D. more three times than the length
33. ---Shall I keep an eye on your house when you are on holiday
---________.
A. It’s up to you B. Of course you should
C. If you should like D. I would appreciate that
34. He is no longer in good condition, and his ability to work is limited. I ____________ him to give up the job but failed.
A. suggested B. persuaded C. tried to persuade D. managed
35. __________ the crisis of economy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government is searching for ways to improve people’s life.
A. As B. For C. With D. On
第二节:完形填空(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I recently heard a story about a famous scientist who had made several very important medical breakthroughs(突破). He was being interviewed by a reporter who asked him 36 he thought he was able to be so much more 37 than the average person.
He responded that it all came from a(n) 38 with his mother that occurred when he was about 2. He had been trying to 39 milk from the fridge when he 40 the slippery(光滑的) bottle, its contents running all over the kitchen floor.
When his mother came in, 41 shouting at him or giving him a lecture, she said, “Robert, what a great and wonderful 42 you have made! I have 43 seen such a huge pool of milk. Well, the damage has already been 44 . Would you like to get down and 45 in the milk for a few minutes before we clean it up ”
Indeed, he did. After a few minutes, his mother said, “Robert, whenever you make a mess like this, eventually you have to restore everything to its proper order. So, how would you like to do that We could use a sponge(海绵), a towel or a mop. Which do you prefer ” He chose the sponge.
His mother then said, “ You know, what we have here is a 46 experiment in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a big milk bottle with two 47 hands. Let’s go out in the back yard and fill the bottle with water and see if you can 48 .” The little boy learned that if he 49 the bottle at the top near the lip with both hands, he could carry it without dropping it. What a wonderful 50 !
This scientist then said that it was at that moment that he knew he didn’t need to be 51 to make mistakes. Instead, he learned that mistakes were just 52 for learning something new, which is, 53 , what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re all about. Even if the experiment “doesn't 54 ,” we usually learn something 55 from it.
36. A. why B. what C. when D. how
37. A. capable B. able C. creative D. original
38. A. coincidence B. experience C. incident D. conflict
39. A. carry B. bring C. remove D. fetch
40. A. fell B. lost C. escaped D. dropped
41. A. rather than B. instead of C. other than D. in place of
42. A. picture B. mass C. map D. mess
43. A. rarely B. happily C. frequently D. angrily
44. A. got B. suffered C. done D. received
45. A. jump B. play C. enjoy D. lay
46. A. failed B. successful C. fantastic D. painful
47. A. strong B. tiny C. thin D. weak
48. A. get it B. put it C. try it D. make it
49. A. controlled B. possessed C. occupied D. grasped
50. A. example B. teaching C. lesson D. instruction
51. A. anxious B. nervous C. fearful D. afraid
52. A. situations B. opportunities C. occasions D. turns
53. A. after all B. above all C. first of all D. in all
54. A. do B. finish C. go D. work
55. A. worthy B. costly C. valuable D. interesting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Ben and his wife Susan were on their way to have dinner with their friends. It was a dark,windy night, and they did not know the way very well. They drove through a town until they found what they thought was the road to Dorling,where their friends lived. But it soon became clear that they were not on the road to Dorling at all. The road that they were on was getting narrower,and there were no other cars on it. The wind was blowing harder with every minute that passed.
They came to a small village .They drove past a church and then two houses without lights on. There was nobody about to tell them where they were,or where the road went. Just then,Ben saw a telephone box,twenty meters or so further on. While he walked back along the road to see if there was a name outside the church,Susan telephoned their friends and told them that they were still on their way.
Their friends were just saying that the dinner was already getting rather cold,when Ben came back to the telephone box,his head down against the wind. He said that there was a tree lying across the road,and that the telephone lines were down. Susan heard nothing more from their friends about the dinner.
56. Some time later Ben and Susan found they took a wrong road because ________.
A.their friends lived nearer than they drove
B.the road was getting narrower and their car alone was on it
C.the hard wind made them get lost
D.the road was not the same as before
57. Ben went to the church to see if there was a name outside because ________.
A.he was sure to find some people who knew Dorling
B.he hoped to get help from there
C.he wanted to telephone his friends where they were
D.he wanted to stay there for the night
58. Susan could hear nothing more from their friends because ________.
A.the telephone lines were broken by a tree
B.the strong wind made too much noise
C.they got angry
D.they had all left
5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__.
