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单元知识点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单元知识点整理

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知识点整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卵形状(扁圆形),比(芝麻粒)小,一般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逐渐变成(紫黑色)。
4、刚从蚕卵中孵化出的蚕叫(蚁蚕,黑色,如蚂蚁大小)。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2、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胚)等结构。
3、(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卵白)为卵孵化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黄)为卵孵化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
(胚)发育成小动物。
2-3《蚕长大了》
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食物)。
2、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蚕在结茧前要蜕(4次)皮。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作用是(呼吸)。
5、蚕总共有13个体节,有(8)对足,其中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4)对足,尾部还有对(1)足。
2-4《蚕变了新模样》
1、蚕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一般为(白色或黄色),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一个蚕茧通常是由(一根丝)组成的。
2、蚕蛹(纺锤形),(深褐)色,分(头、胸、腹)三部分,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有胸足和翅的雏形。蚕蛹有生命,一般(不动),受刺激时(会动)。
3、像蚕这样出现蛹这一阶段的动物还有许多,比如(蜜蜂)、(蚂蚁)、(蝴蝶)等。
2-5《茧中钻出了蚕蛾》
1、(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蚕蛾虽然有翅膀,但(不会飞也不用进食)。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叫做(昆虫)。
3、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腹部肥大,翅膀小;雄蛾腹部瘦小,翅膀大,会快速振动)。
4、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2-6《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需要进食的只有(幼虫)形态。蚕从出生到死亡大约为(56天)。
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空气。
2-7《动物的繁殖》
1、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这类动物有(昆虫)、(鱼类)、(鸟类)等。
2、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一般都是用(哺乳)方法喂养小动物。
2-8《动物的一生》
1、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像鸡一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3、像狗那样,胎生、身上有毛、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4、(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都是动物为了生存和繁殖对环境作出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