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元素教材分析元素及其符号是化学的灵魂,学生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入门。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三个部分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微观上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的,本课题内容继续从宏观上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并将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统一起来。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常见的元素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种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即可,知道原子序数与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不要随便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体验探究过程,锻炼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简单信息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 元素符号的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等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家里吃的食盐是“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的是什么?超市所卖的“高钙牛奶”,“钙”是什么意思?广告宣传中经常听到的“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这里 “元素”是指什么呢?2.分析安徽省2016年初中化学考试纲要(节选)3.温故而知新(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2)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3)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进行新课通过对碳的三种原子的构成的差异比较,氧的三种原子的构成的差异比较,分析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引出元素的概念。概念分析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包括三个要素: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核电荷数)2.同一类原子(包括原子直接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3.总称分析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贝壳、鸡蛋壳、石灰石、大理石、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的组成分析,都是由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分析,结合图表,过渡到地壳中、海洋中、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识记地壳中、海洋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地壳中:氧 硅 铝 铁生物细胞中:氧 碳 氢 氮海洋中: 氧 氢 氯 钠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即元素符号。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次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元素符号的写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O N(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He Fe Zn2、元素符号的含义宏观1.表示一种元素2.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表示这种单质(如Fe表示铁,He表示氦气)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学生活动:语言描述一些元素符号的含义课下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学习元素周期表(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1、元素周期表是谁编制的?2、元素周期表有多少“行”,表示什么意思?3、元素周期表有多少“列”,表示什么意思?4、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5、你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哪些信息?6、每一行从什么种类的元素开始,到什么种类的元素结束?7、学习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意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链接中考:展示并完成近几年有关的中考题作业: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课题三 元素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