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课件(共16张PPT)+同步练习(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马说》课件(共16张PPT)+同步练习(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听故事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韩愈
学习目标:
1
2
3
4
复习相关的文学常识。
复习并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梳理与本文相关的重点问题。
领会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
1、说:
2、韩愈: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又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所以
即使
只是
辱没
养马的人
并列而死

称呼
吃一顿
有时
吃掉
通饲:喂
这样的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通“现”:表现
尚且
同样
怎么
用鞭子打
竭尽
通才:才能
通晓
鞭子
面对
难道
大概
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马、伯乐和饲马者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
伯乐:指善于发现并善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指愚昧不识人才的人。
2、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会有怎样的命运?
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他们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②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识马)
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应当时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5、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用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发挥才能,为社会所用。全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讽刺了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
课堂练习:
完成试卷上《马说》的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马说》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浅显的文言文,全文以千里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控诉。除此之外,人生中不可能都能遇到伯乐,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种种困境。
课后作业:
完成中考导练126页阅读一和
阅读二。



观《马说》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不仅韩愈,许多大文豪,如李白、苏轼、王维等人在人生经历中都遭遇过挫折,我们在几年之后将进入社会,假如你在工作中也遭遇了怀才不遇的境遇,你将如何面对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