A.Ben and his wife often went out for dinners
B.Ben and his wife lived in the country
C.both Ben and his wife were short sighted(近视的)
D.Ben and his wife seldom(很少) went to Dorling
B
In Europe, many people make friends between their countries through town twinning. Town or city twinning means two tow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gree and decide to become “twins” with a sister-city relationship.
The people find pen friends in the twin town. They exchange newspapers and stamps. The school teachers discuss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teachers in the twin town. Officials visit the twin town for celebrations. Ordinary people travel to the twin town, too, but not very often if it is far away.
Sometimes, schools even exchange their classes for two or three weeks! For example, Germ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y for a while at the school in their twin town in Britain, staying with British families. A few months later, their British friends come to study in Germany.
Many British towns are so pleas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winning that they set out to find more than one twin town!
Tonbridge, a small town in Kent, for example, has twin towns in both Germany and France. Richmond near London has relationships with Germany, France and even a town in Balkan country!
Town twinning can help make friends. It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also help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60.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own Twinning B. Friendly Towns
C. Exchan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D. Peace and Understanding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win towns exchange newspapers and stamps.
B. Twin towns exchange business skills.
C. Schools in twin towns exchange classes for a period of time.
D. Ordinary people travel to the twin towns.
62. Twin towns develop _____.
A. betwee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B. in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only
C. in the same country
D.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63.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own twinning is to ________.
A. earn more money B. set up schools
C.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D. develop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C
It happened to me recently that I was telling someone how much I had enjoyed reading Barack Obama’s Dreams from My Father and how it had changed my views of the current US president.The person I was talking to agreed with me that it was,in his words,“a wonderfully written book”. However,he then proceeded to talk about Mr Obama in a way that suggested he had no idea of his background at all.I sensed that I was talking to a book liar.
And it seems that he is not the only one.Clearly two thirds of people have lied about reading a book which they haven’t.In the World Book Day survey,Dreams from My Father is at number 9.The survey lists top ten books,and various authors,which people have lied about reading.As I’m not one to lie too often,I’ll admit here and now that I haven’t read the entire ten books.But I am pleased to say that I have read the book at number one,George Orwell’s 1984.I think it’s absolutely outstanding.
Asked why they lied,the most common reason was to impress someone they were speaking to.This could be difficult if the conversation became more in depth!
The World Book Day survey also has some other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in it.It shows that many people lie about having read classical works by Jane Austen,the Bronte sisters,Charles Dickens and so on.But when asked which authors they actually enjoy,they named J.K.Rowling,Jilly Cooper,and Stephen King (ah,the big sellers,in other words).Forty one percent of people asked admitted they turned to the back of the book to read the end before finishing the story.
So which books have you lied about reading—if any—and which is your favourite
64. The main reason why people lie about reading is to________.
A. make fun of the listener
B. impress the listener
C. please the listener
D. interest the listener
65. The underlined word“proceeded”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wanted B. happened
C. continued D. stopped
66. What does the World Book Day survey show
A. Nearly half of the people surveyed didn’t read through a whole classical book.
B. People don’t like Dreams from My Father and George Orwell ’s 1984.
C. Few people lie about having read classical works by Jane Austen.
D. People usually enjoy reading books by Charles Dickens.
67.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re You a Book Liar B. Readers Are All Liars
C. World Book Day D. Dreams from My Father
D
In future a machine will do more work for man. Few people have to work long hours. Man will have more free time. How will he use his free time in the world of tomorrow Certainly he will still need holidays. People often say,“Oh, I’d like to have a holiday in a place where there’s a lot of sun and sand and sea.” Or perhaps,“I’d like a holiday in a place where I can climb mountains and enjoy myself in the snow.”
In future the computer will help them to find the right place. The computer will answer their questions. It’ll also show them pictures and they will tell them where to find the right place for a holiday they want.
In future people will almost certainly have to do less work. Machines will take more and more of the work from man. Each person will get only two or three days of work a week. This means that the rest of the time will be free time.
In today’s world, children are taught for work. Most of the things they learn at school are used to help them in their future work. In future, children will probably have to learn how to spend their free time. They may have to be taught for a life without much work.
68.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how machines will help people in future.
A. work hard B. enjoy themselves C. study well D. make things[学*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n the world of tomorrow man will have more time
for .
