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教学目标运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制作简易的密度计;学习领会技术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难点: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技术设计的优化。三、教法和学法指导教 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学法指导:理解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改进。实验器材吸管(粗)、吸管(细),细铁丝或小铁钉若干,油画笔,刻度尺,色拉油、雪碧、酱油若干,蜡,大小烧杯若干,量筒,天平,面纸若干。教学过程自主学习漂浮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由液体的密度决定的。标注简易密度计的刻度:h=ρ水H/ρ液引导分析:(1)未知液体中密度计的深度h与液体密度ρ液成 。(2)图像分析:密度计刻度值由上而下逐渐 ,刻度线分布 。合作实践制作密度计问题1:如何使细管直立在液体中?2、标注刻度问题2:如何快速科学标出刻度?标出的刻度线分布有啥特点?(介绍标注刻度线的方法,插入水中,标注H,根据公式计算标注其他相应刻度线。)3、检测误差烧杯质量m1/g 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V/cm3 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2/g 盐水密度 ρ/(g·cm—3) 浸入盐水的深度h/cm 估测的盐水 密度 ρ/(g·cm—3)问题3:如何运用已学知识检测所标刻度的误差?4、用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测量雪碧、色拉油、酱油的密度。雪碧的 色拉油 酱油浸入的深度h/cm 密度 ρ/(g·cm—3) 浸入的深度h/cm 密度 ρ/(g·cm—3) 浸入的深度h/cm 密度 ρ/(g·cm—3)(三)反思优化问题4:如果密度计接触容器底部而无法测量,该怎么办?如果刻度线分布太密,如何增大间距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1、如果密度计接触容器底无法测量,改进的方法是 ?2、如右图,刻度线间距△h的表达式: ;若密度计刻度线分布过密,改进方法:可以选用更 的吸管。小结:本节课综合实践活动,你的收获是什么?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七、板书设计:制作简易的密度计(△h) (上疏下密) (向下刻度值增大) (减小横截面积) (增大质量或重力) (漂浮,F浮=G) (h=ρ水H/ρ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