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2.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B.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C. 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D. 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钾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 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 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 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4.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 )
A.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B.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C.等体积0.1 mol/L HCl和0.05 mol/L H2SO4分别与等体积0.2 mol/L NaOH液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质量、等品质的石灰石反应
5.某温度下,反应N2 (g)+3H2 (g) 2NH3(g);△H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时改变外界条件,使反应再次平衡,新平衡时,c(H2)/c(NH3)与原平衡相比变小了,则改变条件的可能有( )
A.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了温度
B. 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Ar(g)
C.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N2
D.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液化分离走部分NH3
6.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以下有关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Mg2+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B.NH4Cl的电子式:
C.O 的电子排布图为: D.甲醛结构式:CH2O
8.2NO2(g)N2O4(g) ΔH<0。现将NO2和N2O4 混合气体通入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中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25 min末,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25 min末,若升高温度, 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D.10min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2mol·L-1·min-1
9.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akJ·mol-1,则中和热为a/2kJ·mol-1
B.2H2(g)+O2(g)=2H2O(l);△H1=-a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akJ·mol-1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
D.N2(g)+3H2(g)2NH3(g);△H=-akJ·mol-1,则将14gN2(g)和足量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5akJ的热量
10.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A、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A强于B
B.B电极反应B-2e-=B2+
C.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 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
11.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B.钢铁腐蚀最普遍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吸收氧气最终转化为铁锈
C.金属的电化腐蚀和化学腐蚀本质相同,但电化腐蚀伴有电流产生
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可以减缓腐蚀
12. .已知常温下:Ksp[Mg(OH)2]=1.2×10-11 ,Ksp(AgCl)=1.8×10-10 ,Ksp(Ag2CrO4)=1.9×10-12 ,Ksp(CH3COOAg)=2.3×10-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体积、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在Mg2+为0.12 mol·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5以上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变大
13.常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9 mol/L
B.在碱性溶液中,Na+、I-、NO3-、SO32-能大量共存
C. 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0.1 mol/L 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H+)=c(CO32-)+c(SO42-)+c(HCO3-)+c(OH-)
14.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的pH=1  
B.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约为1×10-5 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22 D.若加水稀释,则C(OH-)/C(H+)将减小
15. 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01 mol?L-1 B.0.017 mol?L-1 C.0.05 mol?L-1 D.0.50 mol?L-1
16.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第二卷(共52分)
17、(每空2分共12分)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2CO(g)+O2(g)=2CO2(g);ΔH=-566kJ·moL-1
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
H2O (g)=H2O(l);ΔH=-44.0KJ·moL-1
(1)氢气的燃烧热△H=?? ?? kJ·moL-1
(2)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
(3)H2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可作燃料电池;若该氢氧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4)、在25 ℃时,以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用石墨电极电解1000mL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5 min后电解完全,在一个石墨电极上只有1.28 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总反应式为????????? ???? ???????????? 。
②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
18.(每空2分共10分)A、B、C、D、E、F、G、H八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H的原子序数为29,G的价层电子为3d64S2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A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③D和E原子价电子排布式均为ns2np4;④F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 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稳定性:B>C b.氢化物沸点: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BC
(4)B、C、D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5)七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电子式为 。
19.(每空2分共8分)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催化氧化(生产中保持恒温恒容条件):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
(1)生产中为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向装置中充入O2 B.升高温度
C.向装置中充入N2 D.向装置中充入过量的SO2
(2)恒温恒压,通入3mol SO2 和2mol O2 及固体催化剂,平衡时容器内气体体积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 5mol SO2(g)、3.5 mol O2(g)、1mol 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相同 B.两次平衡SO2的转化率相等
C.两次平衡时的O2体积分数相等 D.两次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相等
(3)500 ℃时将10 mol SO2和5.0 mol O2置于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为0.95。则500℃时的平衡常数K= 。
(4) 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500oC) K(5500C)。(填“>”、“<”或 “=”)
20. (每空2分共10分)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C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C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
①100°C时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mol·L﹣1。
②25°C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KW(25°C) KW(100°C)(填“>”、“<”或“=”)。
(2)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HCN
K=4. 9×l0-10
CH3COOH
K=1.8×l0-5
H2CO3
K1=4.3×l0-7、K2=5.6×l0-11
③25℃时,有等浓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三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④25℃时,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则c(Na+) c(CH3COO-)(填“>”、“<”或 “=”)。
21.(每空2分共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5.000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000.0mL的溶液。用 量取其中20.00mL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
⑵用浓度为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管在使用前应先检漏、洗涤、 润洗 、正式装液,排除气泡并调节液面。
⑶若用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确定滴定的终点,则应用PH计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测定结果如下:
V(HCl)/mL
0.00
12.00
18.00
22.00
23.00
23.96
24.00
24.04
25.00
26.00
30.00
pH
13.1
12.6
12.2
11.7
11.4
9.9
7.0
4.0
2.7
2.4
1.9
请在答题卷的坐标图中绘制出上述中和滴定的曲线。
(4)下表是几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根据你作出的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上述中和滴定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如有几种,可任填一种)
(5)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终了没有气泡,则会造成计算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法确定”)。
指示剂
变色范围
(pH)
各范围内颜色

中间

甲基橙
3.1~4.4

橙色

石蕊
5.0~8.0

紫色

酚酞
8.2~10.0

粉红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二、填空题: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 ( )
A.宗法制 B.君主专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
2、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 )
A.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B.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3、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 )
A.英荷战争 B.一国两制
C.巴黎条约 D.抗日战争
4、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材料中他认为辛亥革命 (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国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6、才女张爱玲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的服装体现出专制统治的特征 B.清朝女人的服饰极具民族传统特色
C.“迂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侵略 D.清朝仍存在着严格的男尊女卑观念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
A.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B.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8、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
①小农经济 = 农业 + 家庭手工业 ②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 + 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 近代企业 ④国家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资本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③④
9、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10年8月,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汽车的收购。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 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 )
A.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0、《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由此把 “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1、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并能在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2、明人冯元仲这样称赞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们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下列观点中,最可能为李贽所主张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13、“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
14、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思想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
A.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B.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 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6、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17、 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最重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 ( )
A.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B.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
C.创立了量子力学体系 D.创立了相对论
18、18~19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 ( )
A.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B. 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
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D.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19、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20、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1、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2、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3、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属于 (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4、《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考证历史事实 B.描述历史现象
C.分析历史原因 D.把握历史规律
二、非选择题(52分)
25、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材料三: 1949年9月21日至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2)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1949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国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26、宋朝在中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二:?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五:?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材料一所反映的矛盾,宋代各采取了哪些重要的政治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6分)
(3)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4)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3分)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2分)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 ,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 ,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三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2分)
(4)材料二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儒学的?分析导致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图回答1~3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3.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4--5题。
地点
经.纬度
海拔高度

22°N,116°E
1500~2000m

42°N,118°E
600~1000m

41°N,90°E
2200~2600m
4.①②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5.②③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坡向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6--7题。
6.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共同能源为( )
A.甲 B.丁 C.丙 D.乙
7.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A地形区发育一河流),回答第8题。
8.对A处河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
B.河流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
D.结冰期长,开发价值有限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9--10题。
9.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10.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
图甲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表材料,回答11--12题。
编号
结构模式
投入产出比
产值(元/亩)

