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Cl-35.5,Ca-40,Mg-24,Al-27,Ba-137, I-127
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 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2.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 ,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氨水 D.硫酸
3.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4.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A.310 B.3d10 C.3s23p63d2 D. 3s23p64s2
5.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图为:
1s 2s 2p 3s 3p
6、在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g+ Na+ Al3+ Cl— ② Na+ Fe2+ Cl— NO3—
③K+ Mg2+ S2— SO42— ④K+ H+ SO42— SO32—
⑤Na+ NO3— SO42— I—
(A)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全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2 g O2占有的体积为22.4 L 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为18 g
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对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水玻璃属于纯净物? B.SiO2、烧碱、明矾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盐
C.Cu、NaCl、HCl、氯水均为电解质? D.CaO、Na2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9、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
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 甲+乙→沉淀; 甲+丙→沉淀; 乙+丙→沉淀; 丙十丁→沉淀;
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 盐酸 BaCl2 Na2CO3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Ba2++ OH-+ H+ + SO42- = BaSO4↓ + H2O
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2H+ + CO32- = H2O + CO2↑
C、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CH3COOH + OH- = CH3COO- + H2O
D、铜和稀硫酸反应: Cu + 2H+ = Cu2+ + H2↑
11、下列关于实验内容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
实验内容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Cl-
C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红
溶液中有Fe3+
D
向某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Al3+
12、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 +MnO2MnCl2 + C12↑ + 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L
13、有1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 (Mg2+)为0.1 mol·L-1,c(Cl-)为0.65 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为 ( )
 A.40 mL      B.72 mL     C.128 mL      D.20 mL
14.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1,3—丁二烯的分子式: C4H6 B.溴乙烷的电子式:
C.甲醛的结构式: 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15.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
16.150 ℃、101 kPa时,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5 L在4.5 LO2中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小于5 L,其中含CO2 0.8 L,则生成水蒸汽的体积为( )
A.0.7 L B.1.4 L C.1.6 L D.2.8 L
17.下列物质所属的类别及其所含官能团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H3CH=CH2  烯烃 B. 羧酸 —COOH
C. 醛类 —CHO D.R—OH(R,烃基) 醇或酚类 —OH
18.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
A.CH3=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H)4CHO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甲烷(甲醛)
水、浓硫酸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
D
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萃取
20.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5mol和7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1.(6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 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一定不含有 离子;还有_____________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些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观察到以下各种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
小球,四处游动,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其中钠熔成闪亮小球的原因是 。
(2)将所得溶液平均分成两份:
①一份加入足量的铝片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至沉淀不再增加,写出生成沉淀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此时得到的固体为 (填化学式),如称量其质量为4.0g,通过计算,可知最初加入的金属钠的质量为 g。
23.(6分)已知:
① 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② 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
③ 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 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1( 元素X是 ,Z是 ??(用元素名称填空)。?
(2( 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10分)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B中选择试剂,在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填入序号):
B:(1)NaCl细颗粒;(2)NaOH溶液;(3)水;(4)CaO;(5)饱和Na2CO3;(6)溴水;(7)KMnO4溶液。
C:(1)变性;(2)盐析;(3)蒸馏;(4)分液;(5)结晶;(6)洗气。
物质
加入试剂
操作方法
①苯(苯甲酸)
②乙烷(乙烯)
③肥皂(甘油)
④乙醇(水)
⑤乙酸乙酯(乙酸)
25.(12分)带支链的烷烃A(C6H14)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C和D,以上反应及B的进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⑴A的名称是????????????? ,I的分子式是 ;
⑵B转变为E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F和H生成I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F: ;
D→E: ;
⑷将1molA的一氯取代物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HCl,则需氧气___________mol;
⑸某一有机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可发生下列变化:
已知M为羧酸,且M、N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X的可能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种;写出Z可能的结构简式: 。
26.(6分) 有机化合物A~E的转化如下列反应框图所示, 1 mol A和2 mol H2在一定条件
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X,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
(1)X的分子式为??????????。
(2) 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3) D→E的反应方程式为????????????????????????? 。
定远二中08~0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卷答案
22(共9分)(1)2Na + 2H2O = 2Na+ + 2OH- + H2↑ ;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2)①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② Fe3+ + 3OH- = Fe(OH)3↓ 0.69
23.(共4分)(1( Cl(或氯(;K(或钾(
(2( Cl2+2KOH=KCl+KClO+H2O
(3(
24.略
25.(共12分)(1)2,2–二甲基丁烷(1分),C12H24O2(1分)
(2)消去(1分) 酯化(或取代)(1分)
(3)(CH3)3CCH2CH2Cl+ H2O(CH3)3CCH2CH2OH+ HCl(2分)
(CH3)3CCHClCH3+ NaOH(CH3)3CCH=CH2+ NaCl + H2O(2分)
(4)9 mol(1分)
(5)2(1分) CH3CH(OH)CH3或CH3CH(OH)CH2CH3(2分)
26.(1)C4H10O (2) 醛基、碳碳双键
(3)③④
(4) CH2ClCH2CH2COOH
(5) HOCH2CH2CH2COOH +H2O
(每小题2分,本题共10分)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①③ B.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④ D. ③④
3、《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 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 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 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 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4、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梭伦 D. 彼特拉克
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6、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 君主立宪的观点 B. 三权分立的学说 C. 社会契约的理念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 绘画艺术 B. 戏剧表演 C. 篆刻艺术 D. 书法艺术
8、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 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 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 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 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9、中国在线(2009年10月15日)消息:湖南株洲市文物部门近日在醴陵发现了一处汉晋时期遗址,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6枚东汉竹简和大量破损的陶罐、青瓷等物品。那么竹简上的文字,最有可能的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草书
10、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 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11、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2、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
A. 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 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 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 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13、中国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就在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这体现孙中山的(  )
A. 民本思想 B. 民族主义思想
C. 民权主义思想 D. 民生主义思想
14、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下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  )
A. 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 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15、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挂有《双猫图》。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 独立自主 B. 实事求是 C. 团结一致 D. 戒骄戒躁
16、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 “南优2号”选育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果
17、“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有(  )
①独立思考的自由  ②辩论的自由 
③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④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8、下列关于战国“百家争鸣”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双百”方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处在社会性质开始或刚刚变化时 B. 都提倡自由争论
C. 在当时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 都指有一百多家学派互相争辩
19、下图是1970年英国发行的D系列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纸币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钞票上纪念牛顿的贡献除反射式望远镜外还有(  )
A. 机械运动三大定律 B. 万有引力定律
C. 微积分 D. 发现冥王星
20、下图是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勒的代表作《三等车厢》,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疾苦之情。该作品属于(  )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21、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A.法家思想   B.农耕经济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22、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23、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他主要是为了 ( )
A.巩固专制统治 B.奖赏功臣名宿 C.鼓励土地兼并 D.扩大地主队伍
24、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25、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
①宣布“四民平等”,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②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③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④取消封建割据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2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3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1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分)
(2)材料2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2分)
(3)依据材料3,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2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2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27、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9月,那拉氏发动“戊戌政变”。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
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
实行清末“新政”。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
1915年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从上表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几股进步社会思潮?(4分) 并说明这几股进步潮流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2分)
(2)某校高二学生历史学习研究组认为,此表编制者明显忽视了经济文明史部分,据此请加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2分)
(3)严复译述《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遗产?(4分)
(4)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理想蓝图不能实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28、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2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2分)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2分)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2分)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1分)为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1分)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各自的原因。(4分)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2分)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4分)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2分)
27、(1)进步社会思潮: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或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4分) 相互关系:戊戌变法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下要求建立民主政治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任答2点,2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实业救国和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2分)
(3)遗产: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任答4点,4分)
(4)共同原因: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软弱妥协;中外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2分)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图3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图3表明上述国家中(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4~5题。 
4.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
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
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
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5.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
C.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D.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前,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回答6-8题。
6、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7、我国入世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受到的冲击反大于棉粮。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 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 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8、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太阳辐射
10.图中内华达山脉东西两侧年降水量1 000毫米的地区
相对高度大约是( )
A.500米 B.1 000米
C.1 500米 D.2 000米
