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科目 初中历史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学校 设计者 联系电话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有工场手工业阶段向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主要讲述了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制造。蒸汽机改良以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取代了之前的人力、畜力和水力,生产效率得到飞快发展。 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飞跃,而且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了一个时代,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等,都与工业革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掌握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及其广泛应用的影响、蒸汽机车的发明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环节相互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历史问题也有了一定的探究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相应的结论,而不是将问题和答案一并教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探究和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由于学生世界近代历史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专业性,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符合现实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四、重点难点1、重点:①蒸汽机的改进和影响;②珍妮机、蒸汽机车和铁路、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2、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策略。采用小组的形式,提示引导学生自学,结合自学,学生小组讨论,自行归纳总结,教师再进行必要的讲解。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蒸汽机》动画视频,凯伊飞梭、珍妮机、火车和轮船等图片,工业革命扩展的地图,相关史料,PPT课件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机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 学生思考问题: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回答:工业革命 让学生明白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是同一时期的,更好地把握时间工业革命的含义 PPT出示: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从手工生产转化为大机器生产的一次大飞跃。是生产技术变革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的过程。 学生理解 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概括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况 PPT出示问题如下: 学生阅读课本,从中自主学习找出PPT所有的问题,以及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材料的作用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PPT显示资料: ①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② (先是学生归纳,后是教师总结讲解) 根据PPT的材料和提示,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原因,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更感兴趣探究工业革命的成果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图片和分析内容) 想一想,在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届博览会上,英国会展出什么科技成果? (学生先总结,教师后以表格的形式归纳) 学生结合课本,总结归纳课本所出现的成果,让学生找出时间、人物及国籍、发明物、意义或者影响等 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让学生区分清楚每一样成果的时间、人物及国籍、发明物等要素,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更好突破本课的重点。PPT展示以下内容: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动态图等,阅读材料,从中直观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的变化和动力机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指示记忆更加深刻,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和应用于生活。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工业革命的扩展方向 用地图的形式来进行工业革命扩展的讲解,学生直观了解,同时也能更加清楚扩展的方向和大洲,锻炼学生的时空观念工业革命的完成 学生回归并阅读课本内容,思考完成的标志 让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本内容,提炼有效知识回答问题,同时教师用图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这两种形式的变化,以及知道工厂制度建立的基本内容工业革命的性质 提出问题: 工业革命是一场怎样的革命? 学生思考讨论,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 通过讨论,学生归纳,教师分析总结,锻炼分析能力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国际关系的变化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材料四: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让学生分别研读材料和分析图片,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图表以及材料的能力,还有提取信息和归纳知识的能力,突破本课的难点启示 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④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回答,自由发表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深化意义九、设计亮点探究式学习体现了课标的学习理念。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图文并茂、视频等激发了学生情感,烘托了课堂的氛围。十、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