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语文作文素材(刘畊宏+神舟十三归来+东方航空遇难救援+感动中国典型人物事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时事热点语文作文素材(刘畊宏+神舟十三归来+东方航空遇难救援+感动中国典型人物事迹)

资源简介

时事热点素材
刘畊宏:2000万粉丝等他“批作业”
刘畊宏的爆火,不仅一扫疫情期间封闭压抑的阴霾,更让全民健身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儿逐渐成为可能。从毽子操到龙拳,一个个健身动作的出圈,完美诠释的体育运动、强健体魄、调节身心的磨砺,在与刘畊宏一家手舞足蹈、汗流浃背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又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早在100多年前,青年毛泽东就曾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强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00多年后的今天,体育强国更是当今时代日益出行的主题。幸运的是,在刘耕宏的直播间里,我们看到了越自律越健康的魅力,并为其感染身体力行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是越运动越健康,越幸福,越强大。
适用主题:体育强国、全民健身、自律、健康
这几天,艺人刘畊宏“翻红”,粉丝数量迅速增长,超过2000万。
这位年近五十的男艺人,居住在上海,因为疫情期间带着他的妻子,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教人健身,一炮而红。
刘畊宏有着演员、歌手、健身教练三重身份。早年间他和周杰伦都签在吴宗宪的公司旗下,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此后,随着周杰伦的走红,刘畊宏在大众眼中的身份是“周杰伦好友”,但自己与“红”一直无缘。
去年,刘畊宏和妻子尝试直播带货,但成绩依然平平。去年底,刘畊宏一家定居上海,为事业全力冲刺做好准备。一个多月前,两人在网络直播燃脂健身操。从带货直播到直播健身,刘畊宏选择了自己坚持了30年并擅长的赛道,重新出发!
走红这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运气。但这一切的根基,其实跟长期的深耕专业分不开。在刘畊宏的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除了工作之外,最多的就是健身。今天,他终于成功逆袭。
素材解读:
(一)“时势造英雄”。居家实在太闷,大家急需一个精力出口和一个共同社交话题。刘畊宏本身就身处上海,对于众多居家的市民来说,有着太多的“共情体验”。
病毒虎视眈眈之下,健康太重要了。更好的营养,更多的锻炼,更强壮的体魄,总是好的。我们非常需要这种积极的生活因素,来抵消疫情下的各种消极体验,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
成为“刘畊宏女孩”,有多少燃脂效果,不是最重要的。跟着刘畊宏跳操,让大家自我感觉很棒,让大家感觉到积极向上,相信回归正常的日子就快来了,这段特殊的日子没有虚度。
让“刘畊宏”火起来的不是别的,正是大家想要变得更健康、更自律的正念。
(二)刘畊宏这一次的直播翻红,有着天时地利,更多是他30年坚持健身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普遍浮躁的年代,这样的坚持,对于每个想要找到自己是谁的人,或许都有借鉴。
选准自己擅长并能持续输出的赛道,抓住意外的时机,这是刘畊宏此次出圈很重要的原因。对于“刘畊宏女孩”们来说,除了能收获到运动的快乐、健康的身心,也许还能得到对热爱的事保持坚持的一份内心安定。
神十三归来:拥抱浩瀚太空,逐梦新的征程
2300年前,屈原就在天文之中发出“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的感叹,追问宇宙的奥秘。1800年前,张衡发明浑天仪,巧夺天工,触摸新宿万象。66年前,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的逐梦九天之旅拉开了帷幕。66年风云岁月,从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到首次实现太空漫步,从“嫦娥”登月到“天宫”揽胜,从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到在太空过春节……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这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我们自信,执着又担当的大国风范。星辰无声,但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响彻太空。
4月16日上午,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顺利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人物事例】
程志刚:他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国人探索宇宙的一大步
【适用主题】为事业奋斗终身、勇于攀登、为国争光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他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被誉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可谁也不知道当时突发的惊险,当翟志刚等人费尽周折打开船门
时,轨道舱却传来刺耳的火警报警声,在生死未卜的风险压力下,程志刚临危不惧,举起刘伯明递来的红旗,"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起来。"
王亚平“摘星星”回来了:
【适用主题】爱国敬业、追求梦想、拼搏坚持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凭借强健的体魄和稳定的学习成绩入选飞行员招生,走出农村,开启了飞天梦想。他在空军作战部队一待就是九年,参与过汶川大地震救灾等等重大任务。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王亚平凝视着火箭升空的尾焰,首次萌生了想要成为航天员的念头。从天空到太空,是对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加倍考验,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要承受八公斤的重力加速度,面部扭曲、呼吸困难,甚至连眼泪都被转了出来。而在出舱运动的水下训练里,还要穿戴240多件的装备入水,长达四小时不间断训练。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了,王亚平终于圆了自己的航天梦。而在去年10月,他要搭乘神舟13号再度起航。这一回,他不仅是为孩子摘星星的妈妈,更是为无数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的老师。能上九天揽明月,能入云端颂华章,能于危难济苍生,这是新时代女性的力量。
中国航天精神
1、载人航天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3、"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4、载人航天精神:热爱祖国、勇于登攀、科学求实、同舟共济、淡泊名利。
名句积累: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脚印”。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生死与共:来自东航空难救援现场的感动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发生后消防、医疗、电力、通讯、军队……一场牵动全国的大救援启动,连日来当地民众纷纷主动伸出援手全力为搜救工作提供支持。他们的善良和团结令人备受触动!
店主遮挡付款码,“只想尽一点心意”
23日,5名军人到藤县当地粉店吃早餐老板娘坚决表示不肯收钱还叫上丈夫一起帮忙遮挡店内收款二维码,兵哥哥假装喝水,支走了老板娘丈夫随后快速扫码结账,店员不收消防员钱“从我工资里扣!”一名超市店员看到消防员来买东西坚决不收钱双方互相推让了半天消防员只好先付了一半钱离开第二天消防员又托人将未付的钱送到了店里。
他们第一个报警“每个人都在为救援狂奔”
事故发生时,广西移动网络技术员李晨宾和同事邝建军正在附近工作。他们赶到现场后迅速报警,并在警察等救援人员到达时负责带路和帮助疏散群众消息上报后他们又组织,把近400斤的通信应急机柜肩挑手扛地从3公里外运到现场“很着急,每个人都是狂奔的”“看到他们(救援人员)一批批到来
我们悬着的心每次就放下一点点”。
村民自发组织车队运送人员和物资
“只要能为救援尽一份力,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因为山路崎岖狭窄,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摩托车队,免费搭载救援人员“蚂蚁搬家”式运送救援所需物资来回穿梭,风雨无阻。
小伙捐4000斤沃柑“能帮就帮一些”
藤县小伙刘业华,将自己购买的4000斤沃柑用卡车送到了救援指挥中心。这些沃柑价值近万元,前一晚,他还捐赠了150箱矿泉水。刘业华说:“发生了事故,心里特别难受,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淳朴善良的中国人,永远守望相助,永远生死与共。
“感动中国”20年:我们究竟被什么感动
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中国》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忠实记录着无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也记录着社会变迁的铿锵足音。其中折射出的中国精神力量,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感动中国》打动人心,因为我们爱其中的中国精神。
展现中国的精神风貌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第一位,是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与祖国同心同向,是无数感动中国人物共同的底色,也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的彭士禄;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努力为国争光,被称为“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展现中国人的自强不息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中国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坚强、自信、乐观的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用真实塑造中国精神
“寻找好人”是《感动中国》的初心,梳理过往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感动中国》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推出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
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我们眼里,这些活生生的人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伟大时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2021年春天,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来到内地,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