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县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试题(9科1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罗山县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试题(9科12份)

资源简介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 题
考试时间:5月27日上午9:00—11:3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 -23 S -32 C-12
Ca-40 Cu —64 Fe —56 I —127 K - 39
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
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B.CH3—CH=CH—CH3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C3H8的二氯代物共有3种
9. 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他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
按此规律排布,第六项应是:
1
2
3
4
5……
……
CH4
C2H6
C5H12
C8H18
………
……
A. C14H30 B. C17H36 C. C20H42 D. C26H54
10.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最简式(实验式):CH2O B.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C.醛基的电子式: 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11.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 溶液:2Cl- + 2H2O 2OH- + H2↑ + Cl2↑
B、用浓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 5H2O2 + 6H+ = 2Mn2+ + 5O2↑ + 8H2O
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Ba(OH)2溶液:
NH4+ +Al3++2SO42-+ 2Ba2++ 5OH-=2BaSO4↓+ AlO2-+ 2H2O+NH3?H2O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碳酸氢钙溶液:
Ca2+ + 2HCO3- + 2OH- = CaCO3↓ + 2H2O + CO32-
12.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Fe-3e-= Fe3+
B.通入甲烷的石墨电极作负极,反应式为:
CH4+8OH--8e-=CO2+6H2O
C.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
D.若阴极产生了44.8 L气体,则理论上消耗同条件下的甲烷为11.2L
13. 已知硫化亚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共热,所得溶液中只有硝酸铜和硫酸铜,放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则参加反应的硫化亚铜和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A.4:25 B.2:17 C.1:7 D.3:8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一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一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29分)
25.(18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为一荧光屏,上下两面均可发光,当带电粒子打到屏上某点时,即可使该点发光,荧光屏位置如图,坐标为M(0,4.0),N(4.0,4.0)单位为cm。坐标原点O有一粒子源,可以发射沿XOY平面各个方向的电子(不计电子的重力),已知电子质量m=9.0×10-31kg,电量为e=1.6×10-19C,磁感应强度B=9.0×10-3T,求:
(1)若一电子以沿y轴正方向射入,求荧光屏上亮点坐标。
(2)若所有电子以射入,求能打到M点的电子的速度入射方向。(用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或夹角的三角函数值表示)
(3)若所有电子以射入,求荧光屏发光区域的坐标(坐标的单位为 cm)。
X
Y
Z
26.(14分)I.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列举一个事实证明Y元素与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3)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该盐溶液的pH_____7(填“<”、“>”或“=”),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X元素的某种液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该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同时生成一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 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 ,平衡常数见下表:
温度/℃
500
700
850
1 000
平衡常数
2.5
1.7
1.0
0.6
温度/℃
500
700
850
1 000
平衡常数
2.5
1.7
1.0
0.6
(5)该反应ΔH ________0(填“<”或“>”)。
(6)850 ℃时,若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x=5.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2)=______ 。
27.(14分)I.某溶液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阴离子
SO42-、NO3-、Cl-
阳离子
Fe3+、Fe2+、NH4+、Cu2+、Al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KSCN溶液,现象是 。
(2)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II.已知25℃时:
电解质
Cu(OH)2
Fe(OH)2
Fe(OH)3
溶度积(Ksp)
2.2×10-20
8.0×10-16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
≥5.0
≥5.5
≥4.0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SO4,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 =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 >4的溶液中Fe3+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6)方案③中,当Fe3+ 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Cu2+)的范围为 。
28. (15分)过氧化钙(CaO2)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鱼池增氧等。过氧化钙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钙盐制取CaO2·8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Ⅰ、第一部分: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生成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第二部分:欲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实验步骤是:已知:I2 + 2S2O32- = 2I- + S4O62-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 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 mL。
①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 (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 。
36.【化学与技术】(15分)
(15分)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和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本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 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 。
37.【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一代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CIS中掺入Ga)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表示为 。
(2)硒为第4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Cu晶体的堆积方式是 (填堆积名称),其配位数为 ;往Cu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u (N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在[Cu(NH3)4 ]2+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C.[Cu (NH3)4]SO4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SO42-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4)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H3BO3)溶于水显弱酸性,但它却只是一元酸,可以用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解释它只是一元弱酸的原因。
①H3BO3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 ;
②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3(aq)+H2O(l)  [B(OH)4] –(aq)+H+(aq) 
K=5.7×10–10(298K) ①实验中不慎将NaOH沾到皮肤时,用大量水洗后要涂上硼酸溶液。写出硼酸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硅与碳是同一主族元素,其中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335pm,C-C键长为142pm,计算石墨晶体密度(写出计算过程,得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NA=6.02×1023mol-1)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臭氧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Mr(A)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的83倍。A遇FeCl3溶液显紫色,G的分子式为C7H12O,以下A~H均为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下:
(2)反应①的作用是 。
(3)试剂a为 ,写出 与饱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式 。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 种。
Ⅰ.与A有相同的官能团 Ⅱ.属于苯的邻二取代物 Ⅲ.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5)若H与G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且1molH能与足量的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的单质银。则H的结构简式为 。

(6)由 F 反应是否进行完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加以证明并写出实
验操作、现象及结论为 。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B
A
C
C
AC
AD
B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参考答案
化学: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A
C
D
A
26.(14分)
(1)第三周期第VIA族 (1分)
(2)酸性:HClO4>H2SO4,或稳定性:HCl>H2S等合理答案 (2分)
(3)< (1分) NH4++H2ONH3·H2O+H+ (2分)
(4)N2H4 +4CuO=N2↑+2Cu2O+2H2O (2分)
(5)<(2分) (6)x<3.0 (2分) 4.8 mol (2分)
27. (14分)
(1)溶液呈红色(2分);
(2)Fe2+、Cu2+ (2分)(少写得1分,错写不得分)
(3)3Fe2++4H++NO3-=3Fe3++NO↑+2H2O(2分) (4)160g (3分)
(5)ACD (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6)≤2.2 mol/L (3分)
28. (15分)
Ⅰ、(1)长颈漏斗(1分)防倒吸(1分)
(2)Ca(OH)2+NH4Cl =CaCl2+2NH3+2H2O(2分)
(3)防止高温下H2O2分解(2分)CaCl2 + H2O2 + 2NH3 + 8H2O= 2NH4Cl + CaO2·8H2O(2分)Ⅱ①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溶液褪色)且半分钟不变色(2分)
②(2分)
③偏高(1分),在酸性条件下空气中的O2也可以把KI氧化为I2,使消耗的Na2S2O3增多,从而使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2分)
36.(15)
(1)SO2+Br2+2H2O===2HBr+H2SO4(2分)
(2)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进行完全(2分)
(3)过滤(1分) 蒸馏(1分) d(1分)
(4)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2分)
(5)KSCN溶液 (1分) 溶液变成血红色(1分)含有Br2(2分) CCl4(2分)
37.(15分)
(1)3d10(2分)
(2)Br ﹥As ﹥Se(2分)
(3)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 12?(1分) AD(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4)①sp2(2分)H3BO3 + OH–= [B(OH)4]–(2分)
(5)石墨的层间距为335pm,可以认为一层石墨的厚度是335pm。对某一层石墨中的一个六元环,正六边形环的边长是142pm,面积S=6×1/2×142×142sin(π/3)=52387.6 pm2。环的厚度h=335pm那么一个环占有的体积V=Sh=52387.6×335=1.754×107pm3=1.754×10-23cm3。六元环中每个C原子都被3个环共用,一个环实际有2个C原子。一个环的质量m=2M/NA=2×12.01/(6.023×1023)=3.988×10-23g。所以,石墨的密度ρ=m/V=3.988/1.754=2.27g/cm3。(3分)
38.(15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2013.5.28 9:00-11:30

第Ⅰ卷(选择题 )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一无言及矣……不待始皇之变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这段文字可以用来论证
A.秦王赢政统一中国 B.春秋时宗法制度崩溃
C.秦制非一时一人之功 D.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
25.《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26.美国科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曾经告诫美国科学界说:“如果我们只注意科学的应用,必定会阻止它的发展。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退化成像中国人那样(明清时期),他们几代人在科学上没有取得进展,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而根本不去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创新 B.科举制度阻碍科技发展
C.中国人不注重理性思维 D.闭关锁国的政策和环境
27.有学者认为科举制“造就了大批地方乡绅,他们实际上成为基层地方治理的中坚。在“皇权不下县”的制度下,乡绅集团是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中介与桥梁,以儒家伦理的名义整合基层社会。”这表明科举制的实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强化价值认同
C.有助于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D.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28.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这一变化
A.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导致“民日贫,财日匮”的困窘局面
C.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
29.清朝末年,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币称“洋钱”,中国自铸银币(如下图)称为银元。银元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支付货币,西方列强通过输入商品以交换银元。上述史实表明

A.体现了清政府金融被迫实行现代化
B.有利于西方列强控制清朝金融
C.有利于西方列强掠夺白银硬通货币
D.有利于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扩大
30.19世纪末有学者指出:“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性是天生,善是人为。”对该学者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传统儒学“天人感应”思想 B.与西方天赋人权的观念一致
C.实质是对纲常礼教的批判与否定 D.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
31.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记载,邓小平1975年开创性的5天访法为中国树立了一个先例,从1977-1980年,中国派出很多高层官员出访,其中1978年一年里13名副总理一级的干部出访约20次,共访问50多个国家。数百名部长、省长、书记及其部下也加入了出国考察的行列。这些考察的主要意义是
A.为开放奠定基础 B.为改革提供支持
C.扩大在世界影响 D.为三中全会造势
32.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列宁认为:“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势,……(革命政府)不应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这表明
A.苏俄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B.列宁对权力高度集中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C.两者在政府的组织原则上存在明显分歧 D.苏联解体源于对三权分立原则的背离
3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
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
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
34.当前西方国家大部分新兴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是各种基金会,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工会基金和各种共同基金等,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资产高达几万亿美元,这些公司都把自己称为“PUB-LICCO”,即公共公司。这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发展出现了
A.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B.分配的福利化趋势
C.生产的国有化趋势 D.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5.1963年,联邦德国联邦议院在通过法德合作条约时,特别坚持要增加一个序言,阐明条约不影响联邦德国签订的多边条约的权利和义务,联邦德国还拒绝了戴高乐用法国核保护伞来取代美国核保护伞的劝告。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图力图取代美国对抗苏联威胁 B.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C.欧洲一体化在艰难曲折中推进 D.联邦德国不愿意和法国诚心合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8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壬子(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如君主与贵族的契约关系、贵族的政治权利和君权有限、对王权限制的宪章。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洛克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三权分立的观点。孟德斯鸠则提出,三权不仅要分立,而且要相互制约。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
材料三 1909年8月23日清廷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议员分钦定和互选两类,……资政院的职权有:一、国家财政的收支预算;二、财政收支决算;三、税法及公债;四、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五、其余奉特旨交议的事件。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颁布新订内阁官制,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助为总理大臣。阁员13人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汉人占4人,……责任内阁只对君主负责,内阁总理及各大部大臣由君主任命,……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据材料一,说明“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设立都体现了分权”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分权”目的有何区别?(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改革的认识。(9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4年,学者沃勒斯坦提出“现代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16世纪诞生之时起,就由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这样的三级结构组成,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工业品,向边缘区销售,赚取剩余价值,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以外,还提供销售市场;双方的贸易是不平等的,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角色会发生变化,所在地理位置会转移;处于各时期中心区地位的各国,就是当时的强国;各强国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实力超过其他中心区国家的最强者,就是当时的霸权国。霸权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真正的霸权国,它也就开始衰落。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始终充满压迫、剥削和不平等,由此引发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必然导致该体系的灭亡,一个效率更高、收入分配更合理的世界体系必将取而代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现代世界体系论”。(要求:对该理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采纳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具体内容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材料二 万历九年(1581 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把一切征项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化繁为简;把过去按丁、户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户丁银摊入田赋中征收。需要注意的是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摊入;“一概征银”,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差役由政府雇人充当。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以上材料均来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税法和一条鞭法在内容上的相似点。(6分)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中国赋税改革的趋势。(9分)
46.(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英国对所有出版物施行许可制度,任何想要从事出版的人都必须事先申请许可证。通过《反煽动性诽谤法》,该法律把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不恭言辞都视为犯罪,要求所有出版机构都必须尊重政府。即使所言为真,比如指控某官员收受贿赂,也不能构成辩护理由,因为,言出有据的批评比不实的指控“危害”更大。控罪一旦成立,即可被处以包括绞刑在内的任何刑罚。 ——《世界博览》
材料二 美国著名政治家乔治?弗里斯比?霍尔在1898年美西战争时批评政府,反对在菲律宾军事殖民时说:“目前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在没有得到一个国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的国会能不能强行征服和统治这个国家……你没有权利依仗武力把你的《独立宣言》、你的宪法、你的自由观和价值观强加在别人头上。” ——《世界博览》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是如何压制北美人民言论自由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建立后,在法律上是怎样保证言论自由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霍尔的言论有何历史意义?(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第六卷
(1)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摘自《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材料二 色诺芬在《回忆录》中指出,在苏格拉底看来,有资格成为王者和统治者的,“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入选的人,不是占有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或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还把知识作为改造城邦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手段。他断言,美德即知识,“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善是灵魂本身的东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思想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分)
罗山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二次轮考文综试题答案
历史试题答案
24C 25D 26A 27C 28C 29C 30C 31B 32C 33C 34A 35C
40.(25分)(1)军机处设立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权;总理衙门分军机处之权。(4分)
军机处设立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总理衙门是为了适应鸦片战后外事纷繁,适应近代政府职能专业化的要求。(6分)
(2)中世纪限权思想的影响;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的需要;商品经济发展对专制制度的冲击;启蒙运动的影响。(6分,任意三要点即可)
(3)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官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法西方,以分权和权力制衡为原则设官分职,促进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以集权挽救清朝统治,抵制革命,巩固皇权,客观上加速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9分)
41.(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观点一:现代世界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为中心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体系。我认同这一理论。(3分)
论证: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现端倪;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确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阐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从荷兰、英国、美国等世界中心国地位的变迁来论证材料观点;资本主义世界至今还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新的世界体系还未形成。(7分)
升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使该体系内部呈现不平等性,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必须必出的代价。(2分)
观点二:现代世界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为中心而逐渐形成的。我不认同这一理论。(3分)
论证: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仅仅存在了很短一段时间,20世纪初最终形成;俄国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出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局面;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导致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美苏两极格局下世界形成两大阵营;20世纪90年代,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从其它角度展开论证,言之成理,史实准确,都可酌情给分。7分)
升华:概论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比较片面,没有能全面抓住世界文明发展的脉络。或者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以此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脉络比较合理,等言之成理都可酌情赋分。(2分)
45.(1)归并税目,化繁为简(2分);费改税,税费合一(2分);征税标准中加入除人丁外其它标准(2分);加强管理,由地方官直接征收后解缴国库(2分)。 (3点即可,每点2分)
(2)①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3分);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分);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多到少(3分);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3分);有不定时到定时(3分);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
46. (15分)(1)英国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事先限制的施行许可制度,阻止非正统观念的传播。第二种方式就是事后惩罚的《反煽动性诽谤法》,压制北美的言论自由。(6分)
保证:通过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规定保障人民权利。(规定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示威等自由权利)(3分)
(2)捍卫自由言论的核心价值;捍卫宪法赋予的权利;捍卫宪政代议制民主的真谛。(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以日本代替蒋介石政府;对日本由制裁转向扶植。(6分)
(2)由于美苏冷战加剧,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美国中止了对日本的制裁,使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浓厚,导致日本未能真正深刻反省战争责任;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9分)
48.(15分)
(1)政治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以德治民)。(2分,回答恢复传统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或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可得1分)
这一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主要来源;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深远影响。(4分,回答2点即可)
(2)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都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提倡人道主义和人性。(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不同点:孔子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和方法上,即“克己”;(2分)苏格拉底主张对人的本性作深刻的反思。(3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时间:2013.5.28 9:00-11:30