林网—粮食—蘑菇
1:2.44
1032.76

林网—枣—粮—草莓
1:2.70
1819.10

林网—桃—粮—蔬菜
1:2.71
1809.40

林网—苹果—粮食—蘑菇
1:2.69
1865.00
11.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贫瘠 B.光照弱C.水源不足 D.热量不足
12.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上表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其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14.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下表表示台湾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的组成情况,据此回答15--16题。
国家
数量
1993
2003
出口值
%
出口值
%
总计
85091.3
100
144179.5
100
纺织品
12039.4
14.15
11877.5
8.24
鞋帽伞羽毛品
3335.8
3.92
605.1
0.42
玩具运动品
2816.1
3.31
1728.9
1.20
基本金属制品
7133.1
8.38
14330.3
9.94
机械电机设备
33474.7
39.34
75352.3
52.26
精密仪器
2165.7
2.55
7429.0
5.15
15.纺织品、鞋帽伞羽毛品与玩具运动品在台湾出口产品比重中的变化是(  )
A.显著上升 B.显著下降 C.上升1倍 D.下降1倍
16.机械电机设备与精密仪器两类产品在十年中出口比重的变化,显示出台湾在全球分工中主要发展的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B.原料密集型产业
C.动力密集型产业D.资金密集型产业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18.“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8年11月在广州举行,其主题为“城市森林·生态文明”。据此回答19--20题。
19.提出这一主题除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列属于城市森林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是(  )
A.提供农林牧副产品 B.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20.为实现“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列城市森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C.要多引种欧美等国家的优良树种 D.为了体现美观,树种要整齐划一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读图判断21--22题。
21.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2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读下图,回答23--25题。
23.对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冬春季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24.图示省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水热充足,积温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人口稠密,劳力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25.该省区在节能减排开发新的能源方面有利的措施是 ( )
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
②稳步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
③积极开发水能发电替代化石燃料
④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近邻进口石油.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滇、黔两省的能源储藏量占我国南方地区总量的80%左右,其中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全国第二,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滇、黔、桂三省(区)GDP的总和仅为广东的一半。
材料二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可形成我国西电东送南部主要通道。
材料三 珠江水系图
(1)图中A地区是我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6分)
(2)图中B省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6分)
(3)试分析云南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8分)
(4)简述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形成的积极意义。(4分)
27.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材料: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近30年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4分)
(2)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共8分任答4点)
28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两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①两区域都处在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②都处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
(2)乙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有:① ,② ,③ 。
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① ,② ,③ 。(12分)

高二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7.(1)水资源稀缺,(2分)由此引发了河流断流、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分)
(2)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2分)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2分)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2分)下游跨流域调水。(2分)(共8分任答4点)
28.(1)河流三角洲地区 海陆交通 (2分)
(2)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日趋严重。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12分)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
1.下列选项中,包含有世界的本质问题合理思想的有( )
①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②生命是“造物主”的力量的表现
③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情 ④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B.具体科学揭示的是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普遍的规律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
3.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4. 长三角属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属岭南文化,京冀为燕赵文化。这三大区域无论从城市面貌到风土人情,从历史文化到当代生活方式,都有很多的差异;同时在这三大区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民间文化也各自相异。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们,其意识也一定相同
D.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5.在2011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精彩的表演中,“省略……字”使观众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想象。观众的这些“想象”( )
A.不一定有事实根据? B.来源于观众的大脑
C.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6.有人凝目一朵浪花,想象大海的浩淼;有人凝望一钩弯月,想象夜空的宁静;有人凝视一颗露珠,想象黎明的清新。这表明(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着科学的方法论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将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据介绍,“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据此7—8题。
7.上述材料说明( )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的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8.“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这启示我们( )
A.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9.《管子·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0.右侧漫画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1.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黑格尔说:“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下列观点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C.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学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13.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4.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英贤研究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携手攻关,经过近4年的反复实验,在失重性骨丢失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的分子医学研究,已取得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表明( )
A.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借助科学实验 B.人们的认识必然发展为真理
C.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15.上题材料启示我们( )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注意区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C.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16.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17.“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
A.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
C.是错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
18.在某些校园里,星座运程已成为一些中学生的行动指南,被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这些同学眼中,考试、情感、工作、财富都可以和星座、运气挂钩。从哲学上看,这是( )
①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实际表现
③主观臆造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④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A.①② ???? B.②④???? C.①③ ? ?? D.③④
19.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增强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动;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加强“车德”建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 )
A.物质决定意识 B.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C.思想决定行动 D.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有关专家指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有新的突破,真正走上产业化,现代化之路,必须大力发展以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完善、补充,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上述材料表明(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21.人民的好干部王彦生一生恪尽职守,忘我工作。他常说:“幸福=现实/欲望,对一个人来说,欲望高而现实无法满足,就会怨天尤人……我是凭党性凭良心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你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吗?当个合同工,你要说我不好好干就撤了我。”王彦生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23.秦始皇统一是有价值的,屈原反对统一也是有价值的。秦王的价值在于统一,屈原的价值在于爱国。这体现了价值判断的( )
A.历史性 B.相对性 C.客观性 D.绝对性
24.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52分)
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在大会期间,党章修改、改革等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材料一 据十八大发言人蔡名照介绍,今年1月,在中共中央就党的十八大议题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部门建议,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并确定了这次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使修改既有利于实现党章与时俱进、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又有利于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好规范和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同时考虑到,党的十八大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确立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举措。
材料二 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出现86次,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鲜明表达着全党的坚强信念。十八大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吹响了新号角。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章的修改体现了辩证唯物论那些道理?(8分)
(2)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分)
26.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到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成功近距离飞越并交会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后,“嫦娥二号”卫星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预计2013年1月初与地球距离将突破1000万公里,实现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新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中国航天深空测控能力,为中国未来开展月球以外的深空探测积累经验。
(1)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实践观点的?(7分)
(2)运用发展状态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4分)
27.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指出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
材料一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对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材料二 在这次会议上,“空谈误国”“民生”这样的词汇颇为醒目。“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毫无争议地位列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中。会议强调,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1)结合材料一,分析会议中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内容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15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正确性。(12分)
高二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从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到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为中国未来开展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积累经验。这是我国航天工程量的积累过程,从而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4分)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某工厂生产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到下一道工序,质检人员每隔十分钟在传送带的某一个位置取一件检验,则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非上述答案
2.已知函数,则(  )
A.-1 B.0 C. D.1
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的否定是“,,”;
B.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C.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
D. 已知,命题“若是奇数,则这两个数中
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4.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 内的图象如图
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位运动员在5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记甲、乙两
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成绩稳定 B.;乙比甲成绩稳定
C.;甲比乙成绩稳定 D.;乙比甲成绩稳定
6.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
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7.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则b>a的概率是( )

8.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双曲线上一点到的距离为12,
则到的距离为( )
A. 17 B.22 C. 7或17 D. 2或22
9、设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为直线上一点, 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 )

