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华师大版 七上§ 6.1 火山与地震(2)---地震视频:2022年6月1日四川雅安地震(点击图片可播放)2022年6月1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附近发生6.1级地震,17时02分,该市宝兴县附近发生4.5级地震。四川省境内铁路沿线及部分均有不同程度震感。地震致多地山体滑坡、落石阻断道路。地震造成4人死亡,42人受伤, 14427人受灾。[来源:中国青年网]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四川等地容易发生地震?地震有无预兆?能否预报?地震时怎样有效自救?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让带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去了解真相。一、地震1、地震: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自然现象。视频:什么是地震(点击图片可播放)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2、地震的形成:(1)地球内部力量: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力量使地壳发生变形断裂、错位而造成的;(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可能造成地震,如开山、探矿、过度抽取地下水等。3、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先感觉大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水平)摇晃,两者有一个时间间隔。离震中越近情况越严重。视频:地震远近判断(点击图片可播放)4、地震的危害:(1)破坏性的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或崩落,大地褶皱断裂,地面隆起或塌陷。(2)海底地震会引起海啸。(3)在城镇,由于房屋倒塌,导致水电中断,并且会引起火灾,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1年3月 11日在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 洋海域发生 9.0级地震,引发了海啸,并且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5、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烈度:地震时地面和建筑物受到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同一次地震,不同地方,烈度不同。1976年7月28日,这是中国人民难以忘却的日子。凌晨3时42分,一场突如其 来的7.8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100万人口的大城市顷刻之间化为一片废墟,有24万 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16万人受伤。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立即奔赴 唐山抗震救灾,大量的救灾物资纷纷赶运到灾区。在全国的支持下,经过20年的建 设,一个新的唐山又屹立在华北平原上。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 2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 8.0 级特大地震,震中位 于北纬 31°、东经 103.4°。强烈的地震波使全国 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震感。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最大烈度为11度,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灾害,重灾区范围达10多万平方公里,给四川、甘肃、陕西、重庆 等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 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和解放 军、武警部队官兵奋力抗震救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纷纷捐款捐物,显示 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6、地震的预报和发布: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 500万次地震, 其中被人感觉到的只有 5万多次,而造成严重破坏的平均每年有十多次。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预报地震,但是目前 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要经常宣传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学校要进行紧急疏 散等防震演习训练。地震预报是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要防止危言耸听的误传。地震来临时, 我们该如何自救?教室中:低层可快速逃到室外;高层则躲在课桌下,并保护头部;家中:低层可快速逃到室外;高层则躲在厨房、厕所等狭小空间,并保护头部;路上:快速逃到空旷处远离电线杆、高楼、坡地等;……视频:地震时自救(点击图片可播放)7、地震时的自救:地震时要保持冷静,根据具体情况迅速作出反应。生命第一,切不可贪图钱财,以免作无谓的牺牲。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切不可听信谣言,也不要以讹传讹。(1)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切莫慌乱,应立即躲避在课桌椅或结实物体底下,并用书包保护头部,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到空旷地方。(3)建筑物的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需要10余分钟)。(2)家中:应关闭燃气,熄灭火炉,切断电源。如果来不及跑到室外,应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的空间,或者到牢固的桌下、床下躲避。(4)室外:在街道上 应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或广场躲避。在野外,要远离高压线和陡坡、河谷地带,正在行驶的车辆要立即在空旷处停车。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地震分布与火山分布区域几乎重合。1、全球地震分布区域:2、我国在地震带中的位置:我国东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我国西南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即我国处于两个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因此,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尤其是西藏、四川、云南、河北、北京、福建、台湾等地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日本相邻于我国东部,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我国大致位置课堂小结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大多是由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2、全球地震多发,但只有极少数破坏性严重。3、全球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区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4、地震发生时一般会有预兆,可用仪器测知,但目前地震预报不是很准确。课堂练习1、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①印度洋海啸 ②5.12汶川地震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④上海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C课堂练习2、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乘坐电梯逃生B. 遇险后不停地大声呼喊求救C. 跳楼逃生D. 选择坚固物品下躲避D课堂练习3、地震应急包内应准备的 物品是( )A.衣服、被褥等常用品B.食品、水、手电及铁锤等C.汽油、火柴D.大量的钱B课堂练习4、下列关于日本火山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所以多发火山地震B.日本处于两大海洋板块的交界处,使日本多火山地震C.日本最著名的富士山士一座休眠状火山D.由于火山活动频繁,所以日本很少建设摩天大楼C课堂练习5、有关地震、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每个人应立即向屋外冲B.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C.目前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D.火山是因为板块挤压变形隆起形成的C课堂练习6、有关火山,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有( )A.