据报道美国准备花5年时间,耗资1.25亿美元建南极“高速公路”。这条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1600千米。读图回答11~12题。

11.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  )
A.60°S B.76°S C.83°S D.85°S
12.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南极驱车前往
麦克默多,前进方向是(  )
A.先向北,再向西南 B.先向北,再向西北
C.先向东南,再向南 D.一直向正北
图为拉丁美洲某一农场的景观图。请回答13—14题
13.使得本地土地利用呈现图示型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曾经是欧洲殖民地  B.原住民的传统耕作习惯
C.为了促进观光业  D.根据配合宗教的需求
14.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是 ( )
①单位劳动力产量低 ②资金密集 ③农场规模大
④种植单一粮食作物 ⑤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关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脉西临太平洋,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该山脉在近段时间内仍会不断升高
C.该山脉的形成明显削弱了西风对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影响
D.该山脉的抬升,只会影响该地区的地表形态,不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地理环境。
16.有关该区域植被及其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之东出现了荒漠景观,这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体现
B.该山西侧沿海的森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图③中山脉西坡植被分布的上限比东坡低,这与西坡是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温度远高于东坡有关
D.该山之东荒漠景观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与亚欧大陆中部荒漠相同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据此回答17~18题。
17、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18、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世界上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条大河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却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图中的河流与其它三条河的主要区别汛期较短,含沙量少,有结冰期
C、丙、丁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丙图中的河流航运价值大,丁图中的河流是四条河流中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
20、甲、乙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是( )
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 河流入海口附近的航运价值不大
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气候过于湿热 乙图所示河流的入海口不断变迁
A、 B、 C、 D、
读世界重要城市和港口图,分析判断21~23题。
21.四城市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沿岸有寒流流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在2002-2006年,澳大利亚境内的产生了持续5年
之久的大旱。给当地农牧业带来巨大冲击,也给世界
农产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24-25题。
24.持续5年的干旱,影响最深远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是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国际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二、 综合题(共50分)
26.(15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世界工矿业高度发达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有:甲国的 工业区,乙国的
工业区,丙国的 工业区, 国被誉为“产业革命的摇篮”。
⑵新兴的高技术工业的典范分布在甲国 市东南部50千米外,该城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这种工业布局在乙国分布在以 (填字母)城为中心的地区,在丙国分布在 地区。
⑶从甲、乙、丙三国工业生产及布局的变化,可知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
⑷根据乙国工业区对钢铁工业的整治措施,提出使我国大型传统钢铁企业走出发展困境的建议。
27.(10分)国际奥委会于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投票选出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9月初国际奥委会公布四个候选城市是芝加哥、马德里、里约热内卢、东京。最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获得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在四个城市中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2)里约热内卢所在国拥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水
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3)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原因。
(4)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季节分明的气候特
点。分析其成因。
28.(12分)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中部降水稀水,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控制。
(2)澳大利亚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这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中主要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墨累河流域是荒漠化很快的地区之一,简要分析原因。
(4)墨累河流域水资源缺乏,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试分析淡水资源的调入对墨累河流域经济和生态产生的影响。
29.(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1,描述秘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2分)
(2)说出图2中洋流流向。说明洋流对秘鲁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材料一 秘鲁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
(3)秘鲁矿产从山区运到海港以公路为主,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二 秘鲁先后完成了马赫斯及首都利马等多条调水工程。
(4)分析秘鲁修建这些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说明对调入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5分)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答题栏(2分×25=50分)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26. (1)东北部 鲁尔 英格兰中部 丙
(2)旧金山 A D 苏格兰
(3)科学技术
(4)①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②减少钢铁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③调整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④发展交通,改善运输条件;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8(1)副热带高压带
(2)东南部地区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3)降水量较少、气候干燥、降水变率大;全球变暖;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4)(经济)缓解农业用水的紧张局面,促进农业发展;(生态)缓解土地荒漠化压力,有利于生态维护。
29.(13分)(1)从东向西年降水量从2000毫米以上递减到200毫米以下。(2分)(2)自南向北(东南向西北、高纬向低纬)(1分)
降温减湿,使秘鲁沿岸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沿海多荒漠植被;寒流形成世界著名渔场;(2分)
(3)矿产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区,距西部沿海较近,运途较短;山区公路修建成本低、难度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深入山区进行货物运输。(3分)
(4)主要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西部人口密度大,水量消耗多;西部经济发达,农业发展需水量大。(3分)
影响:东水西调缓解西部水资源紧张状况;为促进西部经济(工矿企业和农业)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2011年8月25日,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昆明开幕。会议提出,要紧跟时代,植根实践,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之所以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
①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②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能够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选项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与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面回答相一致的是 (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哥保罗成功预测了8场比赛,命中率100%。于是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但2011年5月章鱼伊格尔预测欧洲杯冠军决赛却失灵了。可见把章鱼视为圣物的观点属于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有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一是强调“马”、“白”、“白马”分别是动物、颜色和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二是强调“马”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这三点论证是 ( )。
①唯心主义观点 ②唯物主义观点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①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1年秋季,贵州省、云南省东北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下列对现代社会中发生的自然灾害认识正确的有 ( )。
①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无视规律的结果 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不能避免 ③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 ④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1年8月2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这启示我们 ( )。
A.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8.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 )。
A.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真理是有条件的
C. 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9.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③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④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发出通知,要求自2011年9月1日起,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从认识论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说明 (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认识的发展是实践的目的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没准往往能让人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 )。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 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12.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6月20 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冻结大约3 800亿元资金。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达到3.5%和6.56%。上述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信贷投放。市场预期受到的影响将更大,特别是未来市场更长时期的流动性前景可能逐步变得更为谨慎。上述材料体现了 (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人类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 等自然现象,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子电影《20r2》,认为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这种观点 ( )。
①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 ④是主观臆造的随意性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地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这说明 ( )。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选项和漫画《久而久之》所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201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CPI) 同比涨6.2%,食品价格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7.3%。鉴于我国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国务院决定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这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 )。
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下面漫画启示我们要 ( )。
①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②要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影响③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④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近几年,我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9.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型人才。之所以注重创新,其哲学依据在于 (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发达的英国。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同步
21.温家宝总理说,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上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①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③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更冷;而在热带长大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
①事物间的联系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3.由于贪腐近2亿元,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被宁波中院一审判处死刑,2011年7月19 日,被执行死刑。这件事警示我们,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坚持群众观点就必须(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由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塑化剂”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 )。
①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发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决定作用 ③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爱因斯坦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这启示我们 ( )。
①经历磨难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②个人生存、发展的。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③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9分)
27.食品添加剂因可以改善食物品质、口感而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领域。由于滥用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近段时间,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事件频发,“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塑化剂”等报道接二连三地见诸报端,食品变“毒品”。食品添加剂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不使用防腐剂也具有危险性,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人们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政治。因此,国家禁止滥用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要求企业必须按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分析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过程。(10分)
29.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 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人造“新鲜红枣”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和海南“毒豇豆”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饮料企业违规添加塑化剂事件,跨越十几个省生产、贩卖“地沟油”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落实,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在天津考察时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怒斥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也被认为是高层有关食品安全点名最具体、指向最集中、措词最严厉的表态。“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出席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时这样强调。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7分)
(2)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12分)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调结构、控物价”;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遵循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7.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改善食物品质、口感,又能防止因滥用而产生的危害,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28.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要看到核能的积极作用,又不回避核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努力防止核泄漏事故的发生。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核泄漏造成的危害,更要看到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9. 答案:(1)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同。材料一中,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是生产经营者受错误价值观指引的结果。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没有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立场上履行好社会责任。
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空间直线a、b、c,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
A.若a⊥b,c⊥b,则a//c; B.若a// ,b//,则a// b;
C.若a与b是异面直线, a与c是异面直线, 则b与c也是异面直线.