10.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一点,且,则的面积为(  )
A.7 B C. D.
11.如图所示,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是、与、,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12.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其中则的值是
14.如图,把椭圆的长轴分成等份,过每个分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七个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中①设定点,,动点满足条件,则动点的轨迹是椭圆或线段;②命题“每个指数函数都是单调函数”是全称命题,而且是真命题.③离心率为 长轴长为8的椭圆标准方程为;④若,则二次曲线的焦点坐标是(±1, 0).其中正确的为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6.是一组已知数据,令,则当x= 时,取得最小值。
三、解答题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共70分)
17. (10分)已知命题: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命题:双曲线的离心率.若或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2)若函数在处有极值10,求的解析式;
(3)当时,若函数在上是单调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19.(12分)某校在一次趣味运动会的颁奖仪式上,高一、高二、高三各代表队人数分别为120人、120人、人.为了活跃气氛,大会组委会在颁奖过程中穿插抽奖活动,并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代表队中共抽取20人在前排就坐,其中高二代表队有6人.
(Ⅰ)求的值;
(Ⅱ)把在前排就坐的高二代表队6人分别记为,现随机从中抽取2人上台抽奖.求和至少有一人上台抽奖的概率;
(Ⅲ)抽奖活动的规则是:代表通过操作按键使电脑自动产生两个[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并按如右所示的程序框图执行.若电脑显示“中奖”,则该代表中奖;若电脑显示“谢谢”,则不中奖,求该代表中奖的概率.
20.(12分) 一汽车厂生产舒适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号的汽车,某年前5个月的销量如下表(单位:辆):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舒适型
90
90
100
100
110
标准型
80
70
100
150
100
分别求两种汽车的月平均销售量;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舒适型汽车的月销售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试根据前5个月的业绩预测6月舒适型汽车的销售量。
21.( 12分)如图所示,直线l与抛物线y2=x交于A(x1,y1),B(x2,y2)两点,与x轴交于点M,且y1y2=-1,
(I)求证:点的坐标为;
(II)求证:OA⊥OB;
(III)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22.(12分)设椭圆()经过点,其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 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的面积为,求的值.
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列表:
-1
1
3
0
0
极大值2
极小值
18
从上表可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18. ………………6分
(2)因为,
由已知条件,得 即 ………………8分
解得 ………………10分
下面分别检验:
①当时,
令 即 解得
列表:
+
0
0
+
极大值
极小值10
由上表可知,在处取极小值10,符合题意. ……………11分
②当时,
为增函数,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当时, 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综上所述,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12分
(3)当时,
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14分
即 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6分
(注:第(2)小题对的值没有取舍,扣2分)
20.(1)舒适型轿车的平均销售量为(90+90+100+100+110)=98辆,
标准型轿车的平均销售量为 (80+70+100+150+100)=100辆; 6分
(2)由列表
编号
x
x2
y
xy
1
1
1
90
90
2
2
4
90
180
3
3
9
100
300
4
4
16
100
400
5
5
25
110
550
求和
15
55
490
1520
代入公式可得b=5,a=83,
销售量关于月份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5x+83,以x=6代入得y=113,即预测6月份舒适型汽车的销售量为113辆。 14分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是虚数单位,复数 (  )
A. B. C. D.
2.已知命题,,则(  )
A., B.,
C., D.,
3.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2) C.(1,+∞) D.(0,1)
4.下面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①若n1、n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n1∥n2?α∥β;
②若n1、n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α⊥β?n1·n2=0;
③若n是平面α的法向量,b、c是α内两不共线向量a=λb+μc,(λ,μ∈R)则n·a=0;
④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一定不垂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已知函数f (x)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那么函数f (x)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6已知x>0,由不等式x+≥2=2,x+=++≥3=3,…,我们可以得出推广结论:x+≥n+1(n∈N*),则a=(  )
A.2n          B.n2
C.3n D.nn
7.设点P是曲线y=x3-x+上的任意一点,P点处的切线倾斜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8如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B);
(C);(D).
9.已知直线y=k(x+2)(k>0)与抛物线C:y2=8x相交于A、B两点,F为C的焦点.若|FA|=2|FB|,则k=(  )
A.    B.  C.     D.
10.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顶点为A1、A2,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分别以线段PF1、A1A2为直径的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1.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2)=0,当x>0时,有恒成立,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2,0) ∪(2,+∞) (B) (-2,0) ∪(0,2) (C) (-∞,-2)∪(2,+∞) (D) (-∞,-2)∪(0,2)
12.设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e=,右焦点为F(c,0),方程ax2+bx-c=0的两个实根分别为x1和x2,则点P(x1,x2)(  )
A.必在圆x2+y2=2上 B.必在圆x2+y2=2外
C.必在圆x2+y2=2内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
13..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3),B(3,-2),沿x轴把直角坐标系折成120°的二面角,则AB的长度为________.
15.设P为双曲线x2-=1上的一点,F1,F2是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F1F2的面积为12,则∠F1PF2等于________.
16.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⑴对于函数,是的极小值,是的极大值;
⑵设回归直线方程为y=2-2.5x,当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平均增加个单位;
⑶已知平面向量,则向量;
⑷已知P,Q为抛物线上两点,点P, Q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Q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A,则点A的纵坐标为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投掷一个质地均匀,每个面上标有一个数字的正方体玩具,它的六个面中,有两个面的数字是,两个面的数字是2,两个面的数字是4.将此玩具连续抛掷两次,以两次朝上一面出现的数字分别作为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Ⅰ)求点P落在区域上的概率;
(Ⅱ)若以落在区域上的所有点为顶点作面积最大的多边形区域M,在区域C上随机撒一粒豆子,求豆子落在区域M上的概率.
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中,直线与抛物线=2相交于A、B两点。
(Ⅰ)求证:命题“如果直线过点T(3,0),那么=3”是真命题;
(Ⅱ)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
19. 把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铁皮剪去三个相同的四边形(如图阴影部分)后,用剩余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不计接缝),设容器的高为x,容积为.
(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Ⅱ)求当x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容积.
20.如图,在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BD交AC于点E,F是PC中点,G为AC上一点.
(Ⅰ)确定点G在线段AC上的位置,使FG∥平面PBD,并说明理由;
(Ⅱ)当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时,求P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设是圆上的动点,点D是在轴上的投影,M为D上一点,且
(Ⅰ)当的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Ⅱ)求过点(3,0)且斜率为的直线被C所截线段AB的长度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x)=x(ex-1)-ax2.
(Ⅰ)若a=,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若当x≥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7.解:(Ⅰ)点P的坐标有:
解法二:设直线l的方程为my=x-3与y2=2x 联立得到y2-2my-6=0 =x1x2+y1y2
=(my1+3) (my2+3)+ y1y2=(m2+1) y1y2+3m(y1+y2)+9=(m2+1)× (-6)+3m×2m+9=3
(Ⅱ)逆命题是:“设直线l交抛物线y2=2x于A、B两点,如果,那么该直线过点T(3,0).”该命题是假命题. 例如:取抛物线上的点A(2,2),B(,1),此时,
直线AB的方程为y= (x+1),而T(3,0)不在直线AB上.
点评:由抛物线y2=2x上的点A(x1,y1)、B(x2,y2)满足,可得y1y2=-6。或y1y2=2,如果y1y2=-6,可证得直线AB过点(3,0);如果y1y2=2, 可证得直线AB过点(-1,0),而不过点(3,0)。
19. 解:(Ⅰ)因为容器的高为x,则做成的正三棱柱形容器的底边长为
则 ,函数的定义域为.
(Ⅱ)实际问题归结为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点.
先求的极值点.
在开区间内,
令,即令,解得.
因为在区间内,可能是极值点. 当时,;
当时,.
因此是极大值点,且在区间内,是唯一的极值点,所以是的最大值点,并且最大值
即当正三棱柱形容器高为时,容器的容积最大为.
即=,∴=,∴a=1,
∵PA⊥面ABCD,∴∠PCA就是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tan∠PCA===.
21.【解析】:(Ⅰ)设M的坐标为坐标为
由已知得在圆上,即C的方程为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试题说明:
1、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要求在试卷答题卡规定位置作答,计算题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的是: ( )
A. 奥斯特发现的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B.带电离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后的圆周运动
C.光滑轨道上垂直磁场放入的通电导线会发生运动
D.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围绕垂直磁场的轴转动的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2、关于三个公式:①P=UI②P=I2R③P=U2/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公式①适用任何电路的热功率 B.公式②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热功率
C.公式①、②、③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热功率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的特征来实现测量过程的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空调机中控温的传感器是光电传感器
4、 如图所示,在一电场中有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由E=F/q可知,在A点放入的电荷电量越大,A点的场强越小
B. B点场强大于A点场强
C. A点场强是确定的,与放入电荷无关
D. 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且方向相同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的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如图.那么这个液滴的电性与转动方向应是 ( )
A.一定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B.一定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一定带负电,但旋转方向不能确定 D.电性和旋转方向不能确定
6、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上,并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滑块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C.滑块到地面时的动能与B的大小无关
D.B很大时,滑块可能静止于斜面上
7、 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R1 B.减小R2 C.增大R3 D.增大R2
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线圈共有n匝,其中心位置处半径为r的虚线范围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若磁感应强度为B,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
A.πBR2       B.πBr2
C.nπBR2 D.nπBr2
9、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存在着沿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具体方向未画出),一质子从bc边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bc边射入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cd边上的Q点飞出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管电场方向如何,质子从M点到Q点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电场方向一定是垂直ab边向右
C.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了正功
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10、如图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像,i>0部分是正弦曲线.则该交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为 ( )
A.4A B.2A C. A D.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实验题(共计14分)。
11、(3分)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有
A.测电阻时,两手碰着表笔的金属杆,测量值会偏小
B.测量电路的电阻时,如果该电路不和电源断开,可能烧坏表头
C.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不论电阻多大,均不需拨动选择开关,都可测得较准确电阻值
D.用它测灯泡电阻时,灯可以在工作状态下直接测量
12、(12分)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①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1节; 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1k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2kΩ);
E.电流表(0~0.6A,内阻约2Ω); F.电流表(0~3A);
G.开关、导线若干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电流表选 。(只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用实线代表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图中有部分线路已连好)。

