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7科7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7科7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英 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不含听力口语3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What about taking short break I want to make call.
A. the; a B. a; the C. the; the D. a; a
2. The girl’s parents gave Tom 1,000 dollars as a(n) for saving their daughter from the fire. However, he didn’t accept it.
A. award B. reward C. gift D. prize
3. ---There’s reason for your fears.
--- at all, since you always support me.
A. no; None B. not; None C. no; Nothing D. not; Nothing
4. After finishing the work, he looked up and answered me in a voice.
A. tiring; tiring B. tired; tired C. tiring; tired D. tired; tiring
5. A cough is usually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f it doesn’t last for seven days .
A. or more B. instead C. at most D. only
6. ---Have you some new ideas
---Yup. I’ll tell you later.
A. come into B. come up with C. come out with D. come from
7. I know a little bit about Italy because my classmates and I there as exchange students several years ago.
A. are going B. had been C. went D. have been
8. With the help of high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new materials in the past years.
A. discovered B. have discovered C. had been discovered D. have been discovered
9. ---What’s the name
---Shostakovich. I spell that for you
A. Shall B. Would C. Can D. Might
10. The doctor warned Bill that he might be overweight he got enough exercise.
A. because B. if C. unless D. until
11. , and you’ll work out the problem.
A. If you make a bit more effort B. Making a bit more effort
C. Make a bit more effort C. To make a bit more effort
12. By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 you can read faster and know more of you read.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ther
13. A lot should be done to stop pollution this planet a better one to live on.
A. making B. make C. made D. to make
14. ---Good evening. Sheraton Hotel.
---Good evening.
A. What would you like, please B. Who’s that speaking, please
C. Do you still have a room for tonight D.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15. ---What a mess! The visitors will be here soon.
--- . I promise your rooms will be perfect in a minute!
A. Take your time B. Take it easy C. Never mind D. Not at all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先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re was a story many years ago of a school teacher---Mrs. Thompson. She told the children on the first day that she loved them all 16 . But that was a lie. There in the front row was a little boy named Teddy Stoddard. He didn’t play 17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and he always needed a bath. She did not like him.
18 Mrs. Thompson got to know that Teddy was actually a very good boy before the death of his mother. Mrs. Thompson was ashamed(感到羞耻) of 19 . She felt even worse when, like all her other students, Teddy brought her a Christmas present, too. It was his mother’s perfume(香水). Teddy said, “Mrs. Thompson, today you smell just like my Mom 20 .” After the children left, she cried for at least an hour. On that very day, she 21 teaching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 Instead, she began to teach children.
Mrs. Thompson paid 22 attention to Teddy. The boy’s mind seemed to come alive. The more she encouraged him, the faster he 23 . By the end of the sixth grade, Teddy had become one of the smartest children in the class.
Six years went 24 before she got a note from Teddy. He wrote that he had finished high school and she was still the best teacher he ever had in his whole life. He went to college. Mrs. Thompson got two more letters from him with the last one 25 : Theodore Stoddard M. D.(医学博士).
16. A. the time B. the same C. the way D. the side
17. A. badly B. worse C. well D. better
18. A. But B. And C. Then D. So
19. A. herself B. Teddy C. his mother D. her children
20. A. ought to B. had to C. said to D. used to
21. A. continued B. stopped C. hated D. started
22. A. perfect B. practical C. particular D. primary
23. A. improved B. raised C. grew D. informed
24. A. over B. up C. forward D. by
25. A. solved B. signed C. said D. suggested
三、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文章,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Buzz! Buzz! Buzz!
This is the song of the bee.
His legs are of yellow;
A happy, good fellow,
And yet a great worker is he.
In days that are sunny
He’s getting his honey;
In days that are cloudy
He’s making his wax;
On pinks and on lilies(百合花),
Buzz! Buzz! Buzz!
From morning’s first light
Till the coming of night,
He’s singing and working
The summer day through.
26. What are bees busy with on cloudy days
A. Making honey. B. Singing songs.
C. Making wax. D. Doing great work.
27. What does “Buzz” mean in the first sentence
A. The sound made by bees. B. The smell of flowers.
C. The color of bees’ legs. D. The task bees work on.
28. This poem wants to show us that .
A. bees like singing songs very much
B. bees are hard-working but happy animals
C. bees like making honey on different flowers
D. bees are a group of animals with yellow legs
B
Birthdays are celebrated all over the world. Some ways to celebrate birthdays are rather similar from county to country---candles, cakes and birthday wishes.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t ways to celebrate birthdays. Here are a few:
DenmarkA flag is flown outside a window to show that someone who lives in the house is having a birthday. Presents are placed around the child’s bed while he is sleeping so he will see them at once when he wakes up. IndiaUsually Indian children wear white to school. However, on their birthdays, children wear colored clothes to school and give out chocolate to everyone in the class. Their best friends help them to do this.
JapanThe birthday child wears new clothes to mark the special time. Certain birthday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s. These are the third and seventh for girls and fifth for boys. HollandThe birthday child receives an especially large present. The family also puts flowers on the birthday child’s chair to make it beautiful.
29. When someone is having a birthday in Denmark, what can you see outside the window   A. flowers B. presents C. a flag D. a chair
30. Flowers are put on the chair of the birthday child in .
A. Japan B. Denmark C. India D. Holland
31. In India, birthday children .
A. give out chocolate to their classmates B. share chocolate with their best friends
C. go to school in white clothes D. wear new clothes to mark the special time
C
“O Miss Roberts! What coarse-looking hands Mary Jessup has!” said Daisy Marvin, as she walked home from school with her teacher.
“In my opinion, Daisy, Mary’s hands are the prettiest in the class.”
“Why, Miss Roberts, they are as red and hard as they can be. How they would look if she were to try to play on a piano!” exclaimed Daisy.
Miss Roberts took Daisy’s hands in hers, and said, “Your hands are very soft and white, Daisy—just the hands to look beautiful on a piano, yet they lack(缺少) one beauty that Mary’s hands have. Shall I tell you what the difference is ”
“Yes, please, Miss Roberts.”