第Ⅰ卷(选择题 )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回答1-3题。
1、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若上图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B、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C、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3、若上图为北半球洋流分布模式图,且甲、乙、丙都位于北半球,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洋流为西风漂流 B、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C、乙处位于大陆西岸 D、甲乙丙的纬度由高到低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4-5题。
4、经过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沿线河网密布 B、沿线冰川广布 C、沿线地势起伏大 D、沿线多沙漠
5、城市和的气候差异是
A、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高,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大
B、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高,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小
C、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低,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大
D、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低,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小
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美国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自北向南
C、20岁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数量大致相同
D、除1-10岁外,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率大致相同
7、有关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美国相比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 B、20-30岁人口迁移主要是就业
C、1-20岁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无关 D、产业转移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增加
新华网2009年10月31日电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上海长江大桥经过严格动静荷载试验,各项指标良好,正式通车。回答8-9题。
8、长兴岛与浦东之间修建隧道而非大桥的原因可能是( )
A、隧道技术难度低
B、避免阻碍航道通航,节省长兴岛有限的土地资源
C、隧道线路比大桥短
D、隧道建设成本更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航道与A航道相比,B航道更深
B、隧桥工程能够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C、工程可以带动崇明、长兴岛经济的发展
D、三峡大坝会使长兴岛面积加速扩展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河流所在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1“某地降水量”与图2“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2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
A、 B、 C、 D、
11、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图3中四幅图(比例尺相同)中的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8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远东地区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统计表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种类
增长率
种类
增长率
木材
52.7%
机电产品
38.16%
铁砂矿
84.75%
高新技术产品
10.3%
原油
59.3%
服装、鞋类、纺织品
50%
(1)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点,简述该铁路建设的意义。(6分)
(2)判断图中岛屿的类型,说明形成过程。(6分)
(3)说明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立于1992年的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部,地处长三角腹地,行政管辖面积125平方公里。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精密机械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商贸物流业等优势产业群。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加快园区发展步伐,开发区采用了“零地招商”的发展策略,零地招商主要是指引进落地的新项目不再需要重新征用土地,而是从已经被征用的土地资源中进行挖潜和再利用的一种招商理念。
(1)分析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2)试分析开发区“零地招商”发展策略的合理之处。(8分)
(3)试推测图中太湖水位9月中旬快速上涨的原因。(6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华山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索道每小时只能运送1000人。2012年10月2日这一天,华山涌入3.9万游客。
根据材料,说出华山旅游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右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南地区冻害相对较少,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冬季时东北地区的冻害比南方少的多,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山东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生产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有霜冻出现的夜晚,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读美国某区域示意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维斯塔运河附近的A处是已停用的运河,有人建议,可在此地建一个天然气发电厂。发电厂既能发电,又能提供就业机会。厂家还计划把25%的维斯塔河水调入运河。
一家名为幸运的矿场已废弃了60多年。而今又有一家矿业公司取得了重新开采的许可。预计使用现代技术能够开采出大量黄金。
(1)简评将维斯塔河的水调入运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4分)
(2)分析幸运矿场的重新开业对卡尔顿、维斯塔城的居民所产生的影响。(6分)
罗山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二次轮考文综试题答案
地理答案:
1—5 CBCCD 6—11 BBBCD B
36、(1)沿河谷;(2分)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部分的联系,将远东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分)通过海陆联运加强俄罗斯与东亚国家的联系。(2分)
(2)大陆岛;(2分)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受碰撞挤压陆地局部下沉或海洋水面普遍上升,下沉的陆地,低的地方被海水淹没,高的地方仍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陆地,就成为大陆岛。(4分)
(3)进口商品以原料,能源为主;(2分)出口商品以轻工业品(小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2分)俄罗斯资源能源丰富,但轻工业不发达;中国轻工业发达,但资源能源相对缺乏;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交通运输便利。(每点2分
37、(1)海陆空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优惠;长三角经济和工业基础好;改革开放前沿,开放和创新意识强(任意答对5点即可)。(10分)
(2)开发区成立较早,园区产业集中,土地资源紧张;有利于提高厂区闲置土地和项目预留土地的使用率;可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有利于引进不占地的非工厂类高新技术产业。(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8分)
(3)9月份的秋季雨带南撤或台风登陆,(4分)造成强降雨天气;太湖泄洪渠道少,泄洪能力弱。(2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问题:华山山势陡峭,(2分)旅游环境容量有限。(2分)
措施:实行内部空间分流管理,将游客流量达到饱和的景点的时间错开;建立景区游客限额制度;开辟新的旅游景观(或提高其它相关景区的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任意3点得6分)
4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与盆地高原地形有关。(2分) 冬季东北地区虽气温很低,但几乎无农业生产
活动,致灾害很少;(2分) 而南方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损失较大。(2分)
(2)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2分) 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2分)
44、环境保护:(1)维斯塔运河引水口下游河流径数量减小,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及水域生态系统;降低河流输沙的能力,湿地与河口三角洲的消长会发生变化。(4分)
(2)幸运矿场的重新开业会破坏该地的森林、植被等,使得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影响河流的水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黄金开采、冶炼所产生的尾矿及使用的冶炼材料常含有有毒物质,降雨时随地表径流汇入河流,污染河水;河流泥沙淤积加重,洪灾发生几率增加,危及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3点即可)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政治试卷
时间:2013.5.28 9:00-11:30

第Ⅰ卷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我国唐朝时期曾经推行“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即政府在丰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荒年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使百姓受益、社会安定。“常平法”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
  ①国家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
②政府适度干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③政府的有效调控要建立在注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 聚乙烯成分的白色垃圾自然分解需要500万年左右的时间,玻璃制品自然分解需要100万年,最短命的垃圾是我们随手扔掉的食物,用不了一个月它就烟消云散了。但废弃食物还不到人类制造垃圾总量的5%,而长命的玻璃和塑料却占到了垃圾总量的25%,为解决上述问题,消费者应该( )
①理性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②寻求替代品,开发废弃物再商品化的技术和市场
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调整消费结构
④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方式
A.①④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污染博弈”是指在 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界安装昂贵的 污染处理设备。回答第14——15题。
14. 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要解决企业“污染博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②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③实施污染排放收费,迫使企业增加治污成本
④制定法律,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产品的生产
A. ①②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6.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的寓意与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不相吻合的是( )
A.治大国,若烹小鲜   B.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一段高速路穿过居民区,汽车噪声影响到居民休息;地铁规划设计,未顾及居民区人口众多的实际而开设站口……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如果公民与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坐下来自由平等地沟通协商,会有利于求得共识,获得多方满意的结果。发展这样的协商民主可以( )
①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②降低公民维权成本,提高议事效率
③促进政府提供更能让群众满意的管理和服务
④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预算民主”和“税权法定”两项内容。所谓预算民主和税权法定,就是政府一年要收多少钱、花多少钱都需要通过预算编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实质性的审定和批准。这说明( )
①政府征税必须受到法律和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②政府每开征一个税种都需要人民的同意方可进行
③政府不能单独实施征税行为
④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征税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写道:“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这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是( )
①要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②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④要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不烧纸钱、不放鞭炮,漫天纸灰和烟火正逐步被鲜花、绿树、薄酒所取代……2013年4月的清明节,北京怀柔区百姓“低碳”观念深入人心,鲜花祭奠、绿树祭奠、网上祭扫等低碳且又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成为祭奠先人的新时尚。这种新时尚表明( )
①改造腐朽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观念更新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传统的文化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消解
④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还会感觉寒冷;而在热带长大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①事物的联系因人而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这段话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矛盾的对立统一
③做到量变质变相结合 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8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8.(26分)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3——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
生产标准化、科技化的推广,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
  材料二: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
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
力。
材料三: 为贯彻一号文件精神,山东某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8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l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上海滩建成了地铁、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一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描绘了一幅“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远景。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要靠中华儿女共同奋斗,政府担当着重要职责,要求政府要正确行使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现代政治理论也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则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而对权力的约束,恰恰是对社会创造力的释放,对民众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府“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的正确性。(14分)
政治答案:
12B 13D 14C 15D 16A 17C 18A 19C 20D 21C 22D 23B
38.(1)经济信息:2003~2011年,我国农业产值不断增加,农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若答出“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也可得分);但分散的经营模式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分)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2分)
②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2分)
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分)
④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2分)
(2)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实行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4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发挥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
②以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保证了村民能够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使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增强了决策的民主化。(2分)
③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以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保证了村民能够在村委会带领下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2分)
④以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保证了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分)
39.(1)①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物质基础。(4分)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
(2)①“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正确反映了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分)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政府权力为人民所赋,以实现公民权利为目标,公民权利的实现也要求政府正确行使权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政府只有依法行使权力,才能更 好的维护群众的利益,树立政府的权威。政府如果滥用权力,会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政府的形象和权威。(6分)③矛盾具有斗争性。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对立的一面。二者的主体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差别。(3分)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把政府的权力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3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 题
考试时间:5月27日上午9:00—11:30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5、19、2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其余为单选题。
14.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假设法、类比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15.如图,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O点为其圆心。在与O点等高的边缘A、B两点分别以速度v1、v2水平相向抛出两个小球,已知v1∶v2=1∶3,两小球恰落在弧面上的P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OP为60°
B.若要使两小球落在P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则应使v1增大,v2减小
C.改变v1、v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v1与v2之和就不变
D.若只增大v1,两小球不可能相遇
16.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滑动变阻器R2接入图1的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长度x(x为图中a与触头之间的距离),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与x间的关系如图2,a、b、c为滑动变阻器上等间距的三个点,当触头从a移到b和从b移到c的这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示数变化相等 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不相等
C. 电阻R1的功率变化相等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断增大
17.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计算机读数(N)
1
静止
2.2
2
静止
3.4
3
直线加速
3.8
4
直线匀速
3.2
5
直线减速
1.9
6
静止
1.2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18.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且沿x轴方向的电势(与坐标值x的关系可用图中曲线表示,图中斜线为该曲线过点(0.15 ,3)的切线。现有一质量为0.20kg,电荷量为+2.0(10-8C的滑块P(可视作质点),从x=0.10m处无初速释放,其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滑块运动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x=0.15m处的场强大小为2.0×106N/C
D、滑块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1m/s
19.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 “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 阻值为R的电阻和不计电阻的导线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轨,滑轨与水平面成α角,匀强磁场垂直滑轨所在的面,宽窄滑轨的宽度是二倍关系,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垂直滑轨放置,彼此接触良好。不计导体棒与滑轨间的摩擦,导体棒从靠近电阻R处由静止释放,在滑至窄滑轨之前已达匀速,其速度为v,窄滑轨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进入窄滑轨后,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作匀速运动
B.导体棒在窄滑轨上匀速运动的速度为2v
C.导体棒在宽窄两滑轨上匀速运动时导体棒产生的电动势相同
D.导体棒在窄滑轨上匀速运动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功率是在宽滑轨上匀速运动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功率4倍
21.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Oxy的2、4象限有垂直坐标系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第3象限有垂直坐标系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现将半径为R,圆心角为90°的扇形闭合导线框OPQ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角速度绕O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0时线框在图示位置,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导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一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一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29分)
22、(6分)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2)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 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 A.是的平衡力 B.、的合力是
C.、大小一定相等 D.和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
23.(9分) 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电器元件Z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现备有下列器材
A.低压直流电源:电压6V,内阻不计 ?
B.电流表: 量程为0-0.6A-3A,0.6A内阻约为10Ω,3A内阻约为2Ω
C.电压表: 量程为0-3V-15V,3V内阻约为7.2kΩ,15V内阻约为36k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3A的? F.电键K,导线若干
?
①按提供的器材,在实物图(a)(见答题纸)上连接正确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②利用这些数据绘出的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分析曲线说明通过电器元件Z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特点?
③若把电器元件Z接入如图(c)所示的电路中时,通过Z的电流为0.1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1.5V,则此时灯泡L的功率为 W
24.(14分)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3m。开始时A、B均静止。现给A以2m/s的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为了维持A的速度始终不变,在A获得初速度的同时给A施加一水平外力F作用。已知A与B、B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木板B将如何运动?物块A能不能滑离B?
(2)木板B滑行s=4m需要多少时间?
(3)木板B滑行s=4m时外力需要做多少功?
25.(18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为一荧光屏,上下两面均可发光,当带电粒子打到屏上某点时,即可使该点发光,荧光屏位置如图,坐标为M(0,4.0),N(4.0,4.0)单位为cm。坐标原点O有一粒子源,可以发射沿XOY平面各个方向的电子(不计电子的重力),已知电子质量m=9.0×10-31kg,电量为e=1.6×10-19C,磁感应强度B=9.0×10-3T,求:
(1)若一电子以沿y轴正方向射入,求荧光屏上亮点坐标。
(2)若所有电子以射入,求能打到M点的电子的速度入射方向。(用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或夹角的三角函数值表示)
(3)若所有电子以射入,求荧光屏发光区域的坐标(坐标的单位为 cm)。
X
Y
Z
33.[物理——进修3-3] (略)
34.[物理——选修3-4] (15分)
(Ⅰ)(6分)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此时P点沿轴的正方向运动,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长为
B.波沿轴正方向传播
C.经过质点P沿轴移动
D.经过任意时间质点Q和P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2)(9分)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直角边,长度为2L,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0。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
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ADC圆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
区域的圆弧长度s。(不考虑经ADC圆弧反射后的光线)
35.【物理一选修3-5】(15分)
( 1 ) (6分)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D.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E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科学假说
(2)(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度为的小车,小车左端有一质量也是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车子的右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车长相比可忽略),物块与小车间动摩擦因数为(,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在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物块刚好能与小车右壁的弹簧接触,此时弹簧锁定瞬间解除,当物块再回到左端时与小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的初速度 (2)弹簧的弹性势能Ep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B
A
C
C
AC
AD
B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参考答案
物理:
22、(6分)(1)( B C)(2分) (2) ( A C ) (2分)(3) ( A ) (2分)
23.(9分) ①如图所示(4分) ②电流随电压的增大非线性增大(2分) ③ 0.13(3分)
24.(14分)【解析】(1)木板受到物块向右的摩擦力F1=μ1mg=30N(1分)
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F2=2μ2 mg =20N (1分)
木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a=  = 1m/s2 (1分)
若能加速到v=2m/s,则木板的位移sB= = 2m, (1分)
所用时间t1= =2s (1分)此过程中,A的位移是sA=v t1=4m,相对B滑行=sA-sB=2m<3m,所以不能滑离B。(1分)此后A、B以v=2m/s的速度一起匀速运动。(1分)即整个过程中木板B先以a=1m/s2匀加速运动,然后以v=2m/s匀速运动。(1分)
(2)B滑行s=4m的过程中,匀速的位移为sB′=s-sB=4m-2m =2m (1分)匀速的时间t2=1s (1分)故所用时间为T=t1+t2=2s+1s=3 s (1分)(3)由功能关系得,外力做功为
E=ΔEK+Q1+Q2=mv2+F1s相对+F2s=(×10×22+30×2+20×4)J=160J(3分)
或者:W= F1 sA+ F2 sB′=30×4+20×2J=160J
25.(1)…①
由几何关系可知:…②
解得:坐标为(2,4)cm…③
(2) ,,…④能打到M点的
粒子轨迹如图1圆a和圆b所示
由几何关系: …⑤,
所以…⑥,…⑦
(3), 若打在下方最远点,如图2
所示为相切,由几何关系可知:…⑧所以
,坐标为(0,4)到(2,4)cm…⑨
若打在上方最远点,如图则轨迹圆左端刚好打在M点则: …⑩所 坐标为(0,4)到(3,4)cm…⑾(①②⑤⑧⑨⑩⑾各2分 ③④⑥⑦各1分)
34. (1)(6分) BD
(2) (9分)解析:如右图,作出两条边缘光线,所求光线射 出的区域为EDF。(3分)
如图,从圆弧ADC射出的边缘光线对应的入射角等于材料的临界角,因(1分),故(1分)。由几何关系得:圆 弧EDF长度为(2分)故所求(2分)
35.( 1 ) (6分) C D E (2) (9分)
解:①.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分)由能量关系有:(2分)解得:(1分)
②.物体最终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分)
由能量关系有:(2分)
(3), 若打在下方最远点,如图2所示为相切,由几何关系可知:…⑧所以,坐标为(0,4)到(2,4)cm…⑨若打在上方最远点,如图则轨迹圆左端刚好打在M点则: …⑩所以 坐标为(0,4)到(3,4)cm…⑾(①②⑤⑧⑨⑩⑾各2分 ③④⑥⑦各1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生物 试 题
考试时间:5月27日上午9:00—11:30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是有关实验探究的组合,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2.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近来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左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
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
C.溶酶体中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
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
3.对下列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变化,lms时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
B.甲图中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则曲线b可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变化
C.乙图可表示HIV病毒侵入人体后T细胞和HIV病毒数量的变化关系
D.据乙图可知,艾滋病患者T细胞减少会导致一切免疫能力都丧失
4.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 "toll样受体"(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 "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可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5. 图甲是某遗传病的家系谱,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乙表示4种男性体细胞内相关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那么Ⅱ-4应是乙图中的:
6.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如图)。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通过①③④⑥⑤的途径调节激素分泌,体现了神经和激素的分级调节
B.寒冷条件下,人体通过①③⑤和①③④⑥⑤途径调节体温恒定
C.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一激素调节
D.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一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一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29分)
29.(9分)荔枝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引起荔枝果皮褐变,从而影响荔枝的生鲜效果。荔枝果皮褐变面积随荔枝的品种和生长季节而发生变化。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可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作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并做了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请补充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空缺内容并回答问题:
(1)实验测量指标:
(2)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3)选择 的荔枝果实,分成等(质)量的 组,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4)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在5-30℃温度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 ,具有较好保鲜效果的温度范围是 。
(5)讨论: ①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褐变反应过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因为在完全无氧环境中, ,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所以 (能/不能)在完全无氧条件下贮藏荔枝。②除温度、氧和机械损伤外,还有其他
一些因素会影响荔枝的保鲜效果,因而可采用相应的保鲜措施。如 等。
(10分)雄性家蚕生命力强,饲料利用效率高,茧丝质量好。现有家蚕品种甲和乙,它们的性染色体、10号染色体及卵色基因组成如图15所示。已知蚕卵(受精卵)同时具有A、B基因时为黑色,否则为白色。育种工作者期望利用甲、乙品种获得新品种,以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
(1) 甲品种家蚕的W染色体上有来自10号染色体的片段,且10号染色体缺失了B基因所在的片段,上述变异属于______。
(2) 让甲、乙品种家蚕杂交,获得F1蚕卵, F1蚕卵完成发育后,再让雌、雄蚕蛾相互交配,获得F2蚕卵。选择______色的F2蚕卵,完成发育后即为新品种(丙)。丙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获得丙品种的育种方法属于____ 。
(3)若让丙品种家蚕与___ _品种家蚕交配,并且选择____色蚕卵孵化,即可实现只养雄蚕。
(4)家蚕卵色的遗传_ (符合/不符合)交叉遗传的特点。
(5) 进一步研究发现:
①A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蚕卵表现黑色所需的一种酶,这一事实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B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蚕卵表现黑色所需的一种载体蛋白,将B基因的反义RNA注入到预期为黑色的蚕卵中,导致B基因的mRNA与________形成了双链结构,阻止了________过程,进而导致蚕卵为白色。
31(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幼苗的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整理成右图: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mg/L
浓度的__________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1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实验设计所要遵循的__________原则。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mg/L,的赤霉素实验所进行的5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四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应该、不应该)舍弃。
(4)本次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__________(能、不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32.(9分)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短期内红火蚁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决定其增长的因素是 。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测定其对不同虫态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将原药溶于丙酮中配置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药剂点于红火蚁胸部,记录24h死亡虫数并计算LC50(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结果如下:
虫态
小工蚁
兵蚁
有翅雄蚁
有翅雌蚁
蚁后
LC50(μg/ml)
1.04
2.06
7.38
9.39
7.81
①本实验中辛硫磷药液的浓度范围要根据 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每个药剂浓度的处理均设多次重复,目的是排除 ,从而减少误差;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 。
②实验中 虫态的红火蚁对辛硫磷最敏感,控制该虫态红火蚁的数量,____________(能/不能)持续有效的控制住蚁群的数量。
(3)有机磷农药进入土壤后,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微生物体内最初的降解酶基因是由 产生的,从 的环境中易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下表是该同学配制的培养基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NH4)2SO4
琼脂
蒸馏水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定容1000mL
(1)该培养基中主要营养物质包括 。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在生物的培养中,一般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_____。
(3)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目的菌,该培养基成分应如何调整? ,依据是 。该目的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
(4)该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目的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在纯化土壤中该目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1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把美洲爪蟾的小肠上皮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结果发现一部分卵依然可以发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继续发育成为成熟的爪蟾。山中伸弥等科学家将四个关键基因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些干细胞可再转化成老鼠体内任何种类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约翰·戈登之后,科学界利用该技术进行更多细胞核转移实验,复制出多种哺乳类动物。在哺乳动物的核转移实验中,一般通过 (物理方法)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 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2)从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培养到 阶段才能用于实验。
(3)在山中伸弥的实验中,利用了逆转录病毒,该病毒的作用是 。
(4)一般情况下,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值,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 处理。
(5)iPS细胞能分化成任何种类细胞的机理是 。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B
A
C
C
AC
AD
B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生物:1.C 2.B 3.D 4.D 5.A 6.B
29.(每空1分,共9分)
(1)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3)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相同生长季节)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 6
(4)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分) 0~15℃
(5)①果实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酒精 不能 ②采用薄膜包装或放在保鲜袋中等控制水分、采摘后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感染(杂菌污染)等(合理即给分)
30.(10分,每空1分)
(1)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 (2)白 aaZZ 杂交育种 (3)甲 白
(4)不符合 (5)①酶的合成 ②反义RNA 翻译
31.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调节 1 赤霉素;(2)减少切段中内源(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分)分别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2分)单一变量(单因子变量)(3)不应该 (4)不能 不能。
32.(9分)(1)“J”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①预实验 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用丙酮同样处理红火蚁 ②小工蚁 不能(3)基因突变 受有机磷农药污染
3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氮源、碳源、无机盐和水 选择 (1分)(2)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3)将(NH4)2SO4 换成尿素 要筛选出降解尿素的细菌,只能是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异养型 (4)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或用接种 针划下一区域前接种针没有灭菌导致菌液没有稀释开,言之有理即可)
40(1)电脉冲(或电刺激)(2分) 桑葚胚或囊胚(2分)
(2)MⅡ中期(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2分) (3)目的基因的载体(2分)
(4)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2分) 接触抑制(2分) 胰蛋白(2分)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y|y=x},N={y| x+y=2},则M∩N=( )
A.{(1,1),(-1,1)} B.{1} C. D.
2.投掷两颗骰子,得到其向上的点数分别为m和n,则复数为纯虚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3.已知,,则( )
A.-2 B.-1 C. D.
4.设奇函数f上是增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5.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9项之和等于( )
A.63 B.45 C.36 D.18
6.右图为计算20个数据的平均数的程序,则在横线上应填的语句是( )
A. B. C. D.
7.若|a|=1,|b|=2,c=a+b且c⊥a,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8. 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俯视图
是一个直径为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9. 已知椭圆:,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的最大值为5,则的值是( )
A.1 B. C. D.
10.点A、B、C、D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AB=BC=,AC=2,若四面体ABCD体积的最大值为,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A. B.8 C. D.
11.函数,函数,若存在,使得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设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3,BC=10,则=________.
14. 已知以F为焦点的抛物线x上的两点A、B满足,则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15.若a>1,设函数f(x)=+x-4的零点为m,g(x)=+x-4的零点为n,则m+n的值是______________.
16.设数列{an}是集合{3s+3t| 0≤s<t,且s,t∈Z}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
即a1=4,a2=10,a3=12,a4=28,a5=30,a6=36,…,将数列{an}中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排成如下等腰直角三角形数表:
4
10 12
28 30 36