③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 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Ω.
1
2
3
4
5
6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13、(7分) 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所示,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量q=1.0×10-10C,A、B相距L=20cm。(取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求: (1)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4、(8分)如图,光滑的圆槽固定不动,处于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一带正电小球从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沿圆槽下滑,到达最低点。已知小球质量m=0.1g,电量q=1.0×10-6C 圆槽半径 R=1.25m,磁感应强度B=2×102T(g=10m/s2)
求: 小球在最低点对圆槽的压力?
15、(9分)某发电机输出功率是100kw,输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从发电机到用户间的输电线总电阻为8Ω,要使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5%,需用变压器进行升压。求:
(1)发电机输出电压U1
(2)远距离的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强度I
(3)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16、(11分)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互相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位于水平面内,距离为L=0.5m.在导轨的一端接有阻值为0.8Ω的电阻R,在x≥0处有一与水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一质量m=0.2kg的金属杆垂直放置在导轨上,金属直杆的电阻是r=0.2Ω,其他电阻忽略不计,金属直杆以一定的初速度v0=4m/s进入磁场,同时受到沿x轴正方向的恒力F=3.5N的作用,在x=6m处速度达到稳定.求:
(1)金属直杆达到的稳定速度v1是多大?
(2)从金属直杆进入磁场到金属直杆达到稳定速度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是多大?通过R的电量是多大?
高二物理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13、解:(1)微粒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AB方向运动,由直线运动条件可知微粒受电场力一定向左,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必与微粒的运动方向相反,微粒做匀减速运动。
(3分)
(2)因为粒子带正电,所以电场强度方向为水平向左,由力的合成知识得
(2分)