“Well, Daisy, Mary’s hands are always busy. They wash dishes, they make fires, they hang out clothes and help to wash them, too, they sweep, and dust, and sew, they are always trying to help her poor, hard-working mother. Besides, they wash and dress the children, they mend their toys and dress their dolls, yet, they find time to bathe the head of the little girl who is so sick in the next house to theirs. They are full of good deeds(行为) to every living thing. I have seen them patting(轻拍) the tired horse and the disabled dog in the street. They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those who need help.”
“I shall never think Mary’s hands are ugly any more, Miss Roberts.”
“I am glad to hear you say that, Daisy, and I must tell you that they are beautiful because they do their work gladly and cheerfully.”
“O Miss Roberts! I feel so sorry,” said Daisy, looking into her teacher’s face with tearful eyes.
“Then, my dear, show your feeling of sadness by deeds of kindness. The good alone are really beautiful.”
3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arse-looking” probably mean
A. 看上去漂亮的 B. 看上去粗糙的
C. 看上去厚实的 D. 看上去柔软的
33. What is the beauty that Daisy’s hands don’t have
A. The white color which looks beautiful on a piano.
B. The work finished gladly and cheerfully by Mary at school
C. Lots of good things which have been done by the ugly hands.
D. Mary’s willingness to do house work for her mother.
34. Mary does plenty of work with kindness for others except .
A. helping her mother with housework B. taking care of her neighbor
C. showing love to animals D. doing cleaning for neighborhood
35. Why did Mss Roberts say “The good alone are really beautiful.”
A. Because kindness to people and animals is the real beauty.
B. Because doing beautiful things can show one’s sadness.
C. Because good deeds can be acted by a person alone.
D. Because showing the feeling of sadness is a good thing
36.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
A. Beautiful Look B. Beautiful Hands
B. Beautiful Life C. Beautiful Girl
D
When you read an article you will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 better if you can work out how the writer has put the ideas together. Sometimes a writer puts ideas together by asking questions and then answering them. For example, if the article is about groundhogs(土拨鼠), the set of questions in the writer’s head might be:
What does a groundhog look like
Where do groundhogs live
What do they eat …
In the article, the writer might answer those questions.
Sometimes a writer writes out his questions in the article. These questions give you signals. They tell you what the writer is going to write next. Often a writer has a question in his head but he doesn’t write it out for you. You have to work out his question for yourself. Here’s a sample reading for you to practice this method:
Earthworms
Do you know how many kinds of earthworms there are?There are about 1800 kinds in the world! They can be brown, purple, green. They can be as small as 3 cm long and as large as 3 m long.
The best time to see earthworms is at night, especially a cool, wet night. That’s when they come up from their burrows(地洞) to hunt for food. Earthworms don’t like to be in the sun. That’s because they breathe through their skin, and they can’t breathe if their skin gets too dry. Earthworms must come out of the earth if it rains a lot, because they can't breathe in their flooded burrows. What a dangerous life!
Earthworms don't have eyes, so how can they tell when it's dark They have special places on their skin that senses light. These spots tell whether it’s light or dark. If you shine a flashlight on an earthworm at night, it will quickly disappear into the ground.
Earthworms don't have ears either, but they can hear by feeling movements in the earth. If you want to hear like an earthworm, lie on the ground with your fingers in your ears. Then have a friend stamp his or her feet near you. This is how earthworms feel birds and people walking near them.
Earthworms are useful. Farmers and gardeners like having lots of earthworms in their land because the worms help to make better soil when they dig. That digging keeps the soil loose and airy(通风的). In one year earthworms can dig up as much as 23,000 kg of soil in an area about the size of a football field.
37. What’s the purpose of reading Earthworms
A. To show the special life facts of earthworms.
B.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groundhogs.
C. To put the writer’s idea into real use.
D. To make the readers think more clearly.
38. Which question CANNOT be answered in the passage
A. How do earthworms help with gardeners
B. What life are earthworms living with
C. When may people observe earthworms
D. Why can human listen like earthworms
39. How can you understand Earthworms better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Read,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in your own head while reading.
B. Read to work out all the questions in the writer’s head while reading.
C. Read and check all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clear to you again and again.
D. Read for general ideas and discuss or compare with other similar topics.
40.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One way to help with understanding B. One way to practice with a new idea
C. One way to learn to be a wise writer D. One way to be clearer about worms
四、词汇检测(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或通过上下文,在答题卡上标有题号的横线上,写出空 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41. When my father looked at me, his expression was soft and his eyes were full of ▲ (理解).
42. I walked away from my friends, ▲ (意识到)of my boss’s arrival.
43. It may require courage to speak ▲ (自如地)in front of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44. Can you remember the heavy rain in which I was ▲ (赶上)the other day
45. Many things in daily use are made out of ▲ (金属).
46. Don’t always ▲ (期盼)children to be successful. Sometimes failure teaches them more.
47. Why not get inside Don’t let your blood be ▲ (蚊子)food.
48. ---Do you know when Christmas Day is
---Yes, it’s on the ▲ of December.
49. ---What’s the ▲ today
---It’s nearly 90° Fahrenheit.
50. ---He will, ▲ or later, involve himself in serious trouble.
---Right! He is really a trouble maker.
五、句子翻译(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将下列句子译成英语,并将所译句子写在答题卡上标有题号的横线上。
51.我希望将来我的学校以我为荣。
52. 母亲们是多么地爱我们啊!
53.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志愿者正在教当地人怎样用急救箱。
54. 这片广阔的沙漠能横穿吗?
55. 你认为一天中什么时候适合于体育运动?
