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资源简介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硫磺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品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镊子
【药品】木炭、石灰水、氧气、 铁丝、蜡烛、 硫磺
五、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为我校初三(4)班的学生,班级纪律好、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由于接触化学时间较短,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中需要教师管理和引导,因此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1.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4.习题竞赛法: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习题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5、质疑释疑: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六、教学过程
首先以猜谜语的游戏形式开场: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这样自然导入了课题,又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
【点拨】气体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等。
【讨论】①氧气有气味吗 ②氧气溶于水吗
【点拨】我们生活在空气里,空气中含有氧气,感受一下气味。
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 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回答】①无色、气体,②无味,③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总结】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板书1】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3.不易溶于水。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前面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通过学生回答后,自然过渡到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首先让学生回忆前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提醒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开始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因为木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学生比较熟悉,为了更好的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我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木炭和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放在一起,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我是这样设计实验的:点燃后先让它们在纯氧中燃烧,取出木炭或蜡烛后,再让学生观察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二者现象骤然不同,增加了现象的直观对比度,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果先让学生观察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这是平日司空见惯的,引不起学生多大注意力,效果不理想。
【教师点拨】
1、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放出热量可以用来供热、做饭。蜡烛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发光可以用来照明,它们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各生成了什么?如何验证?
2、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会有什么现象?现象相同吗?注意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结束后,引导同学们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配合。
3、分工合作,有实验者也有记录者
4、思考现象不明显或实验不成功的原因
经过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后,我采用师生互动方式训练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板书2】二、化学性质: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 ①发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①发白光、放出热量 ②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③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学生分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教师演示】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出示讨论题】1、实验装置有何差异?
2、观察叙述、讨论实验现象
3、 这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回答:
1、不同点是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了水。
2、现象:(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
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同时也是安全的需要。
教师点拨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后,引导学生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3】 1.打磨去除铁锈
2.绕成螺旋状
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 3.系火柴
4.放水或细沙
5.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拓展】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硫的用量不宜过多,如果氧气的体积是250毫升,则硫磺的用量以不超过0.5克为宜。从瓶里取出的燃烧匙,如果仍有燃着的硫,可以把匙随手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水中使之熄灭,以免二氧化硫弥散,在此对学生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另外引导学生回忆绪论部分学习的二氧化硫一个重要性质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演示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讨论交流】比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现象的异同。
【小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同学们注意缓慢氧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教师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了物质的性质。我们来看一下氧气有哪些用途。
【同学们讨论交流】动物呼吸离不开氧气
物质的燃烧离不开氧气
登山或潜水 医疗
【小结板书】主要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归纳总结】
1、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完成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生成物名称 文字表达式
木炭
硫磺
红磷
蜡烛
铁丝
2、幻灯投影,教师归纳
氧气无色又无味,液固淡蓝微溶水;
生来活泼又好动,氧化反应有魅力;
咱与木炭能化合,生成二氧化碳气;
铁丝与我来点燃,火星四射多美丽;
硫粉与咱共燃烧,蓝紫火焰好神气;
咱和蜡烛来点燃,化为水和碳酸气;
我的用途多又广,支持燃烧供呼吸;
我是人类好朋友,造福人类见功绩。
第一句概括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中间五句形象地概括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两句概括总结了氧气的用途,
七、教案说明
1.首先由一则关于氧气的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同学们对学习氧气这一知识点的兴趣,同时让同学们对氧气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2.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时,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其次通过身边的问题和实例,激发同学们去思考和归纳看不到的物理性质。
3.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先设计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自主描述实验现象,书写有关文字表达式。对于有一定污染的硫磺的燃烧和有一定难度的铁丝燃烧的实验,由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的办法确保实验的成功和实验现象的明显,总的思路是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总结知识点时先由学生完成表格,进一步比较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从而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和巩固,最后由教师通过播放顺口溜的形式升华本节课的所有内容。
5.习题的设计既考虑到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以巩固,同时也将前面所学的一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作 业 反 馈
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氧气为无色 (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可燃性 (B)能支持燃烧 (C)不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3.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磷在氧气中燃烧( )
碳在氧气中燃烧(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A)发红光 (B)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火星四射
(D)产生大量白烟 (E)发出淡蓝色火焰 (F)发白光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
4.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 )
(A)碳 (B)硫 (C)蜡烛 (D)磷
5.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空气 (简述操作过程)
PAGE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