(2分)
14、解:根据动能定理: (2分)
得 (2分)
最低点列向心力公式
(2分)
得 (1)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1)
16、解析:(1)金属直杆的速度达到稳定时,
(3分)
(2)对金属直杆,从进入磁场到达到稳定速度的过程,由动能定理知:
(2分)
(1分)
(1分)
通过R的电量: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2分,共52分,)
1、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
2、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3.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4.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
增长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6、与如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①、②、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
B.图1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C.图2中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2中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
序号
实验处理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②生长素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③赤霉素只能促进叶片衰老④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⑤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对根、茎、叶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B.用—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C.用—定浓度的乙烯在适当时期处理苹果植株可提高产量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
1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 B.用NAA处理山茶花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 C.山茶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 D.本实验的自变量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11.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1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身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  
13.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A.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图一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b点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C.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
原因之一
D.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14.实验室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
15.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17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18、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19、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b、c处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b处都会产生兴奋或抑制
D.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
20.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应与①相等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21. 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 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C. 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 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22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23. 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24.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
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C.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D.用试管取2 mL发酵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25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262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二、非选择题(48分)
1、(6分)下图为与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___(填图中字母)。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____作用。
(2)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___,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出的毒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____,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1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处。
2(12分)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从图(一)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其所分泌的激素①的传送方式属于图(二)中的___。
⑵ 激素③名称是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这是一种___调节机制。
⑶从图(一)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③的调节属于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
⑷远距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___。激素②③的靶细胞分别是___和___。
⑸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图激素④的通讯方式和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分别是___填A或B)和___(填C或D)。
(6)激素①、②、③、④是否存在自分泌传送方式,请举例说明。______。
3、(9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__ 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________________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
4、(15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 ,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
(5)若在果汁中只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 。?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
(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 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之反应呈现 色。?
5.(6分)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把幼小的花药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放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该培养基时,需要的物质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种)
(2)过程②是花药在MS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
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长成的植株(不考虑核与核之间融合)是________植株,其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生产上无推广应用的价值,若要使其结子结果,可在移栽后在幼苗茎尖滴加适宜浓度的B物质,通常用到的B物质是________。
(4)过程②与过程③所用培养基有差异,主要是________的差异。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座号等分别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3.请将所有答案均按题号填涂或写在答题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不得分。
第I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Study. B. Hometown. C. Weather.
2.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final exam?
A. It is important. B. It is difficult. C. It has only one page.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s confident he’ll get the job. B. His chance of getting the job is slim.
C. The interview didn’t go as well as he expected.
4.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t 8:00. B. At 7:15. C. At 5:45.
5. Who is Judy probably?
A. The man’s former schoolmate. B. The man’s former colleague.
C. The man’s former neighbo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你都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seems to be the woman’s problem?
A. She didn’t feel well. B. She lost her wallet.
C. Her car broke down.
7.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now?
A. To the hospital. B. To her home. C. To a taxi company.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How did the woman learn Japanese?
A. She once went to Japan. B. She learnt it in school.
C. She learnt it from her father.
9. 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in China?
A. For 30 years. B. For 20 years. C. For 25 year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is the man complaining about?
A. There is too much dust. B. There is too much noise.
C. There is too much traffic.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road near the man’s house?
A. Its condition is not good. B. It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C. It is being constructed.
12. What suggestion does the woman give to the man?
A. Showing the truth to the media. B. Holding a neighborhood meeting.
C. Collecting money for the construction.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How to answer customers’ phone calls properly.
B. How to sell the products of their company.
C. How to deal with difficult callers.
1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ouple. B. Colleagues. C. Classmates.
15. What kind of company Diana is?
A. Food. B. Tour. C. Clothing.
16. How is the woman required to end a call?
A. By offering something that sounds interesting.
B. By writing down customers’ names.
C. By promising to do something.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much did the speaker spend on the Grand Voyager tour?
A. $2,000. B. $3,000. C. $4,000.
18. What was the speaker doing in a waiting room?
A. She was listening to some music. B. She was taking some photos.
C. She was seeing a movie.
19. Where did the speaker start on the one-hour flight tour?
A. From Hoover Dam. B. From the great Colorado River.
C. Form the south of the canyon.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the speaker have during the tour?
A. Some hot drinks. B. A sandwich. C. A piece of bread.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单选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21. —The lawyer gave_____ vivid description but it’s far from the truth.
—I agree. He’s gifted but he’s sure to lose _____case.
A. a ; the B. the; the C. a; / D. the; /
22. Although difficult, she finished the job on time, so I think she certainly deserved_______.
A. being praised B. to be praised C. to praise D. having praised
23. It was with great joy ______ he received the news ______ his lost son had been found.
A. that; what B. that; that C. which; which D. since; that
24. To our great _______, our teacher’s illness proved not to be as serious as we had expected.
A. anxiety B. relief C. view D. disappointment
25. The first album made by Jolin Tsai ______ ten million copies.
A. is selling B. has sold C. was sold D. is sold
26. It rained heavily in the south, ______ serious flooding in several cities.
A. caused B. having caused C. causing D. to cause
27. To our delight,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s entirely ______ with what we expected.
A. consistent B. enthusiastic C. satisfied D. particular
28. His wife is constantly finding ______with him, which makes him very angry.
A. fault B. error C. shortcoming D. mistake
29. — Do you have enough to ______ all your daily expenses?
— Oh yes, enough and to spare.
A. fill B. spend C. cover D. offer
30. We ______ on it for many hours when we reached a conclusion.
A. had been working B. are working
C. had been worked D. are being worked
31. She loved the girl ______ she were her own granddaughter.
A. as long as B. even if C. as soon as D. as if
32. _________ by what everyone says about him, he has a good chance of winning.
A. Judged B. To be judged C. Having judged D. Judging
33. I have kept the picture ______ I can see it every day, as it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university days in London.
A. which B. when C. whether D. where
34. — Be seated, please and I’ll make you a cup of tea. — _________. Let’s come to the point first.
A. You needn’t do so B. Please don’t bother
C. You are welcome D. You are indeed too polite
35. The air in the city is badly polluted. ________give up the idea of having cars, _________
have a cleaner atmosphere.
A. Only will when people; shall we B. When only people; we will
C. Only when people; can we D. When people only; we will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Dear son,
The day that you see me old and I am already not in good health, please have patience and try to understand me.
If I get dirty when eating, if I can not dress, have patience. Remember the hours I spent
36 it to you. If, when I speak to you, I 37 the same things thousand and one times, do not 38 me, listen to me. When you were small, I had to read to you thousand and one times the same story 39 you got to sleep. When I do not want to have a 40 , neither shame me nor scold me. Remember when I had to chase (追逐) you with thousand excuses I
41 , in order to have you bathe. When you see my 42 little about new technologies, give me the necessary time and not look at me with your mocking(嘲弄的)smile. I taught you
43 to do so many things: to eat good, to dress well, to confront(面对)life. When at some moment I lose the 44 or the thread of our conversation, let me have the necessary time to remember, and if I cannot do it, do not become nervou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my conversation but surely to be with you and to have you 45 to me.
If ever I do not want to eat, do not force me. I know well 46 I need to and when not. When my 47 legs do not allow me to walk, give me your 48 , the same way I did when you gave your first 49 . And when someday I say to you that I do not want to 50 any more ---that I want to rest forever, do not get 51 . Someday you will understand.
Try to understand that my age is not lived but survived. Some day you will discover that, despite my mistakes, I always wanted the 52 thing for you and that I tried to prepare the way for you. You must not feel sad, angry or impotent (无可奈何)for seeing me 53 you. You must be next to me, try to understand me and to help me as I did it when you 54 living. Help me to walk, help me to end my way with love and 55 . I will pay you by a smile and by the immense love I have always had for you.
I love you, son.
Your father
36. A. giving B. coming C. teaching D. pointing
37. A. praise B. think C. criticize D. repeat
38. A. disturb B. interrupt C. look D. avoid
39. A. until B. after C. since D. when
40. A. rest B. word C. sleep D. shower
41. A. discovered B. noticed C. invented D. assumed
42. A. fearing B. knowing C. enjoying D. consulting
43. A. what B. why C. when D. how
44. A. attitude B. memory C. news D. thought
45. A. listening B. replying C. responding D. appealing
46.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how
47. A. long B. short C. tired D. strong
48. A. leg B. hand C. ear D. mind
49. A. walk B. cry C. laugh D. step
50. A. live B. write C. talk D. sleep
51. A. interested B. angry C. calm D. careful
52. A. last B. first C. most D. best
53. A. below B. behind C. near D. against
54. A. made B. found C. earned D. started
55. A. patience B. care C. excuse D. merc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little old couple walked slowly into McDonald’s one cold winter evening. They were so old that they looked out of place amid the young families and young couples eating there that night.
  Some of the customers looked admiringly at them. You could tell what the admirers were thinking. “Look, there is a couple who has been through a lot together, probably for 60 years or more!”
  The little old man walked right up to the cash register, placed his order with no hesitation and then paid for their meal. The couple took a table near the back wall and started taking food off the tray. There was one hamburger, one order of French fries and one drink. The little old man unwrapped the plain hamburger and carefully cut it in half. He placed one half in front of his wife. Then he carefully counted out the French fries, divided them in two piles and neatly placed one pile in front of his wife. He took a sip of the drink; his wife took a sip and then set the cup down between them.
  As the man began to eat his few bites of hamburger the crowd began to get restless. Again you could tell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That poor old couple. All they can afford is one meal for the two of them.”
  As the man began to eat his French fries one young man stood and came over to the old couple’s table. He politely offered to buy another meal for the old couple to eat. The old man replied that they were just fine. They were used to sharing everything.
  Then the crowd noticed that the little old lady hadn’t eaten a bite. She just sat there watching her husband eat and occasionally taking turns sipping the drink.
  Again the young man came over and begged them to let him buy them something to eat. This time the lady explained that, no, they were used to sharing everything together.
  As the little old man finished eating and was wiping his face neatly with a napkin the young man could stand it no longer. Again he came over to their table and offered to buy some food.
  After being politely refused again, he finally asked a question of the little old lady. “Ma’am, why aren’t you eating? You said that you share everything. What is it that you are waiting for?”
  She answered, “The teeth”.
56. The underlined phras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looked unsuitable B. looked romantic
C. looked helpless D. looked cheerful
57. Why did some of the customers admire them?
A. Because they walked in hand in hand.
B. Because they come to McDonald’s together.
C. Because they come in such a cold winter evening.
D. Because they have been together for many years.
58. How much food did the man get?
A. One hamburger, one French fries and two cups of tea.
B. One hamburger, two French fries and two cups of tea.
C. One hamburger, one French fries and one cup of tea.
D. One hamburger, two French fries and one cup of tea.
59. Why didn’t the old lady eat her portion of meal?
A. Her artificial teeth didn’t fit her well.
B. Her husband had not finished using the teeth.
C. She forgot to bring her teeth with her.
D. She was waiting for someone to get her teeth for her.
B
Everyone talks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how our Earth and its climate are being affected. We can do a science experiment designed by some kids to show this effect and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
First prepare the following items:
●2 glass containers(容器) that need to be the same size and shape
●1 gallon plastic bag
●4 cups of very cold water
●Ice cubes
Fill each container with two cups of cold water. Add the same amount of ice cubes to each container. Then put one of the containers in the plastic bag and close it tight. Put both containers in the sun together and keep them there for at least an hour.
At the end of one hour remove the container from the plastic bag and immediately check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After you record this, find ou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that is not covered.
When you place the containers in direct sunlight, the air inside the bag becomes very warm. The heat filters (渗入) in but cannot escape so it stays in the closed plastic bag and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What if you leave that for two, three or four hours?
Think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 There are chemicals that are creating a type of plastic bag around the Earth. It causes our air to get warmer because of the heat from the sun being kept in this closed area.
Think about your car in the hot summer.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leave your car outside all day. This greenhouse effect has caused your car to be so hot that you sometimes cannot even touch the steering wheel.
This science project goes to show what affects our planet.
60.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greenhouse effect appears mainly because of ________.
A. the hot sunlight B. human activities
C. the plastic bag D. chemicals around the Earth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steps for the science project?
a. Measure the water which is not covered.
b. Make preparations for the project.
c. Fill each of the two glass containers with two cups of cold water.
d. Put one container in a plastic bag and close it tight.
e. Put the two containers in the sun for at least one hour.
f. Measure the water which is covered with a plastic bag.
A. b c e d a f B. b e d c a f C. b c d e f a D. b e c d f a
62. The writer mentions a car on a hot summer day to ________________.
A. tell us about the hot weather in summer
B. prove the science project is correct
C. tell us how to protect cars during summer
D. show the effect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C
LINDA C. MAYNARD
11 Windrift Circle
Methuen, MA
978-555-4539
JOB OBJECTIVE Seek speci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or middle school math teaching position.
EDUCATION Rivier College, Nashua, NH Bachelor of Arts in Education – May, 2006 Major:? Elementary Education
Hav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PRAXIS I and PRAXIS II.? Meet highly qualified testing requirements for Massachusetts and New Hampshire.
TEACHING EXPERIENCE
November, 2005 – January, 2006
Wilkins Elementary School, Amherst, NH
Student Teacher
●Developed and completed student-centered lessons in all subject areas for various groups of fifth grade special and regular education students.?
●Adapted lessons to meet students’ needs by reviewing their backgrounds and learning needs through IEPs.
●Communicated with parents on a regular basis via newsletters, daily or weekly progress reports, phone calls, and email, resulting in increased parental participation at home.
August, 2005 - November, 2005
Charlotte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 Nashua, NH Student Teacher
●Taught reading and writing through Language Experience Approach methods.?
●Introduced a Writer’s Workshop appropriate for first grade students to help them to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Developed learning stations in reading and science, enabling students to be more independent learners.?
Spring, 2005
Wilkins Elementary School, Amherst, NH Designed and taught a unit on Insects and Spiders, based on New Hampshire Standards to 23 self-contained, third and fourth grad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Fall, 2004
Amherst Street Elementary School, Nashua, NH
Taught a class of 24 third grade students with a wide range of abilities.
ADDITIONAL EXPERIENCE
●After-School Aid, Amherst School District, Amherst, NH? (2004-2005)
●Summer Camp advisor, YMCA, Nashua, NH? (Summers, 2002 and 2003)
●Big Brother/Big Sister Volunteer, Nashua, NH (2002-2005)
63. What kind of job does Linda want to get?
A. A middle school math teacher. B. A summer camp advisor.
C. A special education advisor. D. A Big Brother/Big Sister Volunteer.
64. Linda has worked for the following schools EXCEPT ___________.
A. Amherst Street Elementary School, Nashua, NH
B. Wilkins Elementary School, Amherst, NH
C. Charlotte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 Nashua, NH
D. Rivier College, Nashua, NH
65. What can we know about Linda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he was merely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students’ math abilities.
B. She was not active in participating in after-school activities.
C. She is permitted to teach in any high school of New York.
D. She has plenty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ways Linda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students’ parents?
A. Newsletters. B. Face-to-face talks.
C. Daily or weekly progress reports. D. Phone calls.
D
I left university with a good degree in English Literature, but no sense of what I wanted to do. Over the next six years, I was treading water, just trying to earn an income. I tried journalism, but I didn’t think I was any good, then finance, which I hated. Finally, I got a job as a rights assistant at a famous publisher. I loved working with books, although the job that I did was dull.
I had enough savings to take a year off work, and I decided to try to satisfy a deep-down wish to write a novel. Attending a Novel Writing MA course gave me the structure I needed to write my first 55,000 words.
It takes confidence to make a new start — there’s a dark period in-between where you’re neither one thing nor the other. You’re out for dinner and people ask what you do, and you’re too ashamed to say, “Well, I’m writing a novel, but I’m not quite sure if I’m going to get there.” My confidence dived. Believing my novel could not be published, I put it aside.
Then I met an agent(代理商)who said I should send my novel out to agents. So, I did and, to my surprise, got some wonderful feedback. I felt a little hope that I might actually become a published writer and, after signing with an agent, I finishe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ovel.
The next problem was finding a publisher. After two-and-a-half years of no income, just waiting and wondering, a publisher offered me a book deal — that publisher turned out to be the one I once worked for.
It feels like an unbelievable stroke of luck — of fate, really. When you set out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there’s no end in sight, so to find myself in a position where I now have my own name on a contract(合同)of the publisher — to be a published writer — is unbelievably rewarding(有回报的).
6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1 mean?
A. I was waiting for good fortune.
B. I was trying to find an admirable job.
C. I was being aimless about a suitable job.
D. I was doing several jobs for more pay at a time.
68. The author decided to write a novel ________________ .
A. to finish the writing course B. to realize her own dream
C. to satisfy readers’ wish D. to earn more money
69. How did the writer feel halfway with the novel?
A. Disturbed. B. Ashamed. C. Confident. D. Uncertain.
70.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want to tell readers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It pays to stick to one’s goal.
B. Hard work can lead to success.
C. She feels like being unexpectedly lucky.
D. There is no end in sight when starting to do something.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How to Make Friends
Friendship is a very important human relationship and everyone needs good friends. Good friendship has many benefits. It offers companionship, improves self-worth and promotes good health. There are times in our lives such as when we have recently moved into a new town, or changed our jobs or schools. Such changes often leave us without a friend. 71 . But for many of us the process is difficult and requires courage. Below are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and keep friends.
1. Associate with others.
The first step to making friends is associating with other people. 72 Besides, you will need to make yourself known by becoming an active member of such places.
2. Start a conversation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i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step in making new friends. 73
You can always start the conversation. Being able to make small talk is a very useful skill in relating with other people.
3. 74
Choosing friends with common interests is important in building friendship as these interests would always bring you and your friend together, Hanging out will always be a pleasant experience.
4. Let it grow.
It is a good thing to stay in touch. However, try not to press your new friend with calls, messages or visits as this would likely wear him or her out and finally you may lose your friend.
75 . The best friendships are the ones that grow naturally.
5. Enjoy your friendship
The best way to enjoy your friendship is to allow your friends to be themselves. Try not to find fault with your friends. Try not to change them from who they are to what you want them to be. Become the kind of friend you will want your friend to be to you.
A. For a friendship to develop you need to stay in touch.
B. You can go to public places to meet new people.
C. So you will need to give your friend time to react to you.
D. Making new friends comes easy for some people.
E. Be cheerful.
F. Do things together.
G. Do not wait to be spoken to.
第II卷
注意:请将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假设以下短文为你同桌所写,请你对其进行修改。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词下面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不计分。
My little brother Jack began primary school this year. He went to school by mini-bus every day. He is such humorous that he likes to tell funny stories to others by the way to school. So their short school journey is always fill with laughter. When asking why he likes to tell jokes, he says they should be relaxed and happy. In class, Jack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when the teacher said. One day, one of his classmates made noisy. He signaled to him to be quiet and listen the teacher. After class, Jack always tries to finish his homework careful and quickly.
Though Jack has many strengths, but he always fails in controlling his anger. I wish he can defeat his shortcoming and be an excellent student.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一位美国朋友Jane在中国学习中文两年,即将回国,你们准备为她举办欢送会。请根据以下内容,给她写一封不少于100字的e-mail:
1.祝贺她顺利通过考试,她的学习进步很大,为她骄傲;
2.感谢她帮助你们学习英语;
3.邀请她参加欢送会,并告知欢送会相关事宜。
1)时间:星期六晚六点;
2)地点:阳光俱乐部(The Sun Club)302房间;
3)路线:在她所住宾馆门口乘坐332路公共汽车可直达。
注意:1.参考词汇:欢送会 farewell party.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e-mail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字数。
Dear Jane,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passing all the exa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ish you success and fulfillment in the years ahead.
Yours,
Li Hua
2012—2013学年秋期终考
高二英语答案
短文改错: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语文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译音为“克隆”,现在,“克隆”的含义已不仅指无性繁殖,也包括“无性繁殖系”。凡是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细胞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的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生产后代的繁殖方法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一群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
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莫特等人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将它注入“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卵细胞中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1.下列对“克隆”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动植物通过无性繁殖而扩大繁衍后代。
B.用人工的方法将生物胚胎融合而产生的后代。
C.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
D.动植物“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的总称。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动物体中的各种细胞在功能上实际是没有分别的。
B.动物体中的某些细胞具有受精卵细胞的发育功能。
C.动物体中特定的某些细胞与受精卵的功能相同。
D.动物体细胞在执行特殊功能时与受精卵细胞具有同样的潜在能力。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常情况下,动植物都是靠有性繁殖来繁衍后代的,克隆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对原有繁衍方式改造的结果。
B.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在于,有性繁殖是受精细胞经过分裂而长成胚胎,无性繁殖是通过细胞核的分裂而长成胚胎。
C.“多利”是科学家用它父母的体细胞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组装”出的克隆体,因此克隆羊“多利”没有亲生父母。
D.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这种技术表明利用动物的体细胞也能发展完整的生命个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孤且窭①,事母谨甚。研究经术,性謇②特。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不肯造请贵势,魏征异之,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俄而征薨,乃娶。人问其然,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
素善刑部尚书张亮,亮抵罪,故贬吉安丞。吉安介蛮夷,梗悍不驯,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行释奠礼,清歌吹舞,人人悦顺。久之,徙洹水丞。而亮兄子皎自朱崖还,依义方。将死,委妻子,愿以尸体归葬,义方许之。以皎妻少,使奴负柩,辍马载皎妻,身步从之。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显庆元年,迁侍御史。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妇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义府悦之,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缢。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奏曰:“天子置公卿大夫士,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不得独是独非也。今陛下抚万邦而有之,蛮区夷落,罪无逃罚,况辇毂下奸臣肆虐乎?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履霜坚冰,弥不可长。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岁终不复调。往客昌乐,聚徒教授。母丧,隐居不出。卒,年五十五。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窭:jù 贫穷。②謇:jiǎn 正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且窭,事母谨甚 孤:幼年死去父亲
B.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 稍:逐渐
C.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 柄:把柄
D.高宗特原义府之罪 原:赦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遂斩汉一将。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①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①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②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义方“仁义”和“忠诚”的一组是( )
A.①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 ②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
B.①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 ②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C.①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②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
D.①辍马载皎妻,身步从之 ②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义方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他饱读诗书,前往京城长安参加明经考试,途中遇到一名徒步赶路的人,了解情况后,就把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震动当时。
B.王义方在朝中不肯走访请托权贵,因此魏征非常器重他,并要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谢绝了。不久魏征去世,为了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王义方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
C.中书侍郎李义府想占有姿色过人的罪囚淳于氏,要大理寺寺丞毕正义将她从监狱里弄出来。高宗皇帝下令重新审理这个案子,王义方上奏请求,但高宗认为他毁辱大臣,言词不谦逊,把王义方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
D.王义方担任洹水县县丞时,好友张亮的侄子张皎临死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自己的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张皎死后,王义方按照张皎的遗言,把他安葬在家乡原武,并在坟前祭告,最后将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4分,共12分)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二)古诗鉴赏(5+5+6=16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野老歌
张 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5分)