A. work B. study C. game D. Play
70. In today’s world, children at school are taught how to work in future when .
A. they are young B. they are old C. they grow up D. they are student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E= AB F=AC G=AD)
There was a park near my home. But I didn’t go there very often. Many people said there was nothing special. One afternoon I went into the park and found it was really small. I walked quickly because there wasn’t much to see. I walked for some time and found myself standing in front of two paths. 71 I found that the two path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left one was wide and clean. There were lots of flow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path. Though the flowers weren’t very beautiful, they made me feel good. I decided to take this path. But wait! I looked at the right one. The path didn’t look nice. 72 Grass grew everywhere. For a long time I couldn’t make up my mind.
73 It wasn’t nice , but I didn’t want to give up. At last, I came to the end of the path. Ah! There was a small garden there. It was beautiful, perhaps the most beautiful garden I had ever seen. 74
Many people told me that there was nothing much to see in the park. Now I’d like to tell them that if they had followed the right way, they would have felt differently. But when I told them about what I had seen in the park, they just smiled at me without saying a word. I knew they didn’t believe me. They couldn’t even remember that path because it was so small.
75 Don’t be afraid to choose a different path. You may get a big surprise!
A. There is nothing that I want to see.
B. It looked like it had not been cleaned for months.
C. After a while a strange feeling made me follow the dirty path.
D. “ Which way should I go ” I asked myself. I looked at one way, then the other.
E. I told them what happened.
F. My trip to the park that day made me understand something about life.
G. There were trees, flowers and chairs. I thought it was the nicest part of the park.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每小题l分,满分l0分))
根据所给首字母或中文意思写出单词的适当形式,每空一个。
76. The college, founded centuries ago, was completely d___________ in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77. You are required to pay for your p___________ before you leave the supermarket.
78. G__________, the whole city was covered by sandstorm from AD200 to AD400.
79. Last night I went to the bookshop and the shopkeeper r_______________ a new book to me.
80. Our school made it a rule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attend the flag-raising c with their school uniform (校服)every Monday morning.
81. The newly-built park will be (有利的) to the people living there.
82. Mr. Fat is an (有智力的)man because he always can solve the problems when in difficulty.
83. He was back in the office, (更新)the work schedule on the computer.
84. She had difficulty in (决定/确定)where to hang the picture in her new flat.
85. Stratford police refuse to make (评论)on whether anyone has been arrested.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最近我校对高一学生入学一学期后的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下。请你用英语表达下表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个人观点。
60%左右的学生认为 40%左右的学生认为 我的观点
1. 高中学习很有压力;2. 科目难度大,课后作业多;3. 没时间参加锻炼等活动 1. 适应并喜欢高中生活;2. 课程更有趣,活动更丰富,受益匪浅。 ……
要求: 1. 词数120; 2. 文章开头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course 课程
Recently, a surve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our school whether the freshmen has
become used to the life in senior high school.
参考答案:
1-5 CABBB 6-10 ABCAC 11-15 BCBBB 16-20CCBCA
21-25 ACDAB 26-30 BBDCC 31-35 BADCC
36-40 ACBCD 41-45 BDACB 46-50 ABDDC 51-55 DBADC
56-59 BCAD 60-63 ABDC 64-67 BCAA 68-70 BDA 71-75 DBCGF
76. destroyed 77. purchase(s) 78. Gradually 79. recommended 80. ceremony 81. beneficial 82. intelligent 83. updating 84. determining ments
作文示例: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opinions are divided. About 605 of the students in Senior 1 hold the opinion that life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far from relaxing.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subject they are learning now are obviously more different. Besides, they have to do endless homework after class, which leaves them little time for exercise and other activities.
On the contrary, others say they have become used to the new life and have begun to enjoy it. They say that they find the courses are more interesting and the activities are more colorful, which surely benefit them a lo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we should balance our study and other activities and do everything effectivel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more and enjoy our life better.
PAGE
第8页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满分60分)
1.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 ( )
A.,1 B.,3 C., D.,
2. 的值是( )
A. B. C. D.
3. 函数的图象可看成是把函数的图象做以下平移得到( )
A.向右平移 B. 向左平移 C. 向右平移 D. 向左平移
4. 函数的周期、振幅、初相分别是( )
A.,2, B.,-2 , C.,2, D.,2,
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下列选项不可能是的图像的是( )
6.若,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5,=10,则=
A. B. 7 C. 6 D.
8.如果点在平面区域上,点在曲线上,那么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9. 已知,那么的值为( )
A.-2 B.2 C. D.-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必与( )
A. 轴相交 B. 轴相交 C. 轴相切 D. 轴相切
11.已知向量,且,则( )
A.-6 B.6 C. D.
