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健康讲座家长会 关注心灵,守望成长 课件 (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家长心理健康讲座家长会 关注心灵,守望成长 课件 (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关注心灵,守望成长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学生家长会课件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一、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初三男生被家长扇耳光跳楼”
武汉初三男生教室打牌,被母亲当众扇耳光掐脖子,从5楼跳下身亡 。
2022年5月17日下午5点多,湖北省武汉市江夏一中发生一起悲剧,一名初三学生从教学楼5楼纵身跳下,不幸身亡,当天因为他在教室里和同学打扑克,被班主任罚站在走廊,班主任还要求三名孩子的家长到校配合管教,母亲赶到后当众扇了他两巴掌还掐了他的脖子。
二、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一)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
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
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将
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
(三)
心理问题识别
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
(三)
1
2
3
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二)
1、学业问题: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学习疲劳、厌学等
2、情绪问题:急躁冲动、孤独抑郁、自卑心理、嫉妒等
3、人际问题:亲子隔阂、师生冲突、同伴排斥、异性交往偏差等
4、行为问题:叛逆、网络成瘾、攻击、反社会行为等
5、青春期性心理问题:“早恋”、性别倒错等
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
(三)
小阳,一个性格内向,成绩优异的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后,他最大的目标是考上一中,学习也十分刻苦努力,但在一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由原来的班级前三名掉到了十多名,他觉得很沮丧,很焦虑,他害怕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而父母工作又很忙,平时也很少交流,因此,不知道跟谁诉说。
这个状态持续了一个月后,又一次月考来临了,在考试的前一个晚上,他一整夜的都没睡着,他很担心这次考试又会考砸,考试时很紧张,最后,考试成绩出来后,他比上一次考得更糟糕了,他又难过,又无助,回到家中他的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与父母大吵一架,然后将自己关在房中,渐渐的他开始不愿意来到学校,因为他感觉同学和老师都看不起他,同学们在背后嘲笑他,说他坏话,他只想呆在家里不出门,整天躲在家里玩手机,不与人交流,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失眠,最后,父母带他去医院,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负面情绪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
(三)
(1)消极情绪(如有抑郁、焦虑状态)时及时关注、疏导。
(2)出现心理问题,自己无法疏导解决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心理障碍(疾病)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在美国每一个中产阶层人士的背后都同时站着两个人,一
个是他的律师,另一个是他们的心理医生
——美国学者
三、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做敏锐的觉察者
(一)
1、心理问题严重化警示信号
认知上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
对学习丧失信心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我贬低
对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对未来失去希望
讨厌周围的人甚至讨厌自己
无端怀疑别人

情绪上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悲观失望、紧张焦虑;
害怕无助、神情麻木;
孤僻自闭、过分敏感;
冲动易怒,乱发脾气;
烦躁不安;
青春期情感困惑
性别角色困惑
做敏锐的觉察者
(一)
1、心理问题严重化警示信号
行为上 行为冲动
人际关系差
孤僻沉默,怀疑疏远同学老师家人
经常旷课
网络成瘾
常常无故与人争吵
对周围的事情失去兴趣甚至厌世自杀
有自残行为
遭遇考试失败
生理上 神情疲惫
脸色憔悴
表情呆滞
神色麻木

做敏锐的觉察者
(一)
斌斌,12岁,初中学生,在别校读过初一以后转入重读初一。
从不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觉得班上同学不喜欢自己,每天
几乎都是独来独往,一整天可以沉默不语。书包内带着管制
刀具,班上同学不愿与其同桌,他便把自己的座位搬到教室
最后一个角落,远离全班同学和老师的视野,每天最后一个
来,最早一个离开。
1、斌斌的案例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问题严重化的警示性信号?
2、斌斌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做敏锐的觉察者
(一)
1、斌斌的案例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问题严重化的警示性信号?
认知上:讨厌周围的人甚至讨厌自己
情绪上: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孤僻自闭
行为上:独来独往、沉默不语、“最后一个来,最早一个离开”(对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斌斌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情绪问题:自卑心理
人际交往问题:同伴交往问题
做敏锐的觉察者
(一)
2、伤害性事件警示信号
言语中 话语中有意或无意地透漏出危险的念头
直接说出绝望、告别的话,例如:没有人关心我的死活,我要离开……
在写作中表达出无价值感。例如:没有我也许会更好……
经常落泪,发出有关绝望、无助、无价值的言论
说出类似告别的言语,例如:下辈子;再也见不到……
行为上 突然明显的行为改变,例如:不同寻常的懒于梳洗;饮食和睡眠习惯明显改变;积极活泼的学生变得退缩……
在校表现异于往常,例如:成绩大幅滑落;上课时打瞌睡;不准时上网课:突然发脾气等。
对于过去在乎的事情失去兴趣。
尝试导致死亡的冒险行为,例如:攀爬到高处,故意闯红灯等。
生活中 重要的人际关系的结束,例如:从朋友圈或常规的活动中退出等。
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例如:父母离婚、亲人去世、被迫搬家等。
个人问题,例如:疾病、学业适应不良等。
做敏锐的觉察者
(一)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1、尊重与接纳(个体差异性)
A、个体差异性
B、允许探索和犯错误
C、原则与底线
(不伤害自己、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2、共情(换位思考)
心理游戏体验:摆“人”字型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2、共情(换位思考)
当事人:本来就没钱,钱包还被小偷偷走了,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A、“谁让你不小心点?现在治安这么乱,全怪你。”
B、“唉!不就是丢点钱吗?至于那么伤心吗?你也把钱看得太重了。”
C、“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难过的,挣点钱容易嘛,小偷太坏了,以后可得小心注意”。
D、“这种事太常见了,赏赐我丢得比你多呢,没什么大不了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2、共情(换位思考)
练习一下
家长:你为什么打人?
孩子:他们嘲笑我。
家长:他们为什么嘲笑你?
孩子:我不知道。
家长:笑一下,你就要打人?
孩子:……
(共情)他们嘲笑你是,你是不是很气愤,很难过呢?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3、调整认知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3、调整认知
“一次考试失败”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
残酷的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
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
小男孩问:“爷爷,那只狼更厉害?”
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唤醒与激活
3、调整认知
做有效的支持者
(二)
4、聚焦解决
应对方式解决轮
做积极的影响者
(三)
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
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做积极的影响者
(三)
做积极的影响者
(三)
做积极的影响者
(三)
01
02
马克思.莱克(赌棍+酒鬼)
8代子孙
7个杀人犯
35个盗窃犯
324个乞丐
400位夭折+残疾
加纳德.爱德华(著名哲学家)
8代子孙
1位是副总统、
1位外交官、
13位大学院长、
103位大学教授、
60位医生、
20位议员
做积极的影响者
(三)
妈妈,稻子熟了
袁隆平
(在“为了大地的丰收”专场文艺晚会上)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做积极的影响者
(三)
妈妈,稻子熟了
袁隆平
(在“为了大地的丰收”专场文艺晚会上)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做情绪稳定的家长
做热爱学习的家长
具体要求
做勇于面对困境的家长
自我成长+正面示范
(三)
做积极的影响者
谢谢聆听
欢迎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