(2) 本诗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引壶觞以自酌, 。
(2)、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5)、千岩万转路不定, 。
(6)、卧龙跃马终黄土, 。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4分)
游子吟
和 谷
到省城工作之后,有了妻室儿女,便很少能回故乡看看。每当我触到“乡情”的字眼,就不禁默吟“慈母手中线”的诗句,久久地陷入思念的意绪中。
渭河北岸的故乡,土地瘠薄,人们生活一向很是简朴。记得童年的时候,是不曾披过一件“洋布”的,自春到冬,总穿着一身母亲织的土布。上小学时的书包,也是红蓝网格的粗布做的,却孕育了我童年的梦。
一到秋天,队上分了棉花,多半是因受旱未绽的棉桃。阴雨天,就和母亲在土窑里剥棉桃,撕开来晾干。遇赶集的日子,我牵着母亲的衣襟,背着大包袱到弹花店去。弹花是不收加工费的,带走花絮,留下花籽即可。而花籽是可以榨油的。
归来,折一支高粱秸,就着青石炕沿,撕开一片片花絮铺了,卷在高粱秸上,滚几下,就成了一个圆筒。这种玩活,我是乐于干的,而且很在行。那一片片洁白的棉絮,薄得像鸟儿的羽翼,又使我时时想到天上的云朵。
母亲则搬了纺车来,给弦上涂了蜡,给锭子抹了油,便盘腿吱咛咛地纺起线来。左手指那么轻巧地绕动了纺车,右手捏着我卷好的花筒,直侧着身子扯到背后去,又回一下纺车轮,将抽开的细丝缠在旋动的锭子上。线穗渐渐胖,花筒渐渐瘦了。节奏和音响是那么单调,在我听来,却似乎是世界上最好听最深情的音乐。
尔后,择个响晴天,母亲又将线穗穿上轴儿,在窑院里立成一排,牵住各自的头绪,合成了线团。再浆洗过,梳理匀称,一丝一缕地绕到织布机上去。
于是,母亲便坐在了织布机前,抛着梭子,踏着脚板,经经纬纬地交织着生活的希冀。灯下,窗前,百八十天才能织得完它。而我,这阵儿是帮不上母亲一点忙的。我觉得母亲为了儿女们,实在是太劳累太疲倦了。
质朴无华的土布,为我遮体御寒,伴我长大成人,给了我温热,给了我母性的力量。那一丝一缕,有如情感的琴弦,交织得太密太密了。
那年冬天,我从陕北旅行归来,途经故乡小住。
离家这么些年了,母亲还是那样,在灯下缝缝补补个没完。见我的棉袄破了一处,硬要我脱了补补。望着母亲显然苍老了的容颜,我有些不肯。她那有点斑白的鬓发,似乎是纺线织布粘上的绒絮,永远也拂不掉了。她脸上织满了皱纹,又像土布似的粗朴。
母亲从那个用了几十年的旧笸篮里拿出针线,还是那么个木片做的线板,抽出一丝线来,穿呀穿的,触到了眼前,却怎么也穿不到针上。
我看母亲扭过身去,抹着泪,我的鼻子也酸楚了。母亲年轻时那纺线织布的利落劲,已经成为往事了。
前些日子,我给母亲买了件棉上衣。寄去了不几天,妹妹写来信说,母亲嫌“洋布”穿上扎眼,还是亲手织的土布好,让给我未过门的弟媳妇穿了。
读信时,我的孩子要我给找条线,说到郊野里去放风筝。我不知找了根什么线,把孩子打发走的,心绪却被线儿牵回了渭河北岸的故乡。
我想,母亲斑白的鬓发,丝丝缕缕,此时也许正飘绕在故乡山塬的风里。也许她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
我信手铺纸挥毫,录了一首久已藏在心底的稔熟的诗,贴于书桌前。这便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82年5月于西安后村
11.文中详细地描述了故乡“土布”制作的过程,作者在文中详细地叙述故乡“土布”的制作过程目的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5分)