12.定义在R上的函数的值域是,又对满足前面要求的任意实数都有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 2013 B. 1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3.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则角 .
14.国庆阅兵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如图,在坡度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在该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且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米,则旗杆的高度为___ __米。
15.把数列依次按第一个括号一个数,第二个括号两个数,第三个括号三个数,第四个括号四个数,第五个括号一个数,第六个括号两个数,……,循环下去,如:(3),(5,7),(9,11,13),(15,17,19,21),(23),(25,27),……,则第20个括号内各数之和为 。
16.设均为正数,且,则的最小值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周期和振幅;
(2)在给出的方格纸上用五点作图法作出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3)写出函数的递减区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己知一条正弦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此函数的解析式;(10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项的和Sn=
(1) 求{an}的通项公式;
(2) 设等比数列{bn}的首项为b,公比为2,前n项的和为Tn.若对任意n∈N*,Sn≤Tn
均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试判断△的形状.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数列满足
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3)若,试比较与的大小.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数列中,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3)设数列满足,求的前n项和.
参考答案:
1-5 DABCD 6-10 CACDC 11-12 AA
13. 14.30 15. 392 16.3
17.(1)==
函数的周期为T=,振幅为2。
(2)列表:
(3)由解得:……10分
所以函数的递减区间为  
18. (1)由图可知,从4~12的的图像是函数的三分之二个周期的图像,所以
,故函数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3



把x=12,y=4代入上式,得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19.(1) 由 a1=,解得a1=1.
当n≥2时,由an=Sn-Sn-1=,
得(an-an-1-2)(an+an-1)=0. 又因为an>0,所以an-an-1=2.
因此{a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即an=2n-1(n∈N*).
(2)由(1)及已知得 Sn=n2, Tn=b(2n-1),
若Sn≤Tn对任意n∈N*恒成立,则当且仅当≤对任意n∈N*均成立.
令Cn=,因为Cn+1-Cn=-=,
所以C1>C2,且当n≥2时,Cn20.(1)由2asin A=(2b-c)sin B+(2c-b)sin C,
得2a2=(2b-c)b+(2c-b)c,即bc=b2+c2-a2,
∴,∴A=60°.
(2)∵A+B+C=180°,∴B+C=180°-60°=120°.
由sin B+sin C=,得sin B+sin(120°-B)=,
∴sin B+sin 120°cos B-cos 120°sin B=.
∴sin B+cos B=,即sin(B+30°)=1.
∵0°∴B+30°=90°,B=60°.
∴A=B=C=60°,△ABC为正三角形.
21.(1)f(x)对任意

(2)证明:f(x)对任意x∈R都有
则令
∴{a n}是等差数列.
(3)由(2)有
当 时,
当 时,
22.(1)∵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2)∵
∴.
∴,公差d=3
∴数列是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3)由(1)知,,(n)
∴.
∴, ①
于是 ②
两式①-②相减得
=.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金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
一. 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A.40K与40Ca B.35Cl2和37Cl2 C.D与T D.金刚石与石墨
2.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3.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
A.NaOH+HCl = NaCl+H2O
B.2CH3OH+3O2 2CO2+4H2O
C.Zn+2HCl = ZnCl2+H2↑
D.4Al+3O2+6H2O = 4Al(OH)3
4.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
5.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F B.NaCl C.MgI2 D.KBr
6.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    B.质量数为40
C.核外电子数为19   D.中子数为19
7.请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七周期第IIIA族 B.第七周期第VA族
C. 第七周期第IIIB族 D.第七周期第VB族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相对原子量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0.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
为:( )。
A.HX B.H2X C.XH3 D.XH4
11.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 无水CuSO4 ② 澄清石灰水 ③红热CuO ④碱石灰 ⑤ 品红溶液 ⑥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⑤——②——⑥——④——③
B.①——⑤——⑥——②——④——③
C.③——④——②——⑥——⑤——①
D.②——⑤——①——④——③——⑥
12.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 )。
A.SO2气体通入到溴水中使溴水褪色
B.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再加入NaOH后不变红
C.SO2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在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后蓝色褪去
1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14.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B. 单位时间内键断裂,同时键断裂
C.
