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5张PPT+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5张PPT+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lo
1.2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汇报人:PPTNEW
学习目标
了解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
熟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重要性(重点)
1
2
3
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难点)
4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社会化?
2、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4、养成亲社会行为应该怎么做?
人的演变过程
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不会说。
拴拴与羊为伴6年的多照片
后来,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经历。一些热心读者为他捐款2万余元,并专程派车将孩子送到聋哑语言康复学校,套在他身上6年的绳套这才真正被解开。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他先是学会了自己吃饭,又学会了简单的穿脱衣服,并且终于开口说话了。
他之前为什么不会人类的语言?后来又为什么掌握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技能?
“羊孩”后话……
只有通过社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
拴拴的变化启示我们融入社会有什么意义?
在社会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6
八年级学生王洁和小伙伴利用周末时间,在小区里组织了“小小英语角”活动。周末的早晨,在小区里带领小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英语。他们在教小学生的同时,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小学生们的英语也进步很快。一段时间下来,王洁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与王洁类似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课堂
生物人
社会人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具备人的品质。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完成了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
新课探究
父母的抚育
同伴的帮助
社会的关爱
老师的教诲
生物的我
父母的抚育
同伴的帮助
教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社会化的途径
知识技能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社会的我
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的结果
生物人
社会化
社会人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6
欣赏:棉花到衣服的完美蜕变!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6
结合视频和图片,说明粮食、学习用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我们的穿离不开
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吃离不开
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行离不开
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住离不开
他人和社会
电影拍摄
电影制作
在影院观看电影
我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6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衣食住行
精神滋养
2、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06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02.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包括一切积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谦让
分享
帮助
他人
关心社
会发展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亲社会行为?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生活有哪些亲社会行为?你能举例说明吗?
关心体谅他
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
同学遇到困难伸出援助之手
跟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天观看新闻联播
为灾区捐款捐物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
实践探究
3.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
06
思考一:如何看待童姓家族的善举?
提示:关爱他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一个小善举,坚持300年:浙江宁波宁海县前童镇的一童姓家族,从清朝时期开始,就在前童镇黄洋市路廊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到童松达这一代,已有300多年。
80多岁的童松达行动不便,大儿媳胡亚丽毅然承担起了烧茶的重任。 “童家人十代烧茶,到我们这里不能断了,乐善好施是我们童家人的传统,这也是我们对祖祖辈辈的承诺。”
思考二:童姓家族的善举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在社会上传播了乐善好施的理念。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了解、服务社会。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0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结合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说说养成“亲社会行为” 有何意义?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
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多角度)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3、为什么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判断对错整天宅在家里,几乎不出门翻越围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通过以上这些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6
我是小林,每个周末,我都会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在十字路口引导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倡导大家文明出行,或者给一 些路人指路。冬天冷,夏天热,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每当我看到行人安全通过并为我竖起大拇指,我心里特别高兴。
学校有志愿者社团,主要的服务场所是地铁。地铁里乘客特别多,像买票、进站、换乘、排队上车都需要引导,保障畅通的秩序。我们做的主要就是这些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技能与方法
走出校门,调查城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并开展“清洁单车,文明骑行”的公益工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获得了新的知识,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要学会谦让,学会分享,热心帮助他人。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中成长
本课小结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是什么(表现)
为什么
怎么做
随堂测试
1.下列行为不符合“亲社会” 要求的有( )
①说话做事随大流
②生活消费看大家
③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④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广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06
2、养成亲社会珩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年见校园的垃圾桶倒了,上前主动把它扶好
②刘新同学将自己的课外辅导书借给班上的同学传阅
③大家积极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
④娜娜同学见张婷同学跳舞,她也学跳舞;过几天,她看见周紫丽同学学唱歌,她又改学唱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62岁兰文顺老人,10年义务照顾村里的五保老人。除了照顾五保村的老人外,对其他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他也照顾到位,被大家公认为“敬老模范”。兰文顺老人的行为( )
①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
②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④是热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4.据某研究机构调查:“59.83%的大学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大学生过于“宅化”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 )
①大学生是社会精英,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社会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脱离社会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③④
D
5.2021年11月25日上午,青岛六中举行了“携手爱心共建暖冬”爱心募捐活动,同学们以募捐的形式奉献爱心,通过捐赠书籍、学习用品、衣服等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为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用大家的力量共同托起孩子学习
生活的希望。
【我分析】
(1)青岛六中师生爱心募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我行动】
(2)为了倡导同学们向青岛六中师生学习,你所在的中学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的要点。
是亲社会行为,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