火山、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B.火山、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影响C.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D.火山、地震总是同时发生的A课堂练习7、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B.一般来说,地震的烈度与震级大小成反比C.所有地震均是由地质构造变动引发的D.烈度的大小与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关D下节精彩继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6.1火山与地震(2)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地震是一种 现象,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 次地震, 其中被人感觉到的只有 次,而造成严重破坏的平均每年有 次。地震是对人类有重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2、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先感觉到大地在 ,然后 。3、地震的危害:破坏性的地震会造成山体 或崩落,大地褶皱 ,地面隆起或 。海底地震还会引起 。在城镇,由于 ,导致 ,并且会引起火灾。4、绝大多数的地震是由于 而造成的。5、地震主要集中在 和 ;我国正处在 处,是个多地震的国家。6、读教材P136 小资料,说一说,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之间大致的关系: ;7、地震时我们应该这样做:(1)在家中关闭 ,熄灭 ,切断 。如果来不及跑到室外,应到 等狭小的空间,或者到 躲避。(2)在学校里切莫 ,应立即躲避在课桌椅或结实物体底下;在地震发生后用书包保护 , 迅速撤离到空旷地方。(3)在街道上应迅速远离 ,到街心或 等空旷处躲避。在野外,要远离 线和 、河谷地带,正在行驶的车辆要立即 。8、我国是地震 发地区,要经常宣传 的科学知识,学校要进行紧急疏散等 训练。9、地震预报是由 发布的,要防止危言耸听的误传。二、知识点运用:1、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高处跳楼逃生 B. 乘电梯快速下楼 C. 向窗外大声呼救 D. 躲到卫生间墙角2、 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是(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马拉雅火山地震 B.环太平洋-印度洋火山地震带C.环太平洋-大西洋火山地震带 D.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大西洋火山地震带3、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10几次。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4、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地震震时,尽量从屋内跑向屋外 B. 在室内避震时,最好躲到坚固家具下、厕所等处C. 在学校避震时应立即夺门而逃 D. 野外避震时应躲到山脚边5、面对突发灾害和险情,如何正确逃生和急救至关重要.下列逃生和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床上、柜子里等地方B.高楼着火不可能使用电梯,应用湿布捂口鼻,弯腰沿逃生路线跑C.溺水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手脚乱蹬,应屏住呼吸,尽量让口鼻浮出水面D.发生触电时,不能用手拉人,应快速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并迅速切断电源6、以下关于地震预警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A. 地震预警能提前预知地震在哪发生B. 地震预警可以指导高铁及时减速、工厂停工,以减少灾害损失C. 有了地震预警,可以不用担心地震的发生D. 地震预警是利用了横波比纵波快的原理7、一次地震中,随着震中距的增加,烈度值一般(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小 C.不变 D.逐渐变化8、2011年 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大地震,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东北地区等大范围内均有强烈晃动。后来震级由8.8 级修改为9.0级,说明了( )A.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B.地震的震级根据破坏程度可以改变C.地震对地表物体的破坏程度由弱到强 D.地震的震级越大,其破坏程度一定越大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自然 500万 5万多 十多2、上下颠簸 左右摇晃3、滑坡 断裂 塌陷 海啸 房屋倒塌 水电中断4、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壳产生变形断裂、错动5、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两大地震火山带的交界6、烈度随震级增加而迅速增加7、(1)燃气 火炉 电源 厨房、卫生间 牢固的桌下、床下(2)慌乱 头部 有组织地(3)楼房 广场 高压电 陡坡 在空旷处停车8、多 防震减灾 防震演习9、当地政府部门二、知识运用部分:1、D 2、A 3、D 4、B 5、A6、B 7、B 8、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6.1火山与地震(2)课后练习姓名1、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下列属于多地震的省是( )A.浙江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安徽省2、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属于地震引起的是 ( )A.公路断裂 B.填海造陆 C.梯田 D.水土流失3、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4、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为( )A.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外部 B.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内部C.都对地形没有影响 D.都分布在各大洲的内部5、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是指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B.世界各地每年发生地震多达500万次,其中大部分地震我们都能感知到C.一般情况下,大于里氏3级的地震有震感,大于里氏5级则为破坏性地震D.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影响越大6、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 )A.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 B.地壳裂口处或地壳脆弱的地带C.岩层受挤压或拉伸的地带 D.岩层中间地带8、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9、危害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滑坡 D.台风10、地震发生时不大可能异常现象是( )A.鸡飞狗跳 B.进水翻滚 C.头昏眼花 D.动物乱窜11、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临窗的同学马上跳窗逃生 B. 大喊大叫等待救援C. 钻入桌底下用书包护头 D. 争先恐后冲出教室逃到操场上12、遇到有人在朋友圈里发布地震预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时间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 B. 飞快告知周围的亲朋好友C.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赶快逃跑 D. 不可轻信,可向当地政府网站求证13、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_________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 火山地震带。(2)日本和我国台湾都位于 带内,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多 。参考答案1、C 2、A 3、B 4、B 5、B6、A 7、A 8、A 9、B 10、C11、C 12、D13、1)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2)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雅安地震.mp4 HS版七上6.1火山与地震(2).pptx HS版七上6.1火山与地震(2)课后小练.doc HS版七上6.1火山与地震(2)预学案.doc 什么是地震.mp4 地震自救.mp4 地震远近的判断.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