六、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20分)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位,用英语写一篇90个词左右的短文。要求根据所给信息作适当发挥,且需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
对该人物的简单介绍;
喜欢该人物的理由;
从该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Thomas Edison Helen Keller Mother Teresa
inventor; creative; hard-working; full of wisdom a great woman; disabled; never give up learning; optimistic(乐观的) helpful; give up everything to others; a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Genius is 1% inspiration and 99% perspiration.” “…if I had the power of sight for three days.” “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D  2. B  3. A  4.C  5. A 6. B  7. C   8.D   9.A   10. C11. C 12.B 13.D 14.C 15. B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6. B 17. C 18. C 19. A 20. D21. B 22. C 23. A 24. D 25. B三、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26. C 27. A 28. B 29. C 30. D31. A 32. B 33. C 34. D 35. A36. B 37. C 38. D 39. B 40. A
11. C 12.B 13.D 14.C 15. B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6. B 17. C 18. C 19. A 20. D
21. B 22. C 23. A 24. D 25. B
三、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26. C 27. A 28. B 29. C 30. D
31. A 32. B 33. C 34. D 35. A
36. B 37. C 38. D 39. B 40. A
四、词汇检测(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41. understanding 42. aware 43. freely 44. caught 45. metal
46. expect 47. mosquito(e)s’ 48. twenty-fifth 49. temperature 50. sooner
五、句子翻译(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51. I hope my school will be proud of me in the future.
52. How much our mothers love us!
53. The volunteers were teaching local people how to use first-aid boxes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54. Can this broad desert be crossed over
55. When do you think is suitable for sports during a day
(第四、五大题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六、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2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Do you know Mother Teresa She is a Nobel Peace winner. During her life, she saved thousands of poor people from getting hungry. And she devoted herself to taking care of dying people.
I like her because she has helped so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Her stories have taught me how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With help from each other, we can have a better world.
Mother Teresa’s famous saying “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impressed me a lot. Why not start to help others just around us I hope I can be a helpful student in both our school and my community.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化 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60分)
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4/5,含有氧气1/5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氧气
C、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多
D、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稀有气体是一种纯净物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因为溶解二氧化碳而呈酸性,但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B、二氧化碳气体可直接用作制冷剂
C、可以用燃烧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大量产生二氧化碳
3.被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
NH3·H2O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0 C.+3 D.+5
4.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碳酸钙 B.烧碱 C.碳酸钠 D.熟石灰
5.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
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3 C.4 D.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入明矾,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水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所以,水通电后能够产生氧气和氢气
C.加消毒剂和煮沸,可以使水中细菌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
D.经过沉淀、过滤并加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7。下列物质或元素的名称与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猛:MnO2 B.铜绿:Cu2(OH)2CO3
C.硫酸锌:ZnS D.亚硫酸钠:Na2SO4
8.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B.豆浆中加入石膏或盐卤后做成豆腐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9.本次实验考查中用单孔塞、大试管等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从实验考签和实际操作看,下列仪器组件中不应用到的是
A B C D
1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排水法收集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并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应插到靠近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
C.在桌子上歪倒着火,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上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缓倒人浓硫酸中
11.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捣碎研细 B.搅拌溶解 C.引流浊液 D.搅拌防溅
12.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易导致智力低下和侏儒症的是
A.钙 B.碘 C.锌 D.铁
1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C.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14.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11.5g氯化钠 C.测溶液酸碱性 D.熄灭酒精灯
15.实验室要配制1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实验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和滴管
D.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16.下列物质中属于食品中的有机物,但不能给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维生素 B.蛋白质 C.水 D.无机盐
17.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将小松鼠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很快死去,说明CO2具有毒性
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说明分子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C.高锰酸钾溶于水能导电,说明高锰酸钾是由离子构成的
D.铜和锌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最终残留红色的粉末,说明锌比铜活泼
19.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
则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Ag+ 和SO42- B.CO32-
C.Ag+ 或SO42- D.Ag+ 或CO32-
20.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可立即用水冲洗
B.实验中如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水冲洗
C.有小孩不慎跌入富含硫化氢或一氧化碳的深洞中,立即下洞救人
D.厨房中因煤气泄漏出现较大臭味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
2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旧呈现红色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铜溶液
C.稀盐酸 D.碳酸钠溶液酸
22.某些肥料如磷酸二氢钙[Ca(H2PO4)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
Ca(H2PO4)2属于
A.磷肥 B.氮肥 C.钾肥 D.复合肥
23.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24.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 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25.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26.把一定质量的30%的某溶液加热蒸发10g水,冷却至20℃时有2g晶体析出,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该物质在20℃是的溶解度是
A.20g B.33.3g C.40g D.66.7g
2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28.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
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D.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
29.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高炉炼出的生铁 B.不锈钢
C.保险丝 D.赤铁矿
3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 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温度(t ℃)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40分)
31(9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请选择相应的物质字母序号填空:
A、尿素 B、小苏打 C、石油 D、熟石灰 E、有机玻璃 F、纤维素
①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②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可作有机氮肥的是 ; ④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
⑤属糖类的物质是 ; ⑥用于中和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与发泡的物质是 。
(2)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物质和9gD物质.请通过仔细的计算回答
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C物质和D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32(8分)。完成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铝丝与稀硫酸反应: ,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稀硫酸的质量。
(2)生石灰与水反应: ,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该反应属于 反应。
(3)用氨水(NH3·H2O)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

从反应基本类型看,该反应属于 反应
(4)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浆(氢氧化钙悬浊液)反应制烧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用石灰浆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33(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
①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
②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 .
③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
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Ⅱ.乙同学取矿石样品10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09.5g过滤得到滤渣2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请你和乙同学-起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4(4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各自的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 .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依次是: ;
(3)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甲、乙、丙填空)
(4)40℃时,等质量饱和溶液中含水最少的物质是 .
35(6分).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碳酸钠固体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36(6分).课本第43页写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相信你已经认真地完成苏州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考查实验,有关步骤如下:
(1)仪器组装
(2)验气密性
实验时将带导管的单孔塞放入试管口并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手握试管,当看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为进一步检查气密性,可以再放开手,在水中导管口看到
时,表明装置确实不漏气。
(3)添加试剂
(4)排空气集气: 小试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贴上A标签
(5)排水法集气: 小试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贴上B标签
(6) 对比浊度的变化
加石灰水振荡,多数同学观察到,小试管中均出现混浊,但少数几组发现:小试管B先变混浊,过一会儿便变澄清了!