D.若a//c,c⊥b,则b⊥a;
2.面积为Q的正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则所得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
A.Q    B.2Q   C.3Q  D.4Q
3.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y轴的距离是4,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12 B.8 C.6   D.4
4.设,则关于x、y的方程(1-k)x2+y2=k2-1所表示的曲线是 (  )
A.实轴在x轴上的双曲线 B.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
C.长轴在x轴上的椭圆 D.长轴在y轴上的椭圆
5.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1,a4+a6=-6,则当Sn取最小值时,
n等于 ( )
A.6 B.7 C.8 D. 9
6.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tan B=ac,则角B的值为 (  )
A.  B.  C.  或  D.  或 
7.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若P上其上一点,且,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8.设第一象限内的点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40,则的最小值为 ( )
A.1 B.4 C. D.
9.已知是球表面上的点,,,
,,则球的表面积等于 ( )
A.4 B.3 C.2 D.
10.若曲线与曲线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1.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0,2)的距离与P到该抛物线
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3.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为
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分别为
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
14.直线与曲线的公共点的个数是___________.
15.在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非也是非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的充要条件
③“”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求与曲线有公共焦点,并且离心率为的双曲线方程.
17.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1)试判断该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
(2)画出其侧视图,并求该平面图形的面积;
(3)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18.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b、c,且
(1)试判断的形状;
(2)若的面积为,且,求.
19.如图,长方体AC1中,AB=2,BC=AA1=1.E、F、G分别为棱DD1、D1C1、BC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
(2)试在底面A1B1C1D1上找一点H,使EH∥平面FGB1;
(3)求四面体EFGB1的体积.
20.已知命题是方程的两个实根,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命题q: 方程上有解.
若命题p是假命题且命题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点F为椭圆的右焦点,
点A、B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点M为椭圆的上顶点,且满足
(I)求椭圆C的方程;
(II)是否存在直线,当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时,
使点F恰为的垂心?若存在,求出直线方程;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数学(文)试卷参考答案
11. 12. 13. ① ③ 14. 3 15. ①②④
16. 解:由方程知, c1==,
∴焦点是F1 (-,0),F2(,0) 因此双曲线的焦点也是F1(-,0),F2(,0),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由题设条件及双曲线的性质,得
解得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y2=1.
18. 解:(1)由余弦定理得可知
所以
即 (3分)
所以所以或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分)
(2)由及正弦定理可得
而所以所以 (8分)
结合(1)可知必为等腰三角形,且
故的面积
所以 (12分)
19. 解:(1)
(2)取A1D1的中点P,D1P的中点H,连结DP、EH,则DP∥B1G,EH∥DP,
∴EH∥B1G,又B1G?平面FGB1,∴EH∥平面FGB1.
即H在A1D1上,且HD1=A1D1时,EH∥平面FGB1.
(3)∵EH∥平面FGB1,∴VE—FGB1=VH—FGB1,
而VH—FGB1=VG—HFB1=×1×S△HFB1,
S△HFB1=S梯形B1C1D1H-S△B1C1F-S△D1HF=,
∴V四面体EFGB1=VE—FGB1=VH—FGB1=×1×=.
21.解:由得,, , ,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填空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1. 若集合A={1,m2},B={2,4},则“m=2”是“A∩B”={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点,,当取最小值时,的值等于( ).
A. B. C. D.
3.若直线始终平分圆的周长,
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4.设、是不同的两条直线,、是不同的两个平面,分析下列命题,其中
正确的是( ).
A., , B.∥,,∥
C., ,∥ D.,,
5.已知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直线:,:,则到直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6. 设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为、、,若长方体所有棱长度之和为,一条对角线长度为,体积为,则等于( ).
A. B. C. D.
7.θ是第三象限角,方程x2+y 2sinθ=cosθ表示的曲线是( ).
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C.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D.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8. 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
A .2 B .3 C .6 D .8
9.已知四棱锥底面四边形中顺次三个内角的大小之比为,此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则底面四边形的最小角是( ).
A. B. C. D.无法确定的
10.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和是以(为坐标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且是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入Ⅱ卷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11.双曲线=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12. 若不等式|x-m|<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x<,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3. 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 .
14. 已知椭圆C1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抛物线C2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小明从曲线C1,C2上各取若干个点(每条曲线上至少取两个点),并记录其坐标(x,y)。由于记录失误,使得其中恰好有一个点既不在椭圆上C1上,也不在抛物线C2上。小明的记录如下:
X
-2
-
0
2
2
3
Y
2
0
-2
-2
据此,可推断椭圆C1的方程为 .
15.下列命题:
①命题“事件A与B互斥”是“事件A与B对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am2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为假;
④在中,“”是三个角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⑤中,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判断错误的有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p:“”,
命题q:“”若命题“p且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 (本题满分12分)如图,矩形中,,,为上的点,且,AC、BD交于点G.
(1)求证:;
(2)求证;;
(3)求三棱锥的体积.
18. (本题满分12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 求k的取值范围.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四棱锥P-ABCD的直观图(如图(1))及左视图(如图(2)),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PAB⊥平面ABCD,PA=PB。
(1)求证:AD⊥PB;
(2)求异面直线PD与AB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20. (本题满分13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射线OA: x-y=0(x≥0),
OB: x+2y=0(x≥0),过点P(1,0)作直线分别交射线OA、OB于A、B两点.
