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情境导入
巴斯德的实验给了你什么启发?
巴斯德的 实验结论是什么?
初步探究——感知微生物
1.牛肉汤和清水,
编号A1和A2。
2.牛肉汤, 编号B1、B2、B3、B4,分别放置于
办公室、操场、食堂、卫生间。
3.未清洗过的食指、硬币和用肥皂清洗过的同一根食指、同一枚硬币,编号C1、C2、C3、C4。
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全部提前一周放置在教室温暖的窗台上
一周之后,香喷喷的肉汤为什么会变臭呢?
1.肉汤为什么会变臭呢?
(1)肉汤变臭了,是谁在作怪?
(2)肉汤上漂浮着的是什么?
(3)它们来自哪里?
(4)开始两天为什么看不到?
(5)后来为什么越来越大呢?
微生物
微生物菌落
空气
个体微小,肉眼看不到
繁殖后数量增多
概念生成: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 ,结构简单的生物。
微小
2、为什么不同地方的肉汤都臭了?
食堂 B3
办公室 B1
操场 B2
卫生间B4
概念生成: 微生物分
布 ,几乎无处不在。
广泛
3、清水为什么没有变臭?
(1)同样处理清水和牛肉汤,为什么清水没有变臭?
(2)这一组对照的变量是什么?
(3)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没有落到清水里呢?
(4)微生物落到清水里有没有继续生活和繁殖?
(5)这个对照实验说明了什么?
(6)从古至今,埋在地下的动植物和人的尸体,久了会怎样?
(7)为什么骨头不容易分解呢?
(8)有机物被分解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彻底消失了吗?
(9)逆向思维:假如没有了微生物,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概念生成: 微生物必须依靠现成的 生活,
在生物圈中作为分解者的作用不可替代。
有机物
思维拓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肉汤不臭吗?你家的新鲜食品怎样保存才更好呢?
深入探究——细菌的“秘密”
自学教材97-98,在导学案上构建本节课的整体框架。
细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双歧杆菌
霍乱弧菌
大肠杆菌
螺旋菌
乳酸杆菌
球形
杆形
螺旋形
秘密1.细菌的形态
1
2
3
4
5
6
秘密2.细菌的结构
荚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 核
鞭 毛
材料一
塑料泡沫板
各色超轻黏土
彩色皱纹纸
毛线等
材料二
透明塑料空心半圆球
各色皱纹纸
餐巾纸等
选择材料,分组制作细菌细胞模型 ,交流成果 。
先想一想,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细菌的什么结构,再动手制作。
材料一
塑料泡沫板
各色超轻黏土
餐巾纸
毛线等
材料二
透明塑料空心半圆球
各色皱纹纸
餐巾纸等
选择材料,分组制作细菌细胞模型 ,交流成果 。
思考:区分动植物细胞与细菌细胞的异同点 ?
秘密3.细菌的营养
腐生(大多)
寄生(少数)
自养(少数)
痢疾杆菌
硫细菌
秘密4.细菌的繁殖
秘密4.细菌的繁殖
算一算:
假如小明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实验结论?有什么启发?
秘密5.与人类的关系
甲烷菌生产甲烷
学以致用 延伸探究
讨论:
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消毒手套和口罩,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细菌
结构
形态
生殖
营养
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
结构
形态
生殖
营养
与人类的关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 核
腐生
寄生
大多有益
分裂
少数有害
球形
螺旋形
杆形
延伸探究:
你能在课下通过探究实验,比较不同肥皂(洗手液)的杀菌效果吗?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