从(4)和(5)收集方法对比看,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从(6)的实验对比结果看,你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
新制的石灰水放置一天后,上层清液和试剂瓶内壁,均有一层白色膜状物质。
如果准备时,老师在向各个试剂瓶中加入的都是澄清饱和的石灰水。那么第二天出现上述现象,该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浓溶液)。请仔细思考,简述你的判断理由(用方程式表示):

二模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小题,共60分)
1-5 CBAAB ; 6-10 CBDBC ; 11-15ACCAD
16-20 ADDCC ; 21-25 DADBB ; 26-30 DCBDC .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40分)
31-35 (略)
36. 旋紧 水中导管口倒吸一断水柱且不下落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不需要验满,而排空气法验满时间长;
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有时纯度更高。
不饱和溶液 (略)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政 治
第Ⅰ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
1.2012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 ▲ 观察员国地位。
A.以色列 B.叙利亚 C. 巴基斯坦 D.巴勒斯坦
2.2012年12月27日起,我国 ▲ 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覆盖范围包括我国及周边大部分亚太地区。
A.GPS B.北斗 C.格洛纳斯 D.伽利略
3.2013年1月12日至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 ▲ 两位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郑哲敏 王小谟 B. 师昌绪 王振义
C. 师昌绪 王振义 D. 闵恩泽 吴征镒
4.2013年1月26日, ▲ 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这是我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对我国国防和应对抢险救灾有重要意义。
A.歼—20 B.歼—31 C.运—20 D.天宫一号
5.2013年3月5日至17日, ▲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3日至12日,全国政协 ▲ 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 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A.十一 十二 习近平 B. 十二 十二 李克强
C. 十二 十二 习近平 D. 十二 十一 李克强
6.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予以明确决定并进行特殊保护。这是因为
① 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
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作
③ 未成年人权利更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
④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首先要
A.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
B.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惩处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D.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8.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9.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
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根据右图
漫画,上述决定主要保护了公民的
安全权 B.受教育权
C.劳动权 D.隐私权
10.2012年12月12日圆明园文化柏林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通过展览,激发全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探索。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要积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C.要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D.要汲取各国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
11.2013年2月,《“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印发。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比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材料说明了
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我国已经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③自主创新就是完全依靠本国的技术 ④创新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新华网发展论坛推出了“2012年你最希望解决哪些民生大事”的调查,网友投票结
果排名前三位的是:降房价、稳物价、增收入。政府解决这些民生大事的根本途径是
A.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 B.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13.近年来,网络反腐风生水起——拿下了抽天价烟的周久耕、揪翻了“表叔”杨达才、震落了“不雅视频者”雷政富,一些地方的“房叔”“房姐”也岌岌可危--------一场网络风暴风起云涌。网络反腐
①是一种新型反腐渠道 ②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③意味着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网民 ④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14.针对网络谣言,我们青少年要
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②不盲目从众,不信谣、不传谣
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④增强辨别是非能力,远离谣言
A. 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5.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包括
①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②维护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
④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A. 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是
①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③地方国家审判机关 ④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 D.①④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7.生命健康权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的权利的先决条件。
18.安全权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19.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20.“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主要说明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21.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物质财富。
22.某公司向社会义购旧电脑,维修后捐赠给希望小学。假如小李把电脑低价卖给了该公司,他对自己财产行使了处分权。
23.在我国,每个民族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有自己的本民族代表。这体现了各民族在政治领域完全平等。
2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我国的分配制度相适应的。
2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第Ⅱ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要回答(本大题共2 小题,共14分)
(1)请运用“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的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4分)
(2)请运用“遵纪守法”的知识回答,青少年学生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需要做到哪些?(3分)
28.材料一: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至少应包括: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二:某班就中国梦展开主题班会,全班进行了热烈讨论。
(1)结合材料一,请从理想的角度谈谈中国梦属于什么理想?这一理想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3分)
(2)请你运用九年级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辨析。(4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10分)
28.心系祖国: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归纳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3分)
防治雾霾:
2013 年新年伊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京潭冀地区遭遇了严重的灰霾天气,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国开始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近年来屡屡制造灰霾天气的元凶PM2.5 首次被纳入监测体系。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谈谈建设“美丽中国”有何重要意义。(4分)
美丽心灵:
近年来,我们身边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最美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托举哥”周冲……这些 “最美人物”身上体现震撼人心的“中国美”!
请你运用《成长在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向“最美人物”学习,培养亲社会行为?(3分)
27.
材料一: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材料二:北京市公安局2012年1 2月6日宣布,从即日起至2013年3月份,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突出问题集中管理整治专项工作。
小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小王:党的领导引领中国梦,改革开放强我中国梦。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数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 如果与2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 ( )
A. 2 B. -2 C. D. -
2. 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x≥-1且x≠0 B.x>-1且x≠0
C.x≥0且x≠-1 D.x>0且x≠-1
3. 某鞋店一天中卖出运动鞋11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
尺码(cm) 23.5 24 24.5 25 25.5
销售量(双) 1 2 2 5 1
则这11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25,25 B.24.5,25 C.25,24.5 D.24.5,24.5
4.一个不透明口袋中装着只有颜色不同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
(A) (B) (C) (D)1
5. 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C是⊙O的直径,∠C=50°,
∠ABC的平分线BD交⊙O于点D,则∠BAD的度数是(  )
A.45° B.85° C.90° D.95°
6. 已知方程x2-5x+2=0的两个解分别为x1、x2,则2x1-x1x2+2x2的值为(  )
A.8 B.-12 C.12 D.-8
7. 下列计算或化简正确的是 (   )
A. B.
C. D.
8. 抛物线y=2顶点坐标是 (   )
A.(-2 ,0) B.(2, 0) C.(0, 0) D.(0, 2)
9.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1,1),B(3,1),C(2,2),当直线与△ABC有交点时,b的取值范围是( )
A.-1≤b≤1 B. -≤≤1
C. -≤≤ D. -1≤≤
10.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
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则下列结论:
①当0<t≤5时,y=t2; ②当 t=6秒时,△ABE≌△PQB; ③cos∠CBE=
④当t=秒时,△ABE∽△QBP;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
11. 因式分解:=__▲________.