(1)当AB中点为P时,求直线AB的方程;
(2)当AB中点在直线上时,求直线AB的方程.
21.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是椭圆上关于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连结交椭圆于另一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证明直线与轴相交于定点.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数学(理)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ACBBA ADCBD
二.填空题:11. 12.≤m≤ 13. 14. +=1 15. ②⑤
三.解答题:
16. 提示: 由命题“p且q”是真命题可知命题p与命题q都成立.则有,可解得
18.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4分
(Ⅱ)将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即①……………6分
设,则

………8分
于是
②……………10分
由①、②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12分
19.解:⑴取AB的中点O,连接PO,因为PA=PB,则PO⊥AB,
又∵ 平面PAB⊥平面ABCD,平面PAB∩平面ABCD=AB,PO平面PAB,
∴PO⊥平面ABCD,∴PO⊥AD,…………2分
而AD⊥AB,PO∩AB=O,
∴AD⊥平面PAB,
∴AD⊥PB。…………4分
⑵过O作AD的平行线为x轴,以OB、OP所在直线分别为y、z轴,建立如图10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1,0),D(2,-1,0),B(0,1,0),C(2,1,0),
=(2,-1,-2),=(0,2,0),cos<,>==-,
即异面直线PD与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8分
⑶易得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n=(1,0 ,0)。
设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由⑵知=(2,-1,-2),=(0,-2,0),则,即,解得x=z,
令x=1,则m=(1,0,1),……….10分
则cos<n,m>==,
即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
(2)①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则的方程为,易知两点的坐标分别为所以的中点坐标为,显然不在直线上,
即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条件. ……….8分
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记为,易知且,则直线的方程为
分别联立及
可求得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所以的中点坐标为……….10分
又的中点在直线上,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13分
21.解:解:⑴由题意知,所以,即,又因为,所以,故椭圆的方程为:.………4分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走廊里有一盏电灯,在走廊两端各有一个开关,我们希望不论哪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电灯点亮,那么设计的电路为 ( )
A.“与”门电路 B.“非”门电路
C.“或”门电路 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上板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Q粒子的运动时间是P粒子的2倍
B.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Q粒子的加速度是P粒子加速度的2倍
C.打到极板上时,Q粒子的动能是P粒子动能的2倍
D.打到极板上时,Q粒子的动能是P粒子动能的4倍
4.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R2、R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电键S闭合时,电
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 中有向上的电流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D.若断开电键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5.为了测量某化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表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表面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并与电压表的两接线柱连接(图中未画出),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流量稳定时电压表显示电压为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B.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与哪种离子多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污水流量Q与电压U成正比,与a、b无关
6.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所示,PQ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框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经过图中左位置,当金属框运动到其竖直对称轴刚好与边界线PQ重合时,金属框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金属框中的感应电流为0 B.此时金属框受到的安培力为 C.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框截面的电荷量为 D.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
7.如图所示的电路,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2 Ω,a,b两端加44 V的恒定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示数24V,由此可知 (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2 A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24 W
C.电动机线圈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480 J
D.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8 W
8.如图所示,用频率为 v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的P点出现第3级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 ,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2﹣r1为 (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的电路图,其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把整个线圈作为原线圈,而取线圈的一部分作为副线圈。原线圈接在电压恒为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电流表Al、A2均为理想电表。当触头向上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读数变大 B.A2读数变小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10.如图所示,两平行、正对金属板水平放置,使上面金属板带上一定量正电荷,下面金属板带上等量的负电荷,再在它们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性质未知的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v0沿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从两金属板左端中央射入后向上偏转。若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仍按上述方式将带电粒子射入两板间,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使粒子进入两板间后向下偏转的是 ( ) A.仅增大带电粒子射入时的速度 B.仅增大两金属板所带的电荷量
C.仅减小射入粒子所带电荷量 D.仅改变射入粒子电性
11.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和,和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曲线所示(AP>PB),选远穷处电势为零,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的电量一定大于的电量
B.和一定是同种电荷
C.P点电场强度为零
D.和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场方向都指向
12.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两端A、B接有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线圈垂直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如右图所示,则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增大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C.减小线圈的半径
D.改变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10分共14分)
13.已知一灵敏电流计,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现把它与线圈串联接成下图所示电路,当条形磁铁按如图所示情况运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电流表偏转方向向右
B.乙图中磁铁下方的极性是N极
C.丙图中磁铁的运动方向向下
D.丁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
14.某物理“科技制作”小组装配一台小直流电动机,其额定电压5V,额定电流0.5A,线圈绕阻小于1。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在一定电压范围内,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做实验,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该项工作。已知学校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直流电源E,电压6V,内阻不计; 小直流电动机M; 电压表V1,量程0~0.6V,内阻约3k; 电压表V2,量程0~6V,内阻约15k; 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1;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5; 滑动变阻器R,0~10,2A; 电键S一只,导线若干。 (1)首先要比较精确测量电动机的线圈绕阻。根据合理的电路进行测量时,要控制电动机不转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合适的示数,电压表应该选????????。若电压表的示数为0.1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内阻????????,这个结果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2)在图方框中画出研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W。
三、计算题
15.(8分)如图13所示,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cm,折射率n=,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5cm,CD为出射光线. (1)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2)求CD与MN所成的角α(需写出求解过程)
16.(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以5m/s的水平向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小车足够长,质量为4kg。已知小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求:
①滑块与小车的最终速度; ②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③滑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
17.(9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o,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遇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6.0V、内阻r=1.0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0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3.00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o=0.60,cos37o=0.80,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
18.(12)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存在着电场强度均为E的匀强电场,其中第Ⅰ象限电场沿x轴正方向,第Ⅲ象限电场沿y轴负方向.在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有一个电子从y轴的P点以垂直于y轴的初速度v0进入第Ⅲ象限,第一次到达x轴上时速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45°,第一次进入第Ⅰ象限时,与y轴夹角也是45°,经过一段时间电子又回到了P点,进行周期性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P点距原点O的距离;
(2)电子从P点出发到第一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  )
A.R型细菌和S型细菌 B.R型细菌和R型细菌
C.S型细菌和R型细菌 D.S型细菌和S型细菌
2.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3. 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 )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4.如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有①和⑤
B.处于图①时期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③④所示时期
D.处于图②时期的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5.下列有关染色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
①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大类
②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产生的两条染色体
③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⑤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A. 2项 B.3项 C.4项 D.5项
6.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 (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
7.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分子只与1分子含N碱基和1分子磷酸基团相连
C.当DNA复制时,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
D.DNA是一种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其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代表着遗传信息
8.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 )
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
C.突变体的体质增强 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9.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问基因在控制合成该多肽的过程中所需核苷酸有多少种 (  )                  
A.4  B.8  C.30  D.60
10.下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质基质
B. tRNA、mRNA、rRNA都参与该过程
C. 酶的产生都要经过该过程
D. 转运每种氨基酸工具不一定有多种
11.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③培育出⑥常用的是生物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2. 幸福的家庭都不希望降生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后代,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禁止近亲结婚可避免先天愚型患儿的降生
B.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C.外孙的血友病基因可能来自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外祖母,但绝不会来自祖母
D.色盲女性与色觉正常男性婚配可避免后代出现色盲
13.人类对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下列对遗传学家及其所取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提出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C.沃森和克里克创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成功预测了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4.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