= (用3s+3t形式表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是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是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首项,以它的最大值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地区举办了一次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有近万名学生参加,为了分析竞赛情况,在参赛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的成绩,并根据他们的成绩制作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 试估计这4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
(2) 试估计这40名学生的成绩在之间的人数;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多面体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底面,,且. (1)求多面体的体积; (2)求证:平面EAB⊥平面EBC;
(3)记线段CB的中点为K,在平面内过K点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但不要求证明.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其渐近线与圆x2+y2-10x+20=0相切.过点P(-4,0)作斜率为的直线l,交双曲线左支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且满足|PA|·|PB|=|PC|2.(1)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及其标准方程;(2)设点M为双曲线上一动点,点N为圆x2+(y-2)2=上一动点,求|MN|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m=,对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证明:(n≥2且n∈N).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PA是⊙O的切线,PE过圆心O,AC为⊙O的直径,PC与⊙O相交于B、C两点,连结AB、CD.
(1) 求证:;(2) 求证:=.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2sin。(1)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若点P的坐标为(3,),求|PA|+|PB|。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f(x)=|x-1|+|x-2|.(1)求证f(x)≥1;(2)若f(x)=成立,
求x的取值范围.
罗山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 科 数 学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DCADD ACBDC CC
二、填空题:13。-16; 14。; 15。4; 16。;
17. 解:(1)设的公差为,则
解得或(舍)…………………………………………………………………5分
所以 ………………………………………………………………6分
(2)=2-其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3,
故首项为1;公比为3……………………………………………………7分
从而 ……………………………………………………………8分
所以

…………
……………………………12分
18. 解:(1) 77.5; ………………………………………5分
(2) 所求为:直线与直线之间的直方图的面积,
因此, ………………………10分
答:这40名学生的成绩在之间的有20人.(答19人也算对) …………12分
19.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2分.
解:(1)如图,连接ED,
∵底面且,∴底面


∴面 …………………………………………1分
∴………2分
3分
∴. 5分
(2)∵ABCD为正方形,∴AB⊥BC. 6分
∵EA⊥平面ABCD,BC?平面ABCD,
∴BC⊥EA. 7分
又AB∩EA=A,∴BC⊥平面EAB. 8分
又∵BC?平面EBC,
∴平面EAB⊥平面EBC. 10分
(3)取线段DC的中点;连接,则直线即为所求.…………………………………………………11分
图上有正确的作图痕迹……………12分
20.解:(1)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kx,
因为渐近线与圆(x-5)2+y2=5相切,则=,即k=±,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4分
设双曲线方程为x2-4y2=m,……………………5分
将y=(x+4)代入双曲线方程中整理得,3x2+56x+112+4m=0.
所以xA+xB=-,xAxB=. ……………………6分
因为|PA|·|PB|=|PC|2,点P、A、B、C共线,且点P在线段AB上,
则(xP-xA)(xB-xP)=(xP-xC)2, 即(xB+4)(-4-xA)=16.
所以4(xA+xB)+xAxB+32=0. 于是4·(-)++32=0,解得m=4.
故双曲线方程是x2-4y2=4,即-y2=1. ……………………8分
(2)设点M(x,y),圆x2+(y-2)2=的圆心为D,则x2-4y2=4,点D(0,2).
所以|MD|2=x2+(y-2)2=4y2+4+(y-2)2=5y2-4y+8=5(y-)2+≥.………10分
所以|MD|≥, 从而|MN|≥|MD|-≥.
故|MN|的取值范围是[,+∞).……………………12分
21.解:(1) 1分
当时,在(0,+∞)单调递增. 2分
当m>0时,由得
由得0由得x> 3分
综上所述:当时,单调递增区间为(0,+∞).
当m>0时,单调递增区间为(0,),单调递减区间为(,+∞). 4分
(2)若m=, ,对都有成立等价于对都有 5分
由(I)知在[2,2]上的最大值= 6分
函数在[2,2]上是增函数,
=g(2)=2-, 7分
由2-,得,又因为,∴∈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8分
(3)证明:令m=,则
由(I)知f(x)在(0,1)单调递增,(1,+∞)单调递减,
,(当x=1时取“=”号)
9分
< 10分
令S=……………………①
2S=……②
①-②得-S=
S=
() 12分
22. 解:(1) 由是圆的切线,因此弦切角的大小等于夹弧所对的圆周角,在等腰中,,可得,所以. (5分)
(2) 由与相似可知,,由切割线定理可知,,则,又,可得. 10分
23.解:(1)由=2sin得x+y-2y=0.即x+(y-)=5 5分
(2)将l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得(3-t)+(t)=5
即t-3t+4=0,由于△=(3)-4×4=2>0,故可设t,t是上述方程的两实根,
所以t+t=3,t.t=4,又直线l过点P(3,),故由上式及t的几何意义得:
|PA|+|PB|= | t|+| t|= t+t=3 10分
24.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复数的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复数 ;(2)复数的模为;
(3)在复平面内, 纯虚数与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已知集合,,那么“”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9项之和等于( )
A.63 B.45 C.36 D.18
4.下图为计算20个数据的平均数的程序,则在横线上应填的语句是( )
A. B. C. D.


