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建立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2)了解密度公式及其单位、知道单位的写法、读法及 g/cm3 和 kg/m 3 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3)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揭示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与分析、总结与归纳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与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寻找规律,建立密度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展台、托盘天平和砝码、铁块、铝块、塑料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怎样区分颜色相同、体积相同的金属?2、怎样区分颜色相同、体积不同的金属?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猜想(2)设计实验:选取体积不同的两个铁块、两个铝块、两个塑料块(6cm3、8cm3),用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然后计算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3)器材(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测量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铝块1铝块2塑料块1塑料块2(5)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3、单位:国际单位:kg/m 3 常用单位:g/cm 34、单位换算1 kg/m3= g/cm3;1g/cm3=_________kg/m3练习:582kg/m3=_________g /cm3 5g/cm3=_________kg/m35、让学生看课本一些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值,要求学生会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引导学生阅读表中列出的各种物质的密度值。对于那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形成一些具体的认识。例如金比铜的密度大、铜比铁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记住水的密度等。6、物理意义(三)归纳小结三、课堂巩固练习1、一块铁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铁块的密度是多大?2、某金属的质量为8.9kg,体积为1dm3,它的密度是多大?3、一杯水和一桶水,哪个 密度大?( )4、一块砖的密度是1.5 g/ cm3,把它平分成两 块,每块的密度应是多大? ( )A、0.75 g / cm3 B、1.5g/ cm3 C、3g/ cm35、测得一个木块的质量是10.8g ,体积是, 24cm3,木块的密度是多大?四、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