①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 ②一个染色体组应是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③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⑤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⑥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全部
15.下图所示的家谱表示的是一种很少见的遗传性肌肉萎缩症,这种病很可能起因于某种位点的基因突变。据图推断下列最可能的是 ( )
A.隐性、Y染色体 B.隐性、X染色体上
C.显性、常染色体 D.在线粒体基因组中
16、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
A.3∶2∶1 B. 7∶6∶3 C.5∶2∶1 D.1∶2∶1
17.从某种生物中提取出核酸样品,经科学家检测和计算后,碱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 (A+T)/(G+C)=1,(A+G)/(T+C)=1 .据此结果,该样品: ( )
?A.确定是双链DNA???????????? ? B.确定是单链DNA
?C.无法确定单双链?????????????? D.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18.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19. 用32P标记了某生物体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
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被32P标记
的条数是 ( )
A.0条 B. 6条 C.12条 D.以上都有可能
20.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22.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 )
A、环境因素限制了基因的表达 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
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23. 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B.Ⅱ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4
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
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
24.右图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
因突变的结果
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组
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2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二、非选择题
26(11分).下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g元素
(1)基因和b的关系是 。
(2)基因和a的关系是 ____。
(3)c和b的关系是_ ,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4)基因和h的关系是 ___,h合成时,其直接模板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经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5) b的空间结构是 。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比例为_ ,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 ,b的功能是 。
27(7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如下图一所示,图二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O”代表牙齿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4)请根据图二统计的情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利用右边提供的图例绘制)。
28(7分).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 。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 ,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 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___ ____。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
是:______ 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
29(9分).刺毛鼠(2n=16)背上有硬棘毛,体浅灰色或沙色,张教授在一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浅灰色),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张教授为了研究无刺小鼠的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有刺小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
(1)张教授初步判断:
①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
②控制无刺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写出张教授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判断①的理由 ___ 。
判断②的理由 。
(2)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基因型为BbXaY(基因独立遗传),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用来与该鼠进行交配的个体基因型分别为 。
(3)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的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Y、Y,这四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 ,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 _。
30.(8分)“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右图所示。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_____。
(2)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 。
(3)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 。
请写出F2自交的遗传图解,并注明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________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________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31(8分).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 。
方法步骤:
(1)培养洋葱根尖。
(2)切取根尖2~3 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3)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
①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 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d、e、f  (4)基因控制h合成  0 
(5)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0% 0.25 
①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
28. (1)GGU …CCACTGACC…(…CCAGTCACC…)
(2)核糖体在mRNA上的结合移动  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 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4) C→A
29. (1)①因为无刺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种为有刺毛鼠,出现无刺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因为F1刺毛鼠雌雄交配后代无刺性状和性别相关联,故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bbXaXa、BbXAXa、bbXAXa、BbXaXa(2分)
(3)BXa 10、8、7、7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BbXa和Y,次级
精母细胞BbX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因bb基因未分开,故得到的
两个精子为BbbXa和BXa (2分)
染色体数目变异 
30.(1)符合 (2)dd或Dd dd或Dd或DD
(3)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遗传图解为:

(4)左旋螺 右旋螺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卷 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id the woman do at the weekend?
She called on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he gave a lecture on global warming.
She attended a public meeting.
What does the boy mean?
He is very excited. B. He may get a bad grade. C. His exam isn’t over
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buy?
A. The red bag B. The blue bag C. The green bag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t a bus station B. In a hotel C. At an airport
5.What will the man do later?
A. Pick Linda up B. Call Linda C. Attend a meet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do?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doctor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knew nothing about English before he went to New York.
B. He attended a conversation course before he went to New York.
C. His spoken English improved because he practised a lo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y is the boy unhappy?
A. He couldn’t find anyone to help him. B. He had a quarrel with his father.
C. He lost a computer game.
9. What’s the boy’s problem?
A. He is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B. He doesn’t like math.
C. He always feels sleepy.
10. What does the girl advise the boy to do?
A. To see a doctor B. To stop playing computer games C. To talk to his fath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 He wasn’t in this afternoon. B. He doesn’t believe what Mr. Smith said
C. He will buy a new light.
12. What did the woman fail to do this afternoon?
A. Repair the washing machine B. Wash clothes C. Read the newspaper
13.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 Repairing the lights B. Using fewer lights C. Changing the wire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Take a flight to Japan. B. Drive the woman to the hotel
C. Meet the guests at the airport.
15. Where will Mr. Black stay after his arrival?
A. At a hotel B. At the man’s house C. At the woman’s house
16. What will be held this evening?
A. A private party B. A reception C. A business meeting
17.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A. To repay Mr. Black’s kindness B. To get invited back to Tokyo
C. To increase the hotel’s busines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was the probabl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 Too much traffic on the road. B. High speed and wet road
C. The driver’s being too tired
19. Who called the First Aid Centre for help?
A. A young woman B. The speaker C. a policeman
20. What did the policeman do?
A. He took the driver out of his car. B. He questioned the speaker carefully.
C. He immediately sent the driver to hospital.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f you take _______ risk of drunk driving, you are at _______ risk.
A. a; the B. the; a C. /; / D. the; /
22. Maggie’s house is next to mine. We see each other _________.
A. a number of B. a lot of. C. a great deal D. a great many
23. –--Oh, my God, I’m on my last legs!
----__________. Worry won’t help.
A. Take it easy B. It doesn’t matter
C. All the best D. Try your luck
24. ---I heard that he grew worse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
---Yes.He was ___________to it.
A.flexible B.allergic C.disappointed D.delicate
25. John opened the door. There _______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 a girl did stand B. stood a girl C. a girl did stood D. did a girl stand
26. _______ to TV play, he stayed up late.
A. Addict B. Addicted C. Addicting D. To addict
27. Before I set out on my journey, my mother told me everything ________ I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 where B. what C. how D. that
28. _________, he could continue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now.
A. Had he not lied to the boss B. Did he not lie to the boss
C. If he has not lied to the boss D. If he didn’t lie to the boss
29. --- Why didn’t you tell me the truth that day?
--- I _______, but you ______ for Beijing.
A. would have; left B. would; had been away
B. would have; had left D. had; were away
30. --- Who knocked the door?
--- I’ve no idea. I just pretended nobody was at home, so I didn’t ask who ______ was.
A. he B. she C. it D. that
31.It is what you do ________ what you say that matters.
A.in particular B.rather than
C.due to D.in spite of
32. At Christmas people _________ us to help the poor.
A. appeal to B. aim at C. get into D. decide on
33. On arriving home, sh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kitchen was filled with _______ smelled liked tasty dishes.
A. which B. it C. that D. what
34. It was with great courage _______ the boy told the truth ______ he had stolen the money.
A. that; that B. which; that C. when; what D. which; /
35. In my opinion, all Mr. Li ______ good to his students in his class at present. He is very strict with them in their studies.
