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2.1 观察蝗虫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2.1 观察蝗虫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实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本实验是人教版必修二第2章第1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的相关内容及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本实验在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连接着必修一中有丝分裂的内容,同时对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有重要联系,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以及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形成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辨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辨析各时期的图像及绘制图像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力储备
心理特征
1
2
3
知识储备
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在体验交流中获得新知。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有丝分裂有关知识,知道了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的变化情况。
学生的识图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要加以文字说明指点。加强对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的辨析。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何为联会现象?复习旧知从而引出减数分裂的课题。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系统的知识结构。
比较法: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更进一步掌握减数分裂。
三、教法学法
教 法指导
三、教法学法
学法指导
观察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归纳法:通过模式图比较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画图法:指导学生先将减一中期与减二中期进行对比,熟练掌握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时期的图像,从而做到以点带面。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交流讨论
练习反馈
初次实验
再次实验
四、教学流程
展示学生的绘图
显微镜下观察固定装片
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1
2
3
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每个四分体含有两个二分体,并开始分开。
二分体开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一极含11个二分体,而另一极含11个二分体和X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形似菊花。
细胞拉长,染色体聚集,细胞中央凹陷,逐渐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比初级精母细胞小,接着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
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面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侧面观)
二分体的着丝粒纵裂,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极面观)
两组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数目只有精原细胞的一半,即只有11条或12条。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拉长,染色体聚集,细胞中央凹陷,逐渐形成含有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的精细胞。
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精细胞的体积比次级精细胞小,形状逐渐由圆形变成椭圆形,并最终形成细长锤形的头部和丝状尾部的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体现的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印象,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绘制图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
讲授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来设计本节课观察蝗虫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设计本节课使其掌握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在2020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中的第22题有关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中,由于在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反复画图,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因此得分率较高。
总结分析
1、选择蝗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选择精母细胞而不是卵母细胞的原因?
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便于观察,精母细胞数目更多原料丰富,精母细胞的分裂是连续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药材好,药才好”
2、为什么不选择植物做实验材料的理由?
一个花药,甚至在很多植物的整朵花药中,细胞的减数分裂具有同步性,各细胞所处时期或相同或相近,很难看到各时期的细胞,而蝗虫的精母细胞不具有同步性,方便观察到各时期,可以观察到精子形成过程。
3、识别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方式因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间无明显界限,加上同源染色体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力,染色体呈现空间结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并不像模式图和示意图那样的直观,所以引导学生理论和现实之间具有差异性。
总结分析
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课下绘制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通过实验观察绘制各时期的图进行比较分析。
2、总结细胞增殖与遗传定律之间的关系,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