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本章知识清单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 或 ,它不仅包括 ,还包括 。 2.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 ,因为水环境比陆地环境 。 3.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受到 环境的影响,也受到 环境的影响。 4.生物体艳丽多姿的重要原因是它们的 和 都适应它们的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一)陆生植物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 、 、 、 、 。 6.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和 。大多数陆生植物依靠它的 固定在土壤中,而它的茎支撑着 、 伸向空中。 7.植物的叶片大多呈绿色 状,它能吸收 ,制造 等有机物,贮存能量。 8.仙人掌的叶已退化成 ,多汁的茎已经具有叶的功能,既能进行 ,又能吸收和贮藏 ,这与 的沙漠环境是相适应的。 9.植物的茎连接根、叶、花、果实,支撑枝叶,运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植物的茎一般可分为直立茎(如图图 、 )、匍匐茎(如图图 、 )、攀援茎(如图图 、 )和缠绕茎(如图图 、 )。 10.吸引昆虫来传播花粉的花称为 花。这种花的特点是:颜色 ,具有香味,这是对 的一种适应。但有些花依靠风力来传播花粉,这种花称为 花,它们的特点是花粉数量 、轻、小。 11.植物艳丽的果实能够吸引动物将它们的 散布到其他地方去。 (二)陆生动物12.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 。高等陆生动物具有发达的 和防止水分散失的 ,这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一种适应。发达的附肢的作用是 。 13.鸟类的身体呈 形,前肢变成 ,以适应空中飞行。 14.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被称为“ ”,它的四肢底部有厚皮;驼峰内贮有 ,其分解能产生水并释放能量;骆驼有三个胃,善耐饥渴。这些都与它在沙漠中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15. 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它是靠 来确定方位的。 16.动物常利用自身的 和 来迷惑敌人,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 、 、 。 (三)水生植物17.绿色藻类植物没有 、 、叶,但由于细胞直接接触水,可以很容易地从水中吸收 和 ,并吸收光能制造 。 18.荷花的茎生长在水里的泥中,茎分节,在茎节上长有一些 。叶柄和茎中都有 ,便于从水面上空的大气中获得充分的 ,荷花属于水生植物。 (四)水生动物19.鱼的体形大多是 形,以减少 ,它的运动器官是 ,呼吸器官是 。但深海中鱼的身体是 的,眼长在身体头部的 。 20.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如图图 、 、 ,体形似 ,前肢 状,后肢消失,体毛 。这些都是与它们在水中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1.青蛙、蟾蜍是 动物。青蛙的幼体似 ,用 呼吸,依靠 游泳,生活在 中;成体用 呼吸,有强健的后肢,善于爬行和跳跃,适应 生活。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22.所有的生物都具有 、 和 、 ,以及 和 等基本特征。 23.生物区别于非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 24.植物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易错强化训练易错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自然界的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们依赖于环境,对环境又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集田七、人参等要到森林深处,是因为它们的生长受阳光的影响B.蛇等变温动物到了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从生态学角度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易错点拨]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现存的生物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审题时,要从题意中挖掘出关键信息,区别生物适应环境和生物影响环境。2.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选项 成语或谚语 非生物因素A 南橘北枳 氧气B 春兰秋菊 光照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水分D 冬春雨水贵如图图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温度易错点2 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3.某种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依靠尾鳍在水中游泳;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这种动物很可能是下列哪种动物( )A.鲫鱼 B.青蛙C.金鱼 D.河虾4.观察蚯蚓运动时,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 )A.保证蚯蚓正常的血液循环B.加快蚯蚓的运动速度C.减小蚯蚓运动的阻力D.保证蚯蚓正常的呼吸[易错点拨] 蚯蚓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易错点3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5.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能消化小虫和吸收营养,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6.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手碰到仙人掌的刺,会缩回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易错点拨]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图图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作出的反应。易错理解成植物和动物具有应激性,而忽略所有生物包括人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都属于应激性。易错点4 实验探究7.某学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探究小白鼠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实验。他们准备了两组状态相似的小白鼠,A组长期饲喂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B组饲喂没有添加三聚氰胺的同种、等量奶粉。一个阶段后,A组小白鼠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相关病症,B组小白鼠正常。(1)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该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是 ,该探究实验的对照组是 组。 (3)科学探究需要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小白鼠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奶粉 (填“会”或“不会”)患泌尿系统结石。 [易错点拨] 能够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前提:①某种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因素”对现象的影响;③实验过程中,被探究的因素作为变量,其他因素作为不变量;④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根据题述信息分析哪些因素是一样的,哪些因素是不一样的,从而正确找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答案1.栖息地 生境 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2.简单 稳定3.非生物 生物4.形态 生活习性5.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6.养分 水分 空气 根系 枝 叶7.扁平 太阳光 淀粉8.刺 光合作用 水分 干旱缺水9.松树 樟树 草莓 番薯 葡萄 黄瓜 牵牛花 紫藤(合理即可)10.虫媒 鲜艳 昆虫传播花粉 风媒 多11.种子12.水生动物 附肢 身体表面 支撑身体,主动捕食,并逃避敌人13.纺锤 翼14.沙漠之舟 脂肪15.蝙蝠 超声波16.体形 体色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17.根 茎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有机物18.不定根 孔道 氧气19.纺锤 运动的阻力 鳍 鳃 扁平 上方20.鲸 海豚 白鳍豚 鱼 鳍 退化21.两栖 鱼 鳃 尾鳍 水 肺和皮肤 陆栖22.繁殖 生长 发育 应激性 遗传 变异23.新陈代谢24.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答案1.C 田七、人参等植物是弱光性植物,森林深处阳光较少,光照强度较弱,因此田七、人参等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主要是受阳光的影响。蛇等变温动物由于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到了冬天要进行冬眠,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鼠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狐会因食物——草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2.B3.B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体与幼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青蛙属于两栖动物。4.D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5.B 植物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不能。6.A 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是由于吸水造成的,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7.(1)小白鼠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患泌尿系统结石吗(2)三聚氰胺的有无 B(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4)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