5.如图,一个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边长为2锐角为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则此几何体的内切球表面积为( )
A B C D
6.定义行列式运算:.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奇函数,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7.已知对任意恒成立,且,,则( )
A.4 B.3 C.2 D.1
8.我们把相同数字都不在一起的数称为“不和数”.现从由两个1,两个2,一个3,一个4这6个数字构成的所有不同6位数中,抽出一个数,是“不和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9.设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若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过点A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B、C两点,则( )
A.    B. C.    D.
11. 已知双曲线C:(a >0, b>0)的右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交C于A,B两点,若,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 2 D
12.设函数,若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数,使得对任意的正数t都成立,则= ( )
A.5 B. C.3 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试依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在正方体中,BB1、BC的中点分别是M、N,则异面直线BD1和MN所成的角是 。
14.设是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上述估值定理,估计定积分的取值范围是 .
15.设函数为坐标原点,为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为 的点,向量,向量,设为向量与向量的夹角,则满足的最大整数是 .
16.关于函数(为常数)有如下命题
①函数的周期为; ②,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③若函数有零点,则零点个数为偶数个,且所有零点之和为0;
④,使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函数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图象与轴的交点为,它在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和第一个最低点的坐标分别为和
(Ⅰ)求的解析式及的值;
(Ⅱ)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有一批货物需要用汽车从生产商所在城市甲运至销售商所在城市乙,已知从城市甲到城市乙只有两条公路,且通过这两条公路所用的时间互不影响.
据调查统计,通过这两条公路从城市甲到城市乙的200辆汽车所用时间的频数分布如下表:
所用的时间(天数)
10
11
12
13
通过公路1的频数
20
40
20
20
通过公路2的频数
10
40
40
10
假设汽车A只能在约定日期(某月某日)的前11天出发,汽车B只能在约定日期的前12天出发.
(1)为了尽最大可能在各自允许的时间内将货物运往城市乙,估计汽车A和汽车B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
(2)若通过公路1、公路2的“一次性费用”分别为3.2万元、1.6万元(其他费用忽略不计),此项费用由生产商承担.如果生产商恰能在约定日期当天将货物送到,则销售商一次性支付给生产商40万元,若在约定日期前送到,每提前一天销售商将多支付给生产商2万元;若在约定日期后送到,每迟到一天,生产商将支付给销售商2万元.如果汽车A,B长期按(1)所选路径运输货物,试比较哪辆汽车为生产商获得的毛利润更大.
(注:毛利润销售商支付给生产商的费用一次性费用)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在线段上,且,,作∥,分别交,于点,,作∥,分别交,于点,,将该正方形沿,折叠,使得与重合,构成如图所示的三棱柱.
(1)求证:平面; (2)求四棱锥的体积;
(3)求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的左、右两个顶点分别为、.曲线是以、两点为顶点,离心率为的双曲线.设点在第一象限且在曲线上,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证明:;
(3)设与(其中为坐标原点)的面积分别为与,且,
求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I)试判断函数上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II)若恒成立,求正整数k的最大值;
(III)求证:.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点D满足BD=2DC,以BD为直径作圆O恰与CA相切于点A,过点B作BE⊥CA于点E,BE交圆D于点F。
(1)求∠ABC的度数;
(2)求证:BD=4EF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
(1)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若点P的坐标为(3,),求|PA|+|PB|。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Ⅰ)当时,解不等式;
(Ⅱ)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罗山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BDAC CDBCD AD
二:填空题: 13. (或900 ) 14. 15. 10 16. ④
三.解答题:17.解(Ⅰ)由图可知,.设函数的周期为,则,所以,所以. ……………2分
此时,.
又点在图象上,所以,可得,
因为,所以. ……………………………………………4分
所以的解析式为. …………………………………5分
,所以
又因为是最小的正数,所以.……………………………………………………6分
(Ⅱ)由,得,即.
,,所以,所以.…………………10分
由,得,①
由,得,即,②
从而得,③
解①③得.………………………………………12分
18、(1)解:频率分布表,如下:
所用的时间(天数)
10
11
12
13
通过公路1的频率
0.2
0.4
0.2
0.2
通过公路2的频率
0.1
0.4
0.4
0.1
……………………………………………………………2分
设分别表示汽车A在前11天出发选择公路1、2将货物运往城市乙;分别表示汽车B在前12天出发选择公路1、2将货物运往城市乙;
,,∴汽车A应选择公路1,…… 4分
,,
∴汽车B应选择公路2. …………………6分
(2)设表示汽车A选择公路1时,销售商付给生产商的费用,则.
的分布列如下:
42
40
38
36
0.2
0.4
0.2
0.2
.
∴ 表示汽车A选择公路1时的毛利润为(万元) …………8分
设表示汽车B选择公路2时的毛利润,.
则分布列如下:
42.4
40.4
38.4
36.4
0.1
0.4
0.4
0.1
. ……10分
∵,∴汽车B为生产商获得毛利润更大. ……………12分
19.解:(1)在正方形中,
因为,
所以三棱柱的底面三角形的边.
因为,,
所以,所以 .
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 ,
所以,而, 所以平面.----------- 4分
(2)因为平面,所以为四棱锥的高.
因为四边形为直角梯形,且,,
所以梯形的面积为.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8分
(3)由(1)(2)可知,,,两两互相垂直.
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
令,则.所以.
显然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为,
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2分
20、(1)解:依题意可得,.………………………………………1分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所以,即.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3分
(2)证法1:设点、(,,),直线的斜率为(),
则直线的方程为,……………………………………………………4分
联立方程组…………………………………………………………5分
整理,得,
解得或.所以.………………………………… 6分
同理可得,.…………………………………………………………7分
所以.…………………………………………………………………8分
证法2:设点、(,,),
则,.……………………………………………4分
因为,所以,即.…………………5分
因为点和点分别在双曲线和椭圆上,所以,.
即,.………………………………………6分
所以,即.…………………………… 7分
所以.…………………………………………………………………………8分
(3)解:设点、(,,),
则,.
因为,所以,即.……… 9分
因为点在双曲线上,则,所以,即.
因为点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所以.因为,,
所以. …………10分
由(2)知,,即.
设,则,.
设,则,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所以当,即时,.
当,即时,.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4)解:(Ⅰ)当时, ……………………1分
当时,由得,解得
当时,恒成立;
当时,由得,解得.……………4分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5分
(Ⅱ)因为,
当时,;
当时,.…………………7分
记不等式的解集为则,……………8分
故,所以的取值范围是.……………10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试卷
时间:2013.5.28 9:00-11: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等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回答1-3题。
1、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若上图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B、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C、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3、若上图为北半球洋流分布模式图,且甲、乙、丙都位于北半球,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洋流为西风漂流 B、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C、乙处位于大陆西岸 D、甲乙丙的纬度由高到低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4-5题。
4、经过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沿线河网密布 B、沿线冰川广布 C、沿线地势起伏大 D、沿线多沙漠
5、城市和的气候差异是
A、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高,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大
B、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高,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小
C、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低,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大
D、城市的一月均温比城市的低,城市的年降水量比城市的小
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美国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自北向南
C、20岁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数量大致相同
D、除1-10岁外,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率大致相同
7、有关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美国相比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 B、20-30岁人口迁移主要是就业
C、1-20岁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无关 D、产业转移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增加
新华网2009年10月31日电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上海长江大桥经过严格动静荷载试验,各项指标良好,正式通车。回答8-9题。
8、长兴岛与浦东之间修建隧道而非大桥的原因可能是( )
A、隧道技术难度低
B、避免阻碍航道通航,节省长兴岛有限的土地资源
C、隧道线路比大桥短
D、隧道建设成本更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航道与A航道相比,B航道更深
B、隧桥工程能够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C、工程可以带动崇明、长兴岛经济的发展
D、三峡大坝会使长兴岛面积加速扩展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河流所在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1“某地降水量”与图2“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2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
A、 B、 C、 D、
11、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图3中四幅图(比例尺相同)中的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
12.我国唐朝时期曾经推行“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即政府在丰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荒年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使百姓受益、社会安定。“常平法”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
  ①国家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
②政府适度干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③政府的有效调控要建立在注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 聚乙烯成分的白色垃圾自然分解需要500万年左右的时间,玻璃制品自然分解需要100万年,最短命的垃圾是我们随手扔掉的食物,用不了一个月它就烟消云散了。但废弃食物还不到人类制造垃圾总量的5%,而长命的玻璃和塑料却占到了垃圾总量的25%,为解决上述问题,消费者应该( )
①理性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②寻求替代品,开发废弃物再商品化的技术和市场
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调整消费结构
④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方式
A.①④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污染博弈”是指在 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界安装昂贵的 污染处理设备。回答第14——15题。
14. 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要解决企业“污染博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②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③实施污染排放收费,迫使企业增加治污成本
④制定法律,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产品的生产
A. ①②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6.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的寓意与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不相吻合的是( )
A.治大国,若烹小鲜   B.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一段高速路穿过居民区,汽车噪声影响到居民休息;地铁规划设计,未顾及居民区人口众多的实际而开设站口……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如果公民与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坐下来自由平等地沟通协商,会有利于求得共识,获得多方满意的结果。发展这样的协商民主可以( )
①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②降低公民维权成本,提高议事效率
③促进政府提供更能让群众满意的管理和服务
④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预算民主”和“税权法定”两项内容。所谓预算民主和税权法定,就是政府一年要收多少钱、花多少钱都需要通过预算编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实质性的审定和批准。这说明( )
①政府征税必须受到法律和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②政府每开征一个税种都需要人民的同意方可进行
③政府不能单独实施征税行为
④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征税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写道:“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这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是( )
①要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②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④要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不烧纸钱、不放鞭炮,漫天纸灰和烟火正逐步被鲜花、绿树、薄酒所取代……2013年4月的清明节,北京怀柔区百姓“低碳”观念深入人心,鲜花祭奠、绿树祭奠、网上祭扫等低碳且又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成为祭奠先人的新时尚。这种新时尚表明( )
①改造腐朽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观念更新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传统的文化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消解
④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还会感觉寒冷;而在热带长大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①事物的联系因人而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这段话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矛盾的对立统一
③做到量变质变相结合 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一无言及矣……不待始皇之变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这段文字可以用来论证
A.秦王赢政统一中国 B.春秋时宗法制度崩溃
C.秦制非一时一人之功 D.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
25.《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26.美国科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曾经告诫美国科学界说:“如果我们只注意科学的应用,必定会阻止它的发展。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退化成像中国人那样(明清时期),他们几代人在科学上没有取得进展,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而根本不去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创新 B.科举制度阻碍科技发展
C.中国人不注重理性思维 D.闭关锁国的政策和环境
27.有学者认为科举制“造就了大批地方乡绅,他们实际上成为基层地方治理的中坚。在“皇权不下县”的制度下,乡绅集团是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中介与桥梁,以儒家伦理的名义整合基层社会。”这表明科举制的实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强化价值认同
C.有助于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D.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28.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这一变化
A.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导致“民日贫,财日匮”的困窘局面
C.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
29.清朝末年,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币称“洋钱”,中国自铸银币(如下图)称为银元。银元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支付货币,西方列强通过输入商品以交换银元。上述史实表明

