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夺冠金卷B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夺冠金卷B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夺冠金卷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计17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按内容分为“ ”“ ”“ ”三
部分。(计4分)
2.春节的习俗有 、 、 等,与之相关的诗句是:
, 。(计5分)
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 》、《 》等。(计4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计4分)
A.《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的是王熙凤;“闲静 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写的是林黛玉。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C.“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茶毒。
二、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计3分)
A.惆怅 心平气和 荒无人烟 迫不及待
B.责任 见微知著 绕有趣味 司空见惯
C.盲人 声临其境 一拥而入 截然不同
D.领域 不可思义 翻箱到柜 五湖四海
三、请从括号里所给的词语中选出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计4分)
1.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 (僻静 清静 安静)的小屋里。
2.于是,我就接着“折腾”, (陆续 持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3.他们 (必须 必需)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 (焕然一新 万象更新) 的气象。
四、把下面画横线的部分概括成一个恰当的成语。(计3分)
1.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 )
2.稚嫩的我心神极为不安地跨进校门,穿过走廊,来到教室。 ( )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办法,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 )
五、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计3分)
A. 能否用心观察,能否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学生们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C.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D.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六、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填在横线上。(计3分)
①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②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③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④他说道:“这样好!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⑤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⑥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正确顺序是:
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计4分)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 ;
, 。
八、读材料,体会言外之意。(计3分)
一位年轻的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著名的音乐大师请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年轻的作曲家问:“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 ”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这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大师的言外之意是:
九、读句子,完成练习,(计9分)
1.过去的目子如轻烟,被傲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醉手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 , ,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时间的 ,表现出了作者对 (计4分)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井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 给以上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计2分)
(2) 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 ;
二是 。(计3分)
十、阅读并答题,(计26分)
(一)学弈 (计8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悔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慢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I.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计4分)
(1) 弈秋,通国之善亦者也。( )
(2)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慢弓缴而射之。( )( )
(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计1分)
A.使\弈秋\悔二人\弈 B.使\弈秋\悔\二人弈 C. 使弈秋\悔\二人\弈
3.短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
告诉我们 的道理。(计3分)
(二)种瓜小明 (计18分)
韩静建
①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人。春天,孩子找来了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②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脚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熏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③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④我播种希望,收获了失望;我渴望甜香, 得到了普涩。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 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肯蛙皮的纺锤。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辛,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 也许是的。
⑤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罢 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失败使后人变聪明。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 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香四溢的花园。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
⑥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吩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⑦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
⑧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是不是
1.第③自然段和第⑦自然段为什么要独句成段 (计4分)
2.第⑤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个反问句,将它改为陈述句应当如何表述 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计3分)
3.第②自然段中画“ ” 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计4分)
4.最后一自然段中说“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这句话包含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计3分)
5.在生活中,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肯定有过不少的收获,是喜悦、是失望还是苦涩 请用一段话写出你付出之后的收获。(50 字以内) (计4分)
十一、作文。(计25分)
题目: 真美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弈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夺冠金卷B
(参考答案)
一、1.诗经 风 雅 颂
2.贴春联 放鞭炮 吃饺子
示例:千门万户瞳疃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美 马克·吐温 百万英镑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4. B
二、A
三、1.僻静 2.陆续 3.必须 万象更新
四、1. 跃跃欲试 2.忐忑不安 3.万不得已
五、C
六、⑤②④⑥①③
七、示例: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落叶在风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
八、作品中有许多抄袭的地方。
九、1.轻烟 薄雾 稍纵即逝 时光流逝的 无奈和惋惜
2. (1):“ 。 , 。 ” 。
(2) 现在局势严重,我不能离开北京 工作需要我,我坚决不能离开北京
十、(一) 1.(1)的 (2)弈秋的教导 鸿鹄 (3)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
2.B 3.专心致志 心不在焉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二) 1.第③自然段与第⑦自然段独句成段,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③自然段,上文作者一直强调自己的期盼,“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而最终结出的“却是几个苦瓜”,这就为下文的“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作了充分的铺垫。第⑦自然段,作者由品尝苦瓜的苦而联想到“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者就有了力量”,于是,由今年种苦瓜而准备在明年种甜瓜。
2.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很有根据。“这” 指“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
3.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小黄花的绽放姿态;表达了作者喜悦、激动与期盼的感情。
4.不浪费光阴,不虚度年华,在有限的生命中抓紧时间,努力奋斗,使人生丰富而充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