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4、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镊子、铁架台、火柴、气球、酒精灯、石棉网、锥形瓶、坩埚钳等
2、实验药品:白磷、细沙、铁钉、酸铜溶液、盐酸、碳酸钠粉末、镁条等
3、PPT课件、Flash动画
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化学反应,并且大家也学会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现在请你根据图片所示现象,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逐一用投影展示图片与文字表达式)
二、设疑引入: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那么,这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五单元化学反应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三、新课探究:
(一)展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提出问题: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三)作出假设: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相等:(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2、不相等:(生成物的总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四)实验探究:
1、学生分组探究:(同时进行)
A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组: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阅读教材。
(2)进行实验:(按实验报告单上的步骤进行)
(3)观察,记录,填写实验报告(附后)
(4)PPT展示:
A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称量(反应前) 所称总质量M1= g。 M1 M2
2、用酒精灯加热点燃白磷 观察到 。
3、冷却后再次称量 所称总质量M2= g。
通过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我们得出:
反应前磷和氧气的总质量=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
① 白磷燃烧前,锥形瓶中除沙子外有哪些物质?(空气)
② 对于白磷燃烧的实验,如果锥形瓶上端没有系气球,将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③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正确的说法是( )
A、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C、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白磷的质量大,与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
D、参加反应白磷与空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组: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称量(反应前) 所称总质量M1= g。 M1 M2
2、铁钉放入后观察 观察到 。
3、反应后再次称量 所称总质量M2= g。
通过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我们得出:
反应前铁和硫酸铜的总质量=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总质量。
(5)归纳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6)反思: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要相等?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① 微观展示白磷与氧气的反应(PPT)
——→——→
② Flash展示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③ 思考: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从微观角度分析)
学生回答: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④ 结论:
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⑤ 质量守恒的原因:(PPT展示)
⑤ 练一练:
4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种原子,分别为: 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这些原子 ,生成 个氢分子、 个氧分子。
(五)实验反思:
1、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
2、演示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和装有盐酸的小试管,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然后将烧杯倾斜,将盐酸倒入烧杯中,观察反应现象,并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3)天平的指针会偏向右边,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解释:由于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生成大量的气体溢到空气中,这部分气体没有收集起来称量,所以看上去质量减少了。如果我们将这部分溢出的气体收集(或是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天平会仍然平衡。
3、演示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干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点燃镁条。(可以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飘溢到空气中)
(3)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3)天平的指针会偏向右边,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解释:由于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飘溢到空气中,这部分生成物没有收集起来称量,所以看上去质量减少了。
(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就注意:(PPT展示)
1、“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不一定守恒;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包括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内;
3、“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4、质量守恒定律仅用于化学变化。
四、动动脑,练一练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水可以变汽油、柴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吗?
2、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3、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不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对吗?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变成水蒸气, 质量保持不变。这种说法正确吗?
五、延伸与拓展
提问:
化学变化中哪些改变,哪些不变?
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PPT展示)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的“三不变”
种类不变
数目不变
质量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