A.体现了清政府金融被迫实行现代化
B.有利于西方列强控制清朝金融
C.有利于西方列强掠夺白银硬通货币
D.有利于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扩大
30.19世纪末有学者指出:“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性是天生,善是人为。”对该学者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传统儒学“天人感应”思想 B.与西方天赋人权的观念一致
C.实质是对纲常礼教的批判与否定 D.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
31.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记载,邓小平1975年开创性的5天访法为中国树立了一个先例,从1977-1980年,中国派出很多高层官员出访,其中1978年一年里13名副总理一级的干部出访约20次,共访问50多个国家。数百名部长、省长、书记及其部下也加入了出国考察的行列。这些考察的主要意义是
A.为开放奠定基础 B.为改革提供支持
C.扩大在世界影响 D.为三中全会造势
32.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列宁认为:“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势,……(革命政府)不应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这表明
A.苏俄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B.列宁对权力高度集中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C.两者在政府的组织原则上存在明显分歧 D.苏联解体源于对三权分立原则的背离
3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
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
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
34.当前西方国家大部分新兴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是各种基金会,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工会基金和各种共同基金等,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资产高达几万亿美元,这些公司都把自己称为“PUB-LICCO”,即公共公司。这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发展出现了
A.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B.分配的福利化趋势
C.生产的国有化趋势 D.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5.1963年,联邦德国联邦议院在通过法德合作条约时,特别坚持要增加一个序言,阐明条约不影响联邦德国签订的多边条约的权利和义务,联邦德国还拒绝了戴高乐用法国核保护伞来取代美国核保护伞的劝告。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图力图取代美国对抗苏联威胁 B.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C.欧洲一体化在艰难曲折中推进 D.联邦德国不愿意和法国诚心合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8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远东地区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统计表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种类
增长率
种类
增长率
木材
52.7%
机电产品
38.16%
铁砂矿
84.75%
高新技术产品
10.3%
原油
59.3%
服装、鞋类、纺织品
50%
(1)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点,简述该铁路建设的意义。(6分)
(2)判断图中岛屿的类型,说明形成过程。(6分)
(3)说明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立于1992年的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部,地处长三角腹地,行政管辖面积125平方公里。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精密机械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商贸物流业等优势产业群。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加快园区发展步伐,开发区采用了“零地招商”的发展策略,零地招商主要是指引进落地的新项目不再需要重新征用土地,而是从已经被征用的土地资源中进行挖潜和再利用的一种招商理念。
(1)分析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2)试分析开发区“零地招商”发展策略的合理之处。(8分)
(3)试推测图中太湖水位9月中旬快速上涨的原因。(6分)
38.(26分)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3——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
生产标准化、科技化的推广,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
  材料二: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
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
力。
材料三: 为贯彻一号文件精神,山东某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8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l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上海滩建成了地铁、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一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描绘了一幅“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远景。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要靠中华儿女共同奋斗,政府担当着重要职责,要求政府要正确行使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现代政治理论也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则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而对权力的约束,恰恰是对社会创造力的释放,对民众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府“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的正确性。(14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壬子(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如君主与贵族的契约关系、贵族的政治权利和君权有限、对王权限制的宪章。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洛克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三权分立的观点。孟德斯鸠则提出,三权不仅要分立,而且要相互制约。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
材料三 1909年8月23日清廷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议员分钦定和互选两类,……资政院的职权有:一、国家财政的收支预算;二、财政收支决算;三、税法及公债;四、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五、其余奉特旨交议的事件。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颁布新订内阁官制,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助为总理大臣。阁员13人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汉人占4人,……责任内阁只对君主负责,内阁总理及各大部大臣由君主任命,……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据材料一,说明“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设立都体现了分权”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分权”目的有何区别?(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改革的认识。(9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4年,学者沃勒斯坦提出“现代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16世纪诞生之时起,就由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这样的三级结构组成,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工业品,向边缘区销售,赚取剩余价值,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以外,还提供销售市场;双方的贸易是不平等的,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角色会发生变化,所在地理位置会转移;处于各时期中心区地位的各国,就是当时的强国;各强国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实力超过其他中心区国家的最强者,就是当时的霸权国。霸权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真正的霸权国,它也就开始衰落。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始终充满压迫、剥削和不平等,由此引发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必然导致该体系的灭亡,一个效率更高、收入分配更合理的世界体系必将取而代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现代世界体系论”。(要求:对该理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华山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索道每小时只能运送1000人。2012年10月2日这一天,华山涌入3.9万游客。
根据材料,说出华山旅游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右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南地区冻害相对较少,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冬季时东北地区的冻害比南方少的多,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山东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生产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有霜冻出现的夜晚,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读美国某区域示意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维斯塔运河附近的A处是已停用的运河,有人建议,可在此地建一个天然气发电厂。发电厂既能发电,又能提供就业机会。厂家还计划把25%的维斯塔河水调入运河。
一家名为幸运的矿场已废弃了60多年。而今又有一家矿业公司取得了重新开采的许可。预计使用现代技术能够开采出大量黄金。
(1)简评将维斯塔河的水调入运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4分)
(2)分析幸运矿场的重新开业对卡尔顿、维斯塔城的居民所产生的影响。(6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采纳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具体内容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材料二 万历九年(1581 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把一切征项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化繁为简;把过去按丁、户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户丁银摊入田赋中征收。需要注意的是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摊入;“一概征银”,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差役由政府雇人充当。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以上材料均来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税法和一条鞭法在内容上的相似点。(6分)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中国赋税改革的趋势。(9分)
46.(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英国对所有出版物施行许可制度,任何想要从事出版的人都必须事先申请许可证。通过《反煽动性诽谤法》,该法律把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不恭言辞都视为犯罪,要求所有出版机构都必须尊重政府。即使所言为真,比如指控某官员收受贿赂,也不能构成辩护理由,因为,言出有据的批评比不实的指控“危害”更大。控罪一旦成立,即可被处以包括绞刑在内的任何刑罚。 ——《世界博览》
材料二 美国著名政治家乔治?弗里斯比?霍尔在1898年美西战争时批评政府,反对在菲律宾军事殖民时说:“目前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在没有得到一个国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的国会能不能强行征服和统治这个国家……你没有权利依仗武力把你的《独立宣言》、你的宪法、你的自由观和价值观强加在别人头上。” ——《世界博览》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是如何压制北美人民言论自由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建立后,在法律上是怎样保证言论自由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霍尔的言论有何历史意义?(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第六卷
(1)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摘自《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材料二 色诺芬在《回忆录》中指出,在苏格拉底看来,有资格成为王者和统治者的,“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入选的人,不是占有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或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还把知识作为改造城邦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手段。他断言,美德即知识,“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善是灵魂本身的东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思想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分)
罗山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二次轮考文综试题答案
地理答案:
1—5 CBCCD 6—11 BBBCD B
36、(1)沿河谷;(2分)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部分的联系,将远东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分)通过海陆联运加强俄罗斯与东亚国家的联系。(2分)
(2)大陆岛;(2分)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受碰撞挤压陆地局部下沉或海洋水面普遍上升,下沉的陆地,低的地方被海水淹没,高的地方仍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陆地,就成为大陆岛。(4分)
(3)进口商品以原料,能源为主;(2分)出口商品以轻工业品(小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2分)俄罗斯资源能源丰富,但轻工业不发达;中国轻工业发达,但资源能源相对缺乏;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交通运输便利。(每点2分
37、(1)海陆空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优惠;长三角经济和工业基础好;改革开放前沿,开放和创新意识强(任意答对5点即可)。(10分)
(2)开发区成立较早,园区产业集中,土地资源紧张;有利于提高厂区闲置土地和项目预留土地的使用率;可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有利于引进不占地的非工厂类高新技术产业。(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8分)
(3)9月份的秋季雨带南撤或台风登陆,(4分)造成强降雨天气;太湖泄洪渠道少,泄洪能力弱。(2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问题:华山山势陡峭,(2分)旅游环境容量有限。(2分)
措施:实行内部空间分流管理,将游客流量达到饱和的景点的时间错开;建立景区游客限额制度;开辟新的旅游景观(或提高其它相关景区的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任意3点得6分)
4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与盆地高原地形有关。(2分) 冬季东北地区虽气温很低,但几乎无农业生产
活动,致灾害很少;(2分) 而南方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损失较大。(2分)
(2)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2分) 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2分)
44、环境保护:(1)维斯塔运河引水口下游河流径数量减小,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及水域生态系统;降低河流输沙的能力,湿地与河口三角洲的消长会发生变化。(4分)
(2)幸运矿场的重新开业会破坏该地的森林、植被等,使得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影响河流的水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黄金开采、冶炼所产生的尾矿及使用的冶炼材料常含有有毒物质,降雨时随地表径流汇入河流,污染河水;河流泥沙淤积加重,洪灾发生几率增加,危及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3点即可)
政治答案:
12B 13D 14C 15D 16A 17C 18A 19C 20D 21C 22D 23B
38.(1)经济信息:2003~2011年,我国农业产值不断增加,农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若答出“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也可得分);但分散的经营模式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分)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2分)
②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2分)
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分)
④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2分)
(2)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实行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4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发挥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
②以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保证了村民能够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使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增强了决策的民主化。(2分)
③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以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保证了村民能够在村委会带领下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2分)
④以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保证了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分)
39.(1)①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物质基础。(4分)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
(2)①“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正确反映了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分)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政府权力为人民所赋,以实现公民权利为目标,公民权利的实现也要求政府正确行使权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政府只有依法行使权力,才能更 好的维护群众的利益,树立政府的权威。政府如果滥用权力,会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政府的形象和权威。(6分)③矛盾具有斗争性。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对立的一面。二者的主体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差别。(3分)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把政府的权力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3分)
历史试题答案
24C 25D 26A 27C 28C 29C 30C 31B 32C 33C 34A 35C
40.(25分)(1)军机处设立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权;总理衙门分军机处之权。(4分)
军机处设立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总理衙门是为了适应鸦片战后外事纷繁,适应近代政府职能专业化的要求。(6分)
(2)中世纪限权思想的影响;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的需要;商品经济发展对专制制度的冲击;启蒙运动的影响。(6分,任意三要点即可)
(3)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官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法西方,以分权和权力制衡为原则设官分职,促进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以集权挽救清朝统治,抵制革命,巩固皇权,客观上加速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9分)
41.(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观点一:现代世界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为中心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体系。我认同这一理论。(3分)
论证: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现端倪;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确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阐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从荷兰、英国、美国等世界中心国地位的变迁来论证材料观点;资本主义世界至今还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新的世界体系还未形成。(7分)
升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使该体系内部呈现不平等性,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必须必出的代价。(2分)
观点二:现代世界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为中心而逐渐形成的。我不认同这一理论。(3分)
论证: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仅仅存在了很短一段时间,20世纪初最终形成;俄国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出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局面;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导致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美苏两极格局下世界形成两大阵营;20世纪90年代,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从其它角度展开论证,言之成理,史实准确,都可酌情给分。7分)
升华:概论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比较片面,没有能全面抓住世界文明发展的脉络。或者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以此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脉络比较合理,等言之成理都可酌情赋分。(2分)
45.(1)归并税目,化繁为简(2分);费改税,税费合一(2分);征税标准中加入除人丁外其它标准(2分);加强管理,由地方官直接征收后解缴国库(2分)。 (3点即可,每点2分)
(2)①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3分);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分);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多到少(3分);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3分);有不定时到定时(3分);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
46. (15分)(1)英国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事先限制的施行许可制度,阻止非正统观念的传播。第二种方式就是事后惩罚的《反煽动性诽谤法》,压制北美的言论自由。(6分)
保证:通过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规定保障人民权利。(规定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示威等自由权利)(3分)
(2)捍卫自由言论的核心价值;捍卫宪法赋予的权利;捍卫宪政代议制民主的真谛。(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以日本代替蒋介石政府;对日本由制裁转向扶植。(6分)
(2)由于美苏冷战加剧,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美国中止了对日本的制裁,使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浓厚,导致日本未能真正深刻反省战争责任;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9分)
48.(15分)
(1)政治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以德治民)。(2分,回答恢复传统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或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可得1分)
这一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主要来源;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深远影响。(4分,回答2点即可)
(2)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都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提倡人道主义和人性。(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不同点:孔子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和方法上,即“克己”;(2分)苏格拉底主张对人的本性作深刻的反思。(3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 综 试 题
考试时间:5月27日上午9:00—11:30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 -23 S -32 C-12
Ca-40 Cu —64 Fe —56 I —127 K - 39
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是有关实验探究的组合,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2.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近来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左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
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
C.溶酶体中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
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
3.对下列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变化,lms时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
B.甲图中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则曲线b可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变化
C.乙图可表示HIV病毒侵入人体后T细胞和HIV病毒数量的变化关系
D.据乙图可知,艾滋病患者T细胞减少会导致一切免疫能力都丧失
4.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 "toll样受体"(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 "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可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5. 图甲是某遗传病的家系谱,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乙表示4种男性体细胞内相关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那么Ⅱ-4应是乙图中的:
6.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如图)。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通过①③④⑥⑤的途径调节激素分泌,体现了神经和激素的分级调节
B.寒冷条件下,人体通过①③⑤和①③④⑥⑤途径调节体温恒定
C.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一激素调节
D.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
7.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
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B.CH3—CH=CH—CH3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C3H8的二氯代物共有3种
9. 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他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
按此规律排布,第六项应是:
1
2
3
4
5……
……
CH4
C2H6
C5H12
C8H18
………
……
A. C14H30 B. C17H36 C. C20H42 D. C26H54
10.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最简式(实验式):CH2O B.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C.醛基的电子式: 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11.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 溶液:2Cl- + 2H2O 2OH- + H2↑ + Cl2↑
B、用浓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 5H2O2 + 6H+ = 2Mn2+ + 5O2↑ + 8H2O
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Ba(OH)2溶液:
NH4+ +Al3++2SO42-+ 2Ba2++ 5OH-=2BaSO4↓+ AlO2-+ 2H2O+NH3?H2O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碳酸氢钙溶液:
Ca2+ + 2HCO3- + 2OH- = CaCO3↓ + 2H2O + CO32-
12.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Fe-3e-= Fe3+
B.通入甲烷的石墨电极作负极,反应式为:
CH4+8OH--8e-=CO2+6H2O
C.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
D.若阴极产生了44.8 L气体,则理论上消耗同条件下的甲烷为11.2L
13. 已知硫化亚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共热,所得溶液中只有硝酸铜和硫酸铜,放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则参加反应的硫化亚铜和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A.4:25 B.2:17 C.1:7 D.3:8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5、19、2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其余为单选题。
14.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假设法、类比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15.如图,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O点为其圆心。在与O点等高的边缘A、B两点分别以速度v1、v2水平相向抛出两个小球,已知v1∶v2=1∶3,两小球恰落在弧面上的P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OP为60°
B.若要使两小球落在P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则应使v1增大,v2减小
C.改变v1、v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v1与v2之和就不变
D.若只增大v1,两小球不可能相遇
16.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滑动变阻器R2接入图1的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长度x(x为图中a与触头之间的距离),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与x间的关系如图2,a、b、c为滑动变阻器上等间距的三个点,当触头从a移到b和从b移到c的这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示数变化相等 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不相等
C. 电阻R1的功率变化相等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断增大
17.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计算机读数(N)
1
静止
2.2
2
静止
3.4
3
直线加速
3.8
4
直线匀速
3.2
5
直线减速
1.9
6
静止
1.2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18.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且沿x轴方向的电势(与坐标值x的关系可用图中曲线表示,图中斜线为该曲线过点(0.15 ,3)的切线。现有一质量为0.20kg,电荷量为+2.0(10-8C的滑块P(可视作质点),从x=0.10m处无初速释放,其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滑块运动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x=0.15m处的场强大小为2.0×106N/C
D、滑块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1m/s
19.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 “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 阻值为R的电阻和不计电阻的导线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轨,滑轨与水平面成α角,匀强磁场垂直滑轨所在的面,宽窄滑轨的宽度是二倍关系,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垂直滑轨放置,彼此接触良好。不计导体棒与滑轨间的摩擦,导体棒从靠近电阻R处由静止释放,在滑至窄滑轨之前已达匀速,其速度为v,窄滑轨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进入窄滑轨后,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作匀速运动
B.导体棒在窄滑轨上匀速运动的速度为2v
C.导体棒在宽窄两滑轨上匀速运动时导体棒产生的电动势相同
D.导体棒在窄滑轨上匀速运动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功率是在宽滑轨上匀速运动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功率4倍
21.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Oxy的2、4象限有垂直坐标系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第3象限有垂直坐标系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现将半径为R,圆心角为90°的扇形闭合导线框OPQ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角速度绕O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0时线框在图示位置,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导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一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一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29分)
22、(6分)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2)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 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 A.是的平衡力 B.、的合力是
C.、大小一定相等 D.和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
23.(9分) 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电器元件Z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现备有下列器材
A.低压直流电源:电压6V,内阻不计 ?
B.电流表: 量程为0-0.6A-3A,0.6A内阻约为10Ω,3A内阻约为2Ω
C.电压表: 量程为0-3V-15V,3V内阻约为7.2kΩ,15V内阻约为36k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3A的? F.电键K,导线若干
?
①按提供的器材,在实物图(a)(见答题纸)上连接正确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②利用这些数据绘出的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分析曲线说明通过电器元件Z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特点?
③若把电器元件Z接入如图(c)所示的电路中时,通过Z的电流为0.1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1.5V,则此时灯泡L的功率为 W
24.(14分)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3m。开始时A、B均静止。现给A以2m/s的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为了维持A的速度始终不变,在A获得初速度的同时给A施加一水平外力F作用。已知A与B、B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木板B将如何运动?物块A能不能滑离B?
(2)木板B滑行s=4m需要多少时间?
(3)木板B滑行s=4m时外力需要做多少功?
25.(18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为一荧光屏,上下两面均可发光,当带电粒子打到屏上某点时,即可使该点发光,荧光屏位置如图,坐标为M(0,4.0),N(4.0,4.0)单位为cm。坐标原点O有一粒子源,可以发射沿XOY平面各个方向的电子(不计电子的重力),已知电子质量m=9.0×10-31kg,电量为e=1.6×10-19C,磁感应强度B=9.0×10-3T,求:
(1)若一电子以沿y轴正方向射入,求荧光屏上亮点坐标。
(2)若所有电子以射入,求能打到M点的电子的速度入射方向。(用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或夹角的三角函数值表示)
(3)若所有电子以射入,求荧光屏发光区域的坐标(坐标的单位为 cm)。
X
Y
Z
26.(14分)I.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列举一个事实证明Y元素与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3)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该盐溶液的pH_____7(填“<”、“>”或“=”),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X元素的某种液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该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同时生成一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 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 ,平衡常数见下表:
温度/℃
500
700
850
1 000
平衡常数
2.5
1.7
1.0
0.6
温度/℃
500
700
850
1 000
平衡常数
2.5
1.7
1.0
0.6
(5)该反应ΔH ________0(填“<”或“>”)。
(6)850 ℃时,若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x=5.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2)=______ 。
27.(14分)I.某溶液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阴离子
SO42-、NO3-、Cl-
阳离子
Fe3+、Fe2+、NH4+、Cu2+、Al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KSCN溶液,现象是 。
(2)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II.已知25℃时:
电解质
Cu(OH)2
Fe(OH)2
Fe(OH)3
溶度积(Ksp)
2.2×10-20
8.0×10-16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
≥5.0
≥5.5
≥4.0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SO4,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 =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 >4的溶液中Fe3+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6)方案③中,当Fe3+ 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Cu2+)的范围为 。
28. (15分)过氧化钙(CaO2)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鱼池增氧等。过氧化钙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钙盐制取CaO2·8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Ⅰ、第一部分: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生成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第二部分:欲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实验步骤是:已知:I2 + 2S2O32- = 2I- + S4O62-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 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 mL。
①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 (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 。
29.(9分)荔枝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引起荔枝果皮褐变,从而影响荔枝的生鲜效果。荔枝果皮褐变面积随荔枝的品种和生长季节而发生变化。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可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作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并做了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请补充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空缺内容并回答问题:
(1)实验测量指标:
(2)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3)选择 的荔枝果实,分成等(质)量的 组,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4)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在5-30℃温度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 ,具有较好保鲜效果的温度范围是 。
(5)讨论: ①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褐变反应过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因为在完全无氧环境中, ,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所以 (能/不能)在完全无氧条件下贮藏荔枝。②除温度、氧和机械损伤外,还有其他
一些因素会影响荔枝的保鲜效果,因而可采用相应的保鲜措施。如 等。
(10分)雄性家蚕生命力强,饲料利用效率高,茧丝质量好。现有家蚕品种甲和乙,它们的性染色体、10号染色体及卵色基因组成如图15所示。已知蚕卵(受精卵)同时具有A、B基因时为黑色,否则为白色。育种工作者期望利用甲、乙品种获得新品种,以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
(1) 甲品种家蚕的W染色体上有来自10号染色体的片段,且10号染色体缺失了B基因所在的片段,上述变异属于______。
(2) 让甲、乙品种家蚕杂交,获得F1蚕卵, F1蚕卵完成发育后,再让雌、雄蚕蛾相互交配,获得F2蚕卵。选择______色的F2蚕卵,完成发育后即为新品种(丙)。丙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获得丙品种的育种方法属于____ 。
(3)若让丙品种家蚕与___ _品种家蚕交配,并且选择____色蚕卵孵化,即可实现只养雄蚕。
(4)家蚕卵色的遗传_ (符合/不符合)交叉遗传的特点。
(5) 进一步研究发现:
①A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蚕卵表现黑色所需的一种酶,这一事实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B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蚕卵表现黑色所需的一种载体蛋白,将B基因的反义RNA注入到预期为黑色的蚕卵中,导致B基因的mRNA与________形成了双链结构,阻止了________过程,进而导致蚕卵为白色。
31(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幼苗的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整理成右图: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mg/L
浓度的__________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1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实验设计所要遵循的__________原则。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mg/L,的赤霉素实验所进行的5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四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应该、不应该)舍弃。
(4)本次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__________(能、不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32.(9分)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短期内红火蚁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决定其增长的因素是 。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测定其对不同虫态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将原药溶于丙酮中配置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药剂点于红火蚁胸部,记录24h死亡虫数并计算LC50(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结果如下:
虫态
小工蚁
兵蚁
有翅雄蚁
有翅雌蚁
蚁后
LC50(μg/ml)
1.04
2.06
7.38
9.39
7.81
①本实验中辛硫磷药液的浓度范围要根据 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每个药剂浓度的处理均设多次重复,目的是排除 ,从而减少误差;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 。
②实验中 虫态的红火蚁对辛硫磷最敏感,控制该虫态红火蚁的数量,____________(能/不能)持续有效的控制住蚁群的数量。
(3)有机磷农药进入土壤后,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微生物体内最初的降解酶基因是由 产生的,从 的环境中易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33.[物理——进修3-3] (略)
34.[物理——选修3-4] (15分)
(Ⅰ)(6分)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此时P点沿轴的正方向运动,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长为
B.波沿轴正方向传播
C.经过质点P沿轴移动
D.经过任意时间质点Q和P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2)(9分)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直角边,长度为2L,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0。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
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ADC圆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
区域的圆弧长度s。(不考虑经ADC圆弧反射后的光线)
35.【物理一选修3-5】(15分)
( 1 ) (6分)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D.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E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科学假说
(2)(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度为的小车,小车左端有一质量也是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车子的右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车长相比可忽略),物块与小车间动摩擦因数为(,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在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物块刚好能与小车右壁的弹簧接触,此时弹簧锁定瞬间解除,当物块再回到左端时与小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的初速度 (2)弹簧的弹性势能Ep
36.【化学与技术】(15分)
(15分)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和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本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 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 。
37.【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一代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CIS中掺入Ga)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表示为 。
(2)硒为第4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Cu晶体的堆积方式是 (填堆积名称),其配位数为 ;往Cu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u (N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在[Cu(NH3)4 ]2+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C.[Cu (NH3)4]SO4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SO42-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4)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H3BO3)溶于水显弱酸性,但它却只是一元酸,可以用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解释它只是一元弱酸的原因。
①H3BO3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 ;
②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3(aq)+H2O(l)  [B(OH)4] –(aq)+H+(aq) 
K=5.7×10–10(298K) ①实验中不慎将NaOH沾到皮肤时,用大量水洗后要涂上硼酸溶液。写出硼酸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硅与碳是同一主族元素,其中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335pm,C-C键长为142pm,计算石墨晶体密度(写出计算过程,得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NA=6.02×1023mol-1)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臭氧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Mr(A)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的83倍。A遇FeCl3溶液显紫色,G的分子式为C7H12O,以下A~H均为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下:
(2)反应①的作用是 。
(3)试剂a为 ,写出 与饱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式 。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 种。
Ⅰ.与A有相同的官能团 Ⅱ.属于苯的邻二取代物 Ⅲ.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5)若H与G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且1molH能与足量的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的单质银。则H的结构简式为 。

