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选择专项训练(word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选择专项训练(word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青岛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判断、选择专项训练
第一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没有脑的支配和控制,人体还能自由活动。( )
(2)脑的左、右半球主管的区域和功能各有不同。( )
(3)脑上有很多的神经中枢。( )
(4)脑梗偏瘫实际上是大脑相关区域受损伤造成的。( )
2.以下活动不需要脑的控制和支配的是( )A.看书B.听音乐C.天气变化
3.某位小朋友因为剧烈运动后摔倒了,起来后感觉自己看不到东西。如果他伤到脑的话,你觉得他可能伤到了( )A.运动中枢B.视觉中枢C.听觉中枢
4.猜谜语: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打一人体器官( )A.肝脏B.脑C.心脏
5.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它们感受到的刺激最终会传到( )
A.眼B.皮肤C.脑
第二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人的神经系统中只有神经才能传递信息。( )
(2)离开神经系统人也能进行各种动作。( )
(3)运动员通过锻炼能够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 )
(4)如果没有大脑作出分析,人们也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
2.脊髓在我们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内部,与( )相连。A.脑部B.骨骼C.肌肉
第三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不熬夜能保护我们的脑。( )
(2)摔伤头部会对脑造成伤害。(
(3)打哈欠的时候能使肺部扩张。( )
(4)每天保持适度睡眠能让脑得到休息。( )
(5)人的头骨能很好地保护脑部,能使脑不受任何伤害。( )
2.下列行为中不能保护脑的是( )
A.经常食用坚果类的食物B.劳逸结合,一天中进行不同工作C.晚睡早起
3.少年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 )
A.6~7个小时B.8~9个小时C.9~10个小时
4.下面活动中对脑有益的是( )A.大课间跑跑步B.走路看书C.熬夜玩手机
第四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
(2)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不会明显加快。( )
(3)保护心脏,我们应该多吃含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
(4)锻炼身体使心跳加快,对身体有一定的害处。( )
(5)心脏的四个腔是相通的,血液可以随意流动。( )
(6)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
(7)青少年吸烟、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很大的害处。( )
2.人的身体中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A.动脉血管B.静脉血管C.毛细血管
3.以下情况中,心跳最慢的是( )
A.在安静的睡眠中B.课间操以后C.考上了重点初中,高兴地欢呼跳跃的时候
第六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空气。( )
(2)空气中的氮气能保鲜食品。( )
(3)鲸需要浮出水面呼吸,是因为水中没有空气。( )
(4)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 )
(5)氮气是空气中成分最少的气体。( )
2.观察食品包装,包装鼓鼓的原因是里边充满了(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
3.把燃烧的蜡烛放到瓶子里面,一段时间后蜡烛会( )
A.继续燃烧B.忽大忽小的燃烧C.熄灭
4.鲸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水面的原因是( )
A.水下光线暗淡B.鲸鱼需要空气C.游玩嬉戏
第七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植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
(2)火箭发射需要氧气参与燃料的燃烧。( )
(3)炼钢厂需要氧气对铁进精炼。( )
(4)没有氧气,一定不会有燃烧。( )
(5)有氧气瓶的地方要禁止烟火。( )
2.扣在水杯里边的蜡烛燃烧后,水位会上升,这说明( )
A.空气能够被燃烧 B.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 C.空气能缩小
3.水中的小鱼时时刻刻都在张嘴,它是在( )A.喝水B.吃东西C.呼吸水中的氧气
4.如图是工人师傅气割时使用的两种气体,说明( )
A.空气能够被燃烧B.氧气支持燃烧C.没有发现
5.冶金的时候,用鼓风机往高炉里吹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
第八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2)干粉灭火器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
(3)白醋和小苏打反应能产生氧气。( )
(4)干冰就是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 )
6.蔬菜大棚里经常使用一种“气肥”,能增加蔬菜的产量。这种“气肥”的主要成分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
7.课堂上,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然后将气体倒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火焰立即熄灭。根据此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判定 ( )
A.该气体不仅不支持燃烧,而且比空气重B.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该气体是氧气
第九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罩着的蜡烛会越燃越旺。( )
(2)燃烧会危害人类的生活,百害而无一利。( )