12. 已知a-2b=-2,则4-2a+4b的值为 ▲
13. 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为149 480 000km2,用四舍五入法和科学计数法表示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为 ▲ km2.(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
14. 某果园有苹果树100棵,为了估计该果园的苹果总产量,小王先按长势把苹果树分成了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30棵, B级60棵, C级10棵,然后从A、B、C三个级别的苹果树中分别随机抽取了3棵、6棵、1棵,测出其产量,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小李看了这个统计表后马上正确估计出了该果园的苹果总产量,那么小李的估计值是 ▲ 千克.
苹果树长势 A级 B级 C级
随机抽取棵数(棵) 3 6 1
所抽取果树的平均产量(千克) 80 75 70
15.如图,如图,∠1是Rt△ABC的一个外角,直线DE∥BC,分别交边AB、AC于点D、E,∠1=120 ,则∠2的度数是 ▲ .
16.如图,E是□ABCD的边CD上一点,连接A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AD=4,=,则CF的长为 ▲ .
17. 如图,两同心圆的圆心为O,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P,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 和1,若用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_______.
18. 正方形的A1B1P1P2顶点P1、P2在反比例函数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0)的图象上,顶点A1、B1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P2P3A2B2,顶点P3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顶点A2在x轴的正半轴上,求点P3的坐标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
19. (本题满分5分)计算:
20. (本题满分5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数解。
21. (本题满分5分)化简:请先将下式化简,再选择一个适当的无理数代入求值.
22. (本题满分5分) 解方程:.
23. (本题满分7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将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90°),得到正方形AEFG,FE交线段DC于点Q,FE的延长线交线段BC于点P,连结AP、AQ.
(1)求证:△ADQ≌△AEQ;
(2)求证:PQ=DQ+PB;
(3)当∠1=∠2时, PQ=____________
24. (本题满分6分)某市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000米的管道,决定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这一工程.已知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能多铺设20米,且甲工程队铺设350米所用的天数与乙工程队铺设250米所用的天数相同.(完成工程的工期为整数)
甲、乙工程队每天各能铺设多少米?
25. (本题满分8分) 某校八年级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某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表,并绘制了如图10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B、E两组发言人数的比为5:2,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则样本容量容量是______________,并补全直方图;
该年级共有学生500人,请估计全年级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的次数;
已知A组发言的学生中恰有1位女生,E组发言的学生中有2位男生,现从A组与E组中分别抽一位学生写报告,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
26. (本题满分6分) 我市某乡镇学校教学楼后面靠近一座山坡,坡面上是一块平地,如图所示,BC∥AD,斜坡AB=40米,坡角∠BAD=600,为防夏季因瀑雨引发山体滑坡,保障安全,学校决定对山坡进行改造,经地质人员勘测,当坡角不超过450时,可确保山体不滑坡,改造时保持坡脚A 不动,从坡顶B 沿BC削进到E 处,问BE至少是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27. (本题满分9分) 如图,点是半圆的半径上的动点,作于.点是半圆上位于左侧的点,连结交线段于,且.
(1)求证: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设.
①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时,求的值.
28.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已知直线,点A的坐标是(4,0),点D为x轴上位于点A右边的某一点,点B为直线上的一点,以点A、B、D为顶点作正方形.
(1)若图①仅看作符合条件的一种情况,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
(2)在图①中,若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直线从点O移动到点B,与此同时点Q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着折线A-B-C移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PAQ的面积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最大值是多少?
29. (本题满分10分)在△ABC中,∠ABC=45°,tan∠ACB=.如图,把△ABC的一边BC放置在x轴上,有OB=14,OC=,AC与y轴交于点E.
(1)求AC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过点O作OG⊥AC,垂足为G,求△OEG的面积;
(3)已知点F(10,0),在△ABC的边上取两点P,Q,探索是否存在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P全等,且这两个三角形在OP的异侧?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数 学
参考答案
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A B A D B B D
填空(每空3分,共24分)
11、 12、8 13、 14、7600
15、30° 16、2 17、 18、
解答题
19、(本题满分5分)10
20、(本题满分5分)(4分) 整数解为x=-5, - 4,-3 (5分)
21、(本题满分5分)化简得(3分)求值答案不唯一(5分)
22、(本题满分5分)(舍去)(4分)经检验(5分)
23、(本题满分7分)(1)∵ABCD是正方形,∴在Rt△ADQ和Rt△AEQ中,
有AD=AE,AQ=AQ, ∴△ADQ≌△AEQ(HL)------------------3分
(2)同理可证得△AEP≌△ABP
∴PB=PE,由(1)QD=QE,∴PQ=QE+PE=DQ+PB------------5分
(3)PQ= 6―2------------------------------------7分
24、(本题满分6分)解:解:(1)设甲工程队每天能铺设x米,则乙工程队每天能铺设(x-20)米.----------- 1分
根据题意得: ,---------------------------------------------3分
解得x=70.
经检验,x=7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又x-20=70-20=50米.
答:甲、乙工程队每天分别能铺设70米和50米.-----------------------6分
25、(本题满分8分)
(1)样本容量为50。(2分)补全直方图略(3分)
(2) ∵在统计的50人中,发言次数大于12的有4+5=9人,
∴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的频率为9÷50=18%。
∴全年级500人中,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的次数为500×18%=90(次)。(5分)
(3)∵A组发言的学生为3人,∴有1位女生,2位男生。
∵E组发言的学生: 4人,∴有2位女生,2位男生。
∴由题意可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情况,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情况有6种,
∴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为。(3分)
26、(本题满分6分)
解:过点E作EF⊥AD,BG⊥AD,垂点分别为F、G …………………1分
由题意知:
Rt△ABG中∠BAG=60° AB=40m
∴AG=20m BG=20m ………………………………………………4分
Rt△EFA中∠1=90°
∴EF=FA
∴AF=EF=BG=20m ………………………………………………5分
∴FG=BE=AF-AG=20-20 (m) ………………6分
27、(本题满分9分)解
(1)证明:连DO ……………………………………………1分
∵PC⊥BA
∴∠PCB=90°
∴∠3+∠4=90° ……………………………………………2分
又∵PD=PE OD=OB
∴∠1=∠2 ∠5=∠4
又∵∠2=∠3
∴∠1+∠5=90°
∴∠PDO=90°
∴PD⊥OD
∴PD是QO切线 ……………………………………………3分
(2)①连接PO
在Rt△PDO中PD2=y DC=4
∴PO2=y+(4)2=y+48 在Rt△PCO中OC=x PC=8
∴PO2=x2+(8)2=x2+192 ∴y+48=x2+192
∴y=x2+144 …………………………6分
②当x=时,y=147
∴PD==7
∴PE=PD=7
∵PC=8∴EC=8-7=又∵OC=X=,OB=4∴CB=3 在Rt△BCE中tanB=== …………………………9分
28、(本题满分10分)
(1)(7,0)或(16,0)或(28,0) ………………6分
(过程酌情给分,提示:除已给图外还有两种情况,如下图.)