(6)由 F 反应是否进行完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加以证明并写出实
验操作、现象及结论为 。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下表是该同学配制的培养基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NH4)2SO4
琼脂
蒸馏水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定容1000mL
(1)该培养基中主要营养物质包括 。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在生物的培养中,一般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_____。
(3)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目的菌,该培养基成分应如何调整? ,依据是 。该目的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
(4)该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目的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在纯化土壤中该目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1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把美洲爪蟾的小肠上皮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结果发现一部分卵依然可以发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继续发育成为成熟的爪蟾。山中伸弥等科学家将四个关键基因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些干细胞可再转化成老鼠体内任何种类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约翰·戈登之后,科学界利用该技术进行更多细胞核转移实验,复制出多种哺乳类动物。在哺乳动物的核转移实验中,一般通过 (物理方法)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 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2)从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培养到 阶段才能用于实验。
(3)在山中伸弥的实验中,利用了逆转录病毒,该病毒的作用是 。
(4)一般情况下,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值,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 处理。
(5)iPS细胞能分化成任何种类细胞的机理是 。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B
A
C
C
AC
AD
B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参考答案
物理:
22、(6分)(1)( B C)(2分) (2) ( A C ) (2分)(3) ( A ) (2分)
23.(9分) ①如图所示(4分) ②电流随电压的增大非线性增大(2分) ③ 0.13(3分)
24.(14分)【解析】(1)木板受到物块向右的摩擦力F1=μ1mg=30N(1分)
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F2=2μ2 mg =20N (1分)
木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a=  = 1m/s2 (1分)
若能加速到v=2m/s,则木板的位移sB= = 2m, (1分)
所用时间t1= =2s (1分)此过程中,A的位移是sA=v t1=4m,相对B滑行=sA-sB=2m<3m,所以不能滑离B。(1分)此后A、B以v=2m/s的速度一起匀速运动。(1分)即整个过程中木板B先以a=1m/s2匀加速运动,然后以v=2m/s匀速运动。(1分)
(2)B滑行s=4m的过程中,匀速的位移为sB′=s-sB=4m-2m =2m (1分)匀速的时间t2=1s (1分)故所用时间为T=t1+t2=2s+1s=3 s (1分)(3)由功能关系得,外力做功为
E=ΔEK+Q1+Q2=mv2+F1s相对+F2s=(×10×22+30×2+20×4)J=160J(3分)
或者:W= F1 sA+ F2 sB′=30×4+20×2J=160J
25.(1)…①
由几何关系可知:…②
解得:坐标为(2,4)cm…③
(2) ,,…④能打到M点的
粒子轨迹如图1圆a和圆b所示
由几何关系: …⑤,
所以…⑥,…⑦
(3), 若打在下方最远点,如图2
所示为相切,由几何关系可知:…⑧所以
,坐标为(0,4)到(2,4)cm…⑨
若打在上方最远点,如图则轨迹圆左端刚好打在M点则: …⑩所 坐标为(0,4)到(3,4)cm…⑾(①②⑤⑧⑨⑩⑾各2分 ③④⑥⑦各1分)
34. (1)(6分) BD
(2) (9分)解析:如右图,作出两条边缘光线,所求光线射 出的区域为EDF。(3分)
如图,从圆弧ADC射出的边缘光线对应的入射角等于材料的临界角,因(1分),故(1分)。由几何关系得:圆 弧EDF长度为(2分)故所求(2分)
35.( 1 ) (6分) C D E (2) (9分)
解:①.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分)由能量关系有:(2分)解得:(1分)
②.物体最终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分)
由能量关系有:(2分)
(3), 若打在下方最远点,如图2所示为相切,由几何关系可知:…⑧所以,坐标为(0,4)到(2,4)cm…⑨若打在上方最远点,如图则轨迹圆左端刚好打在M点则: …⑩所以 坐标为(0,4)到(3,4)cm…⑾(①②⑤⑧⑨⑩⑾各2分 ③④⑥⑦各1分)
化学: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A
C
D
A
26.(14分)
(1)第三周期第VIA族 (1分)
(2)酸性:HClO4>H2SO4,或稳定性:HCl>H2S等合理答案 (2分)
(3)< (1分) NH4++H2ONH3·H2O+H+ (2分)
(4)N2H4 +4CuO=N2↑+2Cu2O+2H2O (2分)
(5)<(2分) (6)x<3.0 (2分) 4.8 mol (2分)
27. (14分)
(1)溶液呈红色(2分);
(2)Fe2+、Cu2+ (2分)(少写得1分,错写不得分)
(3)3Fe2++4H++NO3-=3Fe3++NO↑+2H2O(2分) (4)160g (3分)
(5)ACD (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6)≤2.2 mol/L (3分)
28. (15分)
Ⅰ、(1)长颈漏斗(1分)防倒吸(1分)
(2)Ca(OH)2+NH4Cl =CaCl2+2NH3+2H2O(2分)
(3)防止高温下H2O2分解(2分)CaCl2 + H2O2 + 2NH3 + 8H2O= 2NH4Cl + CaO2·8H2O(2分)Ⅱ①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溶液褪色)且半分钟不变色(2分)
②(2分)
③偏高(1分),在酸性条件下空气中的O2也可以把KI氧化为I2,使消耗的Na2S2O3增多,从而使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2分)
36.(15)
(1)SO2+Br2+2H2O===2HBr+H2SO4(2分)
(2)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进行完全(2分)
(3)过滤(1分) 蒸馏(1分) d(1分)
(4)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2分)
(5)KSCN溶液 (1分) 溶液变成血红色(1分)含有Br2(2分) CCl4(2分)
37.(15分)
(1)3d10(2分)
(2)Br ﹥As ﹥Se(2分)
(3)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 12?(1分) AD(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4)①sp2(2分)H3BO3 + OH–= [B(OH)4]–(2分)
(5)石墨的层间距为335pm,可以认为一层石墨的厚度是335pm。对某一层石墨中的一个六元环,正六边形环的边长是142pm,面积S=6×1/2×142×142sin(π/3)=52387.6 pm2。环的厚度h=335pm那么一个环占有的体积V=Sh=52387.6×335=1.754×107pm3=1.754×10-23cm3。六元环中每个C原子都被3个环共用,一个环实际有2个C原子。一个环的质量m=2M/NA=2×12.01/(6.023×1023)=3.988×10-23g。所以,石墨的密度ρ=m/V=3.988/1.754=2.27g/cm3。(3分)
38.(15分)
生物:1.C 2.B 3.D 4.D 5.A 6.B
29.(每空1分,共9分)
(1)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3)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相同生长季节)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 6
(4)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分) 0~15℃
(5)①果实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酒精 不能 ②采用薄膜包装或放在保鲜袋中等控制水分、采摘后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感染(杂菌污染)等(合理即给分)
30.(10分,每空1分)
(1)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 (2)白 aaZZ 杂交育种 (3)甲 白
(4)不符合 (5)①酶的合成 ②反义RNA 翻译
31.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调节 1 赤霉素;(2)减少切段中内源(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分)分别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2分)单一变量(单因子变量)(3)不应该 (4)不能 不能。
32.(9分)(1)“J”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①预实验 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用丙酮同样处理红火蚁 ②小工蚁 不能(3)基因突变 受有机磷农药污染
3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氮源、碳源、无机盐和水 选择 (1分)(2)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3)将(NH4)2SO4 换成尿素 要筛选出降解尿素的细菌,只能是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异养型 (4)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或用接种 针划下一区域前接种针没有灭菌导致菌液没有稀释开,言之有理即可)
40(1)电脉冲(或电刺激)(2分) 桑葚胚或囊胚(2分)
(2)MⅡ中期(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2分) (3)目的基因的载体(2分)
(4)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2分) 接触抑制(2分) 胰蛋白(2分)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一.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二.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 £9.18.
答案是B。
1. Who is the man most possibly talking to?
A. A doctor? B.A teacher? C. His mother
2. How much money does the woman need?
A.18 pounds? B.10 pounds? C.8 pounds?
3. Why did the woman get a “C” for her report?
A. She forgot to write her report?
B. She never thought about her report
C. She didn’t hand in her report on time?
4.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oman?
A. Supportive. B. Confident. C. Clever?
5. What probably happens to the man?
A. He is worrying about his work?
B. He is down with illness
C. He is concerned about other thing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ossibly take place?
A. In a bank? B. In an office? C. In a department store?
7. What color of coat does the woman prefer?
A. Brown. B. Light blue? C. Light green?
8. How will the woman pay for the coat?
A. In cash? B. By Master Card? C. By credit card?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the woman's door? B. At the man’s door? C. At a hospital?
10. Why do you think the woman will call the police?
A. She needs them to help the man?
B. She wants the man to leave?
C. She doesn’t want to help the man?
11. What does the man actually want to do?
A. To make a phone call? B. To send for a doctor? C. To do something ba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l2至l4题。
12. What does the package the man chooses include?
A. Five nights’ accommodation and a five-minute walk?
B.A sightseeing tour on the boat and accommodation?
C. The stay and transportation?
1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y have just got married?
B. They will take boat to the destination.
C. The Maid of the Mist is the most beautiful attraction?
14.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rip?
A. $3,390? B. $678? C.$1,356?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is the man’s problem?
A. He drinks too much Coke?
B. He can’t stop drinking?
C. He has got a serious disease?
16.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t last?
A. To cut down some sugar.
B. To see a doctor after work?
C. To find a place together to get help?
17.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Good friends? C. Doctor and patien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How long should food be left before a dog?
A. Until it eats up the food?
B. Not more than 30 minutes?
C. More than 30 minutes?
19. What kind of dog needs to run for exercise?
A.A young one? B.A small one? C.A large one?
20. Which is not mentioned as part of dog care?
A. Going to the clinic? B.A clean environment? C. Proper feeding?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We last night, but we went to the concert instead
A. must have studied B. might study C. should have studied D. would study
答案是:C。
21. Ang Lee’s newest film Life of Pie is great success, for which he won second Academy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A.a; a B./ ; a C./; the D.a; the
22. —Now that I’ve finished my exams ,I’m going to relax and go to a movie tonight.
—______I’ve still got two finals to take.
A.Good luck to you. B.Lucky you!
C.So far, so good! D.Mind your own business!
23. A medical team, ______of five experienced doctors and ten skillful nurses, was sent to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in Turkey.
A.consists B.being consisted C.consisted D.consisting
24. The news shocked us ____a little girl was twice run over and then ignored by 18 passers.
A. what B. where C. which D. that
25. We met an old friend in New York ____our expectation. She waved at us _____ the street when she saw us.
A. with; in B. out of; next to C. in; out of D. beyond; from across
26. I would have attended your birthday party last night but for the fact that it ____at that time.
A. was raining B. would rain C. had rained D. had been raining
27. We should realize the fact that when you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you are still not prepared for the possible situations ________ we may face in the working world.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at
28. You know it’s love when all you want is that person to be happy, ________ you’re not part of their happiness.
A. even if B. as if C. if only D. if ever
29.She wanted a job, _______she had never experienced before.
A.that B.one C.it D.what
30. In the year 2012, the African-American tech workforce reduced from 2.8 percent to 2.3 percent, while Asian tech employment saw a ________ small decrease from 4.6 percent to 4.2 percent.
A. similarly B. slightly C. narrowly D. differently
31. Don’t cheat in the exam – you’ll never _____it.
A. keep away from B. stay away from C. get away with D. do away with
32. ---The composition is very good.
---Well, at least it is___the one I wrote last week.
A. no better than B. not better than C. no worse than D. as terrible as
33.—Do you think Jack will lend us a hand?
—He is the last one to help others. He______ lend his hand, though..
A. can B. must C. will D. might
34. Some insects ________the color of their surroundings to protect themselves.
A.take in B.take off C.take on D.take out
35. —You’ll be healthier if you cut down fat and increase fiber in your meal.
— . Thanks a lot.
A.Heard it B.Made it C.Taken it D.Got i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 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Nowadays many people enjoy 36 activities—walking, cycling or mountaineering.
People often 37 the act of climbing high and difficult mountains to be astonishing. Why are men and women 38 to suffer cold and hardship, and to 39 on high mountains? This astonishment may b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untaineering and other forms of activities to which men 40 their leisure time.
There are no man-made rules, as there are for 41 sports as golf and football. There are, of cours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 kinds. It would be dangerous if you 42 them. But it is this freedom from man-made rules 43 makes mountaineering attractive to many people. Those who climb mountains are free to choose their own 44 .
If we 45 mountaineering with other more familiar sports, we might think that one big difference is that mountaineering is not a kind of 46 work at all. 47 , it is only our misunderstanding. There are no “matches” 48 “teams” of climbers, but when climbers are on a rock face linked by a rope which their lives may 49 , there is obviously teamwork.
A mountain climber knows that he may have to fight with natural 50 that are stronger and more powerful than man.
A mountain climber 51 to improve his skill year after year. A skier has probably passed his best by the age of thirty, and most tennis champions 52 in their early twenties. But it is not 53 for men of fifty or sixty to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s in the Alps. They may take more 54 to do that than younger men, but they probably climb more skillfully and with less effort, and they certainly experience equal 55 .
36. A. physical B. easy C. difficult D. mental
37. A. find B. respect C. treat D. consider
38. A. scared B. willing C. afraid D. suitable
39. A. have a break B. make sense C. take a risk D. lose weight
40. A. give B. hope C. discover D. receive
41. A. so B. various C. different D. such
42. A. applied B. worried C. ignored D. noticed
43. A. which B. that C. how D. why
44. A. methods B. tradition C. styles D. activities
45. A. contact B. relate C. replace D. compare
46. A. pair B. complex C. team D. simple
47. A. Otherwise B. Therefore C. Furthermore D. However
48. A. between B. within C. from D. beyond
49. A. keep on B. go on C. depend on D. focus on
50. A. storms B. forces C. energies D. strengths
51. A. tries B. wants C. continues D. decides
52. A. will be B. are C. appear D. is
53. A. unusual B. normal C. common D. frequent
54. A. gifts B. means C. brains D. time
55. A. astonishment B. ambition C. concern D. enjoyment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practice of magic includes special words, actions, and objects. Most magic involves a person called a magician, who claims to have supernatural powers.
Magic words. To work most magic, the magician sings or speaks special words in a certain order. These words are called incantations or spells. Some spells form prayers to demons(魔鬼), spirits, or other supernatural forces. Many societies believe the magic will not work unless the magician recites the spells perfectly. Other magic words have no meaning, though they supposedly possess power when spoken by a magician.
Magic actions accompany the words spoken in performing much magic. Many of these movements act out the desired effect of the magic. For example, a magician trying to make rain fall may sprinkle(洒) water on the ground. The magician's combined words and actions form a ceremony.
Magic objects include certain plants, stones, and other things with supposed supernatural powers. Any such object may be called a fetish(物神). But this term often refers to an object—for example, a carving or a dried snake—honored by a tribe for its magic powers. Many tribes believe fetishes have magic power because spirits live in these objects.
Many people carry magic objects called amulets(护身符)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harm. Many amulets are stones or rings engraved(雕刻) with magic symbols.
The magician. In some societies, nearly everyone knows how to work some magic. In other societies, only experts practice magic. Magicians may be called medicine men, medicine women, shamans, sorcerers, or witch doctors. In many societies, magicians must inherit their powers. In others, any person may become a magician by studying the magical arts.
Many societies believe magicians must observe certain rules and taboos (forbidden actions) for their spells to work. For example, they may be required not to eat various foods or to avoid sexual activity for a certain period before the ceremony.
56.What do magic words mean to people in some society?
A.They have the power to kill devils.
B.They have power if magician recites the right spells.
C.They have no effect at all.
D.They can be used whenever they want.
57.Why do many people believe in a fetish?
A.Because it is often a ring which is worth a lot of money.
B.Because it is carved with magic symbols.
C.Because people think spirits live in it.
D.Because it can help them with many things.
58.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kind of person can become a magician?
A.Only those studying the magical arts.
B.Only those inheriting their powers.
C.Only men.
D.Almost all the people in some societies.
59.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How Magic Works
B.The Power of Magic
C.How to Practice Magic
D.The Choice of Magicians
B
“He was a nightmare (噩梦),” his mother, Mary said as I talked with her and her son Jamie. “I was sure he was going to end up in prison, or worse”. Seeing Jamie so full of life with his new friends, there was no room for imagination that he was ever a rebellious (叛逆的) kid.
Jamie was raised by his mother after his father left ten years ago. They lived in a small flat with little money. Most of their neighbors were alcoholics, so crime was very common. At middle school, he quickly got in with the wrong crowd and began to steal everything from shoes to phones.
Mary didn’t realiz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trouble Jamie made until he told her he had been stopped from going to school for three weeks. Mary was very angry, but now she has realized that i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had happened to both of them.
