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体的浮与沉》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掌握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具体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的探究与交流,寻找并发现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具体方法。通过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根据浮力有关知识,判断物体的浮沉。知道并学会用物理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例如,通过运用控制变量分析物体上浮与下沉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活动与实践研究的进程中,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思考物理问题的研究积极性。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生活、科学研究、军事以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一、新课引入通过潜水艇引入新课,通过潜水艇在水中既能浮也能沉提出疑问: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1)不同物体浸没在水,松手后物体的运动情况。苹果、梨子:上浮→漂浮鸡蛋:下沉→沉底装有适量水的的玻璃瓶:悬浮二、新课讲授1、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提出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进行猜想:物体的浮沉可能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关实验一:怎样使浮在水面的空瓶沉下去?改变玻璃瓶中的配重(往瓶中加水)——————改变重力实验二:怎样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改变液体的密度(往水中加盐)——————改变液体的密度实验三:怎样使沉在水底的铁盖子浮起来?改变铁盖子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铁盖子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结实验二和三:即为改变浮力(F浮=ρ液gv排)总结实验一、二和三可得:物体的浮沉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关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相比当F浮>G物时,上浮→漂浮F浮=G物当F浮=G物时,悬浮;当F浮<G物时,下沉→沉底漂浮和悬浮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处于平衡状态(静止)F浮 = G不同点:漂浮时物体部分浸入液体(V排 悬浮时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V排 = V物)2、浮沉条件的应用(1)教师演示潜水艇装置浮沉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下潜、上浮、悬浮的(2)打捞沉船(浮筒法)通过改变___________实现上浮。(3)孔明灯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上升和下降的(4)热气球和飞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来上升和下降的(5) 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把好种子和坏种子的______不同而分开。(6)钢铁轮船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漂浮在水面的.在同学回答问题前,教师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发现最终沉底,接下来请同学们想办法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演示。这位同学将橡皮泥捏成了碗装,并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橡皮泥真的漂浮在水面上,全班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7)轮船上的货物增加时,浮力______,轮船排开水的体积_____。轮船由长江进入大海,浮力______, 轮船排开水的体积_____。引导同学利用轮船是用漂浮条件工作的,故F浮=G物,又由于F浮=ρ液gv排————介绍密度计——利用漂浮条件工作密度计上部的刻度比下部的刻度_____.根据浮力与重力的关系、物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能否推出另一简便比较物体浮与沉的方法?根据液体与物体的密度大小直接判断物体的浮与沉:当ρ物<ρ液时,漂浮;当ρ物=ρ液时,悬浮;当ρ物>ρ液时,沉底;三、巩固练习 自我提升1、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到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溢出水重0.3N,则物体将( )A.上浮 B.漂浮 C.下沉 D.悬浮2、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则( )A.船受到的浮力变小,船体下沉一些B.船受到的浮力变大,船体上浮一些C.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D.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四、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