(2)①当0<t≤3时,如图,过点P作PE⊥x轴,垂足为点E.
AQ=OP=t,OE=t,AE=4-t.
S△APQ=AQ·AE=t(4-t)=(t-)2+ ……5分
当t=时, S△APQ的最大值为. ……………………………8分
②当3<t≤5时,如图,
过点P作PE⊥x轴,垂足为点E,过点Q作QF⊥x轴,垂足为点F.
OP=t,PE=t,OE=t,AE=4-t.
QF=3,AF=BQ=t-3,EF=AE+AF=1+t
S△APQ= S 梯形PEFQ-S△PEA -S△QFA
,由于对称轴为直线,故当x=5时,S△APQ的最大值为3.
综上所述,S△APQ的最大值为3. ……………………………10分
29、(本题满分10分)
解:(1) 在Rt△OCE中,
OE=OCtan∠OCE=,∴点E(0,)。
设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为y=kx+,有,解得:k=。
∴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为y=。(2分)
(2) 在Rt△OGE中,tan∠EOG=tan∠OCE=,
设EG=3t,OG=5t,,∴,得t=2。
∴EG=6,OG=10。∴(4分)
(3) 存在。(以下6分)
一、显然,在BC边上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点Q。
二、当点P在AB边上时,∠POF为钝角,由数形结合可得在AB边上且在OP左侧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点Q.
当点P在AC上时
(1)若点Q也在AC上时,∵∠QPO≠∠POF, ∴必有△OP1F≌△OP1Q∴OF=OQ=10,此时点Q即为点G,
∴点Q( (6分)
(2)当点Q在AB上时,
①当△OPF≌△POQ,则PQ∥OF,PQ=OF=10,可得点Q (8分)
②当△OPF≌△OPQ如图2,有OQ=OF=10,过点Q作QH⊥OB于点H,设OH=a,
则BH=QH=14-a,
在Rt△OQH中,a2+(14-a)2=100,
解得:a1=6,a2=8,
∴Q(-6,8)或Q(-8,6)。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Q点坐标为
点Q(或Q
或Q(-6,8)或Q(-8,6)。 (10分)
A
B
C
D
P
Q
E
(1)
(2)
y
t
M
N
10
14
40
O
5
20
G
D
A
B
C
E
O
C
B
E
P
D
A
x
x
y
y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洗澡时,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水蒸气
B.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用瓶盖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
D.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材料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A.铝线、陶瓷碗 B.橡皮、玻璃杯
C.稀硫酸、钢尺 D.油、空气
3.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4.在家庭用电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5.如下图所示的各种获取电能的设备,在工作中利用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6.在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7.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水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8.小芳春游时荡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A.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这时电路所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灯L短路 B.电阻R短路
C.灯L断路 D.电阻R断路
10.蹦床运动是运动员从蹦床弹向空中表演技巧动作的一项体育活动.当运动员离开蹦床弹向空中的过程中,运动员具有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11.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一定是
A.虚像    B.放大的    C.缩小的    D.正立的
12.把两个分别标有“10V 10W”和“9V 5.4W”的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要使其中一灯能正常发光且两灯都不被损坏(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电源电压应为
A.9V B.19V C.15V D.16V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霜是由水蒸气 ▲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4.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 ▲ 形成的,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 ▲ 形成的.
15.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已经成军服役,它满载时的排水量约为6万吨,它满载时整个船的质量约是 ▲ kg.它受到的浮力约为 ▲ N.(g=10N/kg)
16.在一满杯水中,慢慢加入两小勺细沙糖,杯中的水不会溢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过一会,取一勺上面的水,尝一尝,发现水有甜味,这是因为 ▲ 的缘故.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对它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 ▲ 物质是晶体;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
19.冬天,小明不停地对手呵气,小军则不停地搓手,他们分别采用了 ▲ 和 ▲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
20.右图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读数方法,你也能知道,它的示数是 ▲ ,这种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器或导体的 ▲ .
21.学校有几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可以看到有人光着脚在上面行走,据说,这样能使脚底受到较强的刺激,从而达到按摩脚心、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是通过 ▲ 脚与路面的接触面积的方法来 ▲ 压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2.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N;放手后物体将 ▲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 N.
23.苏州交通经济台调频广播网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04.8 MHz(l MHz=l×106Hz),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m/s,真空中波长约为 ▲ m(保留1位小数).
三、解答题(共53分)
24.按照要求作图:(每题2分,共8分)
(1)图示,木块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木块所重力G和斜面所受压力F的示意图.
(2)图示,M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为入射光线,入射点为O,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OB并标出折射角γ.
(3)图示的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L1、L2.
(4)图示,请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在图上标出小磁针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极.
25.一家用电热水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根据铭牌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为安全起见,该电热水器使用的插座应选用右图中的 ▲
(2)将该热水器装满水加热,使水温由10℃升高到60℃,水需要吸收 ▲ J热量。
(3)如果加热上面的水需要30分钟,该热水器的效率为 ▲ (每题2分,共6分)
XX牌全自动电热水器型号:THP2—12D    容量:10L 额定功率:2kW 类别:防触电保护一类 额定电压:220V  净重:22kgXX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制造
26.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每题2分,共6分)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改提400N的物体,求此时的机械效率.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为4.5V.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压表V2的示数;
(2)电阻R1的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4)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每题2分,共8分)
28.(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
例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木板上做 ▲ 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 间接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量.
