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 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⑵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⑶学会化学方程式的读法。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课堂回顾和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初中化学中各种化学反应的表示形式。⑵通过讨论、交流与引导,培养学生对于宏观与微观世界,物质的质和量有更新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形成新的化学知识观察点,增强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持续、自觉能力。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及意义。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时间安排 一课时
课后小结 本节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感觉枯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多动脑筋,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教学效果更好。
备注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关键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2、为什么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计算以下粒子的相对质量 3CO 2HO 5KMnO Fe (SO) 回顾以前的相关知识点,并动笔练习。 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热身,保证一开始上课便能及时进入好的学习状态。
[课堂阅读]阅读教材P93-P94,了解下列重点知识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阅读,思考,讨论,感受。 通过课堂阅读和思考,以及同学间的交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讲解]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原则。(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O2HO为例)。①宏观读:(物质读)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读(粒子个数比读):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③质量关系读(质量比读):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当堂背诵,强化记忆 先进行强化记忆,再配合练习巩固。
[课堂练习] C+ OC O 的读法 课堂练习 巩固知识点
[讲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3、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对照教师的答案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理解的不够到位的地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师点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从“质”上看,它表示了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各是什么。②从“量”上看,它表示了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量的关系。即:a.粒子个数比关系 b.质量比关系 c.质量守恒关系。 学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使得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记忆更有层次,理解更有深度。
[课堂练习] 2CO+ O2C O的读法 学生练习。 最后进行课堂练习,使一些掌握不好的同学有机会重新掌握。
【课堂总结】1,化学方程式的作用及表示形式。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①宏观读法:物质间的反应。②微观读法:粒子间的反应。③质量关系读法: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 回顾,反思。 巩固知识点。
【布置练习】练习册相关部分 练习 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①宏观读法: 物质间的反应。
②微观读法:粒子间的反应。
③质量关系读法: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