A. does does does B. does do did C. does does do D. did do does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It was at a concert that I happened to find David. He was holding his head at a strange 36 as if he were staring down at something. Then the truth 37 me. He was blind. The last thing he remembers seeing was his daughter being born. Then the whole world went 38 .
Bad luck is no stranger to this 44-year-old man. His mother died of cancer, and his weak father had to 39 11-year-old David to the 40 of the state.
Things seemed always to go for 41 . Two years ago, his beloved guide dog pulled him out of the path of a truck. David was not 42 . The dog died.
But David does not feel sorry for himself. “These are just little obstacles(障碍困难) you have to 43 in your life,” he said.
He has to make a daily two-hour trip to his working place—the X-ray department of an 44 room. It was a hard job to 45 by. Before he got it, David was determined to escape the workshop run by the Lighthouse, an organization 46 to helping blind people. He wanted a job of developing X-ray film, a job 47 everyone, not just he, must work in the dark, including those with 48 eyesight. The Lighthouse called many hospitals, with no result, 49 they offered to pay his first three months’ salary.
David works alone in a dark room that 50 of chemicals. He doesn’t wear gloves. Otherwise, he could not feel. 51 this is an emergency room, lives can be put either 52 or out of danger. His director says he trusts him 100 percent.
He makes $20,000 a year. But his motivation goes 53 money. “By working I can realize my own 54 . That’s what really counts!” he said.
What a shining example for us to 55 !
36.A.angle(角度)
37.A.stuck to
38.A.blank
39.A.give in
40.A. attention
41.A.better
42.A.hurt
43.A.experiment
44.A.upstairs
45.A.come
46.A.intended
47.A.that
48.A.average
49.A.because
50.A.consists
51. A. If
52.A.at risk
53.A.into
54.A.disadvantage
55.A.set
B. direction
B. came out
B. darkness
B. look after
B. care
B. worst
B. wound
B. get over
B. information
B. pass
B. aimed
B. where
B. common
B. as if
B. smells
B. Although
B. in need
B. beyond
B. blindness
B. take
C. manner
C. struck
C. wrongly
C. leave
C. worry
C. the better
C. damaged
C. do with
C. emergency
C. go
C. offered
C. which
C. normal
C. in case
C. tastes
C. Since
C. at ease
C. for
C. purpose
C. give
D. way
D. occurred
D. emptiness
D. remain
D. control
D. the worse
D. ruined
D. go over
D. underground
D. stand
D. devoted
D. how
D. poor
D. even though
D. makes
D. When
D. to test
D. over
D. value
D. follow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并从每题后所给的A, B, 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A
Canada 4:00 a.m. to 8:00 a.m. Canada is a big country with six time zones. In the west, it is four a.m., and everyone is asleep, but in Halifax on the east coast it is eight o'clock and people are having breakfast. It is a cold Friday morning in Novembe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ten degrees below zero Centigrade.
Argentina 9:00 a.m. In Buenos Aires, the capital of Argentina, it is nine a.m. on a warm summer morning, and people are starting work or school. November is a summer month in Argentina because it i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南半球).
Scotland 12:00 noon Scotland is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capital of Scotland is Edinburgh, and the capital of the UK is London. It is twelve noon, or midday, in Edinburgh. Children are having lessons, but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weekend because there is no school on Saturday and Sunday.
Japan 9:00 p.m. Japan is seven hours ahead of Egypt, so it is already Friday evening there. The weekend is beginning. Most people are out with friends or watching television or playing computer games.
New Zealand 12:00 midnight It is late on Friday night, so most people are asleep. Now Saturday morning is arriving. It is morning in Canada too, but that is Friday morning!
56. In eastern Canada, the time is _____ that in western Canada.
? A. four and a half hours behind B. four hours ahead of
C. three hours ahead of D. the same as
57. While Canadian children in Halifax are having breakfast, Argentinean children are _____.
A. sleeping B. going home C. at school D. having supper
58. It’s midday in the capital of _____ when it's 9:00 a.m. in the capital of Argentina.
A. Japan B. Canada C. New Zealand D. Scotland
59. Two p.m. in Egypt is not a good time to telephone people in New Zealand, because in New Zealand _____.
A. it’s midnight and most people are asleep B. it’s noon and many people are having lunch
C. it’s the morning and many people are working
D. it’s the afternoon and most people ar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60. What time is it in New Zealand if it's 11:15 p.m. in Japan?
A. 1:15 p.m. B. 2:15 p.m. C. 1:15 a.m. D. 2:15 a.m.
B
(NEW YORK) A French tourist highly praised for rescuing a two-year-old girl in Manhattan said he didn’t think twice before diving into the freezing East River.
Tuesday’s Daily News said 29-year-old Julien Duret from France was the man who left the spot quickly after the rescue last Saturday.
He lifted the little girl out of the water after she fell off the bank at the South Street Seaport museum. He handed the girl to her father, David Anderson, who had dived in after him.
“I didn’t think at all,” Duret told the Daily News. “It happened very fast. I reacted very fast.”
Duret, an engineer on vacation, was walking with his girlfriend along the pier(码头) when he saw something falling into the water. He thought it was a doll, but realized it was a child when he approached the river. Immediately, he took off his coat and jumped into the water.
When he reached the girl, she appeared lifeless, he said. Fortunately, when she was out of the water, she opened her eyes.
Anderson said his daughter slipped off the bank when he was adjusting his camera. An ambulance came later for her, said Duret, who was handed dry clothes from onlookers. Duret caught a taxi with his girlfriend shortly after.
The rescue happened on the day before he left for France. Duret said he didn’t realize his story of heroism had greatly moved New York until he was leaving the city the next morning.
“I don’t really think I’m a hero,” said Duret. “Anyone would do the same thing.”
61. Why was Duret in New York?
A. To meet his girlfriend. B. To spend his holiday.
C. To work as an engineer. D. To visit the Andersons.
62. What did Duret do shortly after the ambulance came?
A. He was interviewed by a newspaper.
B. He went to the hospital in the ambulance.
C. He disappeared from the spot quickly.
D. He asked his girlfriend for his dry clothes.
63. Who dived after Duret into the river to save the little girl?
A. David Anderson B. A passer-by C. His girlfriend D. A taxi driver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Duret thought twice before he jumped into the cold water.
B. Duret dived into the water before the girl’s father.
C. The rescue happened on the day Duret left for France.
D. Duret didn’t think he was brave enough to be a hero.
65. What is probably the headline of this news report?
A. A Careless Father B. A Poor Girl
C. Warm-hearted Onlookers D. Brave Frenchman Found
C
Why do men die earlier than women? The latest research makes it known that the reason could be that men’s hearts go into rapid decline(下降) when they reach middle age.
The larges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geing on the heart has found that women’s longevity may be linked to the fact that their hearts do not lose their pumping power with age.
“We have found that the power of the male heart falls by 20-25 percent between 18 and 70 years of age,” said the head of the study, David Goldspink of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in the UK.
