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7 牛顿定律之瞬时加速度问题知识梳理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1、刚性绳模型(细钢丝、细线等):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即可产生弹力的物体,它的形变的发生和变化过程历时极短,在物体受力情况改变(如某个力消失)的瞬间,其形变可随之突变为受力情况改变后的状态所要求的数值。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等):此种形变明显,其形变发生改变需时间较长,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可看成是不变。方法技巧:(1)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运动定律);(2)分析当状态变化时(烧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弹簧中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3)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求出瞬时加速度。典例分析例1.如图所示,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相连,然后用细线悬挂而静止,在剪断弹簧的瞬间,求A和B的加速度各为多少?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木块A和B用一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板C上,三者静止于地面,它们的质量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 aA= ,aB= 。例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 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1)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2)若将上图中的细线l1改变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现将l2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跟踪练习2.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B )A.0 B.g C.g D.g巩固练习(作业17)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g B. g C.0 D. g2.如图所示,A、B两小球质量分别为MA 和MB 连在弹簧两端, 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都等于 B. 和0C.和0 D.0和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恒力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次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 = aB B.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C.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υA<υB D.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υA>υB4.物块A1、A2、B1和B2的质量均为m,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B1、B2用轻质弹簧连结,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今突然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和,B1、B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 )A.= 0,= 2mg,F1 = 0,F2 = 2mg B.= mg,= mg,F1 = 0,F2 = 2mgC.= mg,= 2mg,F1 = mg,F2 = mg D.= mg,= mg,F1 = mg,F2 = mg5.如图所示,A、B、C、D、E、F六个小球分别用弹簧、细绳和细杆联结,挂于水平天花板上,若某一瞬间同时在a、b、c处将悬挂的细绳剪断,比较各球下落瞬间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小球都以g的加速度下落B.A球的加速度为2g,B球的加速度为gC. C、D、E、F球的加速度均为gD.E球的加速度大于F球的加速度6.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正上方有一个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将弹簧压缩。当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减小到零。从物块和弹簧接触开始到物块速度减小到零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随下降位移大小x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巩固练习(作业17)答案1.D2.D3.D4.B5.C6.Dx0OCaoxaoxaoxaoxggggx0x0x0x0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