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亲爱的回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亲爱的回声

资源简介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亲爱的回声》,并能用强弱对比表现出回声的感觉。
2、通过对歌曲《亲爱的回声》的学习,能够了解6/8拍节拍的意义,在演唱中表现出6/8拍的韵律感。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力度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歌曲当中回声的效果。
难点:唱准哈啰的不同音调,歌曲结尾分声部的练习,掌握6/8拍节奏的特点运用到歌曲当中。
教学准备:钢琴、歌曲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啊老师想带大家去欣赏一些美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出发吧。谁能告诉老师,刚刚我们一起欣赏的是什么美丽的风景。
生:山谷
师:没错,就是山谷的景色。今天这节课,老师想要和大家一起在山谷里唱歌。
二、新授
1、聆听歌曲
师:先来听一听,想像一下这首歌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境?
生:在山谷中问好,想和回声做朋友。
师:非常好,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们来到了山谷中想和回声对话的情景。
师:(出示歌谱)大家知道哪一部分是回声嘛?生:括号里面的
师:没错,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那老师要来考一考同学们了,回声和原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回答
师:没错,原声强一点,回声就是弱一点
师:音高一样、旋律一样,内容一样。
2、单独练习哈啰的部分
师:那现在大家想像一下我来到了山谷中,你们来做我的回声,好不好?我们试试看(教师唱)生:互动
师:大家想一想山坡都是一样的吗?肯定是有高有低的。那我们的旋律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一起再一次聆听歌曲用手势来比划哈啰的高低
【设计意图】在歌曲教学中,用强、弱两种不同对比的声音来模仿山谷回声的特点,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把歌曲的演唱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掌握八六拍节奏的特点,并运用到歌曲当中。
师:刚刚我们用手势比划了音的高低,下面我们再来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哈啰的地方加上动作。原声的部分呼喊的动作,回声的部分聆听的动作。
师:歌曲听完了,你来说,你觉得情绪怎么样?没错就是欢快的热情的。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歌曲的节拍?思考一下八六拍的强弱规律 生:不知道
师:八六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带着摇曳、摇摆流畅的感觉。
4、 跟琴演唱歌曲
师:没错有的同学已经感受到了。那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把歌曲的第一段一起来唱一唱(弹琴),不要忘记用摇摆、流畅的感觉,身体可以跟着摆起来。
师:有的同学的回声唱的太短促了,记住是一样的。还有强拍要唱出来。
5、跟伴奏演唱歌曲加入动作
师:下面我们跟着伴奏来演唱歌曲,在唱的时候加入老师教大家的动作,左边的同学唱原声,右边的同学唱回声,别的部分一起唱。
师:左边的同学非常好,唱的很热情,右边的同学虽然你唱的是回声但是一样要很热情。我们再来试一遍,这次交换一下,左边的同学唱回声,右边的同学唱原声。这一遍同学们唱的都很棒。
6、学唱二声部的部分
师:大家看一下这首歌曲的结尾的地方是不是有二声部,那我们刚刚唱的都是高声部,下面我们学唱一下歌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配合一下左边四组高声部,右边四组低声部
7、分声部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互动
将全班同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站在左边,一部分站在右边。左边的是高声部,右边低声部。高声部的同学唱原声,低声部的同学唱回声。加入动作。
师:大家表演的真不错,老师忍不住给大家点个赞。
8、拓展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由意大利作曲家拉索,根据回声这一自然现象创作的歌曲《回声》,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9、总结
师:同学们,美好的大自然让我们心旷神怡,而回声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非常奇妙,要是想揭开他们的秘密,就让我们好好学习,以后可以探索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