12. “我想……也许她(母亲)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请鉴赏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5分)

13. 请谈一谈你对“我看母亲扭过身去,抹着泪,我的鼻子也酸楚了。”这句话的理解。(6分)


14.综合全文文意,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引述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在文中的作用。(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师说:“这次考试,第一名出在普通班,而不是在我们集中了全年级精华的实验班。”同学们听了,对他们震动很大。
B.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C.赴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中国海军的三艘军舰和几十名特种兵,将进行登舰检查、与海盗火力对抗、保障相关海域通行安全等活动。
D.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原貌而不改头换面是无济于事的。
B.王华平在自动柜员机上取款后,退卡时机器突然出现故障,他以为只是机器吞卡,不料15分钟后再查询余额,账户上的4万余元存款已不胫而走!
C.其实阎世铎并不像人们讥讽的那么无能,他不但知道该走几步,而且清楚地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只要抓住了赛制这个核心,其它种种全都不在话下了,可谓眉毛胡子一把抓。
D.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是千篇一律的典型。然而正是那目的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特殊的感受。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①② B.⑤③④⑥②①
C.⑤④③①②⑥ D.④②⑤⑥①③
18.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它们与前后形成内容连贯、句式相同、结构相似的排比。(4分)
轻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
, ;
, 。
……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19.今年12月24日,李敏因患感冒,需要去医院打针,请你以李敏父亲李云林的身份给李敏的班主任刘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要求:语言得体,符合情境,并符合请假条的格式。(4分)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4年十二届雅典残奥会上,游泳运动员、“无臂英雄”何军权独得4块金牌。
“你为什么总是笑容满面?”现场记者这样问他。他回答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笑对人生’更重要了!”
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而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境出现?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
请以“笑对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准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4. C、柄,权利。
5.C 见选修古代散文课文P74
6. A.(B①治理地方的措施。②孝顺.C. ①守信用,②为人正直。D、①表现仁义。②不攀附权贵)
7、D(应该是在原武安葬完张皎,把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并在张亮的坟前祭告后才离去)
8、翻译 (每小题4分,共12分)
(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背对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
(3)、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二)古诗鉴赏(5+5+6=16分)
9.答案: (1) 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农民终年辛苦无粮可食和“输入官仓化为土”对比,另一方面将山中 “老农”和“西江贾客”作对比。(5分)
(2) ①浅近平易(意思对即可。) ②描写农民捐税沉重、受尽剥削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意思对即可。) (5分)
10、填空题 略(6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5.答案:D A项中“他们”的指代作用不明;B项中“不管”改为“尽管”。 C项中“三艘军舰”与后面谓语动词不搭配。
符合请假条的格式,二是李敏的父亲李云林向老师请假,要注意这种情境时的用语得体。参考答案:(4分)