What surprises scientists is that the female heart sees very little loss of these cells. A healthy 70-year-old woman’s heart could perform almost as well as a 20-year-old one’s. “This gender(?性别) difference might just explain why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 said Goldspink. They studied more than 250 healthy men and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80, focusing on healthy persons to remove the confusing influence of disease. “The team has yet to find why ageing takes a greater loss on the male heart,” said Goldspink.
The good news is that men can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ir heart with regular exercise. Goldspink stressed that women also need regular exercise to prevent their leg muscles becoming smaller and weaker as they age.
66. The underlined word “longevit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refers to “________”.
A. health B. ageing C. long life D. effect
67. The text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
A. men’s heart cells B. women’s ageing process
C. the gender difference D. hearts and long life
68.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UK scientists have known that ________.
A. women have more cells than men when they are born
B. women can replace the cells that enable the heart to beat
C. the female heart loses few of the cells with age
D. women never lose their pumping power with age
69. If you want to live longer, you should ________.
A. exercise regularly to keep your heart healthy
B. find out the reason for ageing
C. enable your heart to beat much faster
D. prevent your cells from being lost
70.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the reason why ageing takes a greater loss on the male heart has been found out
B. scientists are on the way to finding out why the male heart loses more of the cells
C. the team has done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male from suffering the greater loss
D. women over 70 could lose more heart cells than those at the age of 20
D
After too long on the Net, even a phone call can be a shock. My boyfriend’s Liverpudlian accent suddenly becomes to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fter his clear words on screen; a secretary’s tone seems more rejecting than I’d imagined it would be. Time itself becomes fluid—hours become minutes, and alternately seconds stretch into days. Weekends, once a highlight of my week, are now just two ordinary days.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since I stopped working as a producer for Charlie Rose, I have done much of my work as a tele-commuter. I submit(提交) articles and edit them by E-mail and communicate with colleagues on Internet mailing lists. My boyfriend lives in England; so much of our relationship is computer-mediated.
If I desired, I could stay inside for weeks without wanting anything. I can order food, and manage my money, love and work. In fact, at times I have spent as long as three weeks alone at home, going out only to get mail and buy newspapers and groceries. I watched most of the blizzard(暴风雪) of ’96 on TV.
But after a while, life itself begins to feel unreal. I start to feel as though I’ve merged(融合) with my machines, taking data in, spitting them back out, just another node(波节) on the Net. Others on line report the same symptoms. We start to strongly dislike the outside forms of socializing. It’s like attending an A. A. meeting in a bar with everyone holding a half-sipped drink. We have become the Net opponents’ worst nightmare.
What first seemed like a luxury, crawling from bed to computer, not worrying about hair, and clothes and face, has become an avoidance(逃避),a lack of discipline. And once you start replacing real human contact with cyber interaction, coming back out of the cave can be quite difficult.
At times, I turn on the television and just leave it to chatter in the background, something that I’d never done previously. The voices of the programs relax me, but then I’m jarred by the commercials. I find myself sucked in by soap operas, or needing to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news and the weather. “Dateline”, “Frontline” , “Nightline,” CNN, every possible angle of every story over and over and over, even when they are of no possible use to me. Work moves from foreground to background.
71. Compared to the clear words of her boyfriend on screen, his accent becomes______.
A. unreal B. unbearable C. misleading D. not understandable
72. 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the author and her boyfriend live in______.
A. the same city B. the same country
C. different countries D. different cities in England
73. What does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A. Having worked on the computer for too long, she became a bit strange.
B. Sometimes TV programs give her comfort and even makes her forget her work.
C. She watches TV a lot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news and the weather.
D. She turns on TV now and then in order to get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74.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the computer?
A. At first she likes it but later becomes tired of it.
B. She likes it because it is very convenient.
C. She dislikes it because TV is more attractive.
D. She likes it because it provides an imaginary world.
75.The underlined phrase “coming back out of the cave” probably means______.
A. going back to the dreaming world B. coming back hom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C. bringing back direct human contact D. getting away from living a strange life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阅读表达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请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词数要求)。
[1]Global difference in intelligence is a sensitive topic, long fill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opinions. But recent data has indeed shown cognitive (认知的) ability to be higher in some countries than in others. What's more, IQ scores have risen as nations develop—a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Flynn effect". Many caus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both the intelligence difference and the Flynn effect, including education, income, and even non-agricultural labor. Now, a new study from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offers another interesting theory: intelligence may be linked to infectious-disease rates.
  [2]The brain, say author Christopher Eppig and his colleagues, is the "most costly organ in the human body". Brainpower consumes almost up to 90 percent of a newborn's energy. It's clear that if something affects energy intake while the brain is growing, the impact could be long and serious. And for vast parts of the globe, the biggest threat to a child's body—and therefore brain—is parasitic (由寄生虫引起的) infection. These illnesses threaten brain development________________. They can directly attack live tissue, which the body must then try every means to replace. They can invade the digestive pipe and block nutritional intake. They can rob the body's cells for their own reproduction. And then there's the energy channeled (输送) to the immune system to fight the infection.
  [3]Using data on national "disease burdens" (life years lost due to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verage intelligence scores, the authors found they are closely associated. The countries with the lowest average IQ scores have the highest disease burdens without exception. On the contrary, nations with low disease burdens top the IQ list.
  [4]If the study holds water, it could be revolutionary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ill-confusing variation in national intelligence scores.
76.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proper words.(no more than 4 words)
Those countries that have the ________________ are always at the bottom of the IQ list.
78.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
79.What can cause intelligence difference?(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does the word “they” (Line2, paragraph3)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题(满分25分)
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烦恼。就这一话题你班正积极筹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依据下表进行必要的思考,并用英语准备一篇发言稿。
Pains
solutions
相貌、体形不美
不必在意
不被他人理解,朋友少
加强沟通
学习滞后,压力大

零花钱不多


?
【写作要求】
1.文章必须包括所有提示要点,但不要逐条译成英语;
2. 语言通顺,结构严谨;
3.词数120左右。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书面表达
Boys and girls,
We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have some growing pains,but we can get rid of them correctly and wisely.
First,some of us are upset about their figures and looks. It’s unnecessary and it’s not important at all. We needn’t care about it. It is one’s inner beauty that matters.
Second,we sometimes seem to be misunderstood by our teachers,parents and classmates. Facing this,we can find a proper time to have a heart-to-heart talk with them,trying to remove the misunderstanding. Some of us have fewer friends. I think being open-minded and friendly will do us good.
Third,we may fall behind others,which makes us stressed. Actually we can encourage ourselves to work efficiently,full of determination.
Last,some of us don’t have much pocket money,so they feel unhappy. Isn’t it strange?So long as we have some,that’s enough. And we can learn to earn money!