(3)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2.将燃烧的火柴放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火柴会( )
A.熄灭B.燃烧更旺C.没有变化
3.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
第十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高层发生火灾要坐电梯逃生。( )
(2)着火时,浓烟往上方流动。( )
(3)隔离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
(4)发现火势很大的时候,要拨打119报警电话。( )
发生火灾的时候,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匍匐逃生B.跑向高的楼层C.拨打报警电话
3.使用打火机给铁丝加热后,铁丝不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氧气B.没有达到燃点C.铁丝不能燃烧
4.消防员救火时喷水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温
第十一课
1.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在“( )”里打“×”、
(1)植被多的地方空气比较清新。( )
(2)工厂周围的空气容易受到污染。( )
(3)燃烧秸秆能净化空气。( )
(4)污染的空气能让人患疾病。( )
2下列做法中,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是( )A开车出行B室外燃烧烟煤C植树造林
3.路边的植物不会( )A.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B.减少噪音C.排放污染物
第十二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所有的星星都能用肉眼看到。( )
(2)观星箱的位置每天要变化一下。( )
(3)地球上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到星星。( )
2.下面天体的星等最小的是( )A.织女星B.牛郎星C.北极星
3.观测星空的最佳时间是( )A.阴天的晚上B.晴天的晚上C.没有限制
第十三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利用北极星能分辨方向。( )
(2)狮子座是春季北天上一个标志性的星座。( )
(3)星座的组成形状固定不变。( )
(4)找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极星。( )
2.下面关于星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星座名称无实际意义,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
B.星座实际是几颗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
C.从太空中任意位置看到的星座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形状相同
3.北斗七星所在的星座是( )A.小熊座B.大熊座C.仙后座
4.晴朗无月的夜晚,满天繁星,每一个小亮点大都是( )
A.行星B.恒星C.各种星际物质
5.如果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 )来辨认方向。
A.月球B.北极星C.金星
第十四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星座的位置是一成不变的。( )
(2)织女星位于天鹰座上。( )
(3)使用观星箱观测星座能观察到星座的位置变化。( )
(4)观测星座的时候需要每隔几天记录一次。( )
第十五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断电后,电磁起重机就不能吊起重物。( )
(2)电磁铁的金属芯可以换成金属铝。( )
(3)根据推理类比,可以发现电磁铁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 )
(4)电磁铁应用很广泛,比如话筒。( )
第十六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使用圆形金属制作的电磁铁没有磁极。( )
(2)小磁针靠近电磁铁的任何一端都被吸引。( )
(3)电磁铁的两极可以改变。( )
(4)电磁铁通电后就能吸引铜币。( )
2.下列与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无关的是( )
A.电池正负接法B.线圈数多少C.线圈缠绕方向
3.电磁铁和磁铁相比,其优点是( )A.有磁性B.有两极C.有两极且可以改变
第十七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电池的数目越多,电磁力就越大。( )
(2)相同匝数的线圈缠绕方向不同,电磁力大小也不一样。( )
(3)收音机里边也有电磁铁。( )
2.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电磁铁,他先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后,再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此时的电磁铁( )
A.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不变 B.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改变
C.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也不变
3以下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是( )
A增加电池数量B增加线圈匝数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第十八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生长。( )
(2)植物制造的养料能为我们提供食物。( )
(3)维生素遇碘会变蓝。( )
(4)植物制造的养料可以有效地促进植物的生长。( )
2.给土豆片滴一滴碘液后,它的颜色将( )A.变为黄褐色B.变为蓝色C.没有变化
3.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 )获得。
A.叶片气孔吸收B.根系吸收C.阳光照射
4.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部位是( )A.根系B.果实C.叶片
第十九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X”。
(1)鲨鱼生活在海洋之中。( )
(2)松鼠喜欢挖洞,生活在地下洞穴。( )