During the three weeks, Mary made him volunteer at the local community centre where he saw the street dancers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were so cool and ab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a way I had never seen before. I asked to join them and they agreed. Because of them I am who I am now.” Jamie told me, tears in his eyes.
Back at school, his whole attitude and behavior improved. “I realized the boys I was hanging out with weren’t cool, stealing wasn’t cool and getting out of school wasn’t cool either. It made me find something I love and have a goal in life.” he said.
Yes, street dance makes him happy. This kind of dance speaks to people, and gives them a purpose.
60. Who is most probably the writer?
A. A reporter. B. A manager.
C. A photographer. D. A dancer.
61. What is Mary’s attitude toward Jamie’s futur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Angry. B. Negative.
C. Careless. D. Cold
62. The underlined part “the wrong crowd” probably refers to _______.
A. Thieves hanging about in shops B. Strangers
C. Schoolmates with bad influence D. Neighbors
63. The text is written to _______.
A. outline the advantages of learning street dance
B. warn about the dangers of a difficult childhood
C. give advice on how to handle rebellious teenagers
D. tell how a kid changed after learning street dance
C
I'm usually fairly skeptical about any research that concludes that people are either happier or unhappier or more or less certain of themselves than they were 50 years ago. While any of these statements might be true, they are practically impossible to prove scientifically. Still, I was struck by a report which concluded that today's children are significantly more anxious than children in the 1950s. In fact, the analysis showed, normal children aged 9 to 17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anxiety today than children who were treated for mental illness 50 years ago.
Why are America's kids so stressed? The report cites two main causes: increasing physical isolation(隔离) brought on by high divorce rates and less involvement in community, among other things and a growing perception that the world is a more dangerous place.
Considering that we can't turn the clock back, adults can still do plenty to help the next generation.
At the top of the list is nurturing(培育) a better appreciation of the limits of individualism. No child is an island. Strengthening social ties helps build communities and protect individuals against stress.
To help kids build stronger connections with others, you can pull the plug on TVs and computers. Your family will thank you later. They will have more time for face-to-face relationships, and they will get more sleep.
Limit the amount of virtual(虚拟的) violence your children are exposed to. It's not just video games and movies; children see a lot of murder and crime on the local news.
Keep your expectations for your children reasonable. Many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never attended Harvard or Yale.
Make exercise part of your daily routine. It will help you cope with your own anxieties and provide a good model for your kids. Sometimes anxiety is unavoidable. But it doesn't have to ruin your life.
64.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mpared with normal children today, children treated as mentally ill 50 years ago ________.
A.probably suffered less from anxiety
B.were considered less individualistic
C.were less isolated physically
D.were probably less self-centered
65.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saying “we can't turn the clock back” in the third paragraph?
A.It's impossible to forget the past.
B.The social reality children are facing cannot be forgotten.
C.It's impossible to slow down the pace of change.
D.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ast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66.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nclusions of any research about people's state of mind are ________.
A.illogical B.confusing C.surprising D.questionable
67.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hing parents should do to help their children is________.
A.to lower their expectations for them
B.to set a good model for them to follow
C.to get them more involved socially
D.to improve them with a safer environment
D
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either walk or ride bicycles if the distance is not too great. In other cases, students must take public buses and trains. Afte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end schools based on thei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scores. So some students travel a great distance to attend the school.
◆________
The school day begins at 8:30. Then students assemble in their homeroom classes for the day's studies. Each homeroom has an average of 40—45 students. Students stay in their homeroom classrooms for most of the school day. Onl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laboratory classes, or other subjects requiring special facilities(设备) do students move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chool. Between classes and at lunchtime, classrooms can be noisy, lively places. Some schools may have a cafeteria(自助餐厅), but most do not. In most schools, students bring a box lunch from home, prepared by the mother in the early morning hours.
Japanese students spend 240 days a year at school, 60 days more than American students. Students in high schools take three years' each of the following subjects mathematics, social studies, Japanese, science, and English. Other subjects include physical education, music, art, and moral(道德的) studies. All the students in one grade level study the same subjects. Given the number of required subjects, electives(选修科目) are few.
◆Afterschool Activities
Club activities take place after school every day. Students can join only one club, and they rarely change clubs from year to year, so the clubs are relatively stable. Clubs are made up of sports clubs(baseball, soccer, judo, kendo, etc.) and culture clubs(English, broadcasting, science, etc.). New students usually are encouraged to select a club shortly after the school year begins in April. Clubs meet for two hours after school each day and many clubs continue to meet during school vacations.
68.Students in the USA go to school________ days a year.
A.180 B.200 C.240 D.300
6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________.
A.there are less than 40 students in each class in Japanese high schools
B.students must stay in homeroom classroom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C.there are few subjects for students to choose except the required ones
D.there will not be any club activities during school vacations
70.The best subtitle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agraphs may be “________”.
A.At school B.In class C.Subjects D.Homerooms
第二节: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Any car accident is frightening, but an accident in which your vehicle is thrown into the water, with you trapped inside, is absolutely terrifying. 71 However, most deaths result from panic, without a plan or understanding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car in the water. By adopting a brace (支撑) position, acting decisively and getting out fast, you can save yourself from a sinking vehicle.
Brace yourself for impact (撞击力). As soon as you're aware that you're going off the road and into a body of water, adopt a brace position. The impact could set off the airbag system in your vehicle, so you should place both hands on the steering wheel in the "ten and two" position.
Undo your seatbelt. 72 Untie the children, starting with the oldest first. Forget the cell phone call. Your car isn't going to wait for you to make the call.
73 Leave the door alone at this stage and concentrate on thewindow. A car's electrical system should work for up to three minutes in water, so try the method of opening it electronically first. Many people don't think about the window as an escape option either because of panic or misinformation about doors and sinking.
Break the window. If you aren't able to open the window, or it only opens halfway, you'll need to break it with an object or your foot. It may feel counter-intuitive (有悖常理的) to let water into the car. 74
Escape when the car has equalized. If it has reached the dramatic stage where the car cabin has been filled with water and it has become balanced, you must mov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o ensure your survival. 75 While thereis still air in the car, take slow, deep breaths and focus on what you're doing.
A. Open the window as soon as you hit the water.
B. Surviving a sinking car is not as difficult as you think.
C. It takes 60 to 120 seconds for a car to fill up with water usually.
D. Such accidents are particularly dangerous to the risk of drowning.
E. In conclusion, if you know what to do in the water, you will be safe.
F. This is the first thing to attend to, yet it often gets forgotten in the panic.
G. But the sooner the window is open, the sooner you can escape directly through it.
第 二 卷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英语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互相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该词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11处起)不计分。
This morning I found red wallet on the campus. Girls usual like red, so I believed the wallet was belonged to a girl student. I opened it, try to find out whose it was. Therefore, I found nothing but 300 yuan in it. I was wondering what to do with it while suddenly my classmates Chen Yang passed by. She suggested she put up a Lost and Found notice and I did so. I wrote down my telephone number and ask the owner to call me after she saw it. Later, a girl came to claim it on 3 o’clock this afternoon.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营运,原京广线上的许多普通列车停开。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优势
劣势
普通列车
1. 票价低廉
1. 速度慢,旅行时间长2. 人多拥挤
高速列车
1. 速度快,旅行时间短2. 舒适方便
票价昂贵
内容主要包括:
1. 普通列车和高速列车的优缺点;
2. 你对许多普通列车停开的看法。
参考词汇:车厢 n. carriage 农民工 migrant worker
请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文章的开头已为你写好。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Beijing - 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many ordinary trains along the line have stopped the operation.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英语试题答案
一、听力: 1-5 ACCAB 6-10 CBAAB 11-15 CBACA 16-20 CBBCA
二、单选填空: 21~25 ABDDD 26~30 ACABA 31~35 CCDCD
三、完形填空: 36-40 ADBCA 41-45 DCBAD 46-50 CDACB 51-55 CBADD
四、阅读理解: 56-59 BCDC 60-63 ABCD 64-67 ABDC 68-70 ACA 71-75 DFAGC
五、短文改错:
This morning I found ∧ red wallet on the campus. Girls usual like red, so
a usually
I believed the wallet was belonged to a girl student. I opened it, try to find out
trying
whose it was. Therefore, I found nothing but 300 yuan in it. I was wondering
However
what to do with it while suddenly my classmates Chen Yang passed by. She
when classmate
suggested she put up a Lost and Found notice and I did so. I wrote down my
I
telephone number and ask the owner to call me after she saw it. Later, a girl
asked
came to claim it on 3 o’clock this afternoon.
at
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Beijing – 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many ordinary trains along the line have stopped the operation.
People prefer to choose high- speed trains because high-speed trains move very fast, thus shortening the travel time. Besides.They are very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to travel by. But the train tickets are very expensive.
Compared to high- speed trains, ordinary trains move very slowly, taking much more travel time. What’s worse, the carriages are often crowded with passengers. However, the cheap tickets appeal to ordinary passengers.
As we know, migrant workers and students, who have low or no incomes, are the main travelers along the line. If they can’t take ordinary trains,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to take high-speed trains, which most of them can’t afford. So I think it is wrong to cancel so many ordinary trains.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英语试题答案
一、听力: 1-5 ACCAB 6-10 CBAAB 11-15 CBACA 16-20 CBBCA
二、单选填空: 21~25 ABDDD 26~30 ACABA 31~35 CCDCD
三、完形填空: 36-40 ADBCA 41-45 DCBAD 46-50 CDACB 51-55 CBADD
四、阅读理解:56-59 BCDC 60-63 ABCD 64-67 ABDC 68-70 ACA 71-75 DFAGC
五、短文改错:
This morning I found ∧ red wallet on the campus. Girls usual like red, so
a usually
I believed the wallet was belonged to a girl student. I opened it, try to find out
trying
whose it was. Therefore, I found nothing but 300 yuan in it. I was wondering
However
what to do with it while suddenly my classmates Chen Yang passed by. She
when classmate
suggested she put up a Lost and Found notice and I did so. I wrote down my
I
telephone number and ask the owner to call me after she saw it. Later, a girl
asked
came to claim it on 3 o’clock this afternoon.
at
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Beijing – 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many ordinary trains along the line have stopped the operation.
People prefer to choose high- speed trains because high-speed trains move very fast, thus shortening the travel time. Besides.They are very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to travel by. But the train tickets are very expensive.
Compared to high- speed trains, ordinary trains move very slowly, taking much more travel time. What’s worse, the carriages are often crowded with passengers. However, the cheap tickets appeal to ordinary passengers.
As we know, migrant workers and students, who have low or no incomes, are the main travelers along the line. If they can’t take ordinary trains,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to take high-speed trains, which most of them can’t afford. So I think it is wrong to cancel so many ordinary trains.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阅时代”
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字符出版不可撼动的神话,图小说、绘本、图文书等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利润的图书类别。有人称这一时代为“阅时代”。
“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人类原本想借助直接图像来交流的,因为技术条件不支持,才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并通过电子书签使“阅影像”如同“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文字的用量也开始浓缩了,是因为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如微博)。
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
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科学的记忆法就是利用图形,这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企业有LOGO,商品有商标。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说,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电影《阿凡达》就是一个例证。抽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表达抽象思维的文字也可用非文字替代。某些领域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但技术的未来发展至少会使符号的重要性显著下降。
有人说,读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会怀念自己的故乡,而用图表达就没有这样的魅力。须知,唐诗的魅力在于语言,而不是字符。语言可创造文学意境,图也可以。文学上图与影像无法取代语言,但与语言结合后并非不能取代文字。
“阅时代”理念将深深刺激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这是在预测未来,而不是对未来投票表决。未来不由我们决定,当看到青少年和儿童强烈地倾向于阅图时,未来实际上已被确定:无论出版人多么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情感无助于赢得未来,只会有害于判断未来。
(选自《出版人》2012年第l0瑚,有删改)
1.下列关于“阅时代”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阅时代”是相对于“读时代”而言的,“阅”的能力随着现代信息、影像和印刷艺术的发展而出现。
B.“阅时代”借助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只是针对“图”而言,消除了字符间接传递信息的缺陷。
C.“阅时代”能让人更加聪明的原因是,阅图与阅文相比,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更大,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
D.“阅时代”借助图像传递授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借助文字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确定的形象有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读文”相比较,阅图时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比较轻松:而现代社会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性,也使得文字的用量开始浓缩。
B.“阅”图更容易被记忆,这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国旗国徽、企业LOGO、商品商标等能让人们记住就是利用图形记忆,这是一种更科学的记忆法。
C.非文字也可以表达抽象思维的内容,现代技术的发展几乎可以表达人难以用文字表达的任何内容,激发人的想象力,只是人的思维方式变化了。
D.语言、字符和图像的功能不尽相同,虽然文学上图像不能取代语言,但图像和语言结合后也可以取代文字,因为图像和语言都可以创造文学意境。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现代技术使“阅影像”可间断和接续,克服了音像传播中的缺陷,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收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
B.授者通过文字字符能提供间接的信息,让受者产生联想;而图像能提供直接的、确定的信息,但并非一定会影响受者的想象力。
C.受者在通过文字符号理解其意义的过程中,可能添加了自己脑中既有的东西,因此其文字意义可能不是授者的意思了,这是“读”的缺陷。
D.青少年非常喜欢阅图是人类的天性使然,因此,出版人应理性面对“阅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这或许有助于出版业未来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狄,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①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
寻充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注】①邀击:拦击,截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 薄:迫近 B.数其残暴斩之 数:列举
C.次铜锣峡 次:驻扎 D.永忠与相比 比:匹敌
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一组是( ) (3分)
①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 ②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
③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 ④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
⑤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 ⑥永忠以和未至辞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当时他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B.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每次回到京都以后,都受到了明太祖的接见和嘉奖。
C.因为跟随汤和平定淮东、闽中、广东和四川等地,廖永忠官职屡次升迁;每到一地,他都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D.太祖认为廖永忠指使一些读书人窥测圣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对他不满;后来廖永忠犯了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5分)

