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6 弹力的分析和计算知识梳理一、弹力1.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挤压或拉伸)。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如下:(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3)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可沿着杆也可以不沿着杆。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①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由本身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x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0的差:x=|L-L0|,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L②一般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应根据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注意:一根绳打上死结,如果在死结处施力,绳子变成两根,因此这两根绳子的形变及它们的弹力可能会不同;而绳子打活结时,如绕在光滑滑轮上的绳子,整个绳子上的张力处处相等。二、弹力有无判断弹力的方向总跟形变方向相反,但很多情况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这给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带来困难。可用以下方法解决。1、拆除法:将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从想象中去掉,看研究状态能否保持原态,若不能,则说明无弹力;若能,则说明有弹力。2、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作出物体的受力图,再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弹力。3、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在有些问题中,用“拆除法”和“假设法”均不能作出判断,还可以根据物理的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练习:判断弹力的有无三、弹力方向判定1、对于点与面、面与面接触的情形,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垂直。对于接触面是曲面的情况,要先画出通过接触点的切面,弹力就跟切面垂直。2、对于杆的弹力方向问题,要特别注意不一定沿杆,沿杆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杆与物体接触处情况不易确定时,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来判断。四、弹力的计算弹力是被动力,其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所以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计算,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F合 = 0或F合 = ma求解。常见弹力方向如下:类型 方向 图例接触方式 面与面 垂直公共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点 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轻绳 沿绳指向绳收缩方向轻杆 拉伸时沿杆收缩方向,压缩时沿杆伸长方向当杆的受力较复杂时,杆的弹力方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轻弹簧 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典例分析例1.试分析图中球是否受弹力作用,若受弹力,画出弹力的方向。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根折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一固定一质量为m的球,则当小车静止时和以加速度a向右加速运动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如何 巩固练习(作业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2.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01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0a、Ob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N1,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2和N3,则 ( )3.下图中,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均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则各不相同:若弹簧的质量都可忽略不计,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条弹簧的伸长量,则( )A.L2>L1 B.L4>L3 C.L1>L3 D.L2=L44.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lg/k1 B.m2g/k1C.m1g/k2 D.m2g/k2巩固练习(作业6)答案1.BCD2.A3.D4.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