请假条
尊敬的刘老师:
您好!
您的学生李敏因患感冒,需要去医院打针,特向您请假半日。请批准。
此致
敬礼!
李敏家长:李云林
2012年12月24日
翻译:   王义方,是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的人,自幼丧父,家庭非常贫困,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他饱读诗书,性格正直特别。因参加明经考试,前往京城,在路上遇到一个因徒步赶路而疲惫的人,对王义方说:“我的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官,得了病而且很严重,想要前往探视,因徒步赶路十分疲惫不能前往。”王义方同情他,解下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振动当时。不肯走访请托权贵,魏征认为他与一般人不同,准备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谢绝了。不久魏征去世,王义方却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别人问王义方这样做的原因,王义方说:“我先不这样做是不依附权贵,现在这样做是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   王义方一直和刑部尚书张亮友好,张亮犯罪,王义方受牵连被贬到吉安县做县丞。吉安处在蛮夷之间,百姓强硬固执不驯服。王义方招集地方首领,逐渐地挑选了一些学生门徒,为他们开设讲授经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传授清歌短笛合奏的技艺,他们都十分高兴。不久,王义方调任洹水县(今河北魏县)县丞,当时张亮的侄子叫张皎从崖州回来,投靠王义方。张皎快死的时候,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因为张皎妻子年轻,王义方让家奴背着灵柩,自己从马上下来,让张皎的妻子骑着,自己步行跟着。在原武安葬完张皎,把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在张亮的坟前祭告才离去。   显庆元年,王义方升任侍御史。当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掌朝政,有个妇女淳于氏姿色过人,因获罪被囚禁在大理寺,李义府很高兴,委托大理寺寺丞毕正义违法把她弄出监狱。高宗皇帝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新审理淳于氏这个案子,毕正义自缢身亡。王义方认为李义府奸邪害政,将要弹劾上奏,拿这件事问自己的母亲。母亲说:“从前王陵的母亲用剑自杀成就儿子的大义,你能尽忠心成就美名,这是我的心愿,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义方于是上奏皇上说:“皇上设置公卿大夫,想要水火互相救济,宰辅大臣互相帮助,不能独自认为是对的或认为是错的。现在陛下安抚并拥有天下,少数民族及边远地方的人,犯罪了都不能逃避惩罚,何况皇帝身边的奸臣肆意暴虐呢?杀人灭口,这生杀的大权,不由君主发出,却向下移交给奸臣,脚下踩着霜就要想到坚硬的冰块,弥补不能太晚。请求交给有司共同处理毕正义死的情况。”高宗特意要赦免李义府的罪过,认为王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谦逊,把王义方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年终也没有调回来。王义方客居昌乐,就招募学生教学。母亲去世,隐居不出。卒,年五十五。
高二语文月考话题作文“笑对生活”分析及例文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4年十二届雅典残奥会上,游泳运动员、“无臂英雄”何军权独得4块金牌。
“你为什么总是笑容满面?”现场记者这样问他。他回答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笑对人生’更重要了!”
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而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境出现?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
请以“笑对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准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笑对人生”主要考查个体对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思考。
材料中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而“笑对”更多地是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审题可能更多地关注常态下特定的生活场景,但是有不少文章受寓言故事的影响,不是选择现实的或历史的或文学中趋向现实主义的场景,而是用童话的、科幻的、寓言的形式来写,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充分注意特定的场景,扣住人生重要关头的选择发议论或编故事;还有的文章以重大事件(政治、军事、外交等)为文章的核心话题,那么,要把握好“笑对”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可能更是双方对抗的策略,要充分处理好“在紧急关头,出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而必需的权变”。
1、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
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也许生活中有许多波折,但那也是人生中的一道风景。如果大海失去了波折,就没有奔腾的气魄;如果沙漠失去了波折,就没有起伏的壮阔。那么,就让我们把坎坷和挫折作为一支歌,微笑着去歌唱生活的歌谣。
胸怀大志的李白在仕途不顺时,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他面对挫折时爽朗的笑声,一直从唐朝流传至今;博学多才的苏轼在屡遭贬谪时,写下了“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佳句,每一个字中都藏着对生活的微笑。谭嗣同笑对人生,于是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毛泽东笑对人生,于是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的豪迈……
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徘徊在失败的低谷,无论你是在为爱陶醉,还是为恨伤怀。
杜丽,微笑着用坚强唱响生活的歌谣。北京奥运会的第二天,因沉重的压力,她失手了,只拿了第五名。此后的四天里,她努力调整心态,最终获得女子50米步枪金牌,然而人们记住杜丽不单单是因为她的胜利,更是她的坚强,她的生活态度,她用微笑着唱响了生活的歌谣。
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微笑的人并非没有痛苦,他们只是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的人并非没有挫折,他们只是把挫折当作前进的起点。
伊辛巴耶娃,微笑着用信念唱响生活的歌谣。她从小喜欢体操,梦想能成为世界冠军。但随着个子长高,她不得不落寞地离开了体操队,但心里的梦依然燃烧着。她开始将梦想寄托在身高越高优势越大的撑杆跳高上,未来实现这一梦想,她一直努力着。今天的伊辛巴耶娃不仅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而且多次刷新了女子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
微笑,对自己微笑,也对别人微笑;对坎坷挫折微笑,也对生活微笑。当发生误解时,微笑是最好的“调节剂”;当发生摩擦时,微笑是最好的“润滑油”。“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当冰冷的心田与微笑相遇时,我们可以听到善念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当封冻的心灵与微笑相遇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尘封的情感复苏的欣喜。微笑犹如一个奇妙的音符,只要有它,无论是平凡无奇的事物,还是扰人心绪的烦恼,都会变成一首清丽的歌,唱出对生活的热爱,唱出对生命的尊重。
微笑吧!微笑着去唱响生活的歌谣!把每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微笑着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点评】:
文章内容充实,富于诗情和哲理。从李白到苏轼,从杜丽到伊辛巴耶娃都一一提及,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的主题。语句流畅,语言优美,阐述较为深刻。不足之处是文章的结构衔接不够自然,段落间缺乏必要的过渡。
?
2、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
两个在沙漠前行的人,饥渴难耐,他们仅有半瓶水。一个人高兴的说;“我们还有半瓶水”,而另一个人却失望地说;“我们只有半瓶水”。不同的心境,影响了对生活的看法。但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才能挖掘无穷的潜力。
微笑着唱响生活歌谣,他们以苦为乐,之气民族发展的立柱。
一个西北,一个海南,身处异地,却都有相同的信念。埋头钻研,亲身实践,只为新中国有新的武器发展。无怨无悔,躬临田地,只为种出花生大的大米。一个脸上略有沧桑,也许是西北风沙对他的奖赏,一个面部黝黑,是太阳都不舍将温暖抛开。艰苦的日子,辛苦的劳动,他们终有微笑,用小提琴拉起生活的歌谣。
伟哉!邓稼先,艰苦的日子,你用微笑唱响大西北狂风的歌谣!袁隆平,微笑着唱着稻田蛙里的生活歌谣。在旋律奏响时,人生价值已被挖掘。
微笑唱响生活歌谣,他们不畏困难,树人生丰碑。
轮椅为伴,使他们不能像正常人样行动,但轮椅固定的只是他们的肉体,灵魂却早已出壳,行走飞翔于精神宇宙的天堂。将爱心传播,将唤醒青少年觉悟作为己任。李丽,用微笑向社会传递着自己的名片。她没有畏惧困难,而是勇敢地挑战命运,将生命潜力挖掘。霍金,用能动的手指掌控着人生命运,挑战命运,终成《时间简史》。
李丽,霍金虽身有残疾,但微笑着生活,不畏困难,唱响人生之歌谣。倘若没有微笑,李丽是何人,将无人知晓,霍金也只是轮椅的“思想者”罢了。
微笑着唱响生活歌谣,他们逆境不屈,筑诗家之伟作。
被贬黄州,却仍微笑,于是酝酿了《赤壁赋》,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淡然中彰显洒脱,“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在微笑生活中,他成就一代美诗名。“对影成三人”的他微笑着,“仰头大笑出门去”,他不屑一顾的名利权势,我志不得施展,但我可微笑着唱生活歌谣。在歌唱的韵律中,“诗仙”成就。
苏轼,李白微笑着面对逆境,唱响生活歌谣,在举世皆浊的时代,将人生价值体现。
我们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必须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这样才能挖掘自身的潜力,绽放金色的光芒。
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挖掘无尽的潜力!
【点评】: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篇用一则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才能挖掘无穷的潜力”。接着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他们支起民族发展立柱”,“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树人生丰碑”;“ 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筑诗家之伟作”。并运用邓稼先,袁隆平,李丽,霍金,苏轼,李白的事例进行论证。文章层次清晰,论证充分,事例丰富,语言优美,灵活的运用诗句,文字流畅,长短句相结合。总之,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