(2)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


9.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孟子·告子上》)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叔叔的怪病
[土耳其]阿吉兹·涅辛
叔叔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
“您哪里疼?”医生这样问他的时候他会指一指他的肚子,然后再指一指每一个关节部位。所以医生从来都不能准确诊断出叔叔的病因。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医生。天文学家发现了几亿光年之外的星星,医生们却诊断不出眼前病人的病症,这让我彻头彻尾地成了一名无医论者。“我肚子里好像有一群猫狗在打闹,你们知道,如果把猫和狗放在一个袋子里它们一定会打架,我现在就是那种感觉……”每一次叔叔都委屈地说。
一个朋友向我们推荐了一名“神医”,称他能包治百病。我们立刻就送叔叔去了他那里。那人果然高明,看一眼就说:“是胃穿孔,需要马上做手术。”手术之后叔叔的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不知道你们相信不相信,我听一个护士说,医生在给叔叔做手术的时候在他的胃上没有发现任何毛病,他惊讶地说:“我切过几千个胃,却从未发现过这么健康的胃。”助理医师问他:“这么健康的胃,还需要切掉吗?”主刀医生说:“胃不是什么好东西,别看现在还没有胃穿孔,但总有一天会的,我们现在切掉一部分是在挽救病人。”就这样叔叔的胃被切除了。
叔叔花巨资做了手术,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重了,这时候又有一人给我们推荐了一名神医,说此人神通广大,有妙手回春之术。
他看一眼叔叔就说:“是肾病,需要马上做手术。”就这样,叔叔第二次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时年轻的助手看到叔叔的肾功能很好,就说:“他的肾功能正常,手术还需要继续吗?”主刀大夫说:“肾这个东西其实每个人只要有一个就够了,为了保住我个人的荣誉,必须把其中一个切掉。”这次除了正常的手术费之外我们还给了医生甚至门卫相当可观的红包。但是红包没起什么作用,叔叔的病情又加重了。
此时又一个朋友跑过来说:“我的胃被切了十六次,最后只得重新安装,但那些都无济于事,只有一名医生让我站了起来。”
我们迅速去了他那里,医生笑着说:“是肠子的问题,您的肾白切了,对病情好转没有任何作用。”这样那位医生从叔叔的肠子上切去了一半。这次看上去叔叔好像轻快了点,食欲减少了不少,病情却一点没有好转。
一个又一个人来给叔叔推荐名医。我们的手术费一次比一次高,但叔叔的所有器官都像是拼凑来的,没有哪一个器官是完好无损的。
我们又去找一位医生,他说:“先生,您只是脚上的茧子厚了点,与其他器官无关。”
“可疼痛不是来自那里啊?”叔叔问。
“先生,你要知道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或许您的头疼会导致脚病,脚上的病也可以导致头痛。”我们相信了那位医生的话,让他切去了叔叔的脚茧。后来叔叔找来了土耳其名医花名册,只剩下两个大夫我们还没去看过病。去找他们之后那两名医生竟然分别要走了叔叔的头发、眉毛和牙齿。
起风时叔叔叮嘱我扶好他。他说:“我太轻,不定哪一阵风就把我吹到天上去了。”
叔叔的钱所剩无几了。叔叔说想看看西医。我们去了巴黎一家私人诊所。听完我们的遭遇之后那位医生竟然哈哈大笑。然后他取镊子让叔叔张开嘴。医生从叔叔嘴里拔出了一根白色的细线。“下次刷牙注意点,是牙刷的刷毛扎到了喉咙里了。”他说。
我们又回到了伊斯坦布尔。叔叔的怪病好了,但钱也花光了。半年后叔叔还是去世了。不知是因为没有钱,还是因为缺少器官?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6期)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我”之所以成为一名彻头彻尾的无医论者,是因为医生们诊断不出眼前病人的病症。
B、叔叔的胃被切除一部分,并非由于叔叔真正得了胃穿孔,而是出于包治百病的神医对叔叔的关爱与挽救。
C、因为要保护自己的荣誉,那位有“妙手回春”之术的医生竟然切掉了叔叔一个功能正常的肾。
D、叔叔真正的病因是刷牙时不慎将牙刷的刷毛扎到了喉咙里,因为医生将那根白色的细线拔出来之后,叔叔的怪病才被医治。
E、小说通过最后一个情节的表述,有力地讽刺了土耳其医生的庸医误人、草菅人命的社会现象,也反映了下层人民因无钱看病而导致的不幸。
(2)小说刻画了一群“医生”的群体形象,请简要概括他们的共同特点。(6分)

(3)小说在写叔叔每次手术之后,均加入了一段补叙,作者这样处理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叔叔的怪病”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永远的陈寅恪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王国维可以说是坚守民族文化而死,向王国维先生遗体告别时,学生们三鞠躬,而陈寅恪三跪九叩,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既是帮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理由,也是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4)文章结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3分)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其实是如履薄冰,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B.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认真的研究,专家们对这个名胜区的山川结构、地形地貌已一目了然。
C.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自出机杼的佳作。
D.近几年,他用经营养殖场赚来的钱帮乡里兴建了10所希望小学,人们都称赞他是位从善如流的企业家。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市区二环以内已基本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曾经名震一方的它现仅存释迦殿、毗卢殿等寥寥几栋建筑,其原貌究竟如何也成了一个谜。
C.美联社报道说,2500多名专家历时6年撰写的这份获得了一致通过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全球升温后果作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科学阐述。
D.从最初态度强硬到“真诚道歉”,“不善忏悔”的苹果公司为何又主动向中国“展示顺从”?各媒体都将这罕见的一幕归结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幸福是什么? 一旦人的精神需要、情感诉求和心理期待无法获得充分满足和应有尊重,幸福的天平就会在失衡中倒向失望、叹息和迷茫、无助的另一端。
① 惟其如此,幸福才会不经意间来敲门。
② 它是实践付出和心理满足的和谐一致,
③ 幸福固然包含着物质层面的拥有和满足,
④ 所以,幸福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人的精神寄托、心灵安顿与人格实现。
⑤ 但更多指涉精神层面的感受,
⑥ 是包括健康、情感、财富和理想等生活要素间的一种和谐共振状态。
A.③⑥⑤④②① B.③⑤⑥②④① C. ②⑥③⑤①④ D.②⑥①③⑤④
16.仔细观看下面图画,然后回答问题。(6分)
(1)请揭示上面图画中“年年有鱼,餐餐无余”所蕴含的寓意。(2分)

(2)请就此寓意,另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不超过30字(3分)

17.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完成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失败就是无知加上懦弱,并拒绝如水的上善品质;
成功就是 , ;
平庸就是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罗山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C(A“阅”是人类的天性,不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B不是只针对“图”而言。D原文是“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2.B(“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的是“科学的记忆法就是利用图形”。)
3.A(“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于文无据。)
4、D 比:亲近。
5、C(①写廖永忠作战勇敢;④写廖永忠的战功;⑥写廖永忠不与主将争功,表现他的谦让。)
6、D(A.廖永忠是因为年纪轻轻就有远大的志向受到明太祖的称赞,当时还没有建立很大的功勋。B.廖永忠不是每次回到京都后,都受到明太祖的接见。C.廖永忠跟随徐达平定淮东,中途被太祖召回抵御张士诚,最终平定淮东的是徐达。)
7.(10分)
(1)廖永忠说:“能够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太祖称赞了他。(5分。事:侍奉;1分。垂:流传;1分。竹帛:书籍史册;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2分。)
(2)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5分。谕:告知;1分。晓譬:开导;1分。奉:献上,呈上。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2分。)
【参考译文】
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他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太祖说:“你也想取得富贵吗?”廖永忠说:“能够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太祖称赞了他。
陈友谅进犯龙江,廖永忠大声呐喊着冲击敌阵,各路人马跟在他后面,大败陈友谅的军队。他跟随太祖进攻江州,江州城守卫防备十分牢固。廖永忠估计了城墙的高度,在战船的尾部造了一座桥,让船尾朝前,乘风前进,把船尾的桥附着在城墙上,于是攻克了江州。
廖永忠跟随太祖攻克南昌,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廖永忠乘坐快船一边追击一边射箭,陈友谅的士兵死伤很多。第二天,廖永忠又与俞通海等人用七条船载着芦荻,趁着大风放火,烧毁敌军几百艘大船。又率领六条船深入敌阵搏杀,再冲杀一圈出来,敌军惊呼他为神人。廖永忠又在泾江口拦击陈友谅,陈友谅战死。回到京城,太祖用漆牌写了“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个字赐给廖永忠。廖永忠跟随徐达攻取淮东,张士诚派遣水军迫近海安,太祖命令廖永忠把军队撤回到水寨里抵御他们,徐达于是攻取了淮东各郡。
不久,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领水军从海路与汤和会合,攻克平定了闽中各郡。不久,他被任命为征南将军,从海路进攻广东。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廖永忠到了广州以后,抓住海盗邵宗愚,列举了他的暴行后斩了他。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老百姓怀念他的恩德,替他建了一座祠。第二年九月廖永忠回到京城,太祖命令太子率领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他。
第二年,廖永忠凭征西副将军的身份跟随汤和率领水军讨伐蜀地。蜀军设立了铁锁桥,拦截在关口,战船不能前进。廖永忠秘密派遣几百人抬着小船翻过山地渡过关口,到了蜀军的上游。廖永忠估计他们已经到达,就率领精锐的士卒从墨叶渡出发,将部队分为两支攻打蜀军的水寨和陆寨。天快亮的时候,蜀军才发觉。廖永忠与抬着小舟到上游出击的将士会合,上下夹攻,大败蜀军。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进军,约定在重庆会合。廖永忠率领水军直捣重庆,部队驻扎在铜锣峡。蜀主明升请求归降,廖永忠因为汤和还没有到达,没有接受投降。等汤和到了以后,才接受明升的投降。太祖写了《平蜀文》表彰他的功劳。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的时候,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等到大封功臣的时候,太祖告诉各位将军说:“廖永忠指使跟他要好的读书人窥测我的心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只封为侯爵而没有封为公爵。”等到杨宪做丞相的时候,廖永忠跟他关系亲近。杨宪被杀时,廖永忠因为功劳大而得以免死。洪武八年三月,廖永忠因为犯了冒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来揣测诗人的情感,另外要通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达到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全面理解。【参考答案】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病中感伤,客中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5分,每点1分)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能力,重点是炼字的能力。【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关键词放入具体语言环境中,关注“嫌”字及相关语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同时要写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参考答案】尾联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2分),“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2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分)。
10(1)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2)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11、(1)CD 解析: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A得1分,答BE不得分。B项说“出于包治百病的神医对叔叔的关爱与挽救”不合乎小说的主旨,E项理解太肤浅,没有把握小说创作的规律和原则。
(2)①经验主义,主观臆断,妄下结论;②爱慕虚荣,利欲熏心;③作风浮躁,草菅人命。
(3)①补充叙事,充分揭示了叔叔的“怪病”无法得到根本医治的社会根源;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避免了小说平铺直叙的不足,富有更强的戏剧性。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明确、深刻。
①以小见大,深刻揭露了当时土耳其社会上的不良社会风气;②讽刺以“医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爱慕虚荣,夜郎自大的丑恶心理。③小说先后鲜明的对比,将对土耳其医生们自命清高、庸医误人这一“怪病”的揭露与鞭挞集中表现出来。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①小说仅仅围绕对叔叔的“怪病”进行医治这一中心事件,通过夸张和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段,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医生”这一群体形象的性格;②通过叔叔的“怪病”这一线索,将各个医生的性格特点集中表现出来,鲜明、集中;③通过土耳其医生与巴黎私人诊所对叔叔的怪病的医治情况和效果的对比,有力地讽刺了土耳其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丑恶现实。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严谨、有序。
①小说紧紧围绕叔叔的“怪病”这一事件组织材料,中心突出,简洁凝练;②以叔叔的“怪病”和医生们的“怪病”为明暗线索,使结构层次鲜明,井然有序;③以为叔叔医治“怪病”为中心事件,使全文选材集中,结构严谨,平中见奇。
四、(25分)
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对友朋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
⑤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4)(8分)(以下4点,每写出1点给2分)
①陈寅恪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
②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③他表现出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④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
五、(20分)
13、C (A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B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C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到,有新意。D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14.C(解析:A项中途易辙。B项滥用介词“由于”或“缺少主语”。D项成分残缺,应为“将出现这罕见一幕的原因归结为”。)
15、答案:D(②⑥①总说“幸福是什么”,其中①是对②⑥的小结;③⑤④是一个第一层为因果关系第二层为转折关系的多重复句,第④句与后面的文字连接紧密。
16 ((1)“年年有鱼,餐餐无余”的寓意是厉行节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2分应体现“餐桌”“节约”两个关键词。)
(2)餐桌上不浪费,人格上显高贵。(能体现“餐桌”“节约”的主题,得2分;运用对偶手法,得1分)
17. (6分)答案示例:成功就是睿智加上勇敢,并秉持如山的坚实信念;
平庸就是糊涂加上苟且,并依附如风的虚幻追求。
六、(60分)
18、(一)材料解读与立意参考角度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
(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 (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
(7)别人只是观众; (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
(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 (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
(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
(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二)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
1)、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方向立意的,应视学生行文的情况评分,如果行文能紧扣原材料,并凸显“走自己的路”这层意思,内容可判二等;如果未能扣紧原材料,行文过多地突出“让别人去说”这层意思,内容可判在三等中至二等下。
2)、从“变通”的方向立意的,视行文情况,内容可判在三等中至二等下。
3)、从“外表美与内在美”“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倾听父母的教诲”的方向立意,内容可判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