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直线运动中的图像问题(一) 学案- 2022年初升高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讲 直线运动中的图像问题(一) 学案- 2022年初升高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讲 直线运动中的图像问题(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及在图像中能读到哪些物理量。
2、会用位移—时间图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要点梳理
一、直线运动中的位移-时间(x-t)图象
1.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图象中的一个点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4. X-t图象中的物理信息
(1)斜线的斜率:
物体的速度(运动的快慢)。
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物体的速度
向上的斜线表示物体速度为“正”;
向下的斜线表示物体速度为“负”。
图线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2)x-t图象中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相遇。
(3) 纵截距:开始计时时物体距离坐标原点的距离
(4)横截距:物体出发时的时刻。(延迟:该物体过了几秒后才出发)
(5)判断位移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正方向: 时间轴上方的图像,位移为正
负方向:时间轴下方的图像,位移为负
二. 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x-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等,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x-t图象是一条曲线
【反馈练习】
1、如图所示的运动图象表示小孩在做什么运动?
2.某同学以一定速度沿直线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
3.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s—t图象,试判定:
(1)A、B两个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前3s内A、B的位移各为多少?
(3)哪个物体的速度大?是多少?
4.如图,三条线表示三个物体的运动,则
(1)三个物体同一时刻开始运动的有__ _;(2)三个物体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有__ ___;(3)三个物体运动快慢相同的有___ __。
5.如图所示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则甲物体的运动速度v1=_ _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v2=_ _m/s,t=15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__ __m。
答案
两个小孩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小女孩速度越来越小,小男孩速度越来越大。因为图象的斜率代表速度大小。
B 先匀速走,所以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停留一会位置不变,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再返回家中对应速度反向,所以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
(1)A、B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出发的位置是xA=3m,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出发位置是xB=-2m,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ΔxA=0-XA=-3m ΔxB=3-(-2)=5m
(3)直线倾斜程度越大,则速度越大,所以B速度大。
VB=ΔxB/Δt=1.67m/s
4.(1)甲乙丙丁 (2)乙 丁 (3)甲
解析:同一时刻出发,比较图象起始点对应的横坐标是否相同,由于甲、乙、丙、丁对应的t=0,所以都是从同一时刻开始运动的;同一位置开始运动是比较图象起始点对应的纵坐标是否相同,由于乙、丁对应的s=s0,所以乙、丁都是从同一位置出发的;运动快慢是否相同是比较直线的斜率是否相同,由于只有甲中Ⅰ、Ⅱ、Ⅲ的斜率才相同,所以只有甲中三个物体的运动快慢才相同.
5. 答案为:30,15,225.
据斜率等于速度,则知甲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甲=300/10m/s=30m/s,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乙=150/10m/s=15m/s,
当t=15s时,甲、乙的位移分别为 s甲=450m,s乙=225m,则两物体相距△s=s甲-s乙=225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