例如: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大小,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大小的具体办法是 ▲ ;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不同质量的球,让它们从 ▲ 由静止滑下.(每空1分,共4分)
2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扳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每空1分,共5分)
30.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 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 (选填“A”或“B”)端.
(4)小明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 ▲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华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W.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一种即可).
(7)小李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调节好小灯两端电压,发现小灯很暗,测出的功率也比其他同学小很多,很纳闷,经仔细检查,看到小灯上有“3.8V,*A”字样,恍然大悟,说明这个小灯 ▲ ,于是在上面电路上改动了1根导线,把小灯两端电压重新调节,完成了实验。但小明觉得小李的方法不太好,老师也觉得小明说的有道理,小李的实验中,主要的问题应该是 ▲ .
3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主要是由于 ▲ .
(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32.小明和小华背着书包一起到小明家里复习功课时,找到一把很新的杆秤,质量的刻度很清晰,但找到了3个大小不同的秤砣,不知道哪个是配套的.经过讨论,小明说,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常见的测量工具可以很快就确定秤砣M的质量,请讲出小明可能的方法,并利用测出物理量或读出的物理量写出秤砣质量M的表达式.(请在图上标出需要的字母或物理量)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物 理
参考答案2013-05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A D D A B B C B C C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3. 液化 , 放出 . 14. 反射 , 折射 .
15. 6×107 kg. 6×108 N. 16. 空隙 ; 糖分子运动 .
17. 乙 ; 液体热胀冷缩 . 18. 甲 . 98 ℃.
19. 热传递 和 做功 . 20. 26 , 电阻 .
21. 减小 , 增大 .
22. 10 N; 上浮 , 6 N.
23. 3×108 m/s, 2.8 m.
三、解答题(共53分)
24.(略)每图2分,共8分)
25. (每小题2分,共6分)
(1) 乙 (2) 2.1×106 (3) 58.3%
26.(每小题2分,共6分)
(1)200W (2)90% (3)80%
27.(每题2分,共8分)
(1)4.5V (2)3Ω (3)12Ω (4)1.35W
28.(每空1分,共4分)
(1) 匀速直线 , 木块移动距离 .
(2) 改变木块上钩码质量 ; 相同高度 .
29. (每空1分,共5分)
(1) 较黑暗 ; 蜡烛B ,.(2) 相等 ; 垂直 , 相等 .
30.(每空1分,共10分)
(1) 断开 , 0~0.6 A. (2)(略)(3) A 端.
(4) 2.3 V, B .(5) 0.5 W.(6) 灯断路 (写出一种即可).
(7) 额定电压为3.8V , 用0~15V量程无法准确读出3.8V电压 .
31.(每小题2分,共6分)
(1) Q吸相同,煤油比热容比水小,升温快 ;
(2) I、t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热量越多 .
32.(2分)
解答:杆秤上选取任意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O点到m处长L1,在测出O点到挂钩处长L2,根据杠杆原理得出
M=(L1m)/L2

乙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住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 ▲ tián淡 ②驾 ▲ yù ③若jí ▲ 若离 ④浮想联piān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也许有时会变得混浊,但生命之水将穿流不息,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博大,变得浩缈无垠。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也可以化做雨露,给干涸的土地以振愤的希望。
错别字 ▲ ▲ ▲ ▲
改 正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马作的卢飞快,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②子曰:“ ▲ , ▲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 。 ( ▲ 《出师表》)
④白非亭午夜分, ▲ 。    (郦道元《三峡》)
⑤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 》)
⑥ ▲ ,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
⑧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名著阅读。(5分)
①下面的诗句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这首诗是何人于何处所作?这首诗带给他的人生怎样的影响?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②《格列佛游记》中,教授们计划简化言辞,他们的具体措施是怎样的?

5.根据下面材料,概括提炼苏州话的特点。(3分)
苏州方言属吴方言。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就是由此而来。吴语与湘语(指老湘语)是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声调,保留了入声。在发音上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较少铿锵,不易高声。在方言的词汇方面,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喜读古文的人听见苏州话一定会有一种亲切感的。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9题。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 ▲ )
A.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B. 退而甘食其十之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C. 竭其庐之入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D. 与吾居十二年者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2分) ( ▲ )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D.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8.文段主要写蒋氏遭遇,为什么还要写乡邻们的生活?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分)

9.“说”这种文体比较重视文采,请以本段画线句为例,说说其语言特点。(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10.翻泽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4分)
①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

②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多乎哉 不多也。”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11.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然而这些笑声往往是与轻松、欢乐无关的。请仔细品味选文中的“笑”,说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性格中包含着柔情和顽强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方面。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个性也是不止一面的。请联系上面文字,说出你对此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总是”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2分)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②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台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同是长度单位,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③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下,人们的利益取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都大大多元化了。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享受山呼万岁式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国王”在各自不同的王国里尽享着自己臣民的膜拜。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他的读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内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维我独尊的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4.文章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的?(3分)

16.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这句话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7.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②节在文中的作用。(2分)

18.品味第④节画线的内容,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分)

19.文章的第⑨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20.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是也。”这里的意境也就是环境描写。下面两段文字均为环境描写,请比较两者的内容和作用。(4分)
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莫怀戚《散步》)

21、试分析以“姥姥的端午”为题的意味。(4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怦然心动的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恬 驭 即 翩
2、混——浑 穿——川 缈——渺 愤——奋
3、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不见曦月
山重水复疑无路 游山西村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长河落日圆
乱花渐欲迷人眼
4、①宋江 浔阳楼
被黄文炳告发说他有造反之意,被打入死牢择日问斩,当天晁盖、李逵等几拨人马劫了法场,救下宋江。至此,宋江逼上梁山。(3分)
②把多音节词缩为单音节词;把动词和分词省掉。(2分)
5、保留古音,发音靠前,舒缓软糯(每一点1分)。
6、D
7、B
8、写乡邻的生活是为了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的不幸作对比(1分),体现捕蛇的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1分),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1分)
9、划线句有骈句,有对偶,应举例说明(1分,答出一点即可),语言精练,句式工整,具有节奏感,表现出乡邻在赋税的压迫下痛苦的生活(1分,句式或内容答一点即可)
10、①将军像这样对你的儿子,你哭什么呢?(若1分,如是1分)
②如今将军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他也会奋战而死的,所以我才哭的。(是1分,是以1分)
11.孔乙己到店后,酒店的掌柜、酒客们一起拿他取笑,小伙计也跟着笑,孩子们也来赶热闹。(明确哪几类人在笑,1分)然而这些笑多是对孔乙己的嘲弄和侮辱,是从空虚、冷酷、麻木的灵魂里发出的。相对来说,孩子们的笑自然一些,从中也让孔乙己得到些许柔情和慰安。(感悟,1分)通过贯穿全文的众人的笑,揭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更被人当作笑料的悲惨命运,增加了悲剧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分析“笑”的表达作用,1分)
12.孔乙己性格复杂,一方面他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说话举止迂腐不堪,同时他又教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表现出热情、善良的另一面。他的品行也很复杂,在酒店不拖欠酒钱的良好信誉有时是靠偷窃来维持的。所以他的为人既是可笑的,而同时,他的命运也是可悲的。(回答分析出性格中的两面性即可得分)
13.①“总是”说一些让人半懂不懂的话,表现了孔乙己因深受科举毒害而无法与人正常对话的迂腐可悲的状况。(1分)
②脸上“总是”挂着的笑容表现了新屋即将落成时父亲由衷的兴奋和喜悦。同样一直写在脸上的还有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朴素而强烈的愿望,这是他的精神支柱。(1分)
14、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1分)
15、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1分)