That’s all. Thank you.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庑然(wǔ) 饥馑(jǐn) 以杖荷蓧(hè) 如切如磋(chuō)
B.孝悌(dì) 朝觐(jìn) 涸辙之鱼(hé) 不如荑稗(yí)
C.坍缩(tān) 籴米(dí) 抱怨以德(bào) 命运多舛(cuǎn)
D.框架(kuāng) 朝菌(jǔn) 孳孳为善(zī) 求之糜途(mí)
2.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本着这个精神(谨严),你随处留心 ,无论是阅读 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 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 轻易自满。
A.玩索 与 必须 而 B.探索 或 必需 却
C.玩索 或 必需 而 D.探索 与 必须 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利比亚反对派攻入的黎波里,宣告卡扎菲政权结束。8月22日,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也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
B.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荒僻小山村,真是死得其所。
C.近日,北京警方证实李双江之子驾车打人已遭刑拘。如今,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富二代”“官二代”频频打人的现象。
D.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凭着他绝对过人的实力,如探囊取物般地轻松夺得八枚金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几年来,中国军队——尤其是海军——实力增长迅猛,某些国家有必要为此而担心吗?关注中国是必要的,但不该歇斯底里地对中国感到恐慌。
B.那人问老船夫为什么又跑回来?老船夫就说想替他一会儿。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D.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都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
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直到他去世之后,不仅这种感召力没有消
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
B.面对周朝日益紊乱的政治局面,老子消极悲观,提出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
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
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
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D.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准则,
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
《红楼梦》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D.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私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 “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7.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8.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
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
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
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9.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
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
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
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仲尼弟子列传(节选)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
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
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於齐。
(选自《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注】:①冠雄鸡,佩豭豚: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性鄙,好勇力。? 鄙:粗朴。
B.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找麻烦。
C.宽以正,可以比众。 比:使……亲近。
D.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折:决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恶言不闻于耳。 ②彼于致福者,为数数然也。
B.①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②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C.①恭以敬,可以执勇。 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D.①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②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12.下列用“/”给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A.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B.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C.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D.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第Ⅱ卷(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 “鲈鱼正美不归去”是用典,含蓄地表达了哪两种情感?辛弃疾在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诗也用了这一典故,请补写完整辛诗中的这一名句。(4分)
答:情感: ; 。
辛弃疾的名句: ,尽西风, ?
(2)诗人杜牧对赵嘏这首诗的颔联赞叹不已,并因此戏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4分)
答:

15.古诗文填空(8分)
(1)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2)寓形宇内复几时, ?(《归去来兮辞》)
(3)饭疏食饮水, 。(《论语》)
(4)岁寒, 。(《论语》)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6)仁者爱人,?????????????? ???????。 (《孟子》)
(7) , ,天下可运于掌也。(《孟子》)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滕王阁风景
高昌
  ⑴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⑵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⑶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⑷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⑸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
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
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
⑹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
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⑺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
  ⑻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
  ⑼“层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
  ⑽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
⑾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
16.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赣菜的“辣”?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
17.与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壮丽景色相比,作者眼前的滕王阁景色,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④⑤段文字,请简要回答。(4分)
答:
?
18.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读完全文,请你列出至少三条理由。(6分)
答:
?
19.第⑼段中,作者说,“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
六、(15分)
20.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这样评价孔子——“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先秦诸子选读》,结合所学的《〈孟子〉选读》的文章,参照李零的笔法,以不少于150的文字勾画出你心中的一个立体的孟子形象。


七、(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荀子亦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人心易为名利所驱,不注意修正自己就会失去真我。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放下自我处处为人着想,就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争吵,以纯净祥和的心态创造出一个充满和睦的生活环境。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必定具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请以“省(xǐng)”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定远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4.A(B问号改为逗号。C “来试人间第二泉”后的逗号放置引号外。D所有的顿号都改为逗号。)
5.D(A.关联词语位置有误,应把“不仅”放到“这种感召力”后。B.宾语残缺,应在“远古时代”后加上“的主张”。C.犯了一对多的语病,应在“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的“境界”后加“的大小”)
6.B.应为打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的是探春。
7.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这句话。A项所说“道德黄金律”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说,“道德黄金律”是“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的,并不是人们主观上针对什么情况提出的。B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道德黄金律”是较大范围的概念,“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仅仅是“道德黄金律”中一方面的体现,并非“道德黄金律”的全部;另外,“相同”一词也不妥,原文是“大致相近”。D项的毛病与B项一样,也是缩小了概念的外延,另“世界性理论”一词也不妥,故为错项。)
8.C (依据是原文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等表述。A项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B项中的“两种模式”、“被动的,层次低”、“主动的,层次高”等表述均不合原文意思。 D项中的“两种方法”、“考虑自己”、“考虑他人”的说法不合原文意思。)
9.B(作者在文中没有强调“必须确立和推行”的意思。其它各项依据原文可以推断出来。)
10.B “造”应解为“往,到……去”。
11.D(D项,均为句中语气停顿助词。 A项,于:介词,相当于“到”/介词,相当于“对于”; B项,代词,指“孔悝”/助词,无义。 C项,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而”;)
12.C先师说:“我没有见到爱好仁道修养的人,没有看到厌恶不仁品行的人。真正爱好仁道修养的人不会有意标榜所谓的‘仁道’;厌恶不仁品行的人,他所谓的‘仁德’,也只是不让不符合所谓‘仁德’的行为影响到自己。有能用一天的时间来致力于实践仁道精神的人么?我没见到能力不足以实践仁的精神的人。可能是有这种人的,但我没见过。
13.(1)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后来,子路改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4分。“稍”1分;“质”1分;“因”1分;大意1分)
(2)君子最崇尚的是义,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崇尚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作乱造反;小人崇高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偷盗抢劫。(4分。“为”1分;“乱”1分;“盗”1分;大意1分)
(3)穿着用乱麻作絮的旧袍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大概只有仲由吧!(4分。“衣”,穿着1分;“耻”,以……为耻,1分;“其”,大概,恐怕,1分;大意1分)
14.(1)情感:思乡;归隐。(2分)名句:休说鲈鱼堪脍, 季鹰归未。(2分)
(2)颔联先描写了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寥落的几点残星,成群南归的大雁掠过天空,渲染出了凄清的氛围。然后再描绘出了一幅寻声所见的“人倚高楼吹横笛”的画面,烘托出了令诗人黯然神伤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思归的情感。两句诗,全是景语,却又字字皆情语。(4分)
16.这是作者产生的一种联想,一方面由南昌美景联想到赣菜美味,有其相关性;另一方面因为赣菜辣得直接爽快,而滕王阁的美景也是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遗,又有其相似性。(3分)这样写一是为了总体表达登临滕王阁的独特感受,赞美滕王阁视野开阔,景致优美;二是自然引出下文对滕王阁美景的具体描述。(3分)(意思对即可)
17.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明亮含蓄的波纹;水远山长,刚柔相济,视野开阔,令人激情狂奔;太阳慷慨灿烂的热情使江水丰富绚丽、美丽潇洒;慵懒的白帆展现各种美好的姿态,白云悠然,飞鸟轻盈。(4分,每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质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后来,子路改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并慰劳关心百姓。”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武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如果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偷盗抢劫。”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本句的另一译法:子路听到一件事,还没能去做,就唯恐又听到另一件事。——天津古籍出版社版。)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作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吧,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辅佐大臣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进入卫国国都。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与子路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系帽的带子。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于是结好帽带而被杀死。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