D.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15.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 kJ·mol–1。下列物质反应时,产生57.3 kJ热量的是( )。
A.稀HCl和稀NaOH
B.1.0 mol·L-1 HCl和1.0 mol·L –1 NaOH
C.500 mL 2.0 mol·L-1 HCl和500 mL2.0 mol·L –1 NaOH
D.500 mL 2.0 mol·L-1 H2SO4和500 mL 2.0 mol·L-1 Ba(OH)2
16.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是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O2 + 2H2O + 4e- === 4OH-
B.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
C.当正极消耗22.4 L H2时,负极11.2 L O2消耗(相同条件)
D.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化率高,而且产物是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17.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2+2NiO(OH) 2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NiO(OH) B.Ni(OH)2 C.H2 D.H2和NiO(OH)
18.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通入负极区 B.O2通入正极区
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9.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20.反应A (g) + 3B (g) = 2C(g) + 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υ(D) = 0.4 mol/(L·S) B. υ(B) = 0.6 mol/(L·S)
C.υ(C) = 0.5 mol/(L·S) D. υ(A) = 0.15 mol/(L·S)
21.当反应A(g)+2B(g) 2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不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下图各装置中,不能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 ( )。
23.可逆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
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全部
24.右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 2Z2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未到达限度
C.t2- 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25.已知可逆反应2SO2+O2 2SO3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 与1molO2 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B.2molSO2 与1molO2不 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C.2molSO2 与1molO2 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 ,升高温度减慢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D.2molSO2 与1molO2 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 ,升高温度减慢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6.(15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 (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8)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周期 I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O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5)A和D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
(6)A和E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7)用电子式表示B和H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8)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8分)下列为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a、b为反应条件,
(1)若A为单质,a为点燃,b为催化剂、加热,
① D的化学式为      
② 写出B到C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为气态化合物,a为催化剂、加热,B到C转化不需要条件,
①写出C→D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Cu与D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⑧ ⑩
3 ① ③ ⑤ ⑦ ⑨
4 ② ④
(1)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写序号),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 (写元素符号),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⑦、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4)写出③的单质置换出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5)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写出⑦、⑧、⑨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按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序: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3分)
29.(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其中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7分) 
30.(1)组成为14C18O2二氧化碳气体,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_; (2分)
(2)已知重水的分子式为:D2O[其中D为核素重氢:12H]与钠反应为:
2Na + D2O =2 NaOD +D2 计算:若有4.6克钠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和产
生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5分)
参考答案:
1-5 CBABC 6-10 DBAAD 11-15 BCBDC 16-20 CCADC 21-25 DDCDB
26.(15分)
(1)Ne、F、F2、Na (每空1分,共4分)
(2)NaOH、HClO4、Al(OH)3 (每空1分,共3分)
(3)HF (1分) (4)Na (1分)
(5)、(6)、(7) 略 (各2分)
(8)Al(OH)3 + OH— == AlO2— + 2H2O (2分)
27.(8分)
(1) ① H2SO4 (2分) ② 2SO2 +O22SO3 (2分)
(2) ①3NO2+H2O=2HNO3+NO(2分)
②3Cu+8H++ 2NO3 =3Cu2++2NO↑+4H2O(2分)
28.(12分)
(1)⑩(1分) F(1分) 2K+2H2O=KOH+H2 (1分)
(2)
(1分)(3)H3PO4------------- 1分 、HClO4(1分)
(4)2Mg + CO2 === C + 2MgO(1分)
(5)Al(OH)3+OH- === [Al(OH)4]- (2分)
KOH + HClO4 === KClO4 + H2O(2分)
(6) HF>HCl>PH3(1分)
29.(13分)(1)强酸制弱酸(2分) 稀硝酸 碳酸钙 硅酸钠溶液(3分) 
(2)CaCO3+2H+===Ca2++2CO2↑+H2O,(2分)
SiO+2CO2+2H2O===H2SiO3↓+2HCO(2分)
(3)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分) 
2I-+Cl2===2Cl-+I2(2分)
30.(1)50g/mol; 2分)
(2)n(Na)= 4.6g/23g.moL=0.2 moL (1分)
2Na + D2O =2 NaOD +D2
2 2 1
0.2 moL 0.2 moL 0.1 moL
m(NaOD)= 0.2 moL×41 g.moL =8.2 g (2分)
n(D2)= 0.1 moL×22.4L.moL == 2.24 L (2分)
放电
充电
V逆
v正
t1
t2
t3
O
t
v
+20
2
8
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