16、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即使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即使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即使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2分)这句话表明任何一人都有可能获得国王的精神享受,从而更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人人皆可为国王”。(1分)
17、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1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1分)
18、通过对姥姥动作、神态的描写(1分),写出了姥姥的日益年迈、衰老(1分)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1分)。
19、①用美好的想象,再现姥姥年青时的美丽形象。②从外形上衬托了姥姥的美丽,使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③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每点1分)
20、第一句写了炉火、大锅、粽香,使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出经过姥姥的辛苦劳作粽香满院的美妙之感,第二句写了初春的田野、春草、树木、融化的冬水,刻画出一幅富有生机的初春乡野之景;(2分)第一句通过这一环境体现出姥姥的辛勤和对儿孙的慈爱,塑造了一位善良勤劳的老人形象,第二句写出这幅具有生命力的画面暗示了儿子的朝气和母亲的坚韧,表现作者对这份生命之美的赞叹。
21、①“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②本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1分)③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文章笔力更加集中,通过这个这一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1分)④“姥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
22、参考中考作文批改要求。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历 史
2013.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图1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境内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孟子·梁惠王下》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法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汉时期,发明了一项独特的制度,就是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职人员……当考试这种形式后来获得充分发展时,考试分三种级别(乡试、会试、殿试)举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上述论述
A.误解了科举制的起源
B.揭示了科举制的实质
C.肯定了汉朝选官制度的客观公正
D.从制度沿革的角度正确叙述了科举制的发展
4.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现在有的历史学家又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平定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惟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火药的发明
6.历史学家罗志田在《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一文中指出: “中国‘近代’与历代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即外力入侵造成了既存权势结构的巨变。外国在华存在通过条约体系所建构的间接控制,既体现着一种外在的压迫,其本身又已内化为中国权势结构的直接组成部分。”由此推理,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该是
A.列强入侵 B.政治腐败 C.经济落后 D.国内混战
7.历史学家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8.下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数量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9.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起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晋冀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平型关战役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1.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 超英赶美大炼钢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12.下表是一份新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姓名 ▲
生卒年月 1924.6~1986.7
身份 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元勋”。
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成就 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振宁
13.观察右图,在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以后,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4.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新认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C.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D.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15.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据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宪政制度 D.自由市场
16.1774年初,一位生活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居民有可能
A.听到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宣讲法国的《人权宣言》
B.以美国人的身份参加社交活动
C.坐轮船在密西西比河旅行
D.听到波士顿发生了“倾茶事件”的消息
17.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罗斯福新政
19.右图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初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
20.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
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22.1945年8月,毛泽东、刘少奇等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3.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复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你判断以下表格设计
会议 主要内容
中共十二大(1982)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中共十四大(1992)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1997)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5.凡尔赛体系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26.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局面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样的评价是符合史实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傅斯年先生在《夷夏东西说》一文中指出:“自东汉末以来的中国史,常常分南北……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历史凭借地理而生,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在战国七雄中,位处最东的是 ▲ 国,最西的是 ▲ 国。
28. ▲ 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 ▲ 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9.1922年,关于中国问题的《 ▲ 》签订,实际上为美国在华扩张提供了方便;1945年,美英苏三国在苏联召开 ▲ ,苏联以获取在华利益为代价,同意参加对日作战。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6分)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这……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美国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美国组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从统治阶层出身变化的角度说明“天下变局”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2分)
(3)材料三中“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政治通过哪部文献实现了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2分)
31.(6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2年至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是否属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个省份实行?该政策与材料一、二反映的体制有何不同之处?(2分)
32.(6分)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远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当然也更迅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1950—1972年猛增至6.1%。造成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占50—70%,80年代达80%。……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1980年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指出了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危机,从此引起了一场对使用杀虫剂的争论。这场争论唤醒了欧美各国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警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科技成果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示科技成果的动力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什么特点?材料二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2分)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二模试卷
历 史
参考答案
2013.05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A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B C D A C B D
二、判断题: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A A B A
三、填空题:
27.齐 秦
28.1911 南昌
29.九国公约 雅尔塔会议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
30.(1)由贵族世袭到大多出身布衣。(1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或中央集权制逐步建立)。(1分)
(2)科举制。(1分)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或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打破了特权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
(3)联邦制国家(或联邦制共和政体)。(1分)1787年宪法。(1分)
31.(1)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或农业不断发展)。(1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1分,如答“三大改造”不得分)
(2)不属实。(1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答全得1分,写“人民公社”不给分)
(3)安徽。(1分)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1分)
32.(1)火车机车。(1分)内燃机。(1分)
(2)特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或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1分)
影响: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 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1分)
(3)环境问题(环境污染)。(1分)科技是把双刃剑。(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