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城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实践能力监测五年级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实践材料:直筒管1根、小试管1个、钢球1颗、回形针10个、油性橡皮泥1块、不干胶贴纸1条、纸杯1个、餐巾纸1张。实践内容及要求:同学们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装置(如图),用它测量出1个回形针的重力。1.制作装置(1)先在直筒管中倒入约四分之三的水;(2)利用像皮泥给小试管配重,直至小试管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2.配重后的小试管漂浮在水面,此时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A.小试管本身的重力B.小试管与配重橡皮泥的总重力C.配重橡皮泥的重力3.把1颗钢珠放到配重的小试管里,它仍然漂浮在水面,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比未放钢珠时受到的浮力( )。A.大 B.小 C.一样4.借助该装置,测出1个回形针的重力。(不使用其他称重工具,已知1颗钢珠的重力为2克力,用图文的方式记录我的测量方法。我测得1个回形针的重力为。)5.辨一辨:在实验过程中,三名同学把贴纸粘在了不同的位置,小丁把贴纸粘在小试管外侧;小文把贴纸粘在小试管内侧;小天把贴纸粘在直简管的外侧,你支持谁的做法,你的理由是什么?6.如果想用该装置精准地测量出1根大铁钉的重力,你会对该装置进行怎样的改进?为什么这样改进?(最后,请在信息卡上填写相应信息,把水倒掉,整理材料放到塑袋里上交。)上城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科学实践能力监测四年级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实践材料:卡纸1张、发光二极管2个(1个备用)、纽扣电池1个、回形针2个、两脚钉2个、导电胶布1条、剪刀(自备)实践内容及要求:利用提供材料,设计制作能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亮与灭的电路。1.观察纽扣电池(1)纽扣电池的正极是( )。(2)这枚纽扣电池的电压是( )。A.1.5V B.3V C.4.5V2.观察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如右图)有两只“脚”,一只是正极,一只是负极。当正极“脚”连接电池正极,负极“脚”连接电池负极时,它能像小灯泡一样发光。(1)如右图,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脚”是( )。【填“A”或“B】(2)点亮发光二极管和点亮小灯泡的最大不同之处是:3.设计并制作能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亮与灭的电路两脚钉(如图)插入卡纸后,把两只脚向两边掰开,可起固定作用。(1)先在卡纸上画设计图;(2)再按设计进行制作;(3)我的发光二极管( )【填“亮”或“不亮】4.设计一个控制红绿灯的开关,能实现红灯亮时绿灯灭,绿灯亮时红灯灭。用1个回形针、3个两脚钉、1块纸板(下面方框代表纸板),请把你的开关设计图直接画在方框内,画线代表导线,把开关接入电路。最后,请填写信息卡片,把制作好的电路(断开电源)放进塑料袋(要求隔着塑料袋能清晰看见电路元件的连接)里上交。上城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科学实践能力监测三年级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实践材料:U形管1根、小球1个、小木块3块、塑料块1个、纸胶带1条、尺子1根(自备)。实践内容及要求:利用U形管制作“过山车”轨道的开始部分,用小球撞击塑料块,观察并记录塑料块行进的距离。1.要让U形管轨道的坡度大一些,我会选择( )。A. B. C.2.如果只有一个小木块,怎样摆放能增大U形管轨道的坡度,可以画一画。3.小球经过U形管轨道,撞击塑料块后容易滚落到地面,请你想办法减少或避免小球滚落到地面,你的操作方法是:4.关于测量小球撞击塑料块行进距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我不赞同的是( )。A.用纸胶带标记塑料块的起点和终点,方便测量B.在U形管顶端用手捏住小球,松手后让小球自由滚落撞击塑料块C.用眼睛观察塑料块被小球撞击前后的位置,估计出塑料块行进的距离5.进行实验并填写相关信息。6.小球的运动方式是( ),塑料块被撞击后的运动方式是( )。A.滚动 B.滑动 C.不确定最后,请填好信息卡,所有材料一并装入塑料袋上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