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燃烧与灭火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重点难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具学具 500 mL烧杯,100 mL烧杯, 热水、白磷、红磷、酒精(70%)、面粉、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蜡烛,烧杯、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新课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动画,大家感觉火是无情的,但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化。在日常生活中,火也为人们带来了幸福。我们第七单元就给大家介绍“燃料及其利用”。[设问]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 火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学生讨论交流]燃烧可以被用来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取暖、烘干衣物等,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大家看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怎样能使烧杯底部的白磷也燃烧呢 交流:(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1.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因此,铜片上的白磷能被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以上,仅靠热水加热是很难达到的。这二者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2.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的存在。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评价]非常好,那么到底什么是燃烧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1)可燃物 2. 条件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教师补充]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 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个条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同学们面前都有已经准备好的蜡烛和烧杯等一些用品,请你们用蜡烛和烧杯自己设汁一个实验方案,来探讨一下“灭火的原理”。[板书]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 [评价]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家的一个优点,希望以后学习过程中,能够继续保持。 [讲解]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如果破坏了某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燃烧反应停止,也就是说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灭火的原理都是从燃烧的条件出发。 [板书] 清除可燃物 3.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设问]那么,在生活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灭火的实例,它们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呢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第二课时 [过渡]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所以,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些图标,同学们讨论讨论,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添 加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答案](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设问]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 [回答]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等。 [设问]为什么在这些场合容易出现呢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教材P128实验做实验,用投影打出实验装置。[投影]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延伸]通过这个小实验,哪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厂等场所会出现一些图标。 [回答]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过渡]所以,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板书]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添 加
[设问]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场所应该加贴一些防火图标呢 [学生讨论] [小结]这节课,我们针对燃烧的条件,学习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且注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
预习作业设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问 题探 讨
反思与感 悟
教 案 设 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