(3)森林中有许多的小动物。(
(4)热带雨林中生物种类繁多,因为那里水分充足食物丰富。( )
2.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因为鱼的栖息地能为它提供( )
A.温度B.适宜的温度、水分、食物等C.光照
3.我国明确表示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沙漠腹地几乎没有生物生存,主要原因是( )
A.缺少阳光 B.缺少适宜的温度C.缺少水分和食物
第二十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都很重要。( )
(2)食物链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食物。( )
(3)加强立法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
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C.不随意引进外来物种D.建立自然保护区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第二十一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馒头被蒸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 )
(2)打开的啤酒会有气泡冒出来,这是一种新物质。( )
(3)爆炸产生的烟尘中,存在很多新物质。( )
(4)大豆被榨油后就产生了新物质。( )
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燃放烟花B.盐溶于水C.燃煤发电
3.冬天把开水倒入杯中会产生“白色的雾”,这( )
A.是新物质B.不是新物质C.无法判断
第二十二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放在干燥环境中的铁制品绝对不会生锈的。( )
(2)金属铜放置时间久了也会生锈。( )
(3)远洋的货轮生锈速度更快。( )
(4)铁锈比铁更加坚硬。( )
(5)可以使用金属材质制成的容器盛放食盐。( )
2.在下列环境中铁制品容易生锈的是( )
A.干燥的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
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
A.液面下的部分铁钉
B.空气中的部分水
C.液面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
第二十三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泡到油脂中的铁钉不会生锈。( )
(2)室外的煤气管道没有采用防锈技术。( )
(3)有些金属部件经过高温加热后会起到防锈的效果。( )
(4)刀具涂油无法防锈。( )
2.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烤瓷的目的是( )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杀毒
3.铁质的切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主要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
4下列措施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的是(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D保持干燥
第二十四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房间里都会设计电路设施保障人们使用电力。( )
(2)建造房屋的时候不需要考虑房屋的结构问题。( )
(3)桥梁涵洞也包括很多系统。( )
(4)太阳能的保温水箱能起到保温的效果。( )
2.楼房都有( )系统,能保证楼房在冬季的室内温度。
A.供水系统B.供暖系统C.供电系统
3.小明使用的智能手机主要通过( )操作手机。A.电池B.数据线C.手机操控系统
4.现代楼房很多是飘窗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考虑室内( )A.保暖B.采光C.用电
第二十五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创意作品都是自己随便制作的。( )
(2)创意作品最后要进行展示和验证。( )
(3)好的创意作品都能制作出来。( )
(4)所有的创意作品必须能解决一些问题。( )
2.创意作品制作过程要注意( )安全。A.工具使用B.方案设计C.问题提出
3.可以采用( )等手段展示自己的作品。A.绘画B.语言描述C.摄影、摄像
4.完善自己的创意作品的最好方式是( )A.作品展示B.作品改进C.作品设计
第二十六课
1.在正确说法后面的“( )”里打“√”,在错误说法后面的“( )”里打“×”。
(1)照明拖鞋不用电池就能发光。( )
(2)照明拖鞋里面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
(3)创意作品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 )
(4)很多创意作品的目的都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2.照明拖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穿着舒适B.光线强烈C.晚上光线差
3.要想实现照明拖鞋照明延时,我们需要给它加装一个( )
A.灯泡B.导线C.延时开关
实验四: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实验目的】研究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砖块、木条、纸条。
方法一:
用坩埚钳夹住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让其燃烧,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砖块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的物体必须是可燃物。
方法二:
两只手各拿一个夹子、分别夹住木条、长纸条。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纸条遇到火焰便燃烧起来。木条放在火焰上,过一会后才燃烧起来。
3结论:纸条很快被点燃,木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点燃。
方法三:
1.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3.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结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