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密度的简单测量》导学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密度的简单测量》导学案(有答案)

资源简介

《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测量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进一步巩固密度是概念、公式等.
2.会用量筒(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通过对实验步骤的分析与讨论,学会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减小误差的意识.
二、课前检测
1. 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3.一次需要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
A. 量程 0~100ml,分度值2ml B. 量程 0~500ml,分度值50ml
C. 量程 0~250ml,分度值5ml D. 量程 0~400ml,分度值10ml
(
图(乙)
10
20
30
40
50
1
2
3
4
5
0
g
20g
5g
图(甲)
mL
10
20
30
40
50
mL
)4.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 g,小石块的体积为 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三、典例分析
例1.(2020山东省聊城市)小明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1)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______放到正确位置;
(2)小明纠正上述错误后,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有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块质量为______g.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 cm3,此石块的密度是 kg/m3.
例2.小芳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小萌用天平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左/右).
(



)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她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偏小).
例3.(2020福建省)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_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______mL.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2g,则液体的密度为 g/cm3.
例4.小明用天平、小玻璃杯和水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指针如图所示.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到标尺
刻度线处,并调节 ,使天平平衡;
B.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0;
C.用记号笔在玻璃杯上做一个标记,向玻璃杯内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水和杯的总质量为m1;
D.将杯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干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 ,用天平测出 .
(1)在上面横线上将步骤补充完整,用规定符号表示所测物理量.
(2)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为:ρ油= .
五、课后练习
(一)基础达标
1.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g.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 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 ρ1(选填“>”、“=”或“<”)。
(

2
题图
) (

1
题图
)
2.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是55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 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cm3,则盐水的密度是 g/cm3.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 .
3.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 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图乙是小明测量时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
(3)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质
量为 g.
(4)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图丁所示.
(5)石块的密度为 kg/m3.
(6)如果他们在操作(1)过程中,只将游码移至衡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后,便直
接测量质量,由此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7)小华不用量筒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 ,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水的密度为ρ水).
4.小熙同学利用下列器材: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量筒、水、滴管、细线完成了石块密度的测量。
①先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再把小石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如图2所示,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cm3;
③先将量筒中的水倒一部分至右盘小烧杯中,再利用滴管来回调节量筒与烧杯中水的体积,当天平再次平衡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石= g;
④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完全浸没,液面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石= cm3,小石块的密度ρ石= kg/m3。
(二)能力提升
5.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
A.③②①④⑥ B.⑤③②①⑥ C.②④①⑤⑥ D.⑤③②④①⑥
6.(2020南京)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

6
题图
)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___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g.
(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
(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_______的总质量为m3.
(5)ρ=________(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她所使用量筒的量程为 mL,在读取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凹部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g,酱油的体积为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用调好天平的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4)在用天平测量烧杯质量时,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测量,读出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7g,则烧杯真实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g.
参考答案:
课前检测答案
不变 1m3的水质量为103kg
C 3.C
4.26.6 10 2.66×103kg/m3
典例分析答案
(1)游码 (2) 右 (3) 38.4 (4) 15.0 (5) 2.56×103
(1)标尺左端零刻线 左 (2)44 1.1×103 (3)偏大
(1) 零 右 (2) 82 (3) 50 1.2
(1)零;平衡螺母;食用油到标记处;油和杯的总质量m2;(2)
课后练习
(一)基础达标
1.78.4;7.84×103;>
2.66;1.1;偏大
(1)水平 游码 右 (2) 砝码和物体放反了 (3)27.4
(5)2.74×103 (6)偏大 (7)加水至标记处
4.(2)40
(3)23
(4)10 2.3×103
(二)能力提升
5.A
6.(1) 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2) 82.4 (3) 瓶和饮料
(4) (5) 偏大
7.(1) 50 相平 62 40 1.55
(2) 偏小 (3) 装满水
(4)小于
选题理由:
课前检测
第1题:考查了密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
第2题:考查了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3题:考查了利用密度公式求体积,根据量程大小、分度值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筒
第4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典例分析
例题1: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不规则固体
例题2: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液体
例题3: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液体
例题4:考查了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等效替代法
课后练习
(一)基础达标
第1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不规则固体
第2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液体,并分析误差
第3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液体
第4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不规则固体
(二)能力提升
第5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液体
第6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测量—液体,